為什麼這麼多人不願意發展中醫,發展中醫究竟動了誰的奶酪?

孫文善醫生


沒有動說的奶酪,而是發展的必然趨勢,首先西醫有一套完整的體系,從因到果已經中間反應,一系列流程都有對應的程序解釋。其次,西醫有臨床研究,以及藥物雙盲實驗,對照組,空白組以及安慰劑組等作為參考數據,有理有據,最後就是中醫,雖然歷史悠久,但是現在還是在吃老本,原因很簡單,古代科技不發達,只能通過人來做實驗,也就是咱們現在說的中醫的經驗!這也是數據參照得到的結果知道什麼草藥有效什麼植物有毒等等,但是現在的人,你認為誰會拿自己生命開玩笑,用自己生命做實驗來研究得中藥結果?很顯然沒有,那麼只能藉助現代科學來進行研究,但是在我們中草藥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種草藥有很多種成分,非常複雜,有有效成分和無效成分甚至會發現未知成分,已知成分還好,遇到可以採用對應中和反應掉,未知的你怎麼處理?又需要重新對未知成分進行研究,有需要大量時間和金錢,這裡我說的是一種單一草藥,但是我們中藥往往會開幾十種中草藥,成分各式各樣的!那就很難研究了!所以相對於對應的西藥更單一,更好治療和解決,以及也有現代醫學的複方藥劑來作為單一的補充,不管從任何方面來講,中醫的發展都面臨著走向衰亡的



皮膚問題一掃光


西醫唄,一個支架好幾萬,成本多少?去中醫院三兩千就給治療好,西醫必須上支架,讓你一輩子吃西藥。


獨霸你的美www


當今社會,人們都看西醫,看病快,好的快。看中醫的就是西醫看不好了,找中醫來了,再說,看西醫的順便開中成藥,中醫大夫連開個中成藥的機會都沒有。還發展什麼,都沒飯吃了。


人生哲學99


拿個我的體會。我家大寶由於幼兒園上的早,2歲半開始,有一半時間在生病,然後體質差,(當時我也一直對西藥和中藥都在信與不信之間,因為我小時候上火挺多的,都是我媽拔的草藥,降火很快,蠻信任中藥的,而西藥聽說動不動掛鹽水,我很反感。)加上我婆婆對中醫的無上崇拜,和認識,所以我也堅持用中藥,但是孩子還是體質越來越差,我開始懷疑中藥的可信度。後來孩子陸續得了兩次肺炎,都是奶奶帶著,說是中藥看好的,直到第三次得肺炎,我對中藥的信任度由原來的百分之八十,降到百分之三十。第三次肺炎是我自己帶著,醫生檢查出來輕度肺炎,孩子害怕掛鹽水加上我之前對鹽水的意見,就聽從了孩子和她奶奶的意見離開杭州區他奶奶那看中藥,配上中藥加上西藥一起吃,孩子的病情並沒有起色,第三天中醫開了霧化,繼續吃西藥和中藥,霧化一用,效果出來了。當大寶還沒好透二寶被感染,中醫說所有能用的藥都用上去,我想了半天決定回到杭州,這兩件事讓我決定中藥就是個坑,大寶前後折騰了一個月,小寶鹽水五天基本好了,口服藥配了兩種。

我產生兩個問題1,既然中藥能治好病就不需要西藥,為何要加霧化鹽水,這些都是西藥。

2,即使中藥能治好病,它的療程太長,試問一人一年生一天病和一個人一年生一個月病,哪個身體好,當然是一天的那個。很多病有自愈性,時間長了,慢慢就好,這就是我們說的中藥效果慢,事實上是自愈的作用。

以上兩點,和對中藥的理解和認識,我覺得有急病必須看西醫,平時保養調理可以用中醫中藥,因為它的確有一定的療效。


手機用戶2700000164


中醫觸動誰的利益,誰就不願意發展中醫。說兩個例子:

一是:去年我妻子腳扭了,去醫院骨科看,拍片骨頭沒事,讓貼膏藥,在家靜養。一個星期後,連床都下不了了。老人讓找中醫看看,說是腳扭了,整一下骨一週後就好了。大夫還責怪我們耽誤的時間太長了,否則當天就能好。我在心中只能對醫院說:*她媽!

二是:我們家孩子從小到現在十歲了,有病從來都是找中醫看看,一直找一位在藥店坐診的退休老中醫。每次的藥只給開三副,在上小學之前藥費不到十元錢。吃三副小藥就好了。孩子長這麼大,就輸過一次液,還是因為老中醫有事不在,妻子著急就去醫院了,一量體溫發燒先輸液了。回家後,我找了一個以前類似的感冒藥單方子抓藥,三副藥也好了(就獨自抓此一回)。

作為醫學的門外漢,一直感覺西醫在外科是🐮!但其他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中醫是把病痛作為一個整體醫治的。中醫經過幾千年的實踐,作為國粹,發揚光大是必須的!

但是中醫的成長期太長了,以前是祖傳為主,從小接觸,潛移默化。而現在都是速成的,急功近利,能潛下心來研究的少之又少,不是國家不想發展,而是後續無人!古老的方子越來越少,這也是中醫的悲哀!!!


北面山上有野果


這個問題是一個執業醫師提出來的,但你在提出這個問題的同時想過沒有,正是你引以為榮的醫師執業資格證的推行,在當年讓全國12萬中醫失去了行醫資格,剩下的都是國寶級的名老中醫,經過了幾十年,名老中醫紛紛仙去,後繼無人,目前的情況就是中醫日漸式微,再這樣下去,估計用不了幾年,中醫也許就成為歷史了!大家也許會說我這是危言聳聽,不是還有好多中醫學院嗎?教出來的學生不都是中醫生嗎?舉個例子你們就明白了,我一個同學考上了省裡中醫學院,畢業後在市裡的大醫院上班,僅僅兩年後又脫產考入省裡的醫學院學西醫,我問他這樣折騰幹什麼,他說中醫文憑在醫院裡永遠抬不起頭,評職稱永遠落在學西醫的後面。中醫目前的地位很明顯是因為西醫造成的,換句話說,當年制定政策的是以西醫為主的人,大家可以看一下考行醫資格證的具體要求,中醫講究師徒傳承,藥方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沒有固定的模式,這與西醫的因病而異完全不同,讓中醫去考衡量西醫能力的行醫資格證這本來就非常荒謬,沒證就不能行醫,很多中醫就這樣埋沒在人海中了。沒有中醫生或者說沒有好中醫的現狀也造成了大家對中醫的誤解,試想中醫用西醫的方法給人看病能有效果嗎?但現在的中醫有的甚至開不出一個藥方,這是國之悲哀,民之悲哀!兒子小時候遺傳性哮喘,剛發病時在市婦幼、市中心醫院共住了一個多月院花了大幾千元不見任何好轉,後經人推薦到一位市中醫院退休老中醫那裡,開了三副藥,花了一百多全部搞定,以後每次發病時都是三副藥搞定,現在十多年過去了,那位老中醫也作古了,前幾天到以前的診所去看了一下,已經關門了,唉!


湖瞌


西醫治表不治本。中醫治本又治表。問題是現在的中藥很貴。本人患性蕁麻疹多年,以前也吃過幾十付中藥也就400多塊錢。如今吃一付中藥140元,一次開10付。(這還是初級階段)。到最後鞏固階段要吃50付。(治療其間還是打西藥針。一次2針說是提高免疫力的。一次60元)。弄不明白現在開診所的怎麼這麼黑!!!得,為了少受苦還是去受這一刀!!!問題是吃了50付還是反覆發作!找誰理論去!


吃雞腳的姐姐


有人認為中醫已經滅亡,還說90後沒看過中醫,這真是信口開河胡說八道!很多90後小時候都看過中醫,只不過那時候小,他們不記得罷了,可以回去問問爸爸媽媽;就是現在,很多西醫治不了的病還是要靠中醫兜底;很多幼小的孩童不宜服西藥,有個拉肚子、感冒啥的,家長還是會選擇中醫推拿治療。西醫傳播到中國一共百來年,而我中醫在華夏大地上懸壺濟世已經幾千年。近年來有人打著中醫旗號行騙國人,壞了中醫的名聲,還有個《老中醫》的電視劇,也給中醫造成了不良影響……事實上,真正的中醫在生活中依然上演著救治傳奇。我曾經舉過一個真實的例子,前面的有關中醫的回答已經寫了,這裡不多贅言。中醫誰的奶酪也沒動,只不過在商業大潮中急功近利,傳承出了問題,中醫是該反思的時候了……


wenyingniao


西醫的檢查和治療都有比較明白的道理,很多病的治療效果明顯。而中醫從陰陽五行理論入門,讓人感覺玄乎,有不少懂得了些科學道理的年輕人甚至講中醫是騙人的!但現實生活中有一大部分的病用中醫治療效果勝過西醫。如我十二歲患慢性腎炎尿蛋白管型紅血球兩三個+,在附近治療一年不好轉,哥哥讓我休學到柳州的醫院去治,看半年西醫不好轉又改看半年中醫,化驗結果還是沒改善,後聽說鄰村一患者在隔離鄉鎮治好了,我就去找這中醫開中藥吃,幾個月後各項化驗指標改善一年後全部轉陰,現在五十五歲了每年驗尿都正常。醫生治我時四十多歲是他爸教他的。到我讀書畢業工作後想去找他答謝恩情,但他已經不在了,在他家的斷垣殘壁前我很傷感,自己怎麼不早些來探他!如果不碰到他,我很可能早就患腎衰活不到現在了!


hyj九


中醫在中國雖然有幾千年的歷史,但中醫並不是一直向前發展的。中醫在兩宋時期可以說發展到巔峰,當時有專門的太醫院研究醫學。在明朝時雖然也出了個李時珍但中醫已經開始沒落了。這有歷史的必然性,我們看一下中醫和西醫的根本區別。西醫的發展從一開始就是由外而內的,其中最最重要的一門解剖學就是把一個整體的人切開來分成一塊一塊,用各種儀器設備來對人體進行研究。治病也一樣,頭疼醫頭胃疼醫胃他把人體看成一個個獨立的部分來進行醫治。醫好的標準往往是症狀消失了,就是病治好了。而中醫恰恰相反,中醫本身就是一門通過研究自身來發展起來的醫學。中醫最重要的理論是什麼呢?中醫基礎理論的學說主要包括分形陰陽五行學說,藏象五系統學說(心繫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五運六氣學說,氣血精津液神學說(氣:信息-能量-物質學三元-多元說),體質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及養生學說,分形經絡說等,其中以藏象學說為核心,信息-能量-物質學說為基礎,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看看中醫的很多東西在現代醫學看來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那他是怎麼出現的呢?我覺得是古人通過意識對人體的感知,而逐漸形成了系統的中醫學。這其中意識和感知對中醫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在這方面人類一直是退步的。縱觀幾千年來人類的文明進程,我們不斷進步的只有知識,而作為生物的人類本身來說一直在退化,相比古人我們跳不高了跑不快了看不遠了聽不明白。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外界的世界太精彩了,人們不再關注自身了,然後我們就失去了關注自身的能力。這才是中醫不再昌盛的根本原因。科技越來越發達,而我們也越來越依賴外物,這些外在的科技產品會逐漸取代我們本身的種種能力,一顆包圍在機器中心的大腦,也許就是我們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