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裡的很多人,寧肯把精力放在沒有任何希望的副業上,也不願意專心工作,你怎麼看?

職場幸福路


【薩加的觀點】把精力放在副業上,有3種情況。可能是員工的正職賺錢少,可能是並不喜歡這個工作,也可能是看到時代趨勢的變化,想另覓出路。接下來逐個為你分析。

找副業通常是哪類人?

  • 正職財路狹窄的職場人

很多人混跡職場數年,錢沒存下來,家裡發生了某些突發事件,才發現自己的無力。萬年不變的死工資除了養活自己,根本應付不了現實的無常。

這類職場人便萌生了做副業的動機。他們希望靠副業來幫補一下家用,多個錢在手安全感就會多一點。尤其對於在公司存在感低的員工,他們對副業的需求更大。

  • 被動選擇的工作的職場人

有的職場人,被父母或親戚安排進某些他們認為好的企業;又或者被老闆安排到非擅長也非興趣所在的部門。這些被安排的工作在他們眼中極其無聊。沒有挑戰性和趣味的工作讓這類職場人度日如年,每天像坐牢一樣。

在本職找不到自我的價值,他們就從外面找。他們比第一類職場人更狠:你們逼我做不喜歡做的工作?那我就用工作時間做其他事情,不爽你可以炒我。

  • 視野開闊了的職場人

有的職場人對工作也挺滿意,也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但隨著視野的開闊,改變了他們的價值取向。

這類職場人可能在某天看了一個演講視頻,或者看了一半書,或者被動地聽了鄰桌播放的某個音頻......這些內容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讓他們“看見”外面世界有更寬闊的跑道,有更無垠的天空,有更能自我實現的上升通道。

從此他們心裡種下了一顆燃燒的種子,漸漸對原來的工作失去了興趣。開始了人生的另一個規劃,而要實現新的夢想,通過副業來試水,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個可進可退的安全選擇。做得好再將副業變成正職。

如何選擇一份副業?

一、行動判斷:“終局思維”

"終局思維"是阿里巴巴曾鳴教授提出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的指導意義在於:用想象中已經實現的狀態,來推導現在該做什麼事。

例如:你想當一個作家。想象自己已經成為了作家,在籤售會上跟粉絲合照的場景。問問那個成功的你是怎麼進化成的?他會回答你:當年啊,我也一籌莫展,後來我就報了寫作班,不斷看書輸入,然後寫出來讓老師批改。儘可能多投稿,諮詢編輯的意見。這樣的行為堅持了3年,最終出來自己的書......

通過這樣的反推,就知道此時此刻的你應該做哪些有效行動了。當然,也可以想專家們諮詢他們的成功經歷,真實的與設想的配合著行動,將自己驅動起來。

二、機會判斷:船與河流的關係

逆水行舟速度慢,順流而下速度快。使同樣的勁,船是否劃得快,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河流的順逆。

在10年前擺攤賣鞋的兩兄弟,一個賣好了選擇開分店,而另一個選擇了經營淘寶網店。前幾年,前者收益大大超出後者。隨著時間的流逝,後者的收益會遠超前者。這就是兩艘一樣的船,依附的河流不同,導致的結果也大相徑庭。

選擇副業的職場人也一樣,看好副業依附的是哪條河流,即價值網。長期主義者,通常選擇那種自己擅長,而且依附在發展勢頭好的價值網上的副業。

羅振宇:做一件有價值的事,一直做,等待時間的回報。

三、綜合判斷:“SOWT分析”模型

SWOT分析:基於內外部環境、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將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挑戰,通過調查列舉出來,將各種因素加以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
  • S (Strengths)是優勢
  • W (Weaknesses)是劣勢
  • O (Opportunities)是機會
  • T (Threats)是威脅

基於“優勢”的提問:

  • 我的強項有哪些?
  • 我喜歡做哪些事?
  • 我能做到哪些別人做不到的事?
  • 我曾經有過哪些成就事件?
  • 我的專業領域是什麼?

基於“劣勢”的提問:

  • 我的弱項有哪些?
  • 我對哪些事沒興趣?
  • 我對哪些事無能為力
  • 我做不好的經驗有哪些?

S (Strengths)優勢W (Weaknesses)劣勢是對內部條件的分析。

基於“機會”的提問:

  • 行業有哪些變化?
  • 市場有哪些需求?
  • 國家有哪些政策?
  • 企業有哪些發展?

基於“挑戰”的提問:

  • 實力與夢想的有多遠的距離?
  • 副業當主業做有哪些困難?
  • 自我意願與主要家庭成員有哪些衝突?

“O (Opportunities)是機會”“T (Threats)是威脅”是對外部環境的分析。

將以上的提問和答案一一填入一下表格,將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很容易得出關於副業可行性的一系列相應的結論,這種分析方法得出的結論通常有一定的決策性。

總結:副業是現代職場人走向財富自由的一個選擇,但選擇決定財運,擇業前得詳細規劃。選擅長的、依附發展勢頭好的價值網的職業,通過SWOT模型衡量一下內在與外在條件是否適合,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薩加


講一個真實案例:

我們公司的小劉每天下午5點準時下班,從來不會加班。

好幾次公司領導要求他加班的時候,他總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然後推脫加班的事情。

當時公司領導問他:你每天下午準時下班的目的是什麼?你為什麼不願意在公司加班呢?

小劉什麼話都沒說,只是笑笑,後來大家才知道,原來他有了自己的兼職活動,而且兼職活動的時間是每天下午6點。既然兼職活動在下午6點,就不可能也絕對不允許他5點的時候加班,因為5點的時候加班就趕不上6點的兼職活動了。

之後有那麼一兩次開公司大會的時候,領導繼續問他:明明可以在公司裡面努力工作努力賺錢,為什麼要把精力放在兼職上面?在兼職上面賺取的工資真的比在企業賺取的工資要高嗎?

小劉笑了笑,只是淡淡的說道:最起碼我自己兼職能夠賺取應有的酬金,在公司裡面努力打拼,卻未必能夠拿到公平公正的酬金。

把精力放在沒有希望的副業上,主要原因如下:

對呀,按理來說在公司當中努力把自己的正職工作做好才是主要的,至於兼職那些純粹是次要的或者可有可無的,為什麼很多人都願意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副業上呢?

1.正職工作沒有希望。有一些企業就是這個樣子,大鍋熬飯,甭管你做好做壞都是一個樣子,甭管你為公司付出了多少每個月就是你的固定薪水,沒有酬金,也沒有多餘的獎勵。

第1次可以這樣,第2次也可以這樣,但是時間長了之後,難免會有一些人心寒,他們覺得公司對不起,他們覺得公司裡面的工作做與不做一個樣,做多做少一個樣,做好做壞一個樣,慢慢的就沒有心氣了。

2.兼職工作的福利太多。現階段有一部分兼職,他們的收益是非常高的,而且這一部分收益主要集中在高時效上面的收益。

比如每天下午4點到下午7點這一段時間屬於外賣的集中點,如果能夠註冊一個外賣端口,並且在這個時間段送外賣的話,也能賺個滿盆體缽。最起碼能夠保證每個小時有40元或者50元的收益,三個小時可能就100元,比自己的日常工資還要高一些,難免會有些心動。

3.對於錢財的渴望。這一點就沒有必要詳細介紹了,每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甭管你是買車買房還是給孩子買奶粉,都需要用到很多的錢。

既然那邊有需求,這邊就需要及時補入,反正兼職的收益也能夠達到正職收益的1/3,甚至能夠達到一倍以上。

整體來看的話,一旦兼職的收益不如正直的收益高,而且很多人都願意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兼職上,只能說明企業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對的地方,而且員工已經對企業傷了心。

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十年職場培養師經歷,持續輸出優質職場文化,全方位解析職場難題,希望大家關注@職場全能王!

職場全能王


前段時間下班,叫了輛滴滴,碰巧遇到了晚高峰,就和滴滴師傅閒聊了起來。師傅是位很健談的男士,開著輛寶馬車,價格約50萬左右,當時我特別好奇,明明開著好車,證明家庭條件應該還不錯,為什麼下班後還兼職幾個小時跑滴滴,讓自己這麼辛苦。

當時他說:“自己在一家公司工作,月收入6000左右,車是創業時貸款買的,後來創業失敗,每個月生活壓力變大,車貸、女兒假期補課費用都是錢,做滴滴司機,一個月也能賺3000元左右,可以減輕些經濟上的壓力。”

職場中,很多像這位滴滴司機一樣的人,每天為了生活而奔波,對於這些人,我理解他們的處境,生活所迫,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但更多的是擔憂。因為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一直忙,忙到沒時間。


我一直認為主業很厲害的時候才能搞副業


1、你每天的時間都非常有限,成就任何事業都必須專業和專注

很多朋友每天上班都無所事事,領導如果有安排工作就做領導安排的工作,沒工作的時候就自己在發呆,或者在刷淘寶。看到身邊很多人在做副業,他也躍躍欲試,結果到最後主業被耽誤,副業也沒賺到多少錢。

其實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專注,每次做好一件事情就很了不起,因為你不是神人,你不能同時做幾件事情。

2、主業做好再做副業

瓜子二手車CEO楊浩湧說過:他們的品牌營銷策略叫“沸水效應”,如果水沒燒到100度,燒到95度就是浪費,為什麼說是浪費呢?如果只燒到95度,只要不繼續燒下去,熱度就會沒了;但是如果燒到100度以上,水開了的時候,只要維持小火不斷,就能一直沸騰。

我之前有個朋友搞副業很成功,搞了一年直接被副業公司挖走了,年薪比原來公司高了一倍。為什麼他可以搞成?因為那時候他已經把主業做的很好,每天只需要投入一點時間就能維持主業的高水準,所以他每天空出很多時間做副業,副業做的有聲有色,當時做副業那個老闆對我朋友說:你一個做副業的比我那些正職還厲害。

3、不能只顧著做副業,要努力提升自己


如果你的時間全部用來做副業,而忽略了自我的成長,你賺到的錢都是短暫的。我們要規劃好自己的事業,你的業餘時間可以用來賺錢,或者用來學習和成長,其實成長也是在賺錢,只是沒有像副業一樣即時變現。

這個世界其實很公平,只要你一直在成長,它一定會變現,只是做副業是即時變現,成長是延時變現。

張一鳴講延時滿足時講到:他很多大學期間的同學,一起共事的同事中,裡面有很多人才,技術、成績都比他好,最初他對這些朋友的未來抱有很大的期待。10年過去了,很多朋友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他說:他們其實可以做的更好,但他們卻沒有做到。很多人太注重眼前的利益,他們業餘會做一些兼職或者副業,但其實那些兼職和副業對主頁一點幫助都沒有,甚至乎還會影響主頁工作,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更快拿錢付首期,或者可以更快換臺更好的車。

總結:


副業可以做,但不要耽誤主頁的精進,人的精力有限,一定要等主頁做好才能做副業。


只有主頁做的好,副業也會做的好。時間不能全部用來賺錢,必須要留時間學習成長,副業和主頁最好能互相加持,一份好的副業,應該可以帶給你快速成長,帶給你更多可能。


令狐開講了


難道主業就有希望了?

每天上班下班,重複著同樣的工作內容,或者一切都在“奉命行事”,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張,所謂的工作,不過像個驢子在拉磨,能不膩煩嗎?事實上,許多職場人的工作,看上去很光鮮,實際上跟搬運工沒有太大差別。

只不過人家搬運工乾的是純體力活,有些職場白領乾的是重複性的事情而已。

去年年底,我面試了一個做新媒體的應聘者,我問他原來做了哪些工作,他告訴我主要是寫文章、發文章,但他所謂的“寫”其實不過是“編”和“洗”而已,用常用的話來說就是“文字搬運工”。我問他為什麼辭職的原因,他告訴我在原來公司發揮不了個人原創能力,因為他覺得每天干文字搬運工作都是重複性的,拼湊、剪切,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弄不好還被人投訴,讓人很抓狂,不是他想要的,業餘的時候他只能自己寫點東西經營自己的公眾號。

這個應聘者的工作內容多少反映了部分職場人的真實狀態,一句話,不是員工不願意專心工作,而是工作本身沒有專心、專注的必要,因為許多工作還是瑣碎的、重複性的、不能讓人增值,更不能提高個人技能,只不過是按照規定好的程序和動作去被動的工作而已。

換句話說,這種工作只是為了解決溫飽或者生存問題,談不上對個人有提高,更談不上喜歡,因此導致一些人並不能把心思真正用在工作上。

正是在著這樣的情況下,許多職場人發展處了個人愛好乃至特長,利用業餘時間分享自己的見解,寫文章、發視頻,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於是這就產生了認知盈餘,順便還能給自己賺點零花錢,於是,“副業剛需”就這麼誕生了!

因此,可以看出,許多人之所以從事副業,確實是因為有現實的客觀條件和土壤,還有自我的內在需要,二者一結合就自然而然產生了。

所以,針對題目中所說的“沒有任何希望的副業”這樣的說法過於武斷,沒有任何依據,事實上,許多職場人正是靠著副業獲取了額外的收入,怎麼能說“沒有任何希望”呢?至少也是對工作收入的一種重要補充吧,也可以說,這是一種雙贏行為!

總之,員工不是不願意專心工作,如果這份工作內容豐富、有挑戰性,同時收入待遇能夠達到自己的理想,這當然是最好的選擇,我相信員工絕對不會三心二意,而是一心一意的撲在工作上!就像華為任正非老爺子所提倡的"利出一孔、力出一孔"的理念一樣,只有給高工資、高回報,員工才不會有後顧之憂,才會力往一處使,產生強大的聚焦能量。

反之,如果公司/單位給的待遇不高,工作內容單調,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很多人自然不會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所謂牆內開花牆外香,體內不足,體外來補,自然會想辦法獲取副業收入,這是任誰也阻止不了的。

對於員工個人來說,遇到這種情況,把精力放在副業上無可厚非,但是有兩點要特別注意:

第一、做副業要有空餘時間和精力。

如果你的工作壓力不是很大,還有許多業餘時間的話,這就為從事副業創造了客觀條件!但是精力一定要分配好,不能純粹為了提高收入,一天到晚不休息連軸轉的工作,乃至於損害個人身體健康,我是不贊成的。

第二、做副業最好要與主業相關。

副業有很多種,不能用有沒有希望來衡量,而是要與個人的特長和工作經驗相適配。如果本身擅長這個副業,或者業餘做的只是工作經驗分享、擴算,那這種副業跟工作/主業是相輔相成的,應該作為首選。反之,那種與工作本身毫無關係的副業,最好不要從事,因為會耗費你的精力,即便獲得了一定的收入,也很有可能得不償失!

認同我的請點個贊吧,希望職場人士認真對待。

我是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有料有趣有態度!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和抄襲。

喻派職言


朋友老趙在公司裡是高管,他發現公司有個部門主管竟然在做副業,他馬上喊對方來辦公室,罵了一頓。

結果主管說,因為要供房供車,父親又患病,經濟壓力比較大,才不得已在朋友的介紹下做副業,減輕經濟壓力。

老趙心一軟,就讓對方做好部門管理先,晚上回去再慢慢做副業。

結果也不知道這事兒給傳出去了,而且變成“公司領導同意大家發展副業”,接著老趙發現在部門主管的影響下,公司不少員工都明目張膽做副業。

於是,他就這事開個會議,把主管給開除了,並對做副業的員工提出警告。後面專門挖了個有經驗的主管過來,把部門好好整頓一下。

隨著“斜槓青年”的發展,很多職場人士都在暗地裡開始嘗試發展副業,對公司管理來說,要完全禁止有很大的難度,有些公司甚至默認員工做副業,這對公司來說絕非好事。

在一家公司裡,如果有很多員工都在發展副業的話,那麼說明公司的管理或者發展出現了一定的危機,管理者應當有一定的敏感度。

而作為員工,如果所在的公司裡有很多同事在發展副業,那麼說明在公司的發展有限,應當考慮是否要換家公司了。

<strong>

一、公司大部分員工都想發展副業,說明公司薪酬收入和發展都十分有限

員工想要發展副業,主要有兩大需求:

  1. 公司的薪酬發展滿足不了其經濟需求,存在比較大的經濟壓力,所以希望通過發展副業來提升經濟收入
  2. 員工在正職工作上受挫,看不到崗位晉升的可能性,職業發展受限,一方面想通過副業發展來摸索職業發展的另一種可能性,另一方面則是尋求職業發展的退路,避免隨著年齡增長被淘汰,失業後找不到工作。

如果公司大部分員工都在發展副業,而不專心工作,這背後反映出來的,就是大部分員工在公司裡的薪酬收入和職業發展都很有限,因此他們只能通過發展副業來滿足。

從公司管理的角度,就要分析公司的薪酬制度、激勵機制和職位架構、晉升機制中,有哪些制度需要改善,在完善之後,加強對員工的管理,讓員工有心思迴歸到正職中。

二、公司很多員工在發展副業,說明領導管理寬鬆,工作氛圍消極,公司發展有限

員工在公司裡寧肯將精力放在沒有任何希望的副業上,也不願意專心工作,說明三個情況:

  1. 員工的工作量不大,工作時間很空閒,以致於很多員工都有時間去做副業,這是團隊分工管理的問題。
  2. 公司的管理制度太寬鬆,員工就算明目張膽做副業也沒有收到約束或問責,以致於越來越多的員工也去做副業,而忽視正式工作,這個公司管理、問責制度不夠完善。
  3. 公司的團隊工作氛圍很消極,以致於大家對正職工作的興趣不大,而更願意投入到自己更感興趣的副業工作中,這是團隊凝聚力不夠,管理者調動不起團隊的工作積極性。

出現這三種情況,就說明公司存在很大的管理問題,而當前的中層管理者在管理上也有很多不足,這些都將造成一種結果:公司的發展會很有限。

因此,公司必須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問責制度,最好是更換掉現有的中層管理者,招一個更有經驗、管理能力強的中層管理者,加強對團隊分工的管理,讓員工“有事做”、“積極做”。

三、職業第一階段應專心發展正業,正業發展受限時,再考慮發展副業

最後,我們從個人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如果我們進入了一家,很多員工都在做副業,而忽視正職工作的公司,那麼最好的方法是,換一家公司。

尤其是作為職場新人,還處於職業發展第一階段,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積累自身在職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包括有用的經驗、專業技能、通用能力等。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除了專心投入工作,還需要利用晚上或業餘時間去填充學習,讓自己成長更快。而副業會佔用我們太多的時間,即使是晚上做副業,也只能消耗個人成長的時間,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說,更為不利。

當我們發展到職場第二階段(一般是30-45歲),在正業發展受限時,發展副業才是更好的選擇。因為這個階段我們的競爭力下降,正業發展一旦受限,要突破發展會更加難,而副業可以作為職業發展的第二條路。

最後要說的是,一家很多員工都在發展副業的公司,給我們帶來的個人成長和發展十分有限,留太久不會有好處。


學習委猿


很多人都不配有副業,或者說很多人都沒搞明白,為什麼要做副業?
我們一個同事,本職工作是公司的運營,副業是做微商代購,如果要問收入,據說一個月的副業收入可以超過2000元。
本職工作工資算6000元,副業收入2000元,哇!一個月收入8000元,再加把勁,月入過萬不是問題呀!
很多人選擇做副業的初衷就是很淺顯地增加收入而已。
的確,很多人或者很多家庭需要增加收入,但請記住,一天只有24小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顧此一定會失彼!
我相信這句話一定不是危言聳聽,曾經在抖音上看過一句話,“如果你有一份副業,那麼請永遠不要加班。”
為什麼不能加班?
因為把時間留給了加班,那麼留給副業的時間就會少,精力也會少,收入自然也會少。
到點下班就能真的離開公司嗎?
想想公司到點還在奮筆疾書或者開會的同事吧,他們難道不知道下班了嗎。
可能你會說,下班是自己的權利,這句話沒毛病,但你的權利你得懂得在什麼環境下使用,到點了讓全公司同事看你直接下班嗎,那種被人注視的感受真的好嗎?
這裡並不是說,到點了不能下班,而是想說明的是,不能因為副業而影響到了本職工作。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是這樣的狀態,本職工作按部就班即可,無過便是功,工資照拿,獎金照領。
而副業又是給自己增加一個收入渠道,每個月到手8000元,何苦來哉,多麼愜意。
你太低估誘惑力了。
副業作為額外增加收入的渠道,是相比過往前所未有的,即便是上班時間你依然會抽出碎片時間關注副業圈子的動靜,也就意味著副業其實是在侵佔你本職工作的時間,那對於本職工作而言,真的可以保證按部就班,百分百正確嗎?
曾經一度我也有過類似的狀態,覺得每天朝九晚六即可,工作嘛,領導說做什麼就做什麼,反正就那些事,專業技能也不需要新增,反正目前能夠搞得定工作。
這種狀態大約持續了一個月,我就頓時醒悟了。
從最近工作的出錯率來看,副業的確已經影響到了我的本職工作,副業影響了我休息時間導致我白天精神不佳,副業影響了我的專注度導致工作上頻頻出錯。
如果按照這種狀態持續下去,恐怕不出三個月我就得滾蛋了。
反思過後,我覺得做出嚴格的時間規劃和精力分配,明確當初做副業的初衷。
當初做副業的初衷和大部分人一樣,賺錢。
曾經我有一個理論,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來源於主業的升職加薪、副業收入以及理財生錢。
這裡是有一個前提,三個財富自由的渠道是不能相互干擾或者掣肘的,但是可以相互疊加達到1+1>2的結果。
如果非要說一個收入佔比,對於大部分人來講,主業收入佔80%,副業收入佔19%,理財生錢佔1%。
而如果佔比19%的副業影響到了80%的主業收入,那麼後果是什麼?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如果事態持續下去,可能副業收入會佔比到99%,也就是你失業的那天,佔比雖然提高了,但是收入金額卻是一落千丈了,到那個時候你還認為副業真的可以增加你的收入嗎?
我們做副業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做副業的目的。
比如一個朋友本職工作是股票交易員,副業是財經領域的創作者,通過本職工作的經驗積累,轉化成乾貨文章支持副業的輸出,如此疊加以後,不僅本職工作幫助副業的增長,同時專業知識通過副業寫作持續地總結和覆盤,又可以幫助本職工作的成長,這就是一種複利效應。
這樣的副業才屬於健康的副業,才屬於可持續發展的副業,才屬於有希望的副業。
而我們大部分人的副業卻是這些,本職工作可能是一個行政人員,副業選擇搬運視頻賺錢,或者寫娛樂八卦賺錢,看似收入增加了,但是持續一段時間本職工作和副業就會相互干擾了,這樣的副業是不可持續的,也不利於收入的增加。
所以,我們選擇副業最好是可以結合本職工作的實際情況,做一些本職工作的增量,主業與副業相互疊加,相互影響,達到1+1>2的效果才是最佳的。
歡迎關注@銀桑筆記,十年職場人,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銀桑筆記


我主業月收入不到七千,我副業寫小說收入個別月份有2萬,最差也5000,你覺得主業還有多少吸引力?


坐一次飛機吧


朋也觀點:易中天在《開講了》欄目中曾經被一個年輕人質問“不務正業”,大概意思是到了快退休的年紀,還上了電視,講起了原本不屬於本專業的歷史,顛倒了“業餘”和“專業”,認為易中天是在刷存在感。

易中天是這樣回應的:“什麼叫不務正業?什麼叫正業?你說你去講一個不是你專業的課,這叫不務正業。那叫不務專業,不“正”嗎?用詞不當吧。那麼我再往下邏輯推理,所謂“不務專業”這個詞是罪名嗎?誰規定了這個人,大學的時候學了什麼,將來就得幹什麼?”


題主的問題也是一樣,一般情況下,本職工作只要做好就行,至於是不是專心其實沒有必要,專心工作未必做好,不專心工作也未必做不好。

在職場沒有任何一個規定說員工必須把所有的精力都要放在工作上,換句話說只要你完成了工作,讓領導滿意了,剩下的精力你愛幹嘛幹嘛,沒人攔著你。

人各有志,有的員工認為主業就是用來過渡的,副業才是自己的方向。

我單位裡就有一個幹保安的,跟我是同齡人,沒學歷沒技術,在這裡已經幹了三年多了,一個月拿著兩千左右。

但是人家根本就不指望這點工資活著,副業是某知名公眾號的簽約作者,每個月光稿費就能拿到七八千塊錢,幹保安就是不想在家悶著,沒事溜達溜達散散心。

當然人家這是把副業幹出成績來了,可在此之前身邊人都覺得趁著年輕不如學個技術,靠碼字才能賺哪幾個錢,想養活自己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就跟題主的觀點一樣,都認為這是毫無希望的副業,可結果人家真幹出來了。所以別以為同事的副業註定毫無希望,有沒有希望還要看付出了多少精力。

“專心工作”本身就是個偽命題,職場只看結果,不看專不專心。

網上有句話:“只要你成功了,那你說什麼都有人認為有道理,也沒人在乎你是怎麼成功的。”

話雖然有點“歪理”的成分,但是不得不承認這就是職場的現狀。無論多專心工作,拿不出業績,能力也不見提升,領導憑什麼認為你專心了?職場以結果為導向,專心工作只是個過程,苦勞再多,也抵不上功勞的。

還有就是當員工陷入職業瓶頸的時候,苦於無法突破,這時候副業無疑是另一個選擇,畢竟多個渠道多個收入,反正主業再怎麼努力也提高不了多少了,那幹嘛不研究一下副業呢,有錢賺更好,沒錢賺也能學個經驗,怎麼算也不虧啊。


朋也


分析這個問題的根源,也就是為何很多人會不認真打工,而卻把精力更多放在副業,從兩者的投入和收入產出比來分析一下。

打工是目前社會上大部分人的收益來源,中國有70%-80%的打工者,平均每10-20個人才能出一個基層管理者,每4-8個基層管理者才能出1箇中層管理者,每5-10箇中層管理者,才會出一個最高層管理者,也就是說,想上升到最高層管理者,你需要打敗近幾千到1萬人。而除了學歷、技能、智商、情商等因素,你還需要具備運氣,成功的機率幾千分之一。

而達到這個水平的收入,就是最高層管理者的年薪,比如一家上萬人企業的總經理,在二級城市,年薪40-100萬,還不如一個開飯館的小老闆掙得多。當然,不排除某些行業的高管掙得特別多,但按照一般狀態來看,很少有這種情況。

不打工的人,佔了社會的20-30%,也就是說,比打工者的競爭對手少,但是風險大,一旦失敗,負債率很高,一旦成功發達了,收入也比打工者高很多。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不熱衷於本職工作而沉迷副業的原因,打工者上升機率低,就算上升了,收入也跟做生意的比不了,而如果只做生意,又風險太大,所以就佔著兩頭,打工保收入,副業利發展。


馬又見馬


凌凌觀點:公司很多人,寧肯把精力放在沒有任何希望的副業上,也不願意專心工作,是因為工作(主業)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

一、先給大家講一個公司同事的案例:

公司有個做設計的小姐姐,每天的打扮的光鮮亮麗,而且護膚品什麼都是用大牌,細心的同事發現,每天的口紅品牌都不重樣,

  • 週一:迪奧
  • 週二:紀梵希小羊皮
  • 週三:YSL
  • 週四:阿瑪尼
  • 週五:TF

對 你沒有看錯,每天都是大牌,大家很好奇,小姐姐的家世也一般,而且設計的工資大家也知道,看不來小姐姐的這些口紅哪來的?


後來小姐姐才說,自己每天回家都會在網上接一些設計的兼職,因為能力不錯,還是幾家公司的長期兼職呢,此時大家猜恍然大悟,原來小姐姐兼職能力這麼強。

回到提問者的問題上:

二、很多人寧肯把精力放在沒有任何希望的副業上,也不專心工作,提問者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

1.副業不一定都是沒有希望的

在現實中副業除了能滿足自己某些需求外,很多人把自己的副業做的有聲有色,甚至把自己的副業變成了主業,或者說通過自己的副業的努力,找到更好的工作,這些都是跟副業離不開的。


因為堅持副業的加持,找到更好的工作

  • 前同事小明 是某線下讀書會的班委成員,當時做這個完全是因為自己喜歡,而且這個讀書會的基本都是無私奉獻,對就是那種沒有任何薪水,純靠自己喜歡堅持下來的。後來小明辭職了,在去面試的時候無意中提及到這個副業,也就是自己堅持2年多的線下讀書會的班委事情,因為這個面試通過了,面試官認為他能為自己的興趣堅持,又有膽識,這個正式創業公司所需要的,所以錄取了他。


抓住時機,把副業變成了正業

我之前在的一家電商公司老闆,就是因為自己在淘寶剛剛興起那幾年,因為覺得好玩,開了一個淘寶店,自己一直在搗鼓,大家都覺得那個時候是騙人,誰會在網上買衣服,後來無意中因為一個小活動然他看到了商機,於是毅然辭掉了正職工作,後來在某寶開了好家店鋪,某貓旗艦店、某東等都有店鋪,連在某國企做工程師的老公都辭職過來幫他的忙,現在都已經是財富自由了,淘寶店鋪都是找人打理,日子過得不錯。

2.做副業是因為有需求

很多時候,在自己工作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自己的理想一直得不到實現,但是又不能辭職,所以只能用副業來實現,做副業,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副業拿錢比較快

大家都知道,正常的工資都是一個月發一次,而且很多公司都是5號或者15號才發上個月的工資,這樣這一個多的時間只能吃存款。但是副業一般都是完成後就會結算,這樣的副業來錢也比較快,所以深受大家喜歡。


副業能快速實現自己價值

在工作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時候自己付出了,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得到相應的獎勵,當然這中間的原因各種各樣,但是做副業,別人認可就是你的能力,你的東西或者任務完成的質量越高,相應的價錢也會越高,同時能得到這個任務就能說明的能力,這個也是自己價值的實現。


副業能結交人脈

在工作中,大家都是同事,這樣自己的工作圈有限,但是在找副業的各種網站上,大家都能看到有能力或者興趣相投的人,有的甚至能約到線下聊聊喝喝咖啡,這樣對於自己也是人脈的一種拓展,簡直不要太好了。

總結:

很多人是因為工作已經無法滿足自己需求,但是主業也無法放棄,所以才發展副業,因為福利的某些特殊性也會讓他覺得值得,所以才會樂不思蜀,但是建議大家在做好工作的同時再去做副業,畢竟撿了西瓜丟了芝麻這種事情真的很不划算。


以上希望能幫到你~

我是凌凌,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喜歡讀書、運動、輸出,關注@凌凌跑跑跑,我們一起在職場升級打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