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小心掉入羅森塔爾的權威陷阱


警惕!小心掉入羅森塔爾的權威陷阱

羅森塔爾實驗:


1968年,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對校長和老師說要進行一個預測未來的實驗。他們從一到六年級裡隨機抽選了3個班,然後對這18個班的學生開展了“未來發展趨勢的測驗”。


測驗結束後,羅森塔爾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孩子”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老師,要求他們一定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結果。


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的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機挑選出來的,所謂的發展測試也就是走個過場。跟孩子本身的能力沒有半毛錢關係。


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這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了複試。


結果奇蹟出現了!

警惕!小心掉入羅森塔爾的權威陷阱


所有名單上的學生,相比其他的學生成績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性格也活潑開朗,有很強的自信心,他們的求知慾旺盛,也願意和別人打交道。


1

隨機抽選的孩子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


羅森塔爾認為,是這份名單給了校長和老師暗示,讓他們不僅對名單上的學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無意地通過態度、表情傳遞給這些學生,平時也給他們更多提問、輔導和表揚。這些都把隱含的期望傳遞給了這些學生,學生則給老師以積極的反饋;正向反饋又激發了老師更大的教育熱情,加強原有的期望,並對這些學生給予更多關照。這樣的不斷正向循環,所以這些學生的智力、學業成績以及社會行為自然就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靠攏,從期望成為了現實。


看起來這是個很美好的實驗,名單中的孩子們成為了優秀的學生,未來的棟樑之才,如果這個歡顏不被拆穿,羅森塔爾還有了預測未來甚至改變未來的能力。


但是,

那些沒有被選中的倒黴孩子呢?

如果這個實驗在不被拆穿的情況下加以複製,不斷繼續呢?


你品,


你細品……


警惕!小心掉入羅森塔爾的權威陷阱


2

羅森塔爾實驗背後的恐怖循環:


謊言變成了真相,而這個真相更加確立了權威的地位,進而權威可以製造出更多基於謊言的真相……


在這個循環中,只能被選擇的孩子永遠存在於最底層,出現在名單裡那就可以翻身,即便是愚蠢至極那也都是老師教學水平的問題,沒有出現在名單的孩子不管多麼優秀都可能被視為異類,甚至被極端的“勒令退學”。


而校長和老師們,則不厭其煩的充當著整個謊言-真相-權威的鏈條樞紐。只要他們堅信,整個鏈條會永遠的重複下去,且更加穩固。


警惕!小心掉入羅森塔爾的權威陷阱


3

如何破除這個羅森塔爾實驗陷阱?


柏拉圖曾經說過:XXXX

此段話內容涉及批評沉默讚揚一類的詞語,已被he xie,因為這個已經被刪除一次。大家自行百度。


所以,回到這個實驗,


<strong>只要在任何一個環節你提出質疑,從客觀事實來建立你的行為準則,鏈條就會失效,實驗就會失敗,真相自然就會浮出水面。


警惕!小心掉入羅森塔爾的權威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