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小心掉入罗森塔尔的权威陷阱


警惕!小心掉入罗森塔尔的权威陷阱

罗森塔尔实验:


196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对校长和老师说要进行一个预测未来的实验。他们从一到六年级里随机抽选了3个班,然后对这18个班的学生开展了“未来发展趋势的测验”。


测验结束后,罗森塔尔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孩子”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老师,要求他们一定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结果。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的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挑选出来的,所谓的发展测试也就是走个过场。跟孩子本身的能力没有半毛钱关系。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这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复试。


结果奇迹出现了!

警惕!小心掉入罗森塔尔的权威陷阱


所有名单上的学生,相比其他的学生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性格也活泼开朗,有很强的自信心,他们的求知欲旺盛,也愿意和别人打交道。


1

随机抽选的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罗森塔尔认为,是这份名单给了校长和老师暗示,让他们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传递给这些学生,平时也给他们更多提问、辅导和表扬。这些都把隐含的期望传递给了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正向反馈又激发了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加强原有的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这样的不断正向循环,所以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自然就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从期望成为了现实。


看起来这是个很美好的实验,名单中的孩子们成为了优秀的学生,未来的栋梁之才,如果这个欢颜不被拆穿,罗森塔尔还有了预测未来甚至改变未来的能力。


但是,

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倒霉孩子呢?

如果这个实验在不被拆穿的情况下加以复制,不断继续呢?


你品,


你细品……


警惕!小心掉入罗森塔尔的权威陷阱


2

罗森塔尔实验背后的恐怖循环:


谎言变成了真相,而这个真相更加确立了权威的地位,进而权威可以制造出更多基于谎言的真相……


在这个循环中,只能被选择的孩子永远存在于最底层,出现在名单里那就可以翻身,即便是愚蠢至极那也都是老师教学水平的问题,没有出现在名单的孩子不管多么优秀都可能被视为异类,甚至被极端的“勒令退学”。


而校长和老师们,则不厌其烦的充当着整个谎言-真相-权威的链条枢纽。只要他们坚信,整个链条会永远的重复下去,且更加稳固。


警惕!小心掉入罗森塔尔的权威陷阱


3

如何破除这个罗森塔尔实验陷阱?


柏拉图曾经说过:XXXX

此段话内容涉及批评沉默赞扬一类的词语,已被he xie,因为这个已经被删除一次。大家自行百度。


所以,回到这个实验,


<strong>只要在任何一个环节你提出质疑,从客观事实来建立你的行为准则,链条就会失效,实验就会失败,真相自然就会浮出水面。


警惕!小心掉入罗森塔尔的权威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