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突襲,你怎麼辦?分享四條感受和心得。


目前孕

31周+,進入孕晚期以後,各種不適症狀就多了起來,失眠、氣短、尿頻、肚子發緊,真真是又一次深深體會到了當媽的不易。

想到離卸貨的日子越來越近,馬上就從三口之家變成四口之家了,女兒也十分期待小寶寶可以趕快出生陪她玩,以結束她只能和洋娃娃過家家的無趣,就覺得這些不舒服裡又有一種別樣的小幸福

平淡,被一種叫做新型冠狀性肺炎的時疫攪亂。

意外突襲,你怎麼辦?分享四條感受和心得。


工作性質原因,老公不得不去上班。

怕存在感染風險,加上所在城市的管控進一步嚴格,老公自初六出門以後,就自動隔離在了公司的出租房內,家裡就留下了懷孕七個多月的我和五歲多的女兒。

距離大年初一返回家中,已經在家宅了半個月了。

這裡,分享一下這些天來我的幾個宅家感受和心得:

一、 心態很重要

居家隔離,心態真的很重要。

尤其是在短時間無法出門、不知道何時能結束宅家的情況下。

作為一名母親和孕婦,在面對安撫孩子、保持孕期心情時候,自己也難免會煩躁焦慮。加上網上鋪天蓋地的各類疫情新聞,就會聯想到自己,是否在極少出門的情況下已經被感染了?若是疫情一直未結束,臨近生產怎麼辦?中間若自己或孩子出現身體異常,老公又不在家怎麼處理…

直到我突然意識到,這種自我想象百害而無一利。於是,我就調整了心態,並從實際做起:

首先,減少刷手機時間,尤其是刷有關疫情類的消息。

網絡上的新聞五花八門,各類說辭更讓人真假難辨,一會兒滿懷希望,一會兒充滿絕望,看得越多,心裡越是沒底。

既然咱普通人無法改變現狀,也做不了什麼貢獻,那就積極過好每一天。

我規定自己,每天起床後查看一下疫情最新進展、熱點新聞,然後看一會兒比較輕鬆點的新聞推送或者素人小視頻。

如果真的覺得無聊想看手機,或者晚上睡不著時,就找一些無關疫情的推送看,以減少對疫情的無益猜想。

同時,這段時間內,我又把以前藉口沒時間看的小說,重新看了一遍。

其次,儘量以正常的作息規律生活。

相信很多人突然過上了吃了睡、睡了吃、無所事事的日子,就會產生晝夜顛倒、暴飲暴食的症狀。這個時候,能夠儘量的按照以往正常作息時間生活,十分難得。

樓主家有孩子,自己又是孕婦,在吃飯上,不能糊弄。在按時作息上,睜開眼就九點多快十點了,晚上躺床上關燈時已經十點多了,也是經常發生的。

考慮到現在不上班、孩子不上學,所以稍微放縱一下,也有利於心情愉快。

白天,除了看手機、電視,儘量安排和孩子一起找些事情來做:清洗她的洋娃娃、提前整理二寶的衣物用品、收拾書架、製作一幅手工畫...

把每一件小事當做需要認真對待的大事,量不讓自己陷入無聊。

意外突襲,你怎麼辦?分享四條感受和心得。

二、 儲備很重要

說到儲備方面,有兩個;

一個是短期儲備,一個是長期儲備。

短期儲備包括日常所需的食物、用品、水電煤氣等長期儲備則指生存能力,譬如起碼3-6個月內無收入的狀況下,有能夠保障正常生活運轉的資金。

所幸的是,在提倡斷舍離的今天,樓主只學會了皮毛,未取得精髓。

遇到超市衛生紙特價、某寶雙十一洗衣液五折、提前預交物業費免一個月等“陷阱”,還是忍不住往裡跳。

因禍得福,這次能夠安心宅家,很大原因得益於以往儲存的兩提衛生紙、一箱抽紙、十幾桶洗衣液、十斤大米、十斤食用油、一袋麵粉和百八十個雞蛋。

家裡有糧、心中不慌嘛。這也印證了本人骨子裡很慫的事實。

關於長期儲備,樓主就有些臉紅。

因著收入有限,而各種車輛保養保險費、物業費、房貸、孩子教育費、生活雜費等等,支出無限,樓主是空有這個寶貴意識。

更所幸的是,樓主平時並無提前透支的習慣,更因有著“有多少錢辦多大點事、不攀比、不偽精緻”的良好品德和習慣,在這場目前看來是持久戰的疫情中,並無太多債務恐慌

這裡,要感謝一下冒著風險,儘量給妻兒一份安穩生活的老公!

意外突襲,你怎麼辦?分享四條感受和心得。

三、 孩子很重要

孩子是一種責任,更是讀懂人生意義的一本書。

當前,很多本應是生育主力軍90後,卻不想生孩子,而作為臨近生育末班車的80後,甚至有些70後卻選擇了二胎。就如樓主

我不想,也沒有資格評論任何人的生育觀。

生存壓力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生活質量,生與不生,完全是個人自由。

我就談談自己。

晚婚晚育,和老公倆人都沒有重男輕女的想法,都認為孩子要自己帶。有了女兒後,雖然辛苦,但看著孩子慢慢長大,真的就體會到了生命的美好。

要二胎純屬意外。當然,很多堅持不要二胎後來又打臉的人,估計都用過這個爛到爆的理由。

宅在家裡這幾天,覺得,生孩子是我人生中一個重要且正確的選擇。

我承認我是俗人一個,會在看到別人灑脫出遊,自己卻要圍著幼兒園、菜市場轉時,偶爾酸楚那麼一下。但當孩子從學校衝出來,在人群中準確尋覓到自己,甜甜的大喊“媽媽”時,覺得什麼都比不了這種來自

生命傳承的美妙滋味。

時疫面前,什麼才最寶貴?

有人說,是自由健康。有人說,是親情愛情。有人說,是能夠正常出去工作。有人說,是放心的呼吸

都沒錯。

種種這些,以什麼來呈現,又以什麼為證明?

答案是,生命!!!

也許我們終將平淡一生,也許以後會遇到類似這種時疫,甚至比時疫還要嚴重的種種。

而我們,何以以對。

答案是,生生不息的生命!!!!

陪著女兒宅家這些天,準確來說是女兒陪著我宅家這些天,我更是深深的意識到,養個孩子,是件多麼自然,又多麼偉大的事情。

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你能從孩子身上看到生命所煥發的光芒。在引導她/他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你也會擁有守護一切美好的力量

意外突襲,你怎麼辦?分享四條感受和心得。

四、 興趣很重要

你能揮筆潑墨,你會吟詩作畫,你可以創意DIY,你喜歡花草魚蟲,你享受靜靜閱讀,或者,你喜歡收拾房間。

這些簡直太好了,因為你是一個有興趣的人,也是一個有趣的人。

剛畢業那會兒,不明白去應聘工作填寫個人簡歷時,為什麼會有“興趣愛好”這一欄。

有相關知識和相應工作能力不就好了嗎,這個興趣愛好不就和雞肋差不多嗎?

比如應聘客服的,興趣愛好是游泳,難道還需在處理客戶問題的時候,去陪客戶游泳?

比如做會計的,興趣愛好是羽毛球,難道還能一邊做賬一邊打羽毛球,或者打會兒羽毛球再去算工資表?

現在想象,當時太年輕,也太見識淺薄了。

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很大程度上反應了一個人與社會相處的方式和能力。

再次申明,本人俗人一個。

喜歡的盛滿油鹽醬醋的瓶瓶罐罐,看到菜市場琳琅滿目的綠葉紅果就會喜不自禁,也愛紮在廚房裡和鍋碗瓢盆打交道。

我從不覺得做飯是件無聊又繁瑣事情,相反,充滿了樂趣

沒法和網上的各類廚藝大神比拼,我能拿的出手的無非是家常小炒,最多不過是折騰出個半成功的麵包、蛋糕。

宅在家這幾天,帶著女兒跟風了朋友圈的涼皮、小米鍋巴、電飯鍋麵包、五香茶葉蛋、炸油條、餃子…浪費了不少雞蛋、麵粉,白糖和油也霍霍了不少。

但這絲毫不影響我

對廚房的熱愛

不管成功與否,好吃不好吃,倒是把女兒樂的不行。每天想著著做什麼好吃的,臨睡前計劃著第二天嘗試什麼美食,利用家裡有限的食材和工具,樂此不彼。

總比無聊的熬過一天天強吧!

意外突襲,你怎麼辦?分享四條感受和心得。


現在,我和女兒在自行宅家隔離十四天後,又繼續相應號召,開啟了第二個十四天

此處,借用朋友圈一句話:願每一個小分離,都有著大團聚。

意外突襲,你怎麼辦?分享四條感受和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