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沒有仁的概念,孔子的思想挽救世界

人類科技越來越發達,生活越來越舒適,交通越來越便捷,溝通越來越方便,地球也越來越像是一個村,可是人們的安全感卻沒有增長,反而下降。

食品安全、環境汙染、恐怖主義的陰雲籠罩在人們頭上,沒有人感覺自己是安全的,近年來的動亂和恐怖襲擊,讓全世界的人都缺乏了安全感。  

現在的世界以西方文明為主導。

西方人用工業革命製造的堅船利炮打開了全世界的大門,用四處建立殖民地的方式聚斂了全世界的財富,西方的思想也隨著大炮和殖民統治送給了全世界。

現在的世界有的人生活在天堂,有的人生活在地獄,兩極分化嚴重,這也是世界動亂的根源。

西方哲學沒有仁的概念,孔子的思想挽救世界


以現在的地區衝突和局部戰爭為例,背後都有西方大國的支持,西方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沒有了道德底線。在國際之間交往不講國際法,對待弱小的國家以強欺弱,西方大國已經成為世界動亂的根源。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處理世界事物的時候毫無公正可言,特別是美國現在提出的美國優先政策,是赤裸裸的霸權思想。

回頭看看美國在成為世界霸主以後乾的事情,沒有幾件是能拿到桌面上來的。

從美國糾集一幫小幫兇入侵朝鮮半島開始,到後來的一系列中東戰事,入侵越南,再到後來的入侵阿富汗。

都是一樣的思路,但是卻是由不同的總統決定的,這就不能說是哪個總統是好戰分子來解釋了。

這隻能說是由美國的文化決定的,或者說是由美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的。

美國四處發動戰爭,也是希望用武力來解決問題,這代表的是西方人的思路。

西方哲學沒有仁的概念,孔子的思想挽救世界


西方文化喜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

西方的文化已經不能解決當今世界的問題,西方的智者也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他們把目光轉移到中國,認識到只有2500年前的孔子思想才能解決存在的難題。

按照孔子的思想來處理世界的問題,人類才能更好的生存和發展。

西方文化起源於古希臘、羅馬帝國、天主教、基督新教,羅馬文化在西方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攻陷希臘後,吸收了古希臘的科學、哲學、民主、建築、文學以及藝術,並此基礎上作進一步的發展。

隨著基督教地位的提高,聖經成為西方文藝中的核心部分,幾乎影響到了西方文化的所有領域,包括藝術、法律、哲學、教育以及政治。

基督教成立了許多神學院,現在的許多大學、學院即起源於此,這些學院促進了早期西方文化的傳播。  

羅馬最著名的遺址是羅馬角鬥場,角鬥場建於公元72-79年,是古羅馬的像徵,整個建築佔地2萬平方米。

當年角鬥場開幕時,共用5000頭獅子、老虎等猛獸和由3000名奴隸、俘虜、罪犯及受宗教迫害的基督教徒組成的角鬥士,在此持續進行了100天的表演。

演出時猛獸從圈中放出,人被驅入賽臺,獸和人搏鬥,人生還者極少,殘酷異常,有時也搞人與人進行角鬥,更加殘忍。

角鬥中必須有一方死亡方可收場,如無結局,則雙雙必須處死,或放野獸將人吃掉。

直至公元405年,這種極端野蠻的競技比賽,才被西羅馬帝國皇廢除。

慘無人道的角鬥場可以在西方文化的核心城市堂而皇之的存在幾百年。

西方那麼多的思想家,沒有哪一個站出來,旗幟鮮明的譴責、反對這樣血腥的娛樂,西方文化裡面沒有仁的概念。

這樣的角鬥場在中國不可能存在下去,孔子對達官貴人用人俑陪葬都強烈反對,儒家思想不允許這樣殘忍的娛樂活動存在,這不符合儒家的仁,老百姓也不會允許這樣殘暴的政權長期存在下去。 

在古羅馬存在著許多現代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羅馬人沒有養生的概念,貴族的特權就是沒有限制的吃飯,吃飽了還要吃,一直吃到吐出來,吐出來以後還要接著吃,吃飯能吃到吐是貴族的像徵。 

西方的思想家很少談到養生,他們甚至嘲笑孔子,西方哲學家黑格爾認為孔子是一個道德哲學家,他說過這樣的話:孔子的哲學是一種道德哲學,在黑格爾看來,孔子的哲學是膚淺的生活常識性內容,談不上深刻。

西方哲學分為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更多的是講社會和宗教,對個人修養和養生沒有涉及。 

西方的著名哲學家尼采後來變成了精神病患者,讓人很懷疑他以前寫書的時候是不是有精神病,西方哲學家叔本華終身沒有結婚,甚至還說過這樣的話:真正的哲學家是不需要結婚的。

這些生活不正常的哲學家很難說他們的哲學思想就是正確的,他們沒有運用自己的哲學思想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世界哲學大會於1900年在巴黎成立,是有西方人主導成立的,目的是推動了各國哲學研究群體、不同文明之間自由平等地對話,5年一度的世界哲學大會已經在全球眾多國家舉辦過23屆。

西方哲學沒有仁的概念,孔子的思想挽救世界


2018年8月13日上午,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開幕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在為期8天的“哲學周”裡,來自121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餘名哲學家代表和哲學愛好者在超過1000場次的學術活動中,圍繞“學以成人”的主題,彼此聆聽、深度對話。

這是擁有一百多年傳統的全球最大規模哲學會議第一次來到中國,第一次以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學術框架為基礎設定主題,體現了全球哲學界對中國哲學及其文化價值的重視。

哲學大會在北京的召開促進中西方哲學思想的交流和融合,也讓我們有機會更多瞭解西方的哲學家。

有一位西方的哲學家彼得.辛格也參加了這次大會,彼得·辛格是當今西方著名的倫理學家和哲學系,曾任國際倫理學學會主席,其代表作《動物解放》。

一方面他倡導物種平等,不為獲取動物蛋白殺生是體現平等的最好策略;同時他的倫理學又主張父母有權剝奪嚴重殘障嬰兒的生命。

這使他成為在世的最受爭議的倫理學家,曾被《紐約客》稱為“危險的哲學家”,基督徒和殘疾人運動者激烈地批判他,認為他的理論殘酷且冷血,有人要求開除他的教授工作,甚至有人要威脅他的生命。

他自己認為哲學家就應該受到質疑,一個把自己放在全社會對立面的哲學家很難說是正確的。

西方哲學沒有仁的概念,缺乏仁的西方文化,控制著現代化的科技,由西方文化主宰世界,世界就像一列失去控制的高速列車,被帶到哪裡沒有人不知道。危險隨時可能會發生,沒有人可以置之事外。

哲學是指導人們解決實際問題的,面對現在複雜的問題,西方哲學束手無策,已經證明西方哲學的幼稚。

西方哲學喜歡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現在的世界問題依靠西方文化來解決只會越來越複雜,按照孔子的思想其實也很簡單。

孔子的仁愛思想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