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女人時不時幫襯孃家,是對是錯?

人情難還淚水懦弱


已婚女人時不時幫襯孃家,我覺得沒有什麼錯。反而我們得理解她們,她們是孝順的女人。

兩個人的結婚畢竟讓兩個人的家庭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這樣想一下,女人對男方父母平常不管不問,男方會怎麼想,會覺得她們不孝順吧。女人對自己父母孝順,男方又覺得她們不應該,應該只過自己的日子。這是不是有點矛盾。

現在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養育過程的艱辛可想而知,基本的孝順和幫襯有什麼不應該。即使父母有幾個孩子,有的孩子有孝心養育父母,有的孩子不願做養育父母,兄弟姐妹間為了贍養老人,矛盾不斷。但能出力的儘量出力,在孝敬父母面前,還要講什麼公平,和應該不應該,我們當兒女的難道不慚愧嗎?

如果你有一個女兒,你希望女兒長大出嫁後,只過自己的生活,不管不問自己的爸媽嗎?

只要女人不是轉移男方家財產,存在惡意的操作,在本分之內的幫襯她們孃家,我覺得一點也不為過。

咱們且不說有的有錢家庭,人家女婿很大方全部承擔孝敬女方父母的責任了。一般普通家庭,夫妻兩人對雙方父母的照顧和關愛遠遠不足,老人給帶孩子就有用處,生病花點錢,需要贍養,就覺得有埋怨。做兒女的這點覺悟確實是有點低了。

贍養父母面前,不要談什麼公平,各個兒女按各自情況照顧老人,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的既不出錢又不出力,難道老人還沒人管了。所以作為兒女,你只管贍養老人,就像小時候父母照顧你一樣,不離不棄。這是本分,也是責任。

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苦,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煩惱,但在對待雙方父母贍養方面大度一點,因為他們把你的愛人含辛茹苦的養大,這點愛每個人應寄於理解。

對於家庭不好的父母家庭,幫襯是必要的。夫妻兩人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努力做到孝順老人,同時夫妻兩人也應儘自己最大努力去改善自己的生活或父母的生活。

所以我們要考慮的是,自己要如何如何努力賺錢,而不是去衡量給父母和岳父母的幫襯應不應該。努力吧,日子過好了,這點幫襯根本不算什麼。


末末部落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意思是家務事很難用對錯,好壞去判定。

我歷來主張,把夫人家,當自己家。把岳父母當自己父母,甚至更尊敬些。這麼做是因為,我夫人家就應該是我的家。一家人不應說二家話。

如此說來,夫人孃家有什麼事,我就應當主動積級去做。記得岳父被中學生撞傷住院,老爺子封建,不要三個女兒伺候,我們三個女婿輪流伺候了一個多月。

現在岳母住養老院,送夫人隔天看望,都是女婿開車送去。女婿不應是半個兒?

巧的是我夫人三姐妹,生了三個女兒。大人所作的,應當是最好的教育。老人的今天不就是我們的明天?

回頭看,家庭重要的糾紛還是一個錢字,所以常說談錢傷感情。同樣有感情,錢就不是問題了。同甘共苦,與朋友尚提倡如此,自己的親人呢?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沒有對錯,量力而行。如果孃家確實困難、確實需要幫襯,幫襯也是有條件的,如果盲目地幫襯,只會影響夫妻感情、增加夫妻矛盾和給自己的家庭帶來更大的生存壓力。那麼這個條件到底是什麼呢?我認為:

一是自己非常富足,

二是自己基本自足,

三是自己難以為繼。

然後在這三個條件基礎上,夫妻之間多溝通、多商量,再想想該如何幫襯孃家?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幫襯:

一是滿足孃家需求給錢給物;

二是保證自供自給,餘量有限幫襯;

三是精神鼓勵,救急救難,患難與共,確保自家和孃家有最低標準的生活保障,不致於使自家和孃家人衣食不保,露宿街頭。

寫你、寫我、寫他(她),寫不完的悠悠往事,道不盡的酸甜苦辣,能在情感領域為您解除人生的煩惱和困惑是我業餘創作的最大心願;您的每一次點贊、跟帖和鼓勵,都是我在業餘創作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勇往直前、播撒愛心的最大動力。歡迎關注我、支持我!


悠悠網事


該咋幫,所謂救急不救窮,如果有急事,有借有還。不能無嘗的一味付出。如果父母有急用,也得說個一二三,為啥現在農村父母對女兒的付出視而不見,就是付出太多,理所應當。兄弟們也坦然接受。在以前女人的地位低,到婆家受欺負,全指望孃家人給自己撐腰,抗衡,講理,連分家也要舅舅來參與。孃家就是自己的底氣,靠山。所以能幫助孃家父母兄弟就幫。現在女人有經濟基礎了,有法院了,有政府了。孃家的概念也降低了,但是還是會幫,因為自家的男人不靠譜了,離婚的多了,離婚後女人還得孃家人來幫貼,不管女人在婆家做的多到位,離婚了婆家人是不會睜眼幫忙的。孃家就是女人的保險。男人要理解。


傷感文字


幫是應該的,但是必須在能力所及得情況下。比如孃家買房,經濟能力只能借五萬,她非要湊十萬,讓自己的生活都陷入絕境,不借,就回家給找事……在有,孃家大舅哥自己都不過日子,天天好堵,娶了兩個媳婦都跑了,要娶第三個,還得湊錢幫……怎麼幫啊?越幫越來勁了


沒理由的堅持1


我的答案是:我也是女兒。如果孃家人需要幫忙,首先看幫什麼忙,如果事情較大,比喻弟妹結婚需要量較大的錢銀,那麼必須與丈夫合計好,看丈夫的態度行事(就算自己掙錢比丈夫有能力)都必須這樣做才會得到夫家人的認同!因為自己一生一世都生活在這個家,必須以自己小家為重,而且還有兒女要負責。弟妹結婚那他們是成年人了,必須為他們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但如果是父母有病及養老所需之錢財就必須說服丈夫站在自己同一陣線上,共同承擔,假若是些小吵小鬧的幫扶,我認為隨便得了,無傷大雅啊。


珍伯421


該咋幫,所謂救急不救窮,如果有急事,有借有還。不能無嘗的一味付出。如果父母有急用,也得說個一二三,為啥現在農村父母對女兒的付出視而不見,就是付出太多,理所應當。兄弟們也坦然接受。在以前女人的地位低,到婆家受欺負,全指望孃家人給自己撐腰,抗衡,講理,連分家也要舅舅來參與。孃家就是自己的底氣,靠山。所以能幫助孃家父母兄弟就幫。現在女人有經濟基礎了,有法院了,有政府了。孃家的概念也降低了,但是還是會幫,因為自家的男人不靠譜了,離婚的多了,離婚後女人還得孃家人來幫貼,不管女人在婆家做的多到位,離婚了婆家人是不會睜眼幫忙的。孃家就是女人的保險。男人要理解。


備面


首先說不錯。因為法律規定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

但要明白父母和孃家不是一個完全相同的概念。

閨女出閣便另立了家庭,新家庭的收入是夫妻公共財產,夫妻有共同使用和管理財產的權利,大額支付要協商解決,任何一方不能擅自挪用支付鉅額資產。

這位女士幫孃家雖然有父母在裡邊,但其他子女有同等贍養父母的義務。所以你的舉動最好別瞞著丈夫,否則會引發新的家庭戰爭,影響夫妻感情,弄不好危及婚姻的穩定性!


蓬蓽夕陽


個人觀點。結婚以後以夫妻兩人的小家為中心,孃家婆家有難,都該幫襯。但不能無底線~不能以犧牲過多小家庭利益去幫助~養老除外~


辣條加蛋


我認為這也是常理之事,結婚後就是兩個大家庭的結合,遇到困難,彼此互幫互助。作為孃家有困難,肯定會先找自己的女兒說,那麼又作為女兒的妻子,很難為情,又不好意思告訴自己的丈夫,又不能不幫,只有自己去做,這都在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