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父母給了生活費該說謝謝嗎?你怎麼看?

cll28121254




歲月靜好____初夏


我感覺不用道謝。特別是男孩,我更不願意他為了基本生活費而去過早的步入社會,而後帶來一些不好的傷。記得孩子在上海的第二年,我給足他基本生活費後又給了他一萬的備用錢,也交代了這個備用的錢不用的時候可以每天增值,有急用的時候提現秒到,其實就是想考驗他的自控力。那時候剛開學,進行了一個禮拜的軍訓,在後來十來天的一次電話中,說自己一提氣胸就疼,嚇得我半死,立即讓他去了醫院,他被我說的六神無主,在同學的陪伴下晚上直接去了醫院,做了各項檢查花了700大洋,結果大夫給抓了六塊錢的止疼藥出來了[耶]我輕鬆了不少,孩子的健康最重要。直到放假回家,這筆備用資金孩子一分沒動,賺了利息,堅定了他對錢的把控力。

都說慣子如殺子,我不敢苟同。身在異鄉他地,必須給孩子經濟上的保障,直到有一天他走出校門,再讓他在未來的社會圈子裡經受人生的坎坎坷坷,嚐盡各種人情冷暖,他才會更珍惜父母這份世上獨有的血濃於水的親情。

只是隨感而發,不喜勿噴[祈禱]


咖色心情9


滴水之恩當以湧泉之報。學會感恩是一種美德。無論是誰,都要對給予我們支持的人說聲感謝。

因為是最親近的人,我們常常忽略了父母對我們的愛。我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習慣了對父母的索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

過去聽了一個演講很感人。說的是一個叛逆的孩子離家出走飢餓難耐,這時他走到一個麵食鋪裡,老闆見他買錢,就施捨給了他一碗麵。這孩子感激涕零千恩萬謝。對陌生人的一次施捨就讓他如此激動,對父母的多年扶養他卻無動於衷叛逆出逃。

我們欠父母一聲謝謝。這是我們教育的缺失。從小我們就應該較孩子懂大感恩。

你現在是大學生了,按說應該自己掙生活費了,從父母哪裡拿錢,更應該說聲謝謝了。


疏梅依依


生我者,父母也。為人父母,孕育了生命,即意味著養育。按普通人上大學的年齡推算,一般都已經是成年人。但大學生畢竟主業還是學習,缺乏獨立的收入來源,在接受父母給的生活費時,應當說謝謝!而且還要非常真誠地說謝謝!

對父母說謝謝,是表達對自己養育之恩的方式

很多人認為父母養育自己是天經地義,尤其是城市裡的獨生子女,更加會把父母的愛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付出,總是會忽略父母的需要和感受。殊不知父母給了我們珍貴的生命,並且含辛茹苦撫育我們長大的過程是多麼地艱辛。怕你冷,怕你熱,怕你餓,怕你不開心……有了孩子之後,心裡頭早就沒有了自己,全是為了孩子考慮,為人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小時候我們不懂事,也不知道怎麼去表達。上大學了,價值觀人生觀各方面都已經逐步成熟完善,更要抓住這個機會對父母說謝謝,讓父母也明白你對他們的心意。其實父母並不需要孩子物質上的什麼東西,你的一聲謝謝已經讓他們足夠心滿意足。

對父母說謝謝,是接人待物最起碼的規矩

有些人認為,父母是自己家裡人,吃什麼喝什麼拿什麼都是應該的,不要說謝謝,甚至還認為說謝謝是多此一舉。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淵源流傳。古有孔融讓梨,今有陳毅元帥為母洗腳。長幼有序,尊敬父母這是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父母給了生活費,也是一種付出,你對他人的付出說聲謝謝,這是為人處事的修養。有些大學生拿了父母的生活費之後,一句話不說就走了,更有甚之還嘟嘟囔囔說嫌少了,嚷嚷說某某某家的給了多少生活費,個別還威脅不多給就不去上學。這都是些壞毛病,不應該是一個成熟的大學生應該有的行為,要堅決杜絕摒棄。

我們從一個襁褓裡的嬰兒,到咿呀學語的娃娃,到蹣跚學步的幼兒,然後再成人成才,每一步父母都付出了難以估量的心血和精力。滴水之恩都要湧泉相報,養育之恩更要銘記在心。看著父母雙鬢的白髮和皺紋,還有日漸蒼老的容顏,讓我們深情地說一聲,謝謝您爸媽!❤❤❤💝💝💝


村姑看世界


我看了各位對這一問題的回答,說法都是一致的,都有一種感恩的心。百善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晚輩遵敬長輩,兒女遵敬父母是體現一個家庭的教養素質優良,也是家庭教育良好標杆,說到兒女對父母該不該說謝謝?這一問題我得對大家普及一下,對父母應該說謝謝,但是,如果只說謝謝,在親與友的情份上己經拉開了距離,感覺有點陌生,這種傳統的禮義方式:謝謝,是社會平等的禮貌感恩,而父母是親不是友,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謝謝爸爸,謝謝媽媽,這樣你不覺得更親切嗎?


用戶6773244451187呂


大家好,我是不er少年。今天我們淺談一下,上了大學父母給生活費應該說謝謝嗎?

下面,我通過這幾個方面來談談我的看法:

第一:就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一項,就應該說謝謝。這不是簡單的一句話,這是體現個人的素質,孝順。

第二:父母養育之恩此生難以回報。如果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的現在。很多人都這樣想:認為現在自己年齡小,等以後有能力了,再孝敬。我在告訴你這是一個會讓你愧疚終生的想法!

等你有能力了:父母可能就不會在花了!

等你有能力了,父母可能就沒有牙齒了!

等你有能力了,父母可能就遠離他鄉了!

明天跟意外誰都不知道哪個先來。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報父母的恩情,哪怕是一句謝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記住,這輩子,咱們永遠不能忘記感恩咱們的爹媽。養育之恩大於天!

以上就是我對這句話的感悟。謝謝大家!


不er少年


1、從思想道德層面來說,我們從小教育孩子講文明要懂禮貌,要感謝別人的幫助,同學朋友之前尚且如此,難道換作父母就不用了嗎

2、從感情方面來說,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我們長大,供我們上學,如果我們啥也不說,父母也不會感受到我們對她們的愛,當然我們成年後也可以選擇其他方式回報她們!但是謝謝,我愛你之類的是很有必要的!

今天就說這兩點吧,謝謝大家!在這裡祝天下所有父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黃島阿娟的日常


應該說謝謝,懂得感恩的人在以後生活和工作中走的更遠。

咱們現在中國家庭教育讓孩子們習慣了衣來張口飯來伸手,讓孩子們感覺在大學畢業之前向父母要錢也是理所應當的,有的甚至在步入社會以後還在啃老,這是我們國家整體教育的漏洞,也是咱們中國上下5000多年文化沉澱下來的。

咱們現在自己也能感受到做父母的不容易,總想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別人家沒有的,自己的孩子要有,別人家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要有,真是愛之深,情之切!!!

作為父母我們也都明白了,從下要培養孩子獨立,堅強,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品格。不要讓他們感覺父母就該他們的,欠他們的,應該讓他們自己掙給他們花錢,這也是能力的提現,只有花著自己掙得錢才會更加自信!!

父母給了我們太多太多,上大學期間我看到過很多同學也都是已經開始打零工,爭取生活費,有的甚至都自己掙學費,這樣的人我很佩服,也很想向他們學習,尤其是家裡本身就有錢,可以說不缺錢的,他們就已經知道要學會獨立,自給自足了!作為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心懷感恩,對別人是這樣,對我們父母就不應該感恩嗎,是他們付出的少嗎,不應該對父母說謝謝嗎???



城市阿遠


個人覺得應該說謝謝,如果是在國外18歲就要自己勤工儉學,而在咱們國家大部分學生在大學裡的消費,不僅不知道父母賺錢不易,吃喝玩,就是不學習,所以才有了最近國家發文,大學生要嚴進嚴出,希望現在學校要多提供國學課,把咱們老祖宗的一些國學文化和傳統美德再重新拾起來,希望孩子在寒暑假的時候如果課業沒有那麼重可以勤工儉學,我瞭解下父母的不容易,我個人覺得孩子要對父母有感恩之心,所以說謝謝是應該的,純屬個人意見。


萱萱麻麻的日常生活


上大學父母給生活費應該說謝謝,而且應該發自內心的,真誠地說謝謝!因為上大學的學生己經是成年人了,要離開父母到另一個地方學習生活了,如果連謝謝都不能說出口,如果連養育你多年的父母都不知道感恩,那麼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獨立生活學習,你會對別人心存感恩嗎?另外,和那些沒有上大學的同齡人相比,看看他們都去幹什麼了,大多都開始自食其力掙錢謀生了,而你還要向父母要錢生活,發自內心的說,不應該了,可現實擺在這,你要繼續學習,不可能去打工掙錢,但這不等於父母欠你錢,試想一下,將來你學習有成,成家主業了,你能保證一定會比那些外出打工的門齡人對父母更孝順嗎?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真正對父母孝順的,經常在父母身邊伺候年邁父母的其實大多還是那些文化程度較低的兒女,那些在外邊工作的所謂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可能是真的“工作忙",一般都“顧不上”伺候年老多病的父母,當然這種情況不代表所有人。因些就個人來看,對父母說聲謝謝己經是最低要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