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你最想做什麼?十堰這個美麗的護士長的回答讓人淚目

文|豐蕊(十堰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2病區護士長、十堰市人民醫院支援市西苑醫院醫療團隊成員)

我是十堰市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長,今年37歲,從事醫務工作15年。

疫情結束你最想做什麼?十堰這個美麗的護士長的回答讓人淚目

圖為豐蕊

1月30日,我作為醫院第二批醫護人員,帶隊來十堰西苑醫院支援。當天上午9點,我到達西苑醫院,進入宿舍放下行李,馬上就奔赴隔離病房開始工作,直到晚上10點才下班。

為了保證病人的連續治療和護理,減少防護用具的浪費,每班工作都在14小時以上。穿上防護服,再戴上防護口罩、面罩,打針看不清楚,穿刺難度增加;病人說話聽不清,需反覆詢問,呼吸也變得急促……來來回回在病房裡跑,雖然是在冬天,卻經常汗流浹背。

為了防止病人與他人接觸,病房的衛生、垃圾的收集清理都是由我們來做。平時除了完成病人的治療,還要負責病人的日常生活、心理疏導、疾病知識的宣教、病房的消毒等,工作量非常大。

一天晚上,8床病人的病情突變,我主動申請加班,晚上9點多又趕去病房。病人是一位70多歲的大爺,氧合指數不達標,剛把心電監護設備給大爺穿好,他又要上廁所。我馬上拿來小便壺,協助他解小便。等收拾清理完,大爺拉著我的手說:“姑娘,你叫什麼名字?雖然你穿著防護服,我看不清長相,但是你的名字我要記下來,記在心裡,感謝你不嫌髒來照顧我,讓我很感動!”聽完這句話,我的心裡暖暖的。

疫情結束你最想做什麼?十堰這個美麗的護士長的回答讓人淚目

豐蕊給病人送牛奶,陪著聊聊天,安撫他們焦慮的情緒。

這裡的很多病人沒有安全感,因為不能與外人接觸,覺得被孤立,心裡恐懼焦慮,就想讓醫生護士守著他。因此,每天醫護人員查房時,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安慰、鼓勵病人,緩解大家的情緒。

我住的宿舍是西苑醫院婦產科病房改造的,一層樓10個病房,一間病房住4個人,睡的是病床。一層樓只有4個房間有熱水器,還經常停水,每天洗澡需要排隊。平時在病房,防護裝備一穿就是十幾個小時,都不能大口呼吸,更別說呼吸新鮮空氣了。等疫情結束,我一定要站在春暖花開的山上大口呼吸,大聲歡笑。

在申請支援之前,我有過猶豫,家裡兩個小孩,一個兩歲多,一個還在上小學5年級,只有70歲的奶奶一人照顧。丈夫也在醫院工作,孩子的爺爺正月初二在老家荊州腰椎骨折,目前還躺在床上不能動,也沒時間回去看。但是,我跟丈夫商量後,他很支持:“特殊時期,家裡的困難與國家的困難相比微不足道,都能克服。”他還幫忙做婆婆的思想工作。

臨走時,女兒抱著我的腰問:“媽媽,你不怕嗎?”說不怕是假的,但是守護人民健康是醫護人員的使命,也是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