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唐僧一旦被妖怪捉走,為什麼豬八戒說得最多的是大家散夥回高老莊?

醉墨客


我覺得豬八戒之所以會這樣,有以下2點原因:

1.高老莊有豬八戒的美好回憶。

豬八戒本是天蓬元帥,被貶下凡才來到高老莊。來到高老莊後的豬八戒不在被天庭束縛,開始了變化成人形開始了男耕女織的生活,在這裡他力大無窮,什麼體力活對他來說都是小菜一碟,同時他也非常能吃,每天都能吃飽喝足,深受大傢伙的喜愛和認可。同時他喜歡上了高太公的女兒高翠蘭,高翠蘭也喜歡他。所以這裡不管是感情還是愛情d都有他的美好回憶在這裡。

2.豬八戒的性格原因。

豬八戒在取經的路途上,是出了名的好吃懶做,非常愛睡懶覺,總喜歡找輕活不累的活幹。每次遇到困難,總是躲得遠遠的,遇到危險也是儘量敷衍兩下,然後跑路。所以,豬八戒的性格:好色、敷衍、愛睡、貪吃、懶惰、愛抱怨。也因為他的這個性格,所以,每次師父被抓走,他總喜歡說散夥之類的話。

綜上所述,所以《西遊記》裡,唐僧一旦被妖怪捉走,豬八戒說得最多的總是“大家散夥回高老莊這樣的話“。


365電影放映廳


師徒四人中豬八戒是唯一一個懂得男歡女愛的,更具有世俗之人特徵的一個,什麼斤斤計較、爭功奪利、色膽包天、好吃懶做這些他都具備。

他一直對能取經能否成功就深表懷疑,他有自己的小算盤,所以會存一些私房錢,以備散夥後另謀他用,比如回高老莊娶個媳婦什麼的。

俗話說:只羨鴛鴦不羨仙,八戒是最有體會的。所以取經途中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有散夥開溜的打算。

第二十三回四聖試禪心中詩曰: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薩請下山。

普賢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間。

聖僧有德還無俗,八戒無禪更有凡。

從此靜心須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

八戒雖被菩薩們教育了一次,但是八戒最終凡心未了,結果取經成功後其他人都成了佛和羅漢,而他只是一個淨壇使者。


Softly拂


《西遊記》裡面西行四人中,豬八戒是唯一一個有家庭感的人,為什麼老是想回高老莊?

一、高老莊有他最美好的回憶。

豬八戒在高老莊還叫豬剛鬣,是威震一方的大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一口七八個,肚子撐不破。

還有自己中意的娘子,而且還差點結婚了,擺脫了西行隊伍,他還能回高老莊娶高小姐,過著逍遙自在的賽神仙的生活。

二、他只能回高老莊。

被貶下凡後,高老莊成了他的歸宿。高老莊是他第二故鄉,天上回不去,其他一些地方都是匆匆過客,只能回高老莊了。

所謂葉落歸根,遊子思鄉,高老莊是他在外面最想念的一個地方,那裡有自己的洞府和心中你掛的人。

所以豬八戒最想回的是高老莊。





鄭好看電影


第一,八戒沒定力,沒恆心,沒毅力

第二,八戒一直想著媳婦啊,拋家舍業陪唐僧一路不近女色他熬的辛苦

第三,他打不過妖精,怕事,嫌麻煩,好吃懶做的本性

第四,八戒的性格特徵就是好色,貪吃,懶惰,沒毅力恆心

第五,八戒凡心一直沒收,還是一顆凡夫俗子的心態,對修仙成佛不敢興趣,對女人最感興趣


地瓜種子


一、因為取西經得到的果位對他來說,還沒有以前他在天界的職位高。

那他以前的天蓬元帥到底是什麼官職呢?

是北極四聖之一,而孫悟空在大鬧天宮的時候,被北極四聖之一的真武大帝的副將就給攔住了。


可見豬八戒原來的地位有多高,曾經滄海難為水,對於本來地位就不低的豬八戒來說,取西經獎勵的果位對他來說,誘惑不是那麼大所以沒那麼上心。

二、他不太喜歡取西經的那種生活,他還是更懷念以前在高老莊那種日子。

取西經是一趟苦行,而當取西經的獎勵對豬八戒的誘惑並不是那麼大的時候,那取經的日子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折磨,他自然更懷戀以前在高老莊的日子,每次一出事,就想散夥回高老莊。



三、豬八戒的內心是高傲的

作為曾經的北極四聖之一,真武大帝與他同級,太上老君為他煉製武器,又身負天罡三十六變,如此之尊,內心又怎麼會不驕傲呢?

他堂堂天蓬元帥,又怎麼能接受自己投了個豬胎,認一頭豬圈裡滿身泥漿的母豬為母?這簡直是對他的侮辱,所以他咬死了母豬和其他豬仔,並公然為妖吃人。

他的本事不下於孫悟空,第一次與孫悟空交手,遁術不弱於孫悟空,實力上 和孫悟空打到天明,而且可能還有因為知道孫悟空身份,所以特意藏拙的可能。

像他這樣的身份和本事,卻要在一路上裝一個沒什麼本事的拖油瓶,一個偷奸耍滑的豬!所以他對取經這件事,不熱衷也是很正常的。


武當山上一棵松


在西遊記中,取經四人組前往西天取經。豬八戒在當中做為官職最高的一個人。在取經四人組中位列第三,無論他如何努力拼搏。最後的結果永遠也大過他曾經的職位,天蓬元帥。

作為一個從高層空降的大人物,豬八戒把一切功名富貴看在眼中,心知肚明。對於明一套暗一套的做法早就心知肚明,奈何無力迴天,只好聽之任之。

從蟠桃大會上調戲嫦娥被貶,豬八戒心中一直不服。試想,豬八戒作為天篷元帥,若沒有一點腦子謀略,怎麼能夠當上這天河中掌權人,手握八萬天河水軍。就算豬八戒腦子再不好使,也不可能在蟠桃大會上,冒天下大不違去調戲嫦娥。豬八戒被貶下凡的內幕是天庭機蜜,任何人都不敢說出一絲一毫的內在原因。

所以,豬八戒下凡後,雖然錯投豬胎,早就看透了一切。從心中徹底失去了一切功名利綠的信心,只想找一個家,吃好喝好,有老婆過日子。

既然成為天庭一分子,一切行動聽指揮。觀音找上門來,再加上生活的不易,吃飯成豬八戒最大的問題。所以,就答應隨唐僧西天取經。在高老莊剛剛開始的美好生活又被打斷。

所以,在取經路上,豬八戒對取經得過且過,混水摸魚,有空有機會就弄點私房錢,為以後回家過日子作打算。美麗的高小姐在等著豬八戒回家,所以,取經遇到大的困難,豬八戒首先想到,散夥,回家,各過各個小曰子。







畫詩人生


豬八戒要散夥的次數最多, 有玉帝派來臥底的重大嫌疑, 可細細分析, 也不像。從天蓬元帥下凡的動機來看, 應該是有目的和任務的, 否則, 天蓬元帥不會選擇蟠桃大宴這樣一個敏感時期去調戲嫦娥的。而從豬八戒在取經路上的表現來看, 則並沒有惡意破壞取經活動的行為。

  參加取經隊伍, 是一個雙向選擇的問題, 如果豬八戒是玉帝派來的臥底, 那麼, 萬一菩薩不要他參加取經怎麼辦? 所以這就說不通了, 豬八戒只有可能是玉帝派他來幹掉孫悟空的, 孫悟空當年壓在五行山下, 不能動, 只有一個腦袋露在外面, 而豬八戒的釘耙最大的作用是“何怕你銅頭鐵腦一身鋼,鈀到魂消神氣洩!”

  可後來孫悟空站著不動, 把腦袋給他耙的火光焰焰,也不傷一點皮, 豬八戒才怕他了。直到在車遲國闖入三清殿,那呆子爬上高臺,把太上老君像一嘴拱下去道:“老官兒,你也坐得夠了,讓我老豬坐坐。”又把聖像扛出來, 扔進茅坑裡道:你平日家受用無窮,今日裡也做個受臭氣的天尊!

  到這個時候為止, 表明了豬八戒棄道從佛堅定的立場, 他是不可能再回到天庭道派去了的! 那麼, 他為什麼在取經隊伍中又要屢次散夥呢?

  這有3個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 豬八戒只是在取經隊伍將要倒閉的時候才要散夥

  在取經隊伍情緒比較穩定的時期, 豬八戒是不可能把取經隊伍戳散的。所以我們應該看形勢嚴峻時候的表現, 豬八戒提出要散夥, 多是在形勢嚴峻的時候, 往往是形勢越嚴峻, 豬八戒要散夥的念頭越強烈。

  這就不能證明豬八戒是個奸細, 因為嚴峻的形勢不是豬八戒造成的, 豬八戒並沒有破壞這個團隊, 是這個團隊面臨不可逾越的危機時, 豬八戒錯誤地判斷取經無望了, 才產生了散夥的念頭。這最多隻能證明豬八戒不夠堅定。

  你這個團隊要破產了, 我為什麼要陪著一起死? 我當然可以另找出路! 所以, 不能因為他多次要散夥, 就說他是個奸細。當然, 你也可以說他素質低, 經不起考驗!

  在黃袍怪這一回, 孫悟空不在, 唐僧被變成了虎, 沙僧被擒, 白馬被打傷, 僅僅還剩下豬八戒一個, 如果他真的是個奸細, 取經到此就徹底的結束了! 事實上是他在最關鍵的時候把孫悟空請來的, 有巨大的貢獻!

  2) 豬八戒並不欠觀音菩薩的人情

  菩薩給參加取經隊伍的每一個成員開出的價格如下:

  老唐: 走到西天取經 = 正果金身(成佛)

  白馬: 馱老唐到西天 = 取消死刑

  老沙: 保護老唐安全 = 不再飛劍穿心 + 官復原職

  老孫: 保護老唐安全 = 從五行山下釋放

  老豬: 保護老唐安全 = 0

  老孫、老沙、白馬都是犯了罪的, 菩薩釋放他們, 他們完成菩薩交給的任務, 這是等價交換。

  老豬並沒有受任何罪, 他還在福陵山吃人, 也沒有任何人追究他的責任, 他是一個自由自在的妖怪, 是他自己主動要求加入的, 菩薩答應了。

  因此, 豬八戒什麼時候要離開取經隊伍, 都不欠觀音菩薩的人情, 菩薩也不會追究他的責任, 而那幾個則不行! 所以, 一有困難, 豬八戒第一個想跑, 是正常的。

  3) 豬八戒和他們幾個不一樣, 他是有家庭的人

  唐僧、孫悟空、沙和尚都是光棍一條, 出遠門沒有家庭負擔。豬八戒則不同, 他是有家庭有老婆的。他每次要散夥, 沒說到別出去, 是要回高老莊, 就是取經結束了, 他還是要回高老莊, 說明他的家庭觀念非常重! 他是指望出趟遠門打工掙點錢回來的。

  他最擔心的是和尚做不成, 老婆也沒了, 所以, 只要取經隊伍一遇到困難, 他就想回去。

  豬八戒想散夥是由以上3方面的原因導致的, 而不是想混進取經隊伍搞破壞, 如果他想搞破壞, 菩薩就不會要他參加了。並且隨時可以把他處決掉。

  參加取經隊伍, 豬八戒是主動的, 那麼, 他為什麼要主動參加呢? 是何動機呢? 是他信佛嗎?

  第十九回, 八戒道:“這山喚做浮屠山,山中有一個烏巢禪師,在此修行,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勸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罷了。”

  如果豬八戒想信佛修行,他完全可以跟烏巢禪師修行,但他沒有。他卻願意入觀音門下, 這是什麼原因呢? 他說“不期撞著菩薩,萬望拔救拔救。”他當時並沒有受罪受苦, 他要菩薩拔救他什麼?

  疑問太多, 把所有疑問聯繫在一起, 只能得出這個結論: 豬八戒弄不到吃的!

  別人吃飯, 一般是一碗兩碗, 他一吃起碼就是半鍋! 丈人老頭子不要他這個女婿了, 他在福陵山吃行人, 估計也很難吃到幾個。

  烏巢禪師大概也是個清修的人, 房子也沒有, 住在一棵樹上, 豬八戒當然不願跟他混, 當豬八戒遇到觀音菩薩的時候, 菩薩說:“汝若肯歸依正果,自有養身之處。”怪物聞言,似夢方覺。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 他才說:“我欲從正!”因為觀音菩薩不是貧僧, 是個富僧。豬八戒看中的就是這一點。然後菩薩才問他願不願意去保唐僧取經, 呆子連說:“願隨,願隨!”

  豬八戒在福陵山當妖怪, 自由自在, 無難無災, 他卻主動要當和尚, 當了和尚既不念經, 也不信佛, 他要幹什麼? 他要混飯吃! 像他這種無條件要當和尚的, 只有一種情況: 就是生活過不下去了。


李百彥86


豬八戒參加革命是被迫的。


王澤莘芸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以唐三藏師徒四人(嚴格說應該是五人)不遠萬里求取真經為主線索,進行了解讀和演繹。

師徒五人個性鮮明,在現實社會中每個人都能在這五個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也映射出了人間5中人物性格,劇中角色定位最豐富的莫過於豬八戒了。


按照佛學角度來講,人在世上有“眼耳鼻舌身意”六念,“貪嗔痴”三毒。這些彷彿都能在豬八戒的身上看到縮影,特別是“貪嗔痴”。佛家講修無慾已達圓滿境界,脫離塵世疾苦,但是作為即將進入佛門淨地的豬八戒卻完全帶有“三毒”在身,這好像和佛背道而馳,其實不然。

縱觀豬八戒在《西遊記》取經五人組中的作用及定位而言,豬八戒其實是在渡人,渡的是誰?渡的是唐三藏。西天取經之路迢迢,水漫漫,妖怪叢生,鬼神擋道。沒有超強的定力是很難取得真經,修行圓滿的。


佛祖在設定這個取經藍本的時候,對唐三藏能否成功也沒有很大把握,所以糾結了四個徒弟與其做伴。說是做伴,其實西遊記中最大的一難,也是最難的一難並不是妖魔鬼怪。而恰恰就是這個組合,每個人性格鮮明,充斥著各種自身文化屬性,特別是豬八戒的“貪嗔痴”無時無刻不在考量著唐三藏及團隊的取經心智。

豬八戒在遇難後會第一時間釋放出負面的情緒,來影響團隊的其他成員。包括說的負面的語言,都是對團隊的歷練。這種無時無刻的磨練正好加深了唐三藏團隊取經的決心和毅力。所以豬八戒一切的言語、行為都是時刻伴隨團隊的“惡念”考量著團隊的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