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有哪些食人族?

洪浩江蘇南通


悟空問答,有問有答,且聽大獅來答題。

自然界中存在著食物鏈,這在我們現代人眼中是再正常不過了,但是如果把人類也納入食物鏈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對於文明高度發達的我們來說,實在是太殘忍、太恐怖了。

然而,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以人為食或者說人食人的事情卻屢見不鮮。這其中有文化的因素,也有災難和饑荒等極端情況下的選擇,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患有精神問題的食人惡魔。其中又以文化為主導的食人族的影響最為久遠。

比如,令人聞風喪膽的加勒比食人族。比如,巴布新幾內亞的法雷人就曾經有食用過世親人的屍體的習俗。不過由於法雷人的這種習俗導致他們在19世紀50年代的時候爆發了庫魯病,這是一種由普利昂蛋白引發的海綿狀腦病,猶豫這種病在法雷人中肆虐,這才徹底改變了法雷人食人的習慣。

再比如,同樣是新幾內亞的特羅瓦伊人。這個種族應該也是巴布亞人的部落,一直以來他們都有食人的習慣,不過近些年來這種現象已經很少了,一方面是雖然現代文明的入侵,他們逐漸意識到食人這種行為確實有些太殘忍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曾經因為食人而遭到過印尼警察的嚴厲懲罰,此後特羅瓦伊人的部落就極少發生食人的現象了。而這個時間點差不多是上個世紀90年代。

人類關於食人族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是仰仗考古上的證據而獲得的。比如曾經生活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西南的印第安食人族,考古的證據顯示這些美洲土著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是存在食人現象的。科學家們在一個叫做“牛仔浴”的曾經是美洲土著的居住點發現了大量的人骨,在這些人骨上可以看到明顯的被割過的痕跡,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人骨碎片,被散亂的堆積在室內地板和空置的房間裡。除此之外,還發現了染有人類血跡的切割工具等等。諸多的跡象表明,當時的美洲印第安土著是有食人的習慣的。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群居在印度東北部恆河邊上的一個叫做“The Agheri”的食人族,他們不僅生吃死人肉,而且還會把死人的骨灰塗抹在自己身上,並且拿人的頭蓋骨喝水。不僅如此,在他們的部落裡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位列第一的是男人,然而第二位竟然不是女人,而是豬,第三位才是女人。

人食人充滿著血腥、殘忍和野蠻,曾經是人類歷史上難以直視的真實存在,但是隨著文明的進步和法律的健全,這些曾經的食人部落也在慢慢的轉變著自己的習慣和習俗,很多曾經的食人部落早已成為了旅遊勝地,這說明他們也在努力地融入現代社會。


大獅


我是杭州刺史,我來回答。

“食人”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幾乎所有的國家和民族都流傳有異域食人族的故事和傳說。實際上, 晚清時期西方傳教士主辦的一些刊物中也有對於“食人族”的報道。《中西聞見錄》就曾經刊登過如 下信息:

南海地當赤道下,在巴布亞之東南,有數十小島,名抹蘭內細,譯言黑人島也。民俗獷悍,習於爭鬥, 擒人輒食之。近有英人乘船抵其處,登岸遊歷。遙望山巔高林大樹中結有巨巢,意為鵬鶴所居者,逼視之, 皆人巢也,大可容數人,其下亦有房室。黑人晝居於房,夜棲於巢,上下有云梯,以藤為之。登巢則將 梯懸巢旁,系筐莒數十,盛石累累,皆備以防敵者,嘻!此黑人其殆有巢氏之裔歟。

中國也不例外,但是與其他民族和國家不同的是,中國人對這個話題格外感興趣,表現在此話題不 僅頻繁出現,而且國人對待“食人”風俗態度曖昧。一些儀式性的食人行為不僅沒有受到譴責,反而受 到國人的褒揚。

一般來講,“食人”的情況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內食人”,即人們吃食自己群體的成員。二是“外 食人”,即吃食自己群體以外的成員。三是自食人,即吃食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無論是哪一種“食人” 的情況,都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1.儀式性食人:儀式性的“食人”,目的在於吸收死者的力量,或獲得某種超能力。儀式性的“食 人”往往是象徵性的,與一個社會或團體的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食人”的行為有著嚴格的“儀 式”和程式化的“模式”。自古以來在中國廣為流傳的孝婦割股療病的報道就屬於“儀式”性的食人 行為。例如,《點石齋畫報》中有一篇“張孺人小影”的圖文報道,說的是廣西桂林有個女子名叫張 玉貞,出嫁後溫婉賢淑,對公婆十分孝順。有一年,公公生了病,張玉貞割下自己臂膀上的肉煮給公 公吃,公公因此痊癒 c。割自己身上的肉和藥為公婆療傷的報道在《點石齋畫報》中有十幾篇之多。此 種類型的報道帶有濃郁的“儀式”色彩,與傳統的民間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其目的在於通過“食人肉” 醫治疾病。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種儀式性的“食人”不但沒有受到譴責,而且被看作是忠孝的具體表現,不 能不引人深思。

2.病態食人:此種食人指的是在“危急”或“變態”情況下的食人。例如,災荒、戰爭等自然、人 為災害期間“人食人”現象的發生,以及某些變態人群,如某些具有“噬屍癖”的人,依賴於“盜食嬰 兒屍體”的行為來滿足自己慾望的事件等就屬於這種類型的食人。《點石齋畫報》中有很多類似的報道:如, “群孩索命”(文集)報道的是浦東有一個人,生性殘忍,好食嬰兒的屍體,他常常在夜晚偷掘死亡嬰 兒的墳墓,取得嬰兒的屍體後烹食。一天夜裡,正當該人準備就寢時,突然發現床上有無數孩子,先是 對他怒目而視,然後一擁而上咬噬此人的皮肉,此人大喊大叫,最後在疼痛中痛苦地死去。人們說此人 是遭了報應。這種類型的報道在《點石齋畫報》中屢屢出現,我們稱之為人類在極端狀態下的變態行為, 與前面提到的“人食人傳說”有著本質上的差異。

此種“食人”的情況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可能發生過,這只是人類在極端狀態下的極端行為,不具 有常規性和普遍性,因此不在我們的研究之列。

3.食人族:食人族以食人為生,即將人類當作是食物的一種 a。這種傳說起源最早,流傳也最為普遍, 也是學者們重點關注的對象。

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將“人食人”的現象作為一種社會認可的飲食習慣,即使是在遙遠的古代, 除了傳言以外,似乎沒有任何的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我們也傾向於否定人類曾經 經歷過“人食人”的年代。從現有的關於“人食人”傳說的資料上看,幾乎所有關於“人食人”的傳言 都表現為“在某個遙遠的地方,一些從未見過的人們經常食人肉”,這種認識何時產生的,沒有人知道。 大概這種認識將來也不會自動消失。

關於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杭州刺史


人類歷史上有很多人吃人的記載。

其中,中國古代的食人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直到解放以後,在一些偏遠地區,仍然存在吃人的傳聞。

中國古代最出名的食人故事,應該就是“兩腳羊”吧。

很多人以為這是五胡亂華時期的事,其實不然。並沒有五胡十六國等異族政權吃人的記錄,這個典故是宋朝的。

自靖康之變以來的幾年間,在山東、京西、淮南等路,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根據宋人莊綽《雞肋編》的記載:

盜賊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人肉之價,賤於犬豕,肥壯者一枚不過十五千,全軀暴以為臘……老瘦男子謂之饒把火,婦人少艾者名之下羹羊,小兒呼為和骨爛,又通目為兩腳羊。

這些地區的盜賊、官兵和百姓,全都參與到這出慘劇之中。人肉的價格比豬肉和狗肉的還要便宜。所謂的“兩腳羊”,其實是指所有被人吃的老年、婦女和小孩的總稱。

除此以外,唐朝末年殺人如麻的黃巢,也組織過吃人的活動。

黃巢的軍隊在包圍陳州時,每天都要殺千人,然後吃人肉,場面是無比恐怖。

甚至於解放以後,在一些偏遠地區仍然存在吃人的現象。例如,1959-1960年間據說河南商城地區,就有這種事:

12月22日,除民間大批腫死掉而外,商城發生人相食的事兩起,十九日城內公審,據說二十日要公判。兩起人相食,一是丈夫殺妻子,一是姑母吃侄女。

關於中國人的吃人史,請大家參考黃粹涵編著的《中國食人史料鈔》。


HuiNanHistory


關於食人族,這似乎是個較為恐怖的話題,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不過歷史上的“食人”現象雖然不少,但以這個為生活習慣的族群似乎並不多,更多都是源於道聽途說,例如明清時期人們認為西方人會吃人,又如美洲土著和歐洲白人曾經相互視對方有吃人傳統。

歐洲的“先驅人”:遠古時期的食人現象

在西班牙北部的阿塔普埃卡考古遺址圈的一個山洞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些被認為是最早來到歐洲的“先驅人”化石,之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了“阿塔普埃卡研究項目”,對這些化石進行研究分析,進而發現這些“先驅人”曾保留著食人的習慣。

根據研究,這些“先驅人”很可能是經過長期的遷徙,途徑中東、意大利北部和法國後來到阿塔普埃卡的這個山洞中定居了下來。然而,即使這片區域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很容易捕捉到獵物,但研究表明這些人仍然保留著食人的習慣,“阿塔普埃卡研究項目”負責人卡斯特羅表示,“這意味著他們並不是因為食物缺乏而食人”。

考古學家們經過發掘,在山洞內共找到了兩層包含有食人族遺骸的化石層,而這表明這些“先驅人”的食人並非偶然現象,而是持續性的。此外,考古學家們已經確認其中的11名“受害者”大部分都是兒童或青少年,這表明他們通常以其他族群的年青一代為食。

事實上,遠古時期的食人現象相對較為普遍,這主要源於遠古時期人類生產力相對低下,對於災害的抵抗力極為有限,因而很容易出現食物短缺的現象,但這種食人往往只是災害下的偶然現象,與這些歐洲“先驅人”有著明顯的區別。

阿洛陶部落:賦予特殊意義的食人現象

在南太平洋的阿不列顛島,這裡的原始部落曾長期以人肉為食,人肉甚至被和豬肉一樣放到市場上售賣,而長期以來的習慣甚至讓他們總結出了一些經驗,例如白人的肉口感不好,波利尼西亞人則更好吃一些。這個恐怖的部落,便是阿洛陶部落。

阿洛陶部落的祖先以人肉為食,最初或許也是因為飢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食人現象卻被賦予了某種宗教意義,往往用於祭祀之類的活動,因此即使在食物不再短缺的情況下,該部落仍然保留著這一習俗。

當然,現在的阿洛陶人已經告別了食人時代,但部落中仍然生活著一些曾經吃過人肉的老人,而且此地的生活方式仍然比較落後,當地人仍然保留著較為原始的生活方式,人們依然用火來烘烤食物,而他們的餐具也都是自己手工製作的。

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飢餓,一個部落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食人習慣,往往都是因為這種行為被賦予了特殊意義,諸如表達仇恨、報復、信念、威懾、宗教、祭祀等等。例如巴布亞的奧洛卡瓦人他們將敵人吃掉,乃是為了“捕捉靈魂”,從而補償戰死的勇士。又如新幾內亞的花族人則會吃掉去世之人,他們認為這可以幫助自己保留一種叫“Nu”的東西。

印度“食人族”:認為這是上天賜予的禮物

在印度恆河流域,生活著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是印度教支派之一,這些人往往將漂浮在河面上的屍體撈上來,分解四肢,然後生吃。他們認為屍體不是食物,而是神的禮物。

這些人其實並不會殺人食肉,他們只吃已經死去的人,他們往往從河裡撈起或浮腫、或腐敗的屍體,只進行簡單的清理和處理,便將其分食掉。他們自稱擁有看到未來的能力。他們篤信,死者擁有神秘的力量。他們除了享用死人的屍體之外,還會用死者的骨灰塗抹身體,甚至還將人頭骨作為杯子喝水,將死屍作為睡覺的床鋪等等。

他們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施教,比如利用大麻,酒精和冥想,他們通過這種方式來麻痺自己的神經,使自己相信自己是神的使者。與此同時,這些人認為身體對於人來說並不重要,血和肉並不能夠永恆。所以才會有食人肉喝人血的行為,他們希望自己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永生。

不過,作為印度教分支的他們,卻被其他印度教派排斥和厭惡,這些人被認為是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所以他們經常不好好穿衣服而且頭髮也亂糟糟,從來不在乎自己的外觀儀表。而且平時不穿衣服,只在身上塗抹一種白色的藥粉,他們認為這樣更加的貼近自然,能夠領悟到世界的真諦。

十六國時期的羯人、氐人:以人肉充作軍糧

中國古代也曾出現過食人部落,例如《墨子》有載“楚之南,有啖人之國者。其國之長子生,則解而食之……美則以遺其君,君喜則賞其父”,意思是說,楚國以南曾有個食人之國,該國百姓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便會被分食掉,而且若是人肉鮮美,還要獻給國王,國王如果滿意,則會賞賜孩子的父親。

而在五胡十六國時期,羯人尤以食人而臭名昭著。《晉陽秋》中便記載,羯人打仗時很少攜帶糧草,而是將漢人女子當作“兩腳羊”來飼養,在隨時滿足自己獸慾的同時,更以人肉作為軍糧。而根據《晉書》的記載,後趙皇帝石虎的兒子石邃,更是將“比丘尼有姿色者,與其交褻而殺之,合牛羊肉煮而食之”。

而同時期的氐人也不例外,《晉書》記載前秦天王苻登便讓將士們“啖死人肉”,以充作軍糧。不過,相較於殘忍暴虐的羯人,氐人的吃人則是源於“歲旱眾飢”,是在沒有糧草情況下的一種被迫行為,而並未將其當作習俗。

事實上,古代戰爭時期的食人現象極多,例如《北史》中記載,琉球國“國人好相攻擊,收鬥死者,聚食之”。又如《資治通鑑》記載,西晉八王之亂時,張方“掠洛中官私奴婢萬餘人而西。軍中乏食,殺人雜牛馬肉食之”。還有《資治通鑑》記載的,黃巢起義時期,“(秦宗權)其殘暴又甚於巢,軍行未始轉糧,車載鹽屍以從”。

如上所述,古今中外的食人現象其實非常多,不過大部分都是源於飢餓,為了生存人們不得不對同類下口,因此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這種現象便大規模的消失了。至於將食人作為傳統的部落,則只是相對極少的一部分,主要源於吃人被賦予了各種特殊的意義,當然現代也基本上都消失了。


香茗史館


中非食人族

2014年1月,在中非共和國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中非共和國前總統米歇爾-多託賈因食人族的出現逃到了貝寧。

在對人民進行大規模的屠殺時,非洲國家中非首都班吉曾出現過這種現象,暴徒們肢解了其中一名男性居民的身體,並以肢解後的碎屍安排了午餐。


奔跑的月亮追太陽


歷史有聊#歷史領域#漲知識了,食人族一詞最早來源於哥倫布。據說當他在聽新大陸的原住民講述加勒比人吃人的故事時,將加勒比人一詞聽錯了一個音,於是在加勒比人原詞的基礎上變化一下,就成了現在的食人族。關於食人族,我們所瞭解的大都是傳說,而且有許多訛傳的成分。但實際上,這是被誇造出來的傳說。歐洲開始大航海時代之後,經常要去美洲、澳洲、非洲等地殖民,肆意掠奪。由於當時沒有工業機械,只好抓土著居民,強迫他們進行高強度的勞動。那時候醫學很差,也沒有勞動制度,這些奴隸土著就大批量的死亡。



歷史有聊


我們經常聽到食人族的故事,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被系統地被誇造出來的傳說而已。

原因是,歐洲開始大航海時代之後,經常要去美洲、澳洲、非洲等地殖民,肆意掠奪。由於當時沒有工業機械,只好抓土著居民,強迫他們進行高強度的勞動。那時候醫學很差,也沒有勞動制度,這些奴隸土著就大批量的死亡。

當時歐洲上層社會宗教意識很盛行,蓄奴這事與聖經的內容相違背。所以他們為了減輕自己的罪惡感,就對外宣稱這些土著人為“食人族,”說他們非常野蠻,同類相食,清理他們是為了地球文明,奴役他們是為了幫助他們進化。

到了現代社會,科技發達,食人族確實激起了人類對土著部落的好奇感,成為不少電影,遊戲的素材和談資。有興趣的人類學家到處去找,想去研究他們,但真的沒有找到,既沒有發現過煮人的大鍋,或者是剃光肉的人類骨頭。土著雖然是不穿衣服,看著是夠野蠻的,但吃的東西大都是和我們一樣,比如地裡土豆,玉米,南瓜,肉類主要是野豬肉,野雞等。

沒有食人族,不代表沒有人吃人的現象,在極端情況下,人類也是有可能被同類吃掉的,除了史書上記載的災荒,古代人易子而食的現象。


涅槃之約


現在這已經得到證實。食人族,就是吃人肉的人,確實存在。長久以來,語言中的故事和道聽途說,都被證實是事實,證據來自於哥倫布第二次穿越大西洋的探險中,所有船員的親眼所見。隨船醫生在家書中提到了一些阿拉瓦克俘虜,敘述了在一個小島上發生的食人故事,這個小島就是今天的瓜得魯普。


w小白


說到食人族,無疑是一個極其恐怖的話題。那種將人肢解、烹煮,之後分而食之的令人驚悚的行徑,聽起來都讓人感到不寒而慄。那麼,歷史中到底有沒有這種食人部族呢?

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有關吃人的幾個記載。《墨子》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說“楚之南,有啖人之國者。其國之長子生,則解而食之”。意思是說,這個楚南之國有個特殊的習俗,誰家生了第一個孩子,必是先殺掉分吃。而且“美則以遺其君,君喜則賞其父”。如果人肉鮮美,還要獻給君王。君王吃的高興了,就會大加賞賜。

《南史》中提到一個叫做毗騫的小國家,“國法刑人,並於王前啖其肉”,將犯人處死,要當面吃掉他的肉。這還不算,還要拿他的腦袋當酒壺用,“又取其骷髏破之以飲酒”。《北史》中的流求國,也有類似的吃人記載,說“國人好相攻擊,收鬥死者,聚食之”。戰場殺敵還要把敵人吃掉,這也可能是殺急了眼。但“人有死者,邑里共食之”,鄉里死了人,鄉親們也是分而食之,就不能不說是一種習俗了。

可見,這種食人的習俗,確實在歷史中存在過。不過要說最有資格背上食人族惡名的,當是十六國時期的羯胡人無疑。

關於他們的行徑,在《晉陽秋》一書中記述頗多,說羯胡人行軍打仗從不帶糧草,他們把漢人女子當作“雙腳羊”來飼養,隨時姦淫,隨時宰殺烹食以作軍糧。然而,這些記載是否真實,是否有誇張的成分,是否由於當時人們對羯胡憤恨而有所渲染,我們現在無從考證。

羯人吃人,在正史中也有相關記載。比如後趙皇帝石虎的兒子石邃,對“比丘尼有姿色者,與其交褻而殺之,合牛羊肉煮而食之”。把女尼身上的肉割下來,和牛羊肉混著煮。之後還“賜左右,欲以識其味”(《晉書》),讓屬下猜測是什麼原料做的。將吃人肉的恐怖,演繹成一檔品嚐美味佳娛樂節目。

不過,這也只是一個特例,像石虎父子那樣兇殘而又人性泯滅的,畢竟不是很多。石邃的吃人肉,可以說是一種變態之舉,有強烈的精神分裂症也未可知。他的父親石虎,是十六國時期有名的暴君,嗜殺成癮,也沒聽說有吃人的習慣。所以,石邃的吃人行為,並不能證明羯胡族所有人都有著吃人的嗜好。

在戰場上吃人的,氐族也出現過。前秦王苻登讓將士們“啖死人肉”(《晉書》),以人肉作軍糧。這支吃人肉的虎狼之師,也是因為當時“歲旱眾飢”(《晉書》),被逼的沒法子了。之前的前秦軍隊,也並沒有吃人肉的記載。也就是說,在十六國時期,刻意的吃人,或是將吃人當做一種習俗的,並沒有專門的正史記載,也就不存在什麼食人族了。

專門吃人的食人族雖然沒有,但是人吃人的現象,在那時卻並不算什麼新鮮事。比如:

八王之亂時,河間王司馬顒敗退長安,急右將軍招張方,張方“掠洛中官私奴婢萬餘人而西。軍中乏食,殺人雜牛馬肉食之”(《通鑑》);

漢趙政權統治時期,“北地(今甘肅寧縣西北)飢甚,人相食啖”(《晉書》);

晉孝武帝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後燕和前秦連年征戰,“幽、冀大飢,人相食,邑落蕭條”(《通鑑》);

太元十二年(公元387年),“涼州大飢,米鬥直錢五百,人相食,死者太半”(《通鑑》);

後涼國的最後一年,也就是公元403年,“姑臧大飢,米鬥直錢五千,人相食,飢死者十餘萬口”(《通鑑》);

公元409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被兒子拓跋紹殺死,拓跋嗣平定內禍,“其先犯乘輿者,群臣臠食之”(《通鑑》)。對那些參與叛亂的人,全部殺了吃肉;

公元431年,大夏國北平公赫連韋攻打後秦的南安城,南安“城中大飢,人相食”(《魏書》)。

這樣的例子在史書中比比皆是。這個時期之所以出現人吃人的現象,其最根本的原因,在筆者看來,還是因為饑荒所致。由於戰亂和自然災害,當時的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糧食極其匱乏,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人吃人也實屬無奈。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有誤傳誇大的成分。比如,公元374年,前秦王苻堅執政時,有人想勸苻堅除掉慕容氏,便跑進明光殿大聲嚷嚷,說“魚羊食人,悲哉無復遺!”(《資治通鑑》),魚羊即為鮮,是說投降前秦的前燕鮮卑人要謀反。但這話傳的久了,以訛傳訛,難免會演化成鮮卑人有吃人的習俗了。


馬特不姓馬


二晉時期的,匈奴人,以漢人為二隻腳的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