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史上最大的海洋動物應該要數新西蘭大魚龍,15-38米、重311噸以上,它吃什麼長這麼大?

大腳汽車


這題內含不甚瞭解,故只能片面地說兩句。

新西蘭魚龍很可能就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但不是純海洋動物,而是水陸兩棲海洋動物。

魚龍在岸上常會攻擊捕食小型恐龍,但其主要裹肚的還是海洋生物。魚龍是濾食動物,在海洋上層吸入含有小魚,小蝦的海水,而後海水濾出,魚蝦下肚。

魚龍體型呈流線型,因而水中游速較快,在海水中能下潛好幾百米,圓眼睛直徑可大到尺把,在混暗深海能見度蠻高,愛在深海捕食烏賊等稍大的海洋生物。

除此,再說不出相關魚龍的道道啦。


魯陽揮弋


科學家曾經認為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藍鯨,體長33米多,重將近200噸。


1878年,在新西蘭發現巨大的化石,科學家推測曾經有一種更大的動物,生活在距今兩億多年的三疊紀的海洋,這便是新西蘭大魚龍。

新西蘭大魚龍體型巨大,長可達38米,重300多噸。它不但是重量級選手,還是游泳健將,可下潛至500米海洋深處,瞪著直徑一尺有餘的眼珠子,以40千米/小時的速度追擊獵物。

新西蘭大魚龍是巨型濾食性動物,巨大的體型,靈活的身手,又長又窄的口鼻部,呼吸之間,巨量海水攜帶大量的小魚小蝦被吸入大魚龍的口中,隨即海水被吐出,魚蝦落入腹中,然而這不過是飯前小食。

更厲害的是,它有著無與倫比的衝擊力,嘴尖而長,兩邊長滿鋒利的小牙,一咬住滑溜溜的魷魚或烏賊,就絲毫不會鬆脫。這些才是營養又美味的大餐啊!


據估計,烏賊中的大王烏賊也是個大傢伙,一般成年大王烏賊身體可達20餘米,據稱日本看到過80米的烏賊。新西蘭大魚龍以這樣的巨型生物為食,那可真是處於食物鏈的頂峰了。

然而新西蘭大魚龍僅存在於三疊紀,現已消失在時間長河中,滅絕的原因還不為人所知,而作為食物的烏賊卻依然優哉遊哉地生活於深海,想到這裡,不由人不感嘆一番。

我是流浪的想象,很樂意與大家分享科幻的奇思妙想。希望大家點贊,轉發,關注我。如果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


奇點那些事



新西蘭魚龍,或稱赫克託氏魚龍,是1874年發現的一個不明滅絕的魚龍屬。它的遺骸已經丟失,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它是由理查德·萊德克爾為紀念詹姆斯·赫克託而命名的。


新西蘭魚龍生活在三疊紀,猜測長度15~38米,重311.5噸,新西蘭大魚龍有可能吃小魚小蝦,屬於巨型濾食動物。 魚龍的頭像海豚,擁有一個長的、有齒的吻。魚龍嘴巴長而尖,上下頜長著錐狀的牙齒,整個的頭骨看上去像一個三角形。

新西蘭魚龍可能適合深潛,頭兩側有一對大眼睛,眼睛直徑可達30釐米,而已知現生脊椎動物中最大的眼睛是藍鯨眼睛,直徑也才15釐米。因此魚龍可以在光線暗淡的夜間或深海里追捕烏賊、魚類等獵物。



根據新西蘭魚龍45釐米的脊椎骨推測甚至可能超過藍鯨,否則藍鯨被認為是已知最大的動物。



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保存在早侏羅世魚龍體內的鯨脂和其他軟組織。對1.8億年前化石的新解釋表明,這種滅絕的海洋爬行動物是溫血動物。



魚龍生存在中生代海洋,與恐龍大致相當。它們經常被與現代齒鯨相提並論,尤其是鼠海豚。許多古生物學家理論化的這些動物,像現代鯨魚一樣,是溫血動物,儘管支持這一觀點的證據在很大程度上是難以捉摸的。




研究人員使用紫外光、專門的x光成像和其他技術來確定化石的成分。他們發現魚龍沒有鱗片的光滑皮膚的殘留物,與海豚相似。皮膚的上層和下層以及下層脂肪被保存了下來。


通過分析證實,鑑別脂肪提供了迄今為止魚龍是溫血動物的最強有力的證據。脂肪絕緣,將能量儲存為脂肪,並提供浮力。今天,唯一有保護脂肪層的動物是溫血羊膜動物(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鳥類),它們一生或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冷水中(如鯨魚、海豹、北極熊、稜皮龜和海龜、企鵝)。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新西蘭魚龍,英文名Hector's ichthyosaur(赫克託耳魚龍),是1874年發現的一種不明身份的魚龍的滅絕屬,它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根據此種魚龍45釐米長的椎骨及其相對於薩斯特魚龍的相對解剖位置,研究者們估計其體型可能達到薩斯特魚龍的兩倍(薩斯特魚龍體長可達21米),甚至可能超過藍鯨(藍鯨體重約為100-150噸)。

但因為化石資料缺乏,關於此魚龍的體型的實情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上圖:各種魚龍圖鑑。乍看像是混了點鱷魚在裡面的鯨類圖鑑。O(∩_∩)O~

而至於新西蘭魚龍的食性,我們也只能從普通魚龍的食性來推測。

2017年,來自德國波西多尼亞頁岩的報道稱,在一塊碳酸鹽結節中,發現了有1.877億年曆史的狹翼魚龍(Stenopterygius,體型大概是4米)的椎骨,而且其中仍然含有膠原纖維、膽固醇、血小板和紅細胞和白細胞。這塊椎骨的結構沒有被石化,而是蘊含了可以識別生物分子的原始有機組織,這簡直是一塊稀世寶貝!如此非同尋常的保存狀況解釋了碳酸鹽結節的特殊保存環境。

這塊椎骨中發現的紅細胞大小是現代哺乳動物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考慮到侏羅紀早期托爾階時期的低氧水平,學者們認為這可能是改善氧氣攝入的適應性表現。而其中的膽固醇具有高碳-13同位素成分,這可能表明魚龍處於食物鏈中較高的生態位,且以魚類和頭足類動物為主要食物。

上圖:狹翼魚龍。這個化石保存得也太好了!

因此,我們可以大致猜測巨型的新西蘭魚龍的生態位應該比狹翼魚龍更高。或以大型的軟體動物(例如巨型魷魚)或大型魚類為食是一種假設,但考慮到其巨大的體型,它們也可能以其它魚龍或大型海生生物為食。

參照當前鯨類的食性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魚龍有濾食的特性,因此魚龍可能從生理結構上可能不同於鬚鯨,而從進化趨同的角度來看,它們的食性應該更接近於齒鯨或者海豚,諸如抹香鯨或長吻海豚。大多數魚龍有類似海豚的細牙齒,適宜捕捉軟體動物和魚類,尤其是像魷魚或者章魚之類。

上圖:魚龍捕食場景藝術想象圖——基本上就是基於海豚來設想的。

上圖:進化趨同:魚龍與海豚骨骼和體型的全對比(文字太多,恕不能一一翻譯)

總結一下

從進化趨同的角度來看,魚龍可以與現代的鯨類(包括海豚)的生態位類比,但魚龍可能並沒有進化出類似鬚鯨的濾食器官,因此我們可以把魚龍的食性限定到與齒鯨類類似。但現代齒鯨的身形都達不到題主所述新西蘭魚龍的那個級別,因此解開新西蘭巨型魚龍的食性之謎還需要科學界進一步的發現和研究。


小宇堂


魚龍是由生命史上出現過的一種類似魚和海豚的大型海棲爬行動物,有的個頭十分龐大,被認為是體型體重最有可能超越藍鯨的史前生物。

魚龍主要生活在中生代,最早出現於約2.5億年前,比恐龍略早一點(2.3億年前),但是滅絕的時間卻比恐龍更早,約9000萬年前它們就消失了。不過魚龍並非恐龍,而是單獨的一個動物門類。侏羅紀時代它們曾經在全球的淺海分佈廣泛,而在白堊紀時代,它們逐漸被蛇頸龍取代。



魚龍的頭部很像如今的海豚,嘴巴長而尖,上下頜長著錐狀的牙齒,整個的頭骨像個三角形,體型適於快速游泳,其頭部兩側有一對大而圓的眼睛,直徑最大可達30釐米,眼珠子比籃球還大不少,幾乎是所有動物類型中已知眼睛最大的一種。


生物考古學家認為魚龍也是一種由陸生回到海洋的海棲爬行動物,其進化方式和如今的鯨魚、海豚、海豹等差不多,進入到海洋生活之後,它們的體型才變大的。不過魚龍的種類不同,大小也不一樣,有的魚龍個頭很小,但是最大的魚龍——新西蘭大魚龍,卻可以挑戰如今藍鯨的史上最大動物的地位。


1878年的時候,有一位古生物學家在新西蘭馬爾堡河岸附近發現了一種大型海生爬行動物的幾塊骨骼化石,最終確定它們為魚龍的骨骼,然後根據已知不同種類魚龍化石來推算這些出土的骨骼化石,認為其體型應該是從9米到38米不等,若新西蘭魚龍為薩斯特魚龍屬,那麼出土的魚龍可能體長達38.6米,重310噸左右,尾巴的寬度很大,可達10米;但若新西蘭魚龍為泰曼魚龍屬,則其體長為28.6米,重226.8噸;若按秀尼魚龍屬來算,那麼新西蘭大魚龍可能身長34米,體重則可能超過400噸。



從上面的數據來看,新西蘭大魚龍的體長和體重幾乎都要超過藍鯨,因為已知最大的藍鯨不過150噸左右,和新西蘭大魚龍相比較小不少。


但可惜的是,由於當時人們對考古生物學不夠重視,發掘出來的化石沒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導致原始資料遺失,人們只能通過生物學家當年的資料記錄和計算數據瞭解新西蘭大魚龍的一些情況,這些導致新西蘭大魚龍的化石資料可靠性受到質疑,但是由於有不少的人證物證可證明新西蘭大魚龍的化石存在過,所以也有生物學家認為新西蘭大魚龍真的是地球生命史上出現過的巨型動物,也是唯一有可能在體型體重上超越藍鯨的海洋生物。


人類的方向


新西蘭大魚龍真的是謎一樣的存在,這種比藍鯨還要大的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最大的動物啦。

圖注:新西蘭大魚龍(左上角黑色)與其他巨型動物的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新西蘭大魚龍的化石發現於新西蘭一條河流的河岸上,時間是1878年。發現化石的人很顯然並不知道其重要性,也沒有對化石進行加固和保存處理,最終化石遺失了,僅僅留下了數據。新西蘭大魚龍的化石僅僅是一塊超大的脊椎骨,直徑為457毫米。根據這塊化石,古生物學家推測其長度可達39米,體重超過300噸!藍鯨的體長也不過30噸,體重150噸,可以想象新西蘭大魚龍有多大!

圖注:新西蘭大魚龍與人類的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新西蘭大魚龍與人類的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新西蘭大魚龍真的能夠長那麼大,那麼問題來啦,它吃什麼呢?

今天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鯨,它的食物卻是小小的鱗蝦,根據測算,一頭成年藍鯨一天能夠吃掉4000萬隻鱗蝦,重量足有3.7噸!

而最大的掠食者抹香鯨,它們主要以體長超過10米的大王烏賊為食。

圖注:抹香鯨捕食大王烏賊,圖片來自網絡

對比以上的兩種鯨類,新西蘭大魚龍不可能像藍鯨一樣鯨吞進食,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擁有濾食能力的魚龍呢。那麼主動捕食就成了新西蘭魚龍最有可能的食性,在三疊紀時期,海洋中能夠填飽新西蘭大魚龍肚子的就是其他大型魚龍類或者大型魚類(類似於侏羅紀時期的利茲魚)啦,當然也可能有潛在的巨型頭足綱生物,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有發現。

圖注:巨大的喜馬拉雅魚龍捕食其他的魚龍,圖片來自網絡

關於新西蘭大魚龍的食性都屬於推測,因為這種動物是否存在依然成謎,期待未來能夠重新發現新西蘭大魚龍的化石,以揭開這種神一般存在生物的真實面目。



古生物探索


我聽說過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它們吃浮游生物和磷蝦。我沒聽說過大龍魚是什麼。謝謝!


聖睿昱


以中大型魚類、鯨類為食,或許還有海帶!



老聃22


推算一下,古代陸生動物比現在的大的多,那古代的海生動物就一定有比現在的大的多的存在,只是沒有發現而已,藍鯨只是新生代最大的動物。


o邂逅晴空


喔布吉島!但可以肯定它頓頓都是海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