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清第一异姓王的吴三桂,本已贵不可言,为何还要造反?

纣王在坏终是王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皇帝以“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这个借口,决定开始削藩,康熙皇帝削藩的本意,除了是担心这些藩王手握重兵,生出一些不该有的野心以外,其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没钱。

康熙继位前,清朝一年的财政收入才875万两白银,可吴三桂镇守的云南地区,每年就要消耗清朝900多万两白银,更别提还有其它地区的开支,如果清朝长时间这样入不敷出,那迟早都会积累大量民怨,以至于被推翻。

因此康熙削藩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减少财政支出,康熙在削藩前,也曾许诺吴三桂等人,只要交出兵权,丝毫不动他们的爵位和俸禄,甚至还会另加赏赐,康熙只是单纯的削藩,并没打算杀了吴三桂,那么已经61岁的吴三桂为何还要铤而走险选择造反呢?

吴三桂原先是明朝大将,其职责主要是负责镇压山海关,由于山海关是战略要地,在明朝灭亡后,入主中原的李自成曾派人劝降吴三桂,但吴三桂宁死不降,最终李自成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山海关,围剿吴三桂。

吴三桂自知打不过李自成,为了活命,只好将山海关献给后金(日后的清朝),在后金的帮助下,吴三桂击败了李自成的围剿,有山海关这个战略要地在,后金进可守,退可攻,很快就击败李自成大军,入主中原。

后金在入主中原后,改名为清朝,清朝刚入关时,民间还遗留了不少反清复明的势力,例如李自成的残部和南明政权,清朝为了肃清这些反抗势力,曾许诺吴三桂,只要替清朝清理这些残余反抗势力,清朝就封吴三桂为异姓王,同时会将云南交由吴三桂世代镇守。

在吴三桂击败南明后,清朝也实现自己的承诺,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同时将云南交给吴三桂镇守,吴三桂在云南就等于是土皇帝,要什么有什么,但没想到,在康熙皇帝坐稳皇位后,竟然决定削藩。

康熙这样的举动,无异让吴三桂感觉到自己被骗了,自己拼死拼活打下的地盘,康熙还要将其收回,吴三桂气愤不过,再加上清朝的地盘有一半是吴三桂打下来的,本来自己就兵强马壮,再加上清朝背信弃义,吴三桂最终才会决定造反。


历史鉴说


吴三桂投降满州八旗,加快了大清入关统一的速度。在吴三桂平定云南、杀死南明皇帝之后,清廷统治者赋予了吴三桂极大的权力,以云贵为核心建立藩镇,分封为平西王,乃大清第一异姓王。与东部尚可喜、耿精忠呈现呼应之势,是一个力量巨大的军政集团。



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清廷已经站稳了脚跟。三藩糜费国库但并不缴纳赋税,八旗高层非议甚多,削藩基本已成共识。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天纵英才,意志力坚定,决议削藩。尽管当时朝廷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以全国敌一隅,还是有自信胜利的。

吴三桂等人明白,一旦自己藩王的身份不复存在,后代能否保有富贵就需要打一个问号。



而且,万一自己孑然一身毫无兵权,身家性命的安全也是大问题。这个时候,兵足粮广的吴三桂已经萌生出反意,开启了招兵买马,笼络人心,收复土匪,控制通讯系统的策略。

其实,不管吴三桂怎么想,清廷削藩只是时间问题。在大一统帝国下,是不允许藩王专治地方这样的格局的。当时,八旗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悍的,在图海、周培公的积极战略下,最终平定了三藩。



藩镇与朝廷双方矛盾在时间推移下,必然会白热化。故而,吴三桂的贵不可言,不过是暂时的。朝廷对于三藩的放纵,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秦右史


吴三桂其实并不想反清,他只是想效仿明朝沐氏世代镇守云南,以起兵叛乱作为要挟康熙就范的筹码。然而,康熙却用一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把吴三桂从前朝贰臣打入三姓家奴的行列,成为与三国吕布并称于史的反面教材。

出身将门 骁勇绝伦

在明末清初的史书上,吴三桂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出生于将门之家,父亲吴襄是辽东总兵,舅舅祖大寿是蓟辽督师袁崇焕的手下大将,袁死后,祖大寿是镇守锦州的前锋总兵,也是抵挡后金的第一道防线。武将之家出生的吴三桂自幼习武,精于骑射,不到20岁中武举,23岁任参将,27岁担任总兵,可谓仕途坦荡。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率领10万大军绕道蒙古,由龙井关、洪山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师。崇祯帝急命蓟辽督师袁崇焕率部回援,途中吴襄所率领的五百兵士被后金军围困于建昌城外。关键时刻,年仅18岁的吴三桂仅率领数十家奴冲入敌阵,左冲右突,竟然将吴襄给救了出来。他舍生救父的故事在军中传为美谈,赢得了“孝闻九边,勇冠三军”的美誉。松锦大战失败后,明朝在辽东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吴三桂成为镇守辽东的大将,其麾下的关宁铁骑成为抵挡清军的最后一支军事力量。1644年,李自成率大顺军杀向北京,崇祯帝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火速领兵入卫。吴三桂赶到京师近郊,突闻京师失陷,崇祯自缢的消息,率军退回山海关驻守。

被迫降清 镇守云南

明朝覆灭后,吴三桂本打算投降李自成,但听到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强行霸占后,勃然大怒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当即斩杀李自成派来劝降的使者,并派人送信给多尔衮乞援,共击闯贼。李自成闻听吴三桂造反,率兵十万杀奔山海关,双方在关外展开激战。多尔衮率八旗精锐趁双方精疲力竭之际,迅速击溃毫无防备的大顺军,随即占领北京。清军掌握战场主动权后,吴三桂放弃借兵复仇的主张,彻底向多尔衮投降。此后南征北战,为清朝定鼎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并用弓弦勒死了南明永历帝,被封为平西亲王,镇守云南,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为“三藩”。

明朝沐英平定云南后,由其子孙世代镇守,直至明朝灭亡。吴三桂的如意算盘是效仿沐氏,让子孙后代世守云南。只可惜,康熙的一纸撤藩决定让这一切化为泡影。

起兵反清 最终失败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兵马大元帅,正式起兵反清。当时吴三桂已经62岁高龄,实事求是来说,以他的年龄是根本不愿起兵反清的。三十年前背叛明朝还可以说是迫不得以,打着替君父报仇的幌子;三十年后起兵反清则彻底是为了一己私利,使天下百姓陷入战火之中。吴三桂经营云贵十余年,起兵之初进展顺利,很快占领云、贵、川、湘等省份,加上广西的孙延龄、广东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先后响应,很快占据了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发生转变,依附吴三桂的党羽个个离心离德,暗怀鬼胎,被清军逐一击败。

吴三桂年老体衰,精力不济,加上战事不利,心情郁闷,于1678年病死于衡州,终年67岁。嫡长孙吴世璠继位称帝,退守贵阳,清军抓住战机,强力反扑,很快攻入云南,彻底平定了为祸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


历史茶坊


我是夜孤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吴三桂当年冲冠一怒为红颜,李自成手下刘宗敏欺人太甚,抢人家小妾,还把他爹给打了,吴三桂气炸了,去你大爷的,这我还没交兵权呢就这么搞我?我交了兵权还有活路吗?当即引清兵入关,灭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也被后世称为第一大汉奸。


当年与多尔衮杀马盟誓,永不相负,可到最后不过是一纸空文。

作为第一异姓王,吴三桂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剃发称臣之后一路灭掉李自成,追到缅甸杀了老东家朱由榔。同年也就是康熙元年被封为平西王,当时也没工夫管吴三桂,鳌拜当时一家独大呢。

可转眼康熙扳倒鳌拜,也长大成人了,这吴三桂一直说苗疆有叛乱不停的扩军、要军饷。康熙一看这三蕃不仅不交税还一直花国家的钱,这还了得?我爹给我的钱我还没花着呢,让你们几个要吃光了,撤蕃。吴三桂本来想效仿明朝沐英永远待在云南,世袭罔替呢。我儿子刚娶了公主,我这云南王还没做热乎呢,这怎么就要给我撸了呢?回头一看耿精忠、尚可喜也要被扣奖金了。

吴三桂一看这时候不反击早晚也是一步步被收拾了,当年盟誓的人不在了也就别管白马黑马得了,干就完了。



在战争前期各地党羽也跟着他们一起反叛,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后期吴三桂称帝,几年后又病死,最终造反失败。

一直吃国家粮饷,却没有相匹配的功劳,这样的矛盾,早晚是要爆发的。况且他是一个手握重兵的汉族人,这让满清统治者怎么能安心?
所以,收拾吴三桂是早晚的事,而吴三桂不想任人宰割那就只能反叛了。


历史夜孤城


吴三桂在明末天下大乱时没有自立山头;在清初天下尚未一统时没有趁乱占据云南、挟永历帝以令诸侯,而是选择了处死永历帝向清王朝表忠心。那么,他又为什么在清王朝一统天下之后公然举起了反旗呢?



受封平西亲王,贵无可贵

康熙元年,清廷为了表彰吴三桂擒杀南明永历帝之功,晋封时任平西王(大致相当于郡王)吴三桂为平西亲王,并将贵州也划为了吴三桂的辖区。一时间,吴三桂坐拥云贵、势力范围遍利西南诸省,甚至可以自行任免官员,时任谓之曰“西选”!



吴三桂已经爵封亲王,位极人臣、贵无可贵;其势力范围也已经遍及西南诸省,封无可封。正所谓物极必反,接下来清廷还拿什么来笼络吴三桂?没有了!除非把皇位送给他,不是吗?换言之,吴三桂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清廷拿下吴三桂仅仅是时间问题,毫无悬念,这一点吴三桂也心知肚明,这或许就是吴三桂最终举起反旗的根源所在。



清圣祖康熙帝急功近利

在成功擒拿鳌拜、正式亲政之后,康熙帝幽禁了战功赫赫的鳌拜,杀掉了自己的堂大爷、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亲孙子班布尔善,威已经立得足够了!但是,亲政伊始的康熙帝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的“政绩”。这时候,尾大不掉的“三藩”进入了康熙帝的视线,年轻气盛的康熙帝急切需要用削藩来弥补自己的短板!于是,不顾实际的削藩政策出台了……康熙帝企图在短时间内将“三藩”全部撤销,让其所属人马全部解甲归田。请诸位看清楚,是“撤藩”不是“削藩”!



吴三桂之所以能够位极人臣、占据西南诸省,其麾下的军队是安身立命的唯一本钱。没有了这些军队,吴三桂还剩什么?只能当一条摇尾乞怜、等主子赏块骨头的狗!让他交出军队,等于是要他的老命,不是吗?为了试探清廷的虚实、也为了试探康熙帝的底线,吴三桂联合耿精忠上演了一出“自请裁撤”的苦肉计。可吴三桂等来的却是康熙帝命陕西总督鄂善总督云南军务、命宁夏总兵桑额提督云南军务……自此,吴三桂认定清廷与康熙帝已经下定决心撤藩、无法挽回,于是加速了武装反叛的进程。



吴三桂被逼谋反

吴三桂原先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不想反,只想效法明朝的沐氏家族世代镇守云南,做国中之国。毕竟吴三桂身上背负着“汉奸”的骂名,他反叛清廷响应者并不会太多!这一点吴三桂也是清楚的,这也是他最初不想反叛的原因所在。但是,康熙帝已经把吴三桂逼到了墙角,吴三桂如果不反,那就只能老老实实交出麾下所有的军队、解甲归田。一旦失去了军队这赖以生存的根本,等待吴三桂的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康熙帝高兴了,赏吴三桂一个富贵善终;一旦不高兴了,恐怕整个吴氏家族都不复存在了……



吴三桂虽不是一个别彻头彻尾的野心家,但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政治赌徒!在明末的乱世中,他玩的就是政治投机,靠的就是赌谁能赢得天下!让这样一个政治赌徒坐以待毙,显然是不可能的!最终,在清廷和康熙帝的逼迫下,吴三桂举起了反旗、走向了反叛!赌赢了,君临天下;赌输了,无非是个死!可对于吴三桂而言,解甲归田、任人宰割,与死又有什么分别呢?



说到底,吴三桂之所以反叛清廷,还是因为所谓“夜壶原理”。在尿急时,夜壶必不可少;可一旦不想出恭了,夜壶便成了又臭又脏的东西,有多远想扔多远!对于清廷而言,吴三桂就是夜壶!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清廷需要吴三桂开疆拓土,自然对他礼遇有加、甚至裂土封王。一旦天下承平,有着反叛背景的吴三桂便成了隐患,成了清廷和康熙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他可以反明,同样可以反清,不是吗?像夜壶一样被“有多远扔多远”也就不足为奇了。除非吴三桂交出赖以生存的军队,否则清廷和康熙帝无论如何也不会安心!可吴三桂也不傻,交出了军队,他还有什么讨价还价的本钱?还有什么安身立命的资本?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要想不当夜壶,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当用夜壶的那个人,不是吗?吴三桂最终举起反旗完全在情理之中。


农民工歪说历史


从清廷角度来看,吴三桂等汉族藩王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满清的统治,削藩是必然之举。
吴三桂起兵造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清廷乐见的。

从吴三桂等藩王角度来看,他们的起兵是在朝廷削藩政策下的“自然反应”,更不排除吴三桂想借机扩大权势,彻底割据一方的想法。

一、在康熙看来,吴三桂“蓄异志久”,早有反心

康熙十二年七月,吴三桂“疏请移藩”,“视世祖时分畀锦州、宁远诸区倍广,庶安辑得所”,想从云南移藩到辽东锦州一带。

康熙清楚的认识到三藩的危害,“察三藩分镇擅兵为国患”,于是就吴三桂的上书廷议。

诸王大臣度三桂疏非由衷,遽议迁徙,必致纷纭,议移藩不便;独尚书米思翰、明珠谓苗、蛮既平,三桂不宜久镇,议移藩便。乃为二议以上:一议移三桂山海关外,别遣满洲兵戍云南;一议留三桂镇云南如故。

朝廷大臣分成两种意见,最终康熙裁决。

上曰:“三桂蓄异志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遂命允三桂请移藩,并谕如当用满洲兵,仍俟三桂奏请遣发。

康熙认为,吴三桂早晚都会反,撤藩不撤藩都会反,不如先发制人。

从统治全局考虑,三藩存在大不利中央集权,势必成为一害。

从民族考虑,吴三桂等汉人力量太强也不利于满洲统治,且汉人基本上征服,也到了卸磨杀驴的时候了。

康熙并不畏惧吴三桂造反,吴三桂造反形势再严峻,也不会比满清出入关差。

满洲兵实力仍在,甚至期待吴三桂造反以便一举解决汉人势力,同时加强中央集权。

二、吴三桂依仗实力要挟清廷,想裂土封王,永镇云南

吴三桂的上书只是一个态度,试探清廷的想法,结果没想到康熙答应了。

他最终所谓的“兴明讨虏”只是个幌子,他之前的降清以及现在的反清,消除不了他降清的道德危机。

更何况,南明永历帝是被他亲自处死的。

他自始至终想做的都是保住自己的权势。

明朝降清的几个重要人物,在历史上甚至在清朝统治者眼中都没有好评价,吴三桂这样直接起兵造反的自不用说,洪承畴一直忠于清朝的不也被打进贰臣传了吗。

狡兔死,走狗烹,更何况你还是一个本族的走狗,融不进也不容许你融进本族来。

吴三桂以造反而亡,对于康熙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微史春秋


平西王这个王爵,说位极人臣大差不差,但真正有多少富贵可言,还真谈不上……

满清统治者对汉奸们其实挺大方的,除了吴三桂的平西王,还有耿精忠尚可喜和孔有德三藩,也都是王爵,其实比给范文程和洪承筹打方多了……

但是不能不说,相比于王爵,封地才是真正的核心利益……王爵真不值钱,满清政府给平西王府的权力可不止云贵两省的财税自治权,甚至包括了用人权,“西选”官,某些时候甚至能派到云贵之外。虽然设置平西王府是援引明沐英旧例,但吴三桂既没有沐英的忠诚,满清统治者又哪里有朱洪武的魄力……

天下初定、事急从权,封官许愿也好、裂土封王也罢,这都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手段,所以吴三桂才能努力卖命,甚至不惜亲自用弓弦绞死永历帝以示忠心……真真是满清的一条好狗……

但是就算是吴三桂不起异心、一直乖乖做哈巴狗,他的平西王能做多久?小玄子康熙即位之后,三件大事:收台湾、噶尔丹之上,第一件赫然就是平三藩。吴三桂那几年动不动以年老多病、难以入京述职推脱,康熙又怎么办呢?削藩的意图不言而喻啊……如果吴三桂逆来顺受,乖乖进京,做个有名无实、战战兢兢、随时可能掉脑袋的异姓王爷,首都权贵那么多,这个王爵一毛钱也不值啊……更何况虽然康熙留了个吴三桂可以将云贵治权交给儿子继承的活口,但也得看吴应熊是不是那块料……所以说,吴三桂不反也得死,等死……

那反了呢?那真就是找死了。三姓家奴、死有余辜了。


搬不动的小强


吴三桂投降满清,完全是为了发泄个人私愤。

当初,李自成攻入北京,吴三桂精锐关宁军持观望态度,并没极积勤王,也有随满清趁虚而入的因素。崇祯死后,吴三桂派人与李自成谈判,表示愿意归顺李自成,条件之就是保全他家人平安。谁知李自成、刘宗敏利欲熏心,不仅抄了吴三桂的家产,还杀死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最为不耻的是刘宗敏还霸占凌辱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导致吴三桂直接投降满清,借清朝之力与李自成死磕到底。

李自成兵败后,虽然满清封吴三桂为藩王,但实际上对他处处防范与节制,并把吴三桂儿子当人质。后来康熙即位后,全国战事平息,可以腾出手对付吴三桂了,就
直接提出削藩的战略,吴三桂岂能坐以待毙,所以不得不造反。与其说是吴三桂造反,不如说是满清追迫其造反,也是吴三桂自己为自己谋条活路,为自己赌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