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寒夜,我们来守护!

“面对疫情,全国人民是命运共同体,更是责任共同体,疫情的爆发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在这特殊时期,作为一名法院干警,更作为一名党员,我自愿申请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战斗中,切实为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一份份印着鲜红指印的请战书躺在青海省海晏县人民法院院领导的办公桌上,干警严海珠的请战书也在其中,“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作为一名党员,我希望自己也能为防控工作尽一份力。”严海珠的请战书很快得到批准,在她看来,这既是院党组对自己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干警请愿加入“抗疫”队伍

高原寒夜,我们来守护!
高原寒夜,我们来守护!

此前,怀有五个月身孕的干警吕川芬也向党组递交了请战书,希望能为防疫工作尽一己之力。

“疫情发生以来,我每天通过手机看各种新闻,深感痛心,又无奈什么也做不了。1月28日,院里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知抽调干警去防控点,我就果断报名了。考虑到我的情况,领导安排我留在办公室,下发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文件和通知。”吕川芬告诉记者。

严海珠跟几名其他同事一起,前往清水疫情防控点,开始了车辆核查工作。

高原寒夜,我们来守护!

“对经过车辆逐一进行核查,确认乘车人身份证,询问车上是否有武汉返青人员、是否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病人。”严海珠说这就是他们每天的工作。

干警吉兴隆1月30日从门源县返回海晏县,与严海珠并肩作战。

“国运艰难,作为青年人,理应为国家效力。”93年出生的吉兴隆,言语间满是使命感。

为了保障干警的安全,海晏县法院党组紧急调配资源,给每位防控点的干警配发了必要的防疫物资。

“物资太紧张了,口罩每隔半天消一次毒,反复使用,珍惜的不能再珍惜了。”吉兴隆说。

请战而来的马千惠告诉记者:“最难受的高寒缺氧,海晏县海拔超过3000米,年均气温只有1.5度,最近的室外温度更是跌破零下20度,尽管我穿着两件警用棉服,还是冷得瑟瑟发抖。在这里工作,常年缺氧,最近戴上口罩,风一刮,更喘不过气了”。

可当记者问她是否后悔时,小姑娘倔强地一抬头说:“谁说女子不如男,怎么可能被这么点儿困难就打败了。”

高原寒夜,我们来守护!

深夜,干警对防控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核查。

清水疫情防控点位于两山中间,狭长的道路成了西北风恣意的跑道,风声紧的时候,听上去似哨声一般。

天晴的时候,阳光在早晨十点光顾清水防控点,日照时间持续六个小时。

“即使晴天也很冷。穿着警用棉靴,脚还是冻麻了,恨不能在鞋里垫十个发热垫。”吉兴隆说。

高原寒夜,我们来守护!

路边一张简易桌子,就是干警的办公地点。

除了要适应严酷的天气,连“上厕所”这种事情都成了每天必须要克服的困难。

防控点的干警告诉记者,由于每人只有一套防护服,每天要消毒反复使用。防护服衣裤又是连体的,里面还要穿两层警用棉服,上厕所穿脱实在不便,也担心弄脏防护服。“我们一般上岗前喝一杯水上一次厕所,之后八个小时基本不敢喝水。”吉兴隆说。

据悉,政府在防控点附件搭建了临时旱厕,但却很少能用到。

吃饭也是难事儿,虽然防控点聘请了厨师保障大家的饮食,但因为不敢聚在一起摘下口罩,值班人员只能轮岗错峰用餐,冷饭冷菜下肚再喝点热水是干警的“民间智慧”。

吉兴隆告诉记者,防控点的干警三班轮岗,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早上八点至下午四点,是车辆最密集的时候,平均每台车的核查时间是三分钟。干警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我们会对每一个检查完的身份证消毒,消毒水将身份证弄湿后,也有少部分司机不是很理解我们的工作,但听了我们的解释之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都是支持的。”54岁的干警阿生云如是说。

高原寒夜,我们来守护!

如果白天值班是忙碌,高原寒夜中的通宵大夜班则给人带来更多的是对疫情的恐惧。

“要说不怕那是假的。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怕自己倒下了家人没人照顾,更怕自己万一病会传染给家人。”吉兴隆回忆,他第一次值夜班的时候给妈妈打视频,“视频接通,母亲盯着屏幕看了半天,也没认出我来,直到我先开口说话,母亲听出我的声音,才问我怎么不好好待在家里”。

吉兴隆知道,母亲跟其他同事的亲人一样,担心着儿子的安危,但知道劝也没用,也只能叮嘱一句注意安全。

“我们不会做口罩,也不会打点滴,但我们也希望尽一点绵薄之力,与青海人民一起共克时艰,驱散阴霾。”严海珠说。

青海高院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处处长、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马文全告诉记者,青海法院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全省多家法院投入大量人力到防控一线,在打赢阻击战中体现法院干警的担当和使命。

高原寒夜,我们来守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