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皇帝和文臣賭氣,加快了明朝的滅亡

寫在前面

這本書當時看的是電子書,但是我覺得看此類書需要紙質版,裡面的有些語句非常經典,而且比較深刻,可以摘抄,也可以轉化為自己的句子。

明朝的皇帝個個很有個性,其中明神宗朱翊鈞創下了歷史上最懶皇帝記錄,他在位48年,竟然長達三十年不上早朝。

但是明神宗的懶是他天性如此嗎?

明神宗繼位時,年滿十歲。教導他生活的基本就三個人,內閣首輔張居正,太監馮保,慈聖李太后(萬曆皇帝生母)。

《萬曆十五年》皇帝和文臣賭氣,加快了明朝的滅亡


黃仁宇以萬曆十五年為切入點,分別寫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張居正,申時行,李贄,海瑞,戚繼光,這些人物或多或少都是這個時代鑄就的。

在萬曆皇帝時期,外憂雖少,但內患卻很嚴重,黨爭從未停止。

在朱翊鈞成為皇帝后發現他的許多言行都受制於文官。

從漢武帝開始,皇帝為加強自己的統治,加強中央集權,賦予自己以宗教的色彩。

皇帝這個職位的宗教色彩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過,臣子也不曾辯駁。

隨著朝代更迭,皇帝的人選也一直變換,後期,文官和皇帝就成了互相成就的一對,與其說成就,倒不如說制衡 。

一但皇帝違背文官的意願,那就是和文官的利益作對,自然文官會產生不滿。

《萬曆十五年》皇帝和文臣賭氣,加快了明朝的滅亡


其次,從文官的作用來看,文官深受繁文縟節的影響。

他們的存在,就是將這種制度延續下去,但皇帝總是反著來,這樣一來,文官的作用似乎就發揮的不那麼明顯了,這也是文官著急的原因之一。

而對他影響最深刻的則是首輔張居正,張居正一向嚴格,以至於張居正去世後,朱翊鈞都生活在張居正的陰影裡,但並非全是壞的。

在張居正被清算後,申時行當了內閣首輔。而此時萬曆皇帝和文官在立誰為太子這件事兒上產生了很大矛盾。

而申時行就作為和事佬出現在皇帝和文官之間,申時行的晚年其實不算壞。

後面又有文官海瑞,武官戚繼光,哲學家李贄這幾篇學的是當時萬里掌管下不同階層的代表的反應。

還有單獨的一篇《活著的祖宗》描述的是萬曆皇帝自己 。

萬曆皇帝后期沒有上過早朝,由於立誰為太子的事情還沒有定論,萬里皇帝只能以不上早朝和文官抗衡。

後來他也終於失敗了,後期萬曆皇帝不作為,文官也將萬曆皇帝當做擺設,他只需要供奉,不需要處理事情。

《萬曆十五年》皇帝和文臣賭氣,加快了明朝的滅亡


文官將奏摺呈上去,萬曆皇帝也不批覆,以至於後來人們說:“明朝之亡,實亡於神宗”。

大概就是由於萬曆皇帝的不作為產生的,使得明朝快速走向了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