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主張的是什麼?道家思想主張什麼?

TouTiao課代表


儒家思想主張仁、義、忠、禮、智、信、孝、德、節,道家思想主張道無形而無所不在、以柔克鋼、以弱勝強。


善若水yangfabing


儒家思想主張: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代表人物分別是孔子、孟子、荀子,儒家學主張以“仁”治國, “德治”和“仁政”為重點。

道家主張:“道法自然”,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道家學說偏重於尊崇自然,簡單講就是讓事情自然發展,不去過多的干預。道家代表人物是創始人老子,以及道家學說的集大成者莊子。道家提倡清靜無為,反對鬥爭;提倡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政治上,道家講求“無為而治”,要求統治者尊求自然發展規律,而不是人為干預政治。





小裴同學


儒家思想主張核心在“仁”,以孔子、孟子為代表;道家思想主張根本在“無為”,以老子、莊子為代表。

就文化而言,儒家講進取,道家講規律;就哲學傾向而言,儒家屬入世哲學,道家屬出世哲學;就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而言,儒家講究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積極進取,建功立業;道家講“無為”,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各有千秋,一個問答幾百字不能完全說明問題。現在國家提倡反腐倡廉,下面僅以官德為例,淺析儒家和道家兩種思想主張的區別:

01 儒家的官德思想主張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已有兩千五百年曆史了,對我國政治文化生活影響最大,特別是漢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家思想已然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其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修齊治平”思想鼓舞著無數文人鬥士為之奮鬥,而這裡的“治”便是儒家官德思想的典型體現。它既強調“德”在治理國家中的重要性,又勸誡官僚階層“為政以德”“正己修身”。

孔子強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意即當官者必須身正才能不怕影子斜,良好的官德,是順利施政的基礎和保證。

孟子以“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之說,把儒家“以德治國”主張發揚光大,從反面闡述了官德思想建設的重要性,“一正君而國定矣。"

02 道家的官德思想主張

道家學派源遠流長,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它的 “無為而治” 的核心思想,也封建社會的各個朝代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老子強調以無為實現無不為,尊重客觀規律,守樸去智,反對“權謀智詐”的官德言行,“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特別是“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的論述,與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重視市場的自發調節作用,有異曲同工之妙。所有這些,不離“不為”思想之宗。

道家主張還非常重視官德對於民眾的表率作用,指出官員只有注重道德修養才會在民眾中樹立威望,營造良好的社會道鐿環境;道家主張“不爭”的官德,為官者要謙虛謹慎,謙和地對待下屬和民眾;道家主張官德“崇儉抑奢”,為官者要生活樸素,勤儉治國,驕奢淫逸不僅斷送自己前程,還會敗壞社會風氣。

03 結語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從不同側面解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生活現象,都有可取之處,但由於歷史和階級的侷限性,都或大或少地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批判地繼承,古為今用。特別是儒家和道家的官德思想,對我們有極好的現實借鑑意義。


童童讀史


儒家思想主張積極進取,投身社會之人世建設;道家思想則是主張修身養性,恢復人在人世中失去的“自然之性”。或者這樣說,儒家處理人與社會的關係,道家,則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對人的發展來說,互為互補。

1、儒家歷來重“禮”,重“禮”的背後,無非體現其積極入世的主張

儒家思想的一大特色,就在於對“禮”的維護,孔子面對“禮崩樂壞”的情況,周遊列國,期待能恢復禮制。孟子承接孔子衣缽,一生奔波,宣揚其“舍利取義”之“禮”。而荀子,雖然其思想對“法”的維護略微重了些,但是他的思想中同樣表明了其“隆禮”思想等等。

儒家諸位先賢的一生,大抵都有一個鮮明的特色,那就是十分“維護”禮,儒家對“禮儀制度”的維護,無非是期待“禮儀制度”來保持人類社會的井然有序。所以,儒家思想主要解決的是人與社會的關係問題。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儒家思想大抵是積極進取的,主張人們積極投身社會建設。儒家,是解決人世問題的學問。

2、道家思想尊崇自然,主張人不要在人世的物慾中遺失自然本性

道家思想的特色比較明顯,那就是對復歸於樸的自然之道的崇尚了。老子觀察人世的鬥爭,發現過度的“積極有為”會導致極大的“消極後果”,人在慾望鬥爭的漩渦中成為了“名利”的奴隸,而且最可悲的是許多人對這一點“並不自知”。老子基於“人之過度有為產生的苦果”進行深刻反思,發現,“人的過度有為”往往是因為人受到“慾望”的驅使。

誠然, 人生來有欲,但是人世中的名利鬥爭,卻讓這生來之慾超出了“自然範圍”,於是“違背自然”的強作妄為就出現了。人在“強作妄為”之慾中漸漸失去“自我”,猶如“走肉”,這是讓老子感到悲傷的地方。於是,老子便以其道家思想,強調“強作妄為”對“自然本性”的損傷,以期能讓人從“名利鬥爭”中醒悟過來。所以,我們不難看出,道家思想的主張,大抵就在於強調人不要在人世的物慾中遺失自己的自然本性。所以,我們不難看出,道家所解決的問題,是人與自然的問題。

3、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對人的發展,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

儒家入世,道家卻有出世傾向,但是,我們不能說道家和儒家屬於完全對立的兩個學派,兩種學說雖然“氣質”不同,但是對人的發展來說,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

如果一味強調儒家入世之積極有為,人在名利競爭中難免難以控制內心湧動的慾望,當“自然之性”在名利鬥爭中全部褪去的時候,人就已經不能稱為“人”了。

許多人說儒家虛偽,不是儒家虛偽,而是儒家本就是強調積極入世的學說,學說是好的,儒家也強調修身養性。儒家一方面要積極建立功績,一方面要修身養性,很好的想法,但是人實際實施起來,卻是很難。道家思想,就能調和儒家思想在“建功立業”和“修身養性”之間沒有解決好的矛盾。

但是,如果一味強調道家思想,人世畢竟是人世,人人都“無為不爭”,那麼這個社會還要不要“發展”了?而儒家思想,就能處理好道家沒有處理好的人自然之性和人世發展的矛盾。

所以,對於人的發展來說,主張積極有為、投身社會之人世建設的儒家思想,與主張自然無為且強調恢復人自然之性的道家思想,二者缺一不可,屬互補關係。


顏小二述哲文


道家已老子為代表

儒家已孔子為代表

道家因崇尚自然高遠,鄙棄狹隘功利主義,而常常走向極端,主張絕對虛無,反對一切作為,甚至進而反對一切人類文化、知識和技術的進步、否定文明的價值;因反對權威和社會的等級秩序、批判社會弊端而放棄社會責任、淡漠參與意識、不信任甚至完全拒絕任何具體實際的社會改革措施,等等。應該看到,道家思想中的這些歷史侷限性和消極面,的確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許多不良影響,也對中華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蝕性。

道家思想是中國最為重要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哲學思想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傳說中,軒轅黃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來說,公認第一個確立道家學說的是春秋時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經》)中作了詳細的闡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還有戰國時期的莊周、列禦寇、惠施等人。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是以"仁為核心"和"人為貴"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文化,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儒家思想不僅是封建產物,但作為一種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應變、發展中表現出極大的生命力。他的特點便是時時刻刻,無處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在小事中。

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更是文化上的優勢。對儒家文化發源地中國來說,它應該吸取歷史的教訓,既不能妄自菲薄,對孔孟之學全盤否定,又不能陶醉於歷史,在故紙堆中被束縛。至關重要的是,在各種不良思潮氾濫和衝擊的形勢下,中國必須保持文化的主體性和獨立性。

儒家學派的創建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孔子在垂暮之年總結自已的思想進程時說:"吾十五而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可見,孔子在年輕時就有了遠大的志向,但他一生中的挫折也是眾所周知的。所以,儒家學派的出現應該是孔子晚年的事情了。

孔子的的祖先是殷商的貴族,作為殷遺民在周初遷到了宋地。後來又經過了幾百年的繁衍生息後,在孔子產生時,他的家族已經沒落,但是因為有遺傳的因素,孔子身上還存留著殷遺民中儒者的氣息。而且,由於孔子少年喪父,家境淒涼,所以,早年不僅得到嚴格的生活鍛鍊,而且也有機會繼承殷商遺民中儒者世代相傳的賤民職業,幫人主持喪葬禮儀。

早年的艱辛生活使孔子早熟起來,在十五歲左右,他就立志苦學,想用個人的奮鬥來改變當時自己的"小人儒"的地位。在三十歲之前他已經有了很豐富的古代典章、禮儀方面的知識,所以他說自己"三十而立"。但他的職業依然是很低賤的。

到了晚年,孔子最後回到了魯國,他除了偶爾對現實發表一些議論外,基本是隻發言,不行動,他將精力主要用在了培養弟子,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上。在這個過程中,包括此前周遊列國時的收徒講學,最終使孔子學派日益壯大,"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終於開創了儒家學派。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是以“仁”為核心和“人為貴”的思想體系。儒家思想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文化,它既包含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思想的主流,如仁政愛民、以德治國和尊師重教等等;同時存在許多封建落後的內容,如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等。





尼古拉斯憶心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們的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內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孝:是孝順。孝順父母,這是為人子女的本份,孝順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往大了說,可以是對國家盡忠,這也是大“孝”。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間的,就是兄弟友愛,相互幫助。擴而充之,對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這樣人和人之間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謙讓。

忠:是盡忠。盡忠國家,這是作國民的責任,就是要忠於祖國和人民。“忠”也是要忠於組織和自己的工作職責。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對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將來到社會服務時,“言必忠信,行必篤敬”,說出的話,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騙他人。所做的事,必須要有恭恭敬敬的態度,認真去做,絕對不敷衍了事。

禮:是禮節。見到人要有禮貌,我們應該遵守各種規定,遵紀守法(也包括禮貌)。學生見到師長要敬禮,見到父母要敬禮,見到客人要敬禮。不但表面上要敬禮,心裡上更要恭敬,這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體現。

義:是義氣。是說人們應該有正義感,要有見義勇為的精神,無論誰有困難,要盡力去幫助,解決問題。對朋友要有道義,大公無私助人為樂,絕無企圖之心。(當然這不是那種狹隘的“哥們義氣”,那不是義,那是愚昧而以。)

廉:是廉潔。有廉潔的人,無論見到什麼,不起貪求之心,沒有想佔便宜的心,而養成大公無私的精神。

恥:是羞恥。凡是不合道理的事,違背良心的事情,絕對不做。人若無恥,等於禽獸一樣。“恥”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恥近乎勇”,知道錯誤就去改過,為當所為,不也是勇的表現嗎!這是儒家思想的內容!道家思想主張內容有那些呢?道家:老子講“無為”;莊子講“逍遙”。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有對象的,對象只有兩個,就是人和自然,但是在實行上卻是以人為本。

道家尊重人的本性也尊敬自然的法則。所以,人,作為行動之源,首先在學習道家文化時,要搞清楚自己,然後搞清楚自然,最後怎麼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係。

,“道”一是指天地‘始”,而更重要的是“天”和“人”的運動規律。以至於中國文化中出現了很多關於“道”的規律的概念。道家是介於入世和出世之間的,核心思想是“道”要求個人生長和社會發展都要遵循這個“道”,致下,清虛,清靜,無為都是“道”的品質,都是需要做的


梅花喜迎漫天雪


在歷史上,儒道兩家各行其道,各立風標,代表著各自的治世準則,為人修養,齊家,治國,平天下。

儒家主張,克己復禮,忠孝節義,忠君,孝悌,君仁,民順,天下大平。

而道家則主張無為而治,道法自然,虛極靜篤,自然而然,念止息停,無為而為。

自古以來,儒道兩家無時不在兩種理念,兩種觀點,兩種治世之道,兩種民風教化之間互相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歷朝政治都是在儒道爭鋒中進行著,勢同水火,相生相剋。











苦廬居士


官家崇儒,民間重道。不用管主張什麼,而是你需要什麼。你是君王,名利場上之人,必得尊崇孔子儒家思想。等級分明,上下有別,不可僭越。對國家長治久安的統治有利。民間則不然,百姓無它求,日子能過得下去即可,小富即安。講究個因果報應,相信道家的觀點。把命運寄託於天,希望在危難時刻有蒼天主持公道。你讓百姓去相信儒家,他信不來,因為他在最底層,對等級觀念恨之入骨。讓官家去信道,他也信不來。按照因果關係,幹過傷天害理的勾當必會遭報應,他不會同意的。所以,在其位置,信其教派。各取所需吧。


易眼看世


儒家是“入世之學”,主要思想主張有:仁、禮、中庸、仁政、性善論等。

道家是“出世之學”,主要思想主張有:道、無為、小國寡民等。

具體分析如下:

儒家思想

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

一、孔子的思想

(一)仁

“仁”的思想是儒家學說的核心思想。孔子認為:仁就是愛,愛就是仁。

孔子在很多場合論述過什麼是“仁”:

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克己”就是要自我剋制、自我約束;“復禮”就是使自己的日常行為迴歸於“禮”、合於禮。不合符禮教的話不能看,不合符禮教的東西不能聽,不合符禮教的東西不能說,不合符禮教的事不能做。

2.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樊遲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平常在家裡規規矩矩,辦事嚴肅認真,待人忠心誠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棄。”

3.仲恭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出門辦事要像接待貴賓一樣恭敬認真,役使百姓要像舉行祭祀大典一樣謹慎,自己不喜歡的事,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如此在朝上就不會招誰怨,在家中私下的交往也不招誰恨。

4.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剛強、果敢、質樸、謹慎,有這四種道德的人接近於仁。

5.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樊遲問:“如何是仁?”先生說:“愛人。”

孟子用這樣一句話概括了孔子的“仁”: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孔子所說的“愛”實際上包括了三個層次:親親、仁民、愛物。孔子講的仁愛是有等級親疏差異性的,是層層遞進的。

1.親親:愛親人

最重要的是愛父母,做到“孝”(愛兄弟姐妹稱為“悌”)。

孔子認為“孝”要做到:養(贍養),敬(尊敬),順(順從)。

(1)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游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是指能夠侍奉父母。就連狗與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樣分辨這兩者呢?”

(2)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和顏悅色是最難得的,如果只有在有事的時候,做子女的才代做一下,或者只有在有好吃的酒菜時才叫父母去享用,難道這樣就叫孝順了嗎?。”

(3)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孔子說:“侍奉父母,如果覺得父母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要婉言相勸。如果父母不聽,還是要尊敬父母,儘管內心憂慮,但是對父母卻不怨恨。”

(4)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通“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孔子說:“弟子們無論在家還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誠信,廣泛地關愛民眾,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

(5)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一定的去處(不讓父母擔心的去處)。

(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父母的年齡,做子女的不能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2.仁民:愛老百姓

(1)忠恕之道

忠(盡力幫助別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要自立、通達,也要幫助別人自立、通達。

恕(不要把不好的東西施加給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幹的事,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2)富民、教民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論語﹒子路》

解釋:孔子到衛國,冉有給他駕車。孔子說:“好多的人啊!”冉有問:“人多該怎麼辦呢了?”孔子說:“讓他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富裕了又該怎麼辦呢?”孔子說:“教育他們。”

3.愛物:愛天地萬物

敬畏天命,崇尚人和自然和諧共處,可持續發展觀(儉用),愛滿天下。

(1)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孔子說:“君子應該有三點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規律),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聖人的言論。

(2)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孔子說:“智者像水一樣靈活多變,仁者像山一樣堅守;智者好動,仁者好靜; 智者快樂,仁者長壽。”

(3)子釣而不綱,弋(yì)不射宿。——《論語•述而》

孔子只用釣竿釣魚,而不用網捕魚,射鳥但不攻擊歸巢棲息的鳥。

孔子“仁者愛人”思想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可貴精神,即關心人、愛護人和尊重人的生命和尊嚴。總之,“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二)禮

“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八佾》)

所謂“周禮”,就是西周統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經濟、政治制度和道德規範、禮節儀式等。為了維護“禮”,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張,這是孔子學說的中心問題。正名,是按照周禮的制度辨正名分,校正等級秩序,使“名實相符”。孔子提出的“正名”主張,實質是維護西周時的等級名分制度,這體現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一面。

孔子認為,春秋是混亂的時代,要恢復社會秩序,必須恢復周禮,恢復周禮的根本方法就是實行“仁”。

(三)中庸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

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吧!人們缺少這種道德已經為時很久了。”

第一,過猶不及。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

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二人誰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說:“子張過分,子夏不足。”子貢說:“那麼是子張好一些嗎?”孔子說:“過分和不足是一樣的。”

第二,和而不同。

(1)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禮的作用,在於使人的關係和諧為可貴。

(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君子可以和別人友好相處,但是有自己的想法;小人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求與別人一致,但是他不能和別人友好相處。

(3)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論語•衛靈公》)

君子莊重而不與別人爭執,合群而不結黨營私。

(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

君子合群但不相互勾結,小人相互勾結但不合群。

第三,時中(審時度勢)。

仲尼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中庸》)

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違背中庸。君於之所以中庸,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適中,無過無不及;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肆無忌憚,專走極端。”

二、孟子的思想

(一)性善論

孟子曰: “人性之善,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孟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像水會向下流一樣;人沒有不善良的,(就好像)水沒有不向下流的一樣。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shuò)於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仁、義、禮、智,不是從外面滲透過來的,我本來就有這些品質。

(二)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孔子的“仁”的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仁政學說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和主要特徵,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儒家政治思想的標誌。

主要內容:

1.出發點:讓老百姓有穩定的生活條件。

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滕文公上》

人民有一個基本情況:有一定的財產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沒有一定的財產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誇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不耽誤百姓的農時,糧食就吃不完;細密的魚網不放入大塘捕撈,魚鱉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時令採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養家活口、辦理喪事沒有什麼遺憾的了。百姓生養死喪沒有什麼遺憾,這就是王道的開始。

2.施行仁政的根本:重視人民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施行仁政:要推行良好的人倫教育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梁惠王上》

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覆講給百姓聽。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父親與兒子之間有親情、君王與臣子之間有節義、夫妻間有區別、年長與年幼者有主次、朋友之間有信任。

三、荀子的思想

主要是人性惡,重義不輕利,兼法后王,兼尚霸道,對先秦諸子百家既有所批評,又取其精華,融會貫通,自成一家。

荀子的學說範圍很廣,包括政治、哲學、經濟、文學等各方面,而且這些學說都與當時的社會息息相關。


道家思想

“道家”,因老子的《道德經》而得名,是指以老子、莊子的思想為宗脈的學術派別的總稱,是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學派之一。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後來的主將是莊子,還有稷下的黃老學派。

這裡主要介紹一下老子的思想。

一、哲學觀:

(一)宇宙本體觀——道

老子認為,“道”是人生的真諦,是世界萬物的本源,也是宇宙運行的總規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之謂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一章)

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也是可以說明白的,但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混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宗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第四十二章 )

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盪而成新的和諧體。

(二)樸素辯證觀

老子具有樸素的辯證主義思想。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先後相隨。(第五章)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麼樣算是美,這樣就有了醜;都知道怎麼樣算是善,這樣就有了不善。所以,有與無互相產生,難與易互相形成,長與短互相襯托,高與低互相依存,音與聲互相配合,前與後互相跟隨。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五十八章)

任何事物的內部都存在對立的雙方,即對立統一。對立的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但老子認為轉化是循環的,不懂得對立轉化有條件。

二、社會政治觀

(一)無為而治

老子認為,“道”的本性就是以一種不用心、不經意、不強求、自然而然的態度去成就一切,而這種自然性就是“無為”。

1.“無為”即“自然”。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chǎn)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

天的道,不爭鬥而善於取勝,不說話而善於答應,不召喚而自動到來,慢條斯理而善於謀劃。天網廣大無邊,網孔雖稀,卻從沒有遺漏。

2.無為”即“無事”。

老子認為“無事”則無繁苛之政、無擾攘之事、無兵役之勞,則國家社會就可達到“無為而治”。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第五十七章)

我無所作為人民自然順化,我好靜,人民自然端正,我不加干擾,人民自然富裕,我沒有貪慾,人民自然淳樸。

(二)小國寡民

老子認為,一個國家不需要有廣大的土地,只需要少少的土地,少少的人民就夠了。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章)

國土要小,人口要少。即使有各種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愛惜生命而不遠走他鄉。雖然有船隻車輛,卻沒有必要去乘坐;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機會去陳列。使人民再用古代結繩記事的辦法。飲食香甜,服飾美好,居處安適,習俗歡樂。鄰國彼此相望,雞鳴狗叫的聲音相互聽得到,而人民直到老死都不發動戰爭。


小結

儒家是“入世之學”,主要講的是政治教化,其作用偏重於社會。就個人來說,偏重個人的品格修養,提倡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道家是“出世之學”,主要講的是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於個人精神層面,主張清靜無為、超凡脫俗。


夏陽晢煜


中華民族本來沒有“道家與儒家”之分。後人將老子孔子分成兩家,是無知的舉動。

孔子是繼承了《老子》《尚書》《易》的政治哲學思想,並不是自己“獨創一家”。

中華民族政治哲學思想,可以簡稱為“儒道哲學”。

而儒道哲學的本質,是“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即“以百姓心為心,慎終追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德不德,天下歸仁……”——站在百姓大眾立場,維護百姓大眾利益。

有誰認為,眾多學者教師所釋譯的“個體的做人處事功成名就”,比“維護民眾利益”更偉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