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中雨意象出現甚多,借雨意象抒發情感

宋詞中雨意象出現甚多:春雨、夏雨、秋雨、冬雨、急雨、細雨、暮雨、黃昏雨、曉雨、雲雨等,難以遍舉陳德武《清平東·詠雨》詞為上述眾多雨意象的綜合,詞雲:“

絲絲線線,惹起雲根燕。萬里江山春欲遍,多在梨花庭院。經旬一見通宵,恍如身在藍橋。記與巫山神女,不禁暮暮朝朝”。詞中寫到了江南雨細密如絲之狀,寫到了細雨的經旬不停之綿延,也寫到巫山神女行雨,眼前之雨與歷史舊典相牽合,注入作者濃重的生命意識,將雨意象在文化積澱過程中蘊含的生命因子加以提升,傳達出了宋代詞人心目中給雨意象投入的二度情感信息。宋詞中暮雨意象系列出現較多,而且此類意象多攜帶生命氣息與人情結下不解之緣。

宋詞中雨意象出現甚多,借雨意象抒發情感

春雨

石孝友《眼兒媚》使用暮雨意象具有上述典型意義:“愁雲淡淡雨蕭蕭,暮暮復朝朝。別來應是,眉峰翠減,腕玉香銷。小軒獨坐相思處,情緒好無聊一叢萱草,數竿修竹,幾葉芭蕉”。本詞深摯地表現了作者在暮雨綿綿的寂寥境況中思戀情人的心情。作者取景於暮雨,是實寫,也是起興因為暮雨意象有其關情典故淵源。黃庭堅《減字木蘭花·登巫山縣樓》詞使用暮雨意象大致說出原諉:“襄王夢裡,草綠煙深何處是;宋玉臺頭,暮雨朝雲幾許愁”。他在另外一首《醉蓬萊》中也對暮雨意象作了較為明朗的點示:“對朝雲靉靆,亂峰相倚。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合二詞審視暮雨意象,說明了它與襄王、宋玉、高唐、巫峽(山)有密切關係。暮雨意象與“巫山雲雨”典有聯繫,典見宋玉《高唐賦》、《女賦序》及《文選》李善注引《襄王耆舊傳》,此典含男女幽會、合歡生命精神。

宋詞中雨意象出現甚多,借雨意象抒發情感

暮雨意象

因而在詞中以朝雲、暮雨意象提起男女情事甚為常見。白居易《長相思》使用暮雨意象與陽臺行雨典故交織成閨中怨別小詞:“深畫眉,淺畫眉。蟬鬢崩雲滿衣,陽臺行雨回。巫山高、巫山低。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也許是暮雨為傍晚時分出現,這時是最易惹動離愁時候,但作為詞人選象的拿來之物,與“旦為朝雲,暮為行雨”的“暮雨”便發生了文化心理上的聯通。李清照《聲聲慢》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黃昏雨意象寓思人“愁情”,與暮雨意象有本質上的等同。與暮雨同族的夜雨啟動男思女戀早在《詩經》中就有表現,《鄭風風雨》如此雲:“風雨悽悽,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李商隱《夜雨寄北》把夜雨共話作為夫妻團聚的象徵,詩寫“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可見夜雨意象的歷史文化積澱之深永樸厚。

宋詞中雨意象出現甚多,借雨意象抒發情感

暮雨意象

周邦彥《虞美人》詞使用夜雨意象成功之處不在上選二者之下,貴在以三句與小雨相關詞句作為詞篇主幹組接成夜雨意象以寄情思,即以“廉纖小雨池塘遍”,“比似尋常時候易黃昏

”,“又是一窗燈影兩個愁”合成小雨、黃昏、夜愁流線型情緒,起始自然關合,成佳詞麗句,為美成詞中有一定影響之作。周紫芝《鷓鴣天》寫秋夜懷人,以“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敲開主人傷別心扉,再以“如今風雨西樓夜”進一步渲染夜雨中相思之人的內心孤寂。全詞兩處關鍵點上出夜雨意象,不僅僅取秋夜雨落給人帶來淒涼的人心自然感受,更重要的則是發現了夜雨意象帶有的本位文化積澱層蘊。

宋詞中雨意象出現甚多,借雨意象抒發情感

夜雨意象

万俟詠《長相思雨》構設夜雨大意象與周詞同無二致:“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然而,周詞與萬詞並非平地頓起高峰,而是本於溫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詞也不過是文化繼承的中繼站而已,更深更遠更廣泛的源頭則是厚實精深的歷史文化歐陽修詞中的暮雨意象全與男女戀情關合,不能不說是一種文化認同心理的全方位反映。無名氏《滿江紅》夜雨大意象詞將雨滴聲貫穿全篇,並通過雨滴聲聯想到雨滴柳葉,雨打芭蕉的情景,還聯想到雨點聚成水珠又滴落濺碎的細節,從聽覺意象中化出視覺意象,在點滴雨珠當中包蘊“別離滋味”,深含歷史文化意味。

宋詞中雨意象出現甚多,借雨意象抒發情感

雨點聚成水珠又滴落濺碎

暮雨系列意象也有它不完全依附歷史文化特定蘊含的獨立性,不能認為凡暮雨意象即與男女戀情相關。晏殊《漁家傲》組詞第四第五使用了黃昏雨和夜雨意象,其四雲“楊柳風前香百步,盤心碎點珍珠露……小鴨飛來稠鬧處,……飲散短亭人慾去。留不住,黃昏更下蕭蕭雨”,其五雲:“粉筆丹青描未得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陽借出胭脂色”。其四中的黃昏雨意象為配角意象,著落於詞尾處,有收結全篇、佈景、定時之用,而未以黃昏雨意象統領詞篇情調。其五之夜雨意象只作妝飾蓮花之美的助美劑,沒有象徵意義。李之儀《南鄉子》寫“夜雨滴空階,想見尊前賦詠才”,是以夜雨意象提起“惆悵流光去不回”的惜時情緒,雨意象在詞中起充實詞境,佈設背景等作用,也沒有特定意義指向。

宋詞中雨意象出現甚多,借雨意象抒發情感

夜雨意象

宋詞中春雨意象較多,多數詞人有使用春雨意象愛好。秦觀《浣溪沙》是使用春雨意象的成功作品“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此詞寫春愁,為淮海詞小令中的壓卷之作,陳廷焯稱其為“宛轉幽怨,溫韋嫡派”,對全詞的評價可謂高矣。卓人月則看到“自在”二句的精警,認為可以“奪南唐席”,梁啟超則贊此二句為“奇語”諸家評價之高,關鍵在於他們認出了秦觀用春雨意象寄託春愁的巧妙之所。而秦觀也對以春雨意象寄託春愁主題有明顯喜好,在《八六子》中也寫過相似的句子:“那堪片片飛化弄晚,濛濛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殘雨”于飛花弄晚之際收住,即指春雨,再合末句“

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看,便可尋出春雨意象與春愁意緒聯結的隱隱扣痕。

宋詞中雨意象出現甚多,借雨意象抒發情感

春雨

以春雨大意象含蘊惜春生命意識的詞當數週邦彥的《大春雨》和史達祖《綺羅香·春雨》。周詞雲:

“對宿煙收,春禽靜,飛雨時鳴高屋。牆頭青玉旆,洗鉛霜都盡,嫩梢相觸潤逼琴絲,寒侵枕障,蟲網吹粘簾竹。郵亭無人處,聽簷聲不斷,困眠初熟。奈愁極頻驚,夢輕難記,自憐幽獨。行人歸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車轂。怎奈向、蘭成憔悴,衛玠清贏,等閒時,易傷心目。未怪平陽客,及淚落,笛中哀曲況蕭索、青蕪國紅糝鋪地,門外荊桃如菽。夜遊共誰秉燭?”

周詞喜用賦筆,用盡筆力採集種種小意象以構築大意象,小意象之間的距離較小,排列較密,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稱這種詞法為:“詞法之密,無過清真”,“詞法莫密於清真”。清真《大》詞構設春雨大意象即為小意象密集構制型。

宋詞中雨意象出現甚多,借雨意象抒發情感

春雨

詞的具體意象組接可作如下分析:起句以春禽靜襯春雨雨勢之大,關鍵處以“

”字作為點睛之語使春雨意象由視覺轉向聽覺,表現出了文字處理的巧妙功夫。接著以嫩竹經雨沖洗而面目全新襯說春雨的來勢不凡。琴絃受潮,枕障受寒氣侵襲,蟲網受春雨浸溼沾在竹簾上,一筆一個意象,也為春雨意象的壯大做出點滴貢獻。物盡而出之以人,面對如注春雨,孤獨之人只好躲在郵亭無人之處,於簷下處睡眠狀態而聽淅瀝不斷的雨聲。春雨為人帶來的愁苦於此端倪初露,那就是“奈愁極頻驚,夢輕難記,自憐幽獨”。下片完全轉入對行人惜春嘆己的全幅刻劃。春雨落地變成流潦致使車轂受妨,此為行人苦心的第一次點筆。蘭成、衛玠、馬融的自我認同,則是利用歷史意象顯現行人苦心的第二次點筆。

宋詞中雨意象出現甚多,借雨意象抒發情感

春雨落地

最後用春雨過後的雜草叢生,落花滿地,荊桃花褪,果實露出意象補敘春雨即盡之後,便是春去之日,惜春之意緒,至此在敘事寫物中緩緩露出。春天逝去以後,人如物漸近趨老,自然要感嘆不能與人秉燭夜遊。以此結詞,是對春雨大意象的層級升位,亦即意的突出傳達,具有重要的拉動詞脈作用。全詞的惜春生命意識始終在春雨大意象的構設中一點一滴地湧出,象成而意盡。在古人心目中,已成的春意象本來就含有傷春惜春內蘊,春雨意象則更進一步地突出和加重了惜春傷己份量,周邦彥此詞可謂臻於成功之至極。史達祖《綺羅香·春雨》與周詞創意完全相同,借春雨大意象表現惜春情懷。

宋詞中雨意象出現甚多,借雨意象抒發情感

春雨意象

在具體構制上,每一種小意象都不離春雨的形驅神使,在結構上以春愁作為情感主線。寫春雨則窮形盡相,寫情感則隨處點染。情出與春雨大意象的片片小意象構件拾揀相生相伴,沒有哪一種小意象為閒言閒語,《詞潔》所云“無一字不與題相依”正與上說相合。汪宗臣《江紅春雨》詞中以春雨大意關合惜春、留春不可的無奈,且反映了春雨連綿在心中引起的心情燥動,實也是惜春意義上的生命價值企盼。劉壎《惜餘春慢·春雨》詞也嘆春雨過盡,“又把一番春老”,而且為了留住已去的春天,不顧惜自然中的必然,在假想中“恨啼鳩,呼雲聲杳”,春雨大意象中包含的惜春生命意識如此這般地在詞筆的一步步推進中得以全方位顯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