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巧治蛇毒,還使文化遺產重煥光芒,卻自稱是個愛“管閒事”的老人

他能巧治蛇毒,還使文化遺產重煥光芒,卻自稱是個愛“管閒事”的老人

他,是深甽鎮長洋村

一位愛“管閒事”的八旬老人。

對周邊老百姓,

他自學醫理,40多年堅持山上採藥,

義務救助1000多名蛇毒病人;

對村莊文化遺產,

他自掏腰包,召集演出者,

使長洋村的《十番鑼鼓》再現光芒。

他能巧治蛇毒,還使文化遺產重煥光芒,卻自稱是個愛“管閒事”的老人

這位滿頭白髮、精神矍鑠的老人,就是郭正釗。

85歲高齡的他,身體依舊硬朗。

認真算起來,郭正釗已經管了40多年的“閒事”。

醫學世家出身的郭老,

雖沒進行過系統的醫理學習,

自小對醫書卻甚是喜愛,

在上山砍柴的間隙,也總會採些草藥研究。

經過長期揣摩,他對醫理有了深刻的見解。

他能巧治蛇毒,還使文化遺產重煥光芒,卻自稱是個愛“管閒事”的老人

1974年的一天,

郭老與村民郭照富一起上山砍柴,

郭照富一不留神被竹葉青蛇咬傷倒地。

郭老立即讓郭照富服下他隨身攜帶的自制藥粉,

並立即將他帶下山。

經過三天的搶救,

郭照富撿回了一條命。

從此,郭老開始了長達40多年的治蛇毒生涯。

他能巧治蛇毒,還使文化遺產重煥光芒,卻自稱是個愛“管閒事”的老人

至今,郭正釗共救助過1000餘位蛇毒病人,

最多的時候,一年就救了50餘人,

並且從來沒收過病人一分錢。

他笑著說:“我救人不是圖錢。”

他能巧治蛇毒,還使文化遺產重煥光芒,卻自稱是個愛“管閒事”的老人

為了節省費用,

郭老八十多歲高齡依然堅持自己上山採藥。

在我們眼裡稀鬆平常的植物,

在他眼裡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中藥材。

對於自己實在無法去採的高山藥材,則由他小兒子代勞。

他能巧治蛇毒,還使文化遺產重煥光芒,卻自稱是個愛“管閒事”的老人

儘管如此,每年郭老還是得貼五六千元錢用來購買藥物,

以保證每個被蛇咬傷的人都能得到徹底的治療。

走進郭老家中,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藥材

都被整整齊齊地收拾在箱子裡。

他能巧治蛇毒,還使文化遺產重煥光芒,卻自稱是個愛“管閒事”的老人

郭正釗說,

對於那些想來學醫的人,

他也盡心盡力地教學,並且送給他們醫書,

希望更多的人能掌握這門本領,

這樣萬一有人被蛇咬傷,就更方便救治了。

他能巧治蛇毒,還使文化遺產重煥光芒,卻自稱是個愛“管閒事”的老人

不僅救人,

郭老還使長洋村的《十番鑼鼓》再現光芒。

《十番鑼鼓》是寧海唯一的平調劇團耍牙劇目開場劇的前奏曲,

內容豐富多彩,曲調催人奮進、蔚為壯觀。

它由深甽鎮長洋村郭再初先生創始於明末清初,

一度名揚全縣和省市,

參加省市縣各級匯演並獲過大獎。

但由於各種原因,《十番鑼鼓》停演了。

他能巧治蛇毒,還使文化遺產重煥光芒,卻自稱是個愛“管閒事”的老人

身為《十番鑼鼓》演奏者之一的郭老,

實在不忍文化遺產在自己手中湮滅。

2011年5月,郭老聯合長洋村全體老幹部,

籌集資金,購置樂器、演出服裝,聘請老師,召集演出者。

每週三日,風雨無阻地排練。

經過連日排練,《十番鑼鼓》又再度與觀眾見面,

參加2011年縣老齡委的彙報演出時,

受到了廣泛好評。

郭老希望《十番鑼鼓》能重新走出寧海,

走向更大的舞臺!

他能巧治蛇毒,還使文化遺產重煥光芒,卻自稱是個愛“管閒事”的老人

“郭老是一位優秀的老年協會會長,

他做的好事數不勝數。”

簡短的一句話,

卻道出了鄉親們對郭老的讚美。

而郭老總是笑言:

“其實我就是個愛管閒事的老人。”

他能巧治蛇毒,還使文化遺產重煥光芒,卻自稱是個愛“管閒事”的老人

供稿:深甽鎮 童俊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