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並沒有被真正意義上的消滅,它消失主要原因是隔離了病原體

黑死病並沒有被真正意義上的消滅,它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隔離了病原體。黑死病的消失是西方疫病專家、歷史學家長期爭論的問題,直到現在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


黑死病並沒有被真正意義上的消滅,它消失主要原因是隔離了病原體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屬國際檢疫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中的甲類傳染病,在39種法定傳染病中位居第一位。鼠疫為自然疫源性傳染病,主要在齧齒類動物間流行,鼠、旱獺等為鼠疫耶爾森菌的自然宿主。

鼠蚤為傳播媒介。臨床表現為高熱、淋巴結腫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出血,以及其他嚴重毒血癥狀。本病傳染性強,病死率高。鼠疫在世界歷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我國在解放前也曾發生多次流行,目前已大幅減少,但在我國西部、西北部仍有散發病例發生。

(一)傳染源

傳染源為鼠類和其他齧齒類動物,其中褐家鼠和黃胸鼠是主要傳染源。野狐、野狼、野貓、野兔、駱駝和羊也可能是傳染源。病人是肺型鼠疫的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

1、鼠蚤叮咬傳播

鼠蚤叮咬是主要的傳播途徑,由此可將動物身上的病原體(鼠疫耶爾森菌)傳播給人,形成“齧齒動物→蚤→人”的傳播方式。

2、呼吸道感染

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帶有大量的鼠疫耶爾森菌,可經呼吸道飛沫形成人際間傳播,並可造成人間鼠疫的大流行。

3、經皮膚傳播

接觸傳播。健康人破損的皮膚黏膜與病人的膿血、痰液或與患病齧齒動物的皮肉、血液接觸可發生感染。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無年齡和性別上的差異。疫區的野外工作者、與旱獺密切接觸的獵人、牧民是高危人群。感染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預防接種可獲得一定免疫力。

黑死病並沒有被真正意義上的消滅,它消失主要原因是隔離了病原體


嚴格控制傳染源

(1)管理患者發現疑似或確診患者,應立即按緊急電話和網絡報告疫情,城市不得超過2小時,農村不得超過6小時。同時將患者嚴密隔離,禁止探視及患者互相往來。患者排洩物應徹底消毒,患者死亡應火葬或深埋。對於肺鼠疫患者要進行嚴格的隔離以防空氣傳播。各型鼠疫患者應分別隔離,肺鼠疫患者應單獨一室。

不能與其他鼠疫患者同住一室。腺鼠疫隔離至淋巴結腫完全消散後再觀察7天,肺鼠疫要隔離至痰培養6次陰性。鼠疫接觸者應檢疫9天,對曾接受預防接種者,檢疫期應延至12天。

(2)消滅動物傳染源對自然疫源地鼠間鼠疫進行疫情監測,控制鼠間鼠疫,廣泛開展滅鼠愛國衛生運動。

2.切斷傳播途徑

(1)消滅跳蚤患者的身上及衣物都要噴撒安全有效的殺蟲劑殺滅跳蚤,滅蚤必須徹底,對貓、狗,家畜等也要噴藥。

(2)加強交通及國鏡檢疫對來自疫源地的外國船隻、車輛、飛機等均應進行嚴格的國境衛生檢疫,實施滅鼠、滅蚤消毒,對乘客進行隔離留檢。

3.保護易感者

(1)保護接觸者在流行時應避免接觸蚤,腺鼠疫患者的接觸者應用適當的殺蟲劑進行滅蚤,所有的接觸者是否需要用抗生素進行預防服藥都要進行評估,與疑似或確診的肺鼠疫患者的接觸者後要用四環素或氯黴素,分4次服用,從最後接觸的時間起連服一週。也可口服磺胺嘧啶;另外,環丙沙星對鼠疫桿菌也是敏感的。

黑死病並沒有被真正意義上的消滅,它消失主要原因是隔離了病原體


(2)預防接種自鼠間開始流行時,對疫區及其周圍的居民、進入疫區的工作人員,均應進行預防接種。常用為EV無毒株乾燥活菌苗,皮膚劃痕法接種,即2滴菌液,相距3~4cm。2周後可獲免疫。目前的疫苗仍不能對腺鼠疫和肺鼠疫產生長久的免疫保護,因此,一般每年接種一次,必要時6個月後再接種一次。我國新研製的06173菌苗免疫動物後產生F1抗體較EV株效果高1倍。

(3)醫務人員保護個人防護進入疫區的醫務人員,必須接種菌苗,兩週後方能進入疫區。工作時必須著防護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鏡、穿膠鞋及隔離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