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作為囯家集訓隊,為何不支持球員留洋?

小小德賽洛


你出去,是需要競爭的。不競爭,誰給你飯吃?看看女籃,韓旭和李月汝,一個出去一個不出去,這就是差別!


段作奇


作為一箇中國的一個球迷,支持自己喜歡的足球俱樂部無可非議,但在評論國家隊層面以及其他足球俱樂部時,最好能實事求是,不要去過分貶低、謾罵對方,甚至編造一些無中生有的東西來博得眼球。

一.恆大足球俱樂部代表不了國家集訓隊,只是國家隊裡恆大的球員較多而已。作為恆大足球俱樂部近十年來,幾乎壟斷了中超聯賽的所有冠軍(除2018年上港獲得一次),又二奪亞冠冠軍,已成眾所周知關注的對象。而在國家隊的個別隊員,由於其在國家隊和俱樂部的表現不一,而招來球迷各種各樣的非議,這也是事實真相。但要把帽子扣在恆大即是國家集訓隊上,就有些牽強了!

二.對恆大不支持球員留洋一詞不敢苟同。

恆大作為國內的頂尖足球俱樂部,隊內有許多優秀的年輕球員,平時連首發上場都要靠競爭及狀態去爭取去輪換,所以一、二個球員出去留洋,不會影響到球隊的整體實力。另外,作為恆大老闆許家印,有著打造世界一流球隊的抱負,而且根本就不差錢,怎麼可能會不支持球員留洋呢?

但無風不起浪,也許根源出在恆大的個別球員身上。國外的一傢俱樂部抱著各種目的,希望該球員留洋到他們俱樂部效力,但該球員也是以各種理由拒絕了邀請。

所以這第二頂帽子,也不該扣在恆大足球俱樂部的頭上!

以上只是我淺薄的見解,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




趙國俊5


支持球員留洋也不是無條件支持的啊!多少球員留洋只落下個“看水機”的職位,那叫留洋嗎?國安的張稀哲不是去了德甲嗎?可學到了什麼,得到了什麼沒有?所以說:恆大並非不支持留洋!但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球員敢去嗎?韋世豪直言:在還沒有真正的實力能上場的話,還是留在恆大繼續努力!這是多麼實話實說,實事求是的啊!


法理統一


從12年引進孔卡開始金元政策,歷經七外援、囤國腳、廢國腳、阻留洋、青訓空頭支票、國家集訓隊以及八歸化。

以大量冠軍為籌碼,以鍛鍊國家隊的名義,要求足協給予特殊紅利政策,最後換來的是犧牲球員前途以及國家隊成績的代價,從以前的亞洲的一二流淪落到現在連菲律賓、敘利亞也踢不贏的三四流。

先狂攬35位國腳,把本土球員身價炒高,達到我可以揮霍浪費,你卻無人可用的目的,再以鍛鍊國家隊名義低價打包準國腳,然後佔用其他隊歸化名額以實現自己名義上的“全華班”,最後強制合同尚未到期的老將離隊。

目的只是為了維持俱樂部的高光成績,賺取大量不諳世事的成績球迷,以此為營銷手段提高集團知名度,降低全國各地拿地的政策性障礙以及成本。本質上是一家房地產企業,以足球為突破口,十年間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小企業晉級為世界500強,身價上漲的速度甚至比阿里和騰訊還要快。

不要說什麼巴薩、皇馬、拜仁也是囤積國腳以及擁有大量外援,人家是真正的市場化,以球員能力為基礎,以國際價格買賣球員,不會向足協要政策,不會為國家隊主教練買單,不會要求低價打包準國腳,不會一支俱樂部歸化八位外援,更不會用足球作為晉身世界500強的敲門磚,全世界房企多如牛毛,用十年時間達到如此“成就”的獨此一家。

可憐的是那些球迷,被人當槍使還覺得自己是真理,最後也必然和那些前國腳是一樣的結果。



慈悲浪子26


1.首先,樓主這個提問故意跑偏。

2.其次,恆大並沒有說不支持留言,而是要求留洋的隊員必須要有足夠的上場時間以及自身的能力;既然是我派你出去的,那你就應該回原隊效力,除非是按市場經濟來辦事,交納正常的轉會費。否則出國轉內銷的事情又會發生。

3.再三,一個國家足球水平的提高不是靠一兩個人所謂的留洋鍍金以後來達到的,而是有計劃,有規模的發展青訓,並且讓這些青訓隊員通過實戰的機會來提升自己,包括出國留洋。

4.最後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要讓外行人來指導內行,應該讓足球人管足球,不要拔苗助長,不要摘桃。


純純汽油


恆大足球就是金錢至上,留洋運動員肯定會減少恆大收益,所以,恆大不支持運動員留洋。

恆大金錢足球搞垮了中國男足基礎,搞垮了中國男足運動員進取心,只認錢,不踏踏實實練苦工,好高騖遠,妄想一步登天,中國足球就是被恆大金錢足球禍害了!中國足球出路在於讓全中國老百姓子弟能夠正常踢足球,想踢球有地方,絕不能把中國足球搞成富人俱樂部,那樣的話,中國足球永無翻身之日!


大傻瓜膽小鬼


感覺題主這一問題提的有點偏頗。

首先,國家隊是國家隊,俱樂部隊是俱樂部隊,俱樂部隊肯定不會成為國家集訓隊,這是沒有道理的,也不符合國家隊利益的。國家隊的成員組成,可以在成績好的俱樂部隊裡面選擇比例高一點,因為成績好的俱樂部的隊員各方面肯定要優秀一點,比賽的機會肯定多一點,比如就以恆大為例,恆大的隊員獲得了聯賽冠軍,獲得了亞冠冠軍,不在這樣的隊裡面選隊員,難道還會在中甲,或者降級的隊員裡面去選隊員?如果真是這樣,噴子們肯定是毫不猶豫的噴了吧?當然,一個俱樂部隊的隊員肯定不是國家隊隊員的全部。比如德國隊,很多時候就是由鼎盛的拜仁慕尼黑加多特蒙德隊為構架組隊,西班牙隊一般就是以皇家馬德里和巴薩為構架組隊,但都是選擇了其他俱樂部隊的優秀隊員補充到裡面的。

其次,對於恆大隊來講,本身就是一個很優秀的俱樂部隊了,出去的隊員,未必能有恆大的條件。有能超過恆大條件的球隊,達到鍛鍊球員的目的的,以現在中國球員的技術能力,球員在那裡可能未必上得了場。球員的狀態是以比賽來保證的,上場你都保證不了,何來鍛鍊的價值?所以,不是俱樂部不想,而是球員自己水平不夠!水平夠了,俱樂部恐怕巴不得把你賣出去,狠賺一筆,有何不可?畢竟球員買賣也是俱樂部盈利的一種手段嘛,你說,是不是?


雄鷹漫步醉花陰


這個說的就不好了吧?第一,恆大怎麼就是國家集訓隊了?第二,恆大怎麼就不支持球員留洋了?

首先恆大就不是國家集訓隊!恆大是一傢俱樂部,只是俱樂部怎麼會成為國家隊呢?固然是有很多球員入選國足,但是作為中國頂尖的一傢俱樂部有很多球員進國足很正常!當然恆大彙集了全國最優秀的球員,可那都是通過市場轉會得來的,有什麼奇怪嗎?而且其他俱樂部也有很多球員入選國足,上港、國安、魯能等等每個俱樂部幾乎都有一些,只不過恆大的國腳多一些而已。

其次,恆大不存在不支持球員留洋的行為。只不過有一些球員,考慮到留洋可能會有出口轉內銷的行為,保護球員不讓留洋,是很正確的做法。比如,胡睿寶當初就吵著要留洋,其實是被經紀人害了,恆大不讓他留洋,怕出口轉內銷,結果胡睿寶非要出去留洋,出去了又沒打上比賽,最後現在又回到恆大,白白浪費了成長的機會!

還有,恆大一直在支持一些球員留洋。比如張奧凱就轉會到西甲西班牙人,雖然是二隊但或許以後能被提拔到一隊,和武磊並肩作戰!還有韋世豪和楊立瑜,恆大本來這個轉會窗也支持他們留洋,韋世豪都被格拉納達看上了,但是最後足協突然出臺了非血緣歸化球員限制上場政策,讓韋世豪不好離開恆大,沒辦法只能在把韋世豪留下來。但如果有合適的歐洲俱樂部恆大依然會送韋世豪留洋。



所以無論是上港,還是恆大,國內俱樂部現在都是支持球員留洋的。但中國球員實力不行,又有些浮躁,因此留洋需要謹慎考慮才行!


樹魚的哲學


所謂的國家集訓隊,只不過是恆大去年(2019年)為了2000萬一名強行從各隊挖人的手段而已。

去年轉會去恆大的五名球員無論上賽季表現如何,按照他們當時轉會到恆大當時的行情,每個人正常轉會費都不會低於一個億。或者可以這麼說,沒有所謂的國家集訓隊這個名義,這些球員可能給多少錢母隊都不會輕易出手。

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長春亞泰的何超。2018賽季,何超擁有u23球員身份,又是u23國家隊隊長。在中超實行u23政策的大環境下,當時何超的身價應該是最高點。而且,當時確實有球隊出1.5億高價求購何超。

如果俱樂部有意出售的話,這個時間當然是最合適出手的時刻。可是很明顯俱樂部並沒有出售何超的打算。

有人說長春亞泰2018賽季不幸降級,這才是何超出走的原因。其實這也不對,因為長春亞泰俱樂部降級的第一時間就已經說了,不會拋售隊中主力球員。事實上,2019離隊的球員除了外援之外,主力球員只有何超一人。另一名轉出球員蔣哲的主力位置在2018賽季已經被嚴智宇所代替。主力中後衛孫婕只是以短暫租借離隊,並且與2019賽季中期迴歸。孫婕的出走更像是球隊對於球員2018賽季表現不滿的一種懲罰而已。

綜上所述,正如俱樂部所說的那樣,並沒有要拋售球員的打算。更何況是以2000萬的“白菜價”出售隊中主力球員。

也就是說沒有所謂的國家集訓隊,所謂的為國家培養人才,恆大不可能將這些當打之年的球員迅速且順利的網絡到自己的旗下。

國家集訓隊,只不過是恆大俱樂部為了自身利益所編造出來的而已,足協也從未公開承認過。只不過是配合恆大,也未曾公開否定過而已。這樣做的目的依然是給其他俱樂部壓力,使得其他俱樂部不得不放行恆大所相中的球員。而且還得是不得已以低價出售。

恆大網絡年輕球員的目的,只是為了要讓俱樂部本身完成新老交替,並不是像他們口號所喊的那樣是為中國足球培養人才。

站在俱樂部的角度,要一直保持球隊的競爭力,提升自己的實力,並且同時削弱對手的實力。即便並非是自己非要不可的球員只要是能幫助對手提升實力的,只要是搶過來,自然也就達到了削弱對手的目的了。這同樣符合俱樂部的利益。

至於不放隊中人才留洋,這也很好理解。如果是短期租借離隊,即使出去了,也達不到鍛鍊球員的目的。如果是轉會的話,在中超本土球員身價虛高的大環境下,這明顯是一筆賠本買賣。同樣站在俱樂部利益方面考慮,放球員留洋會使得球隊實力有所下降,同時也得不到任何利益,反而會賠錢,自然不會這麼做了。

總結一下,恆大是一個很專業的足球俱樂部,所做一切決定都是從俱樂部自身利益出發。所謂的國家集訓隊只不過是坊間傳聞,和為國家培養人才一樣這只不過是為了俱樂部自身利益發展的一種商業手段而已。中國是人情社會,有時候這種空泛的口號比付出大筆金錢更有效。


捌肆B4飄渺


我們國足現已可成功的對抗:泰國、緬甸、越南,雖有時也榮領失敗,但那叫“大度”,可惜這些小國家“不懂漢文化”!不懂恆大之“足球不是贏榮譽,是友誼”。什麼叫踢球:在恆大的的圈裡,踢的不是球,是金錢和名譽;出了恆大的圈哪怕是為國征戰,我不講什麼國家榮譽,團隊配合,只講個人主意。


再說近些年國內留洋的人還少?只不過是換了身份洗白一下,帶上個“留洋”的金身,回來在俱樂部之間來回倒賣賺個差價,即“虛抬身價”。

留洋的球員,本身一瓶不滿半瓶晃盪的底子,跟國外大牌提鞋都不配,去了也只因俱樂部之間的協議偶爾露個臉,大多時間坐冷板凳。沒實力,誰屌你。

要恆大支持留洋有屁用!關鍵是人家歐洲球隊要看上才對。靠那些角球出邊線,停球十米遠,想靠滿身紋身唬人的啤酒肚、白斬雞,踢球無章法,腦子堪比豬的貨色,你就是白送倒貼人家歐洲四流聯賽也不要,誰願與豬為隊友。

為何日韓球員獲歐美強隊尊重?人家有的是足球理念與信仰。上場踢球踢的是榮譽、有榮譽感方有動力變實力與球技。這點等我們下輩子的球員再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