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射阳公安尤立勇:紧扼疫情传播的“咽喉”

在公安战“疫”一线,如果说交警组成的是县域地区的“显性防线”,那他们则组成一道看不见的“隐性防线”。他们从大年初一下午开始,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夜以继日地筛选核查可能性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身份信息,为疫情防控工作明确具体监控对象,努力切断病毒感染的渠道,减少外部疫情向本县扩散的可能性,守护着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江苏省射阳县公安局疫情防控专班数据研判组长尤立勇就是其中一员。

“尤组长,这个经过湖北回射阳的人是兴东居委会的,应该分给哪个所?”“派发到城东派出所。”……2月3日下午五点多,记者见到尤立勇时,他正在忙着与数据研判专班组成员一起确认外来人员的信息,确定外来人员是否是从湖北来射人群、从射阳去湖北的人群、途经武汉来射的人群这“三类人群”之一。

数据研判专班组主要职责就是从上级公安机关提供的数据中筛选核查出“三类人群”,将人员信息核实后交派给派出所民警核对,再协同当地政府、卫健部门落实后续情况登记、监测防控等措施。能否迅速“定位”可能携带病毒的传播源,事关防控工作能否有效开展。1989年从公安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曾从事户政管理工作24年的尤立勇,既精通计算机技术、又对全县地域与人口情况特别熟悉,这个工作他是最适合人选。于是,在这个非常时刻,他被领导委以“数据研判组长”的重任。

每天数据研判组要处理大量的模糊人员信息,从早晨八点上班到次日凌晨两三点甚至更迟,数据研判组的成员持续着高紧张、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数据研判组日常有七八名工作人员,若是遇到数据增多的情况,还要调度其他人员辅助班组开展工作,多的时候达到十三四名。尤立勇更是一刻不停、一丝不苟,丝毫不敢懈怠,核查数据、统计表格、向上通报、向下分发任务、协调区域间任务分派。“早点让这些模糊的人员信息‘见底’,就能早点让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放心。”真正让尤立勇担忧的,还是那些不能“见底”的外来输入人员,排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能性患者,为疫情防控工作明确对象,努力切断病毒感染的渠道。

核查工作中,最难的有时候是与核查对象的沟通,尤立勇总是耐心教授青年民警沟通技巧:“你们通电话的对象现在内心都比较脆弱和敏感,你们一定要注意讲话的方式方法,态度要温和,语言要简练。”

“一个手机号码,接通了,说两句挂掉。再打,直接被摁掉了。再打,在对方下‘最后通牒’前恳请他配合一下工作。”电话拨通后,很多接到电话的群众有情绪,拒接、不配合等情况时常发生。有时组员都急哭了,尤立勇开导他们,并和他们一起想办法再继续沟通。先发短信说明情况,再仔细解释、宣传,消除对方疑虑,争取对方配合。

在这没有硝烟的幕后战场,尤立勇和数据研判组成员只有不分昼夜的工作,只有日复一日的重复,只有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年初一以来,在县公安局大楼上,这里的灯总是亮得最早、熄得最晚。

“我爸回来了吗?”“还没呢,刚电话联系了,要12点向后再看呢。” “现在就担心我爸,他已经不年轻了,千万不能生病啊” “没事的,你忙自己的事情,爸爸有妈妈呢!”“爷爷生病爸爸有空去看的?”“我代替他去了”……

在尤立勇的手机微信工作群里,他总是能及时回复,立刻协调解决问题。而“幸福一家人”的聊天群里,却很难见他“冒泡”,几乎都是妻子时长云和女儿尤馨悦的对话。远在日本访学攻读预防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女儿对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十分关注,用所学知识解释病毒传播的医学规律。随着疫情的蔓延,女儿为父亲总是顾不上自己的身体,与科学防疫“逆着来”担心。更有几次,妻子时长云只能悄悄拿着丈夫的手机以丈夫的口吻给女儿说几句轻松安慰的家常话,让女儿放心。

“每天夜里回到家,从进门开始,就听他手机响个不停,有时半小时和他都插不上一句话,我和他说还不如就在班上不回来呢。自年初一后,他回来就跟我分房间休息了,一是怕打扰我休息,二是要‘自我隔离’。”时长云既替日夜加班的丈夫担心着,又常常被丈夫感动着。由于用眼过度,尤立勇眼睛结膜充血红肿疼痛难忍,时长云连夜去药店给丈夫买眼药水;因为不能按时吃饭,尤立勇夜里胃痛腹泻,时长云只能担心着为他拿去暖水袋、端上热水和胃药。了解丈夫的时长云知道,疫情一天不结束,丈夫肯定是不会好好休息的,更不会丢下工作去医院检查的。

去年腊月二十六深夜,尤立勇81岁高龄的父亲尤保清突发脑梗被送到县医院急救。连续挂水治疗几天,直至腊月二十九病情相对稳定后才回家中保守治疗。在兴桥镇万隆村尤立勇父母的住处,面对记者的采访,正卧病在床的尤老爹十分感慨地说:“在医院都是媳妇忙前跑后的,儿子说好这个假期能在家多待几天,好好陪陪我的。谁知大年初一下午接到个电话,就立即走了,到现在也没回来。但我知道他的工作一定和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我不能叫他回来耽误正事。就希望疫情早点过去,他的工作能轻松些,也能回来看看我们。”

虽然家人满心的担忧,但疫情防控工作还在继续。尤立勇和他的战友们依然奋战在紧扼疫情传播 “咽喉”的第一线,在协调、督促、沟通、解决问题中,马不停蹄……(通讯员 张伟 成杰 张学法 袁祥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