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的教育中,是习惯养成重要,还是成绩重要?你怎么看?

大全解


对于事物的认识,要把握好其内在的因果关系,正确明辩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如果有人问,一个人是活着重要,还是挣钱重要?

实际上,这不是一个明智的提问,因为不挣钱,人无法生存,有钱没命,要钱干嘛,没命也挣不了钱。

这里回到小学教育中来,在小学教育中,行为养成和成绩提高是一体的。

谁都希望孩子成绩好,但要好成绩,得有条件,有手段。而行为养成就是提高成绩的手段与条件之一。

成绩绝不会无缘无故地提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成绩提高,而没有成绩的提高,就无法证明行为习惯有良好的形成。

手段为目的而生,通过手段达到目的,而没有目的的手段又是毫无意义的

你说,谁最重要,谁不重要?


飞鸟留痕2O16


刚好儿子也上小学了,在陪伴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体会比较深。可以来分享一下。


先说一下我们家的情况

从儿子上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告诉他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儿,写作业,收拾书包都是他自己的事儿,他自己要负责。我也就没有给他收拾过书包,没有盯催过他写作业,但他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儿就是写作业。我只负责签字,有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需要我读题目。慢慢的就会发现自己会写错,交作业的时候会挨批。他就跟我说,妈妈你签字的时候能不能认真一点,帮我检查一下啊,老实说以后写错就不要再交作业了。我就跟他说,妈妈的名字写的很认真啊,这是老师对我的要求。而检查作业跟写名字没关系,检查作业是你的事儿,你想要把作业写好写对,就得去检查啊。


后来,他真的就开始写完作业自己去检查,当然我要做的就是即使的肯定他的这种行为,表扬他的进步,让他保持。后来,我经常加班,如果等我回去读题就会耽误时间,影响他其它活动的安排,他就开始连蒙带猜,慢慢的竟然也就认识那些字了。


从幼儿园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培养他的时间管理能力。上小学以后,每次写作业都会很专注,也会安排好自己每天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要写作业,,要吃完饭,还要上兴趣班,还要睡前读故事。如果一项拖拉,或者浪费了时间,就会影响自己去做其他的事情。所以他自己会安排的好好的。高效是一种习惯,随着以后年级越高,学习压力越大,效率就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我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中,教会他坚持,耐心,反复练习。抓住一切机会去表达他在这些方面表现出的行为和进步。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孩子坚持表现出这些行为,慢慢的就会养成习惯,就会培养出积极的思维模式。每当自己做的不好,或者成绩考的不好时,他就会去想这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练习的还不够。就会去多练习,多学习。


我的感受

给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积极的思维模式,比成绩更重要。成绩是一种结果,如果只盯着结果是没法改变结果的。而影响成绩的因素就是学习过程中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当孩子有了好的习惯,积极的态度,结果就能被改变。不管是对于学习还是其他事情,不好都是一时的,孩子有能力去改变。这才是决胜的关键。才是学习这场马拉松比赛中保持领先的关键。


小学阶段作为12年学习生涯的开始,也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而实际情况是家长往往一开始就会把关注点放在成绩上,盯在这个结果上,而忽视了过程,忽视习惯的培养。小学的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可能家长盯一盯,管一管,学习也不会差。习惯的重要性体现的还不明显。可是越到往后,年级越高,初中,高中,这种综合素质能力就会影响越大。可如果前面的习惯没养成,就会越来越吃力。


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彼此之间拉开差距的往往就是习惯和态度。所以,这也是我们从小应该给孩子培养的,教会孩子的最重要的东西。


小晗晗爱阅读


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是等同的。有了好习惯的学生成绩差不了哪里去,成绩好的学生一定有好习惯。这也是教育上常说的,抓成绩,先抓习惯。

去年接手的一个班的语文,三年级,发现在听写生字时一半学生会写错,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上十个词语,让学生抄写,发现这些学生眼晴盯着黑板,手不停地写,于是,我要求学生养成写字时把字记在脑海里,然后低头就写,不再抬头看黑板或课本,并要求家长配合帮助学生养成习惯。第二天听写,学生错的少了许多,以后很少有学生出错了。



有一个学生叫陈小明,作业时头一页书写非常认真,越来越潦草。我和其母亲沟通后,学生做作业磨蹭,到后来时间不够,乱写一通。我制定了作业习惯,限定时间,自已一室,保持书桌干净,提高专注力。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小明的作业质量越来越好。


好习惯等于好成绩,抓学习先从习惯开始。


青青杨柳


明年就读一年级了,还是很有必要渗透一点一年级知识的。原因如下

一,虽然国家一再强调不允许提前授课,但是管不住私立幼儿园啊。当你白纸一样的孩子和其它已经学完拼音,数的分成的孩子,坐在同一间教室学习。可想而知你的孩子能有多累。

像我今年带的班级孩子里,几个特别出色的孩子真的都是私立幼儿园出来的。

二,老师上课会有教学进度管着,会根据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情况微调进度。由于班里大部分孩子都提前学过了,所以老师不会因为少数孩子跟不上就停下来等你。假如你的孩子正好是这少数几个,那你等着孩子每天回家鸡飞狗跳吧。

三,渗透要有方法。我侄女一年级前也读私立幼儿园,但是提前跟老师说好,我们不写字。需要读,需要认,需要背的,我们都跟着做,就是不写字。因为孩子手还没发育好,长期握笔写字,一怕影响发育,二怕写字不规范,将来一年级老师难以帮她改正。所以后来毕业,她积累了足够的识字量,拼音都会认,会拼,数的分成也没有障碍。一年级开学后,刚开始因为初学写字速度慢,写的不好看,后面一个月过去,习惯了,各方面都能跟上,特别优秀。

四,渗透要把握度,不能让孩子在上学前,就因为学这些知识厌学。多种方法帮助孩子识字,游戏巩固记忆。生活中识字,明白字义。学数数,简单的加减。让孩子觉得学习也有趣。提前学习,最最重要的就是识字量,识字量上去了,语文数学都受益。尤其考试的时候,会自己读题的孩子绝对比听老师读题的孩子做题好。

五,最后说说提前学的坏处吧。如果提前学的太多,对孩子上学后更不能放手。因为孩子小,一年级正是养成各种学习习惯的时候。由于提前学会,孩子上课即使开小差,不听课,也影响不了成绩。因为她已经学会了。这就会让孩子有一种印象,我不听课也能考好学会。以后我想玩就玩一会,我上课可以不用全神贯注。你看,这就是坏处,不利于孩子学习习惯养成。这种思想一旦固定,孩子将来会很危险。因为她提前学的老本吃完后,成绩就会慢慢滑下来,而孩子自己却意识不到。将来的成绩可想而知。

好了,好处坏处都说了,大家自己看看吧,到底要不要提前学。





二宝妈的日常生活


成绩和学习习惯相比,学习习惯更重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后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至关重要。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成绩只是一时的高低,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我认为在小学三年级以前,家长不要只重视每次的考试成绩,要陪伴孩子一起做作业,养成爱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家长可以在一旁看书和报纸,而不是在打麻将,玩手机或看电视。慢慢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养成了,到初中就不用天天大人盯着了,他会很喜欢的去学习。甚至把学习当成一个乐趣。我们孩子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虽然不是特别优秀,但大学考上西安交通大学,又被保送到美国密歇根大学读研究生,现在已经毕业了。


赵建永jjam


习惯,积久养成的一种方式

我想大家都是从学校一路走来,真正特别聪明的人,真的是少数,大部分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

努力真的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吗?不一定吧!

我高中有个很可爱的女同学,我早上没到教室,她已经在背书了,我晚上离开学校,她还在给自己“加餐”,题海中战斗,她不是遨游而是溺水了。

其实,大家都很佩服她的认真和刻苦,但是不合理的作息时间导致他在上课的时候,开小差、打瞌睡.......我们都见过学习异常勤奋但是成绩还是很一般的同学,他们的智力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们的习惯却是很相似。花费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

有些时候,在特定的场合做特定的事情,合理的规划每天的日程安排。寻找到自己的学习习惯,一定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良好的习惯,不仅会提高我们的成绩,还会让我们学的更加轻松!


如果有感,欢迎交流哦~~~


亦或再相逢


教育孩子是重视成绩还是养成学习习惯?

教育孩子应该更侧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比较好一些。

当孩子把学习当成了一种习惯,自然而然他的成绩也会不断提高。有不少的父母很看重孩子的成绩,但比成绩更重的是孩子对学习的认知与理解。当孩子的内心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理解了为什么而学习的时候,你还会担心孩子成绩提不上来吗?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与传教,离不开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及优秀的思想品质。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怎样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的意义在哪,让他们充分理解学习目的,从而让他们改变自己,养成一种爱上学习,乐于学习的好习惯。从根本上解决学而为我,我为自已而学的观念。

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的是耐心说教、培养。父母在这其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已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前程,哪就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们在温馨和谐有爱的环境中快乐学习。

合理的学习方法,正确的引导方式,积极的思想意识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爱上学习,乐于学习才是提高成绩的正确途径。



爱让世界充满美好


刚才粗略看了一下,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学习习惯重于学习成绩。但是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这个问题我们工作室已经有八年的工作经验。简单的说,一个良好的好习惯是需要日常养成的,养成是需要方法的。如何让孩子们爱上学习,我们做过专门系列的课程。感兴趣可以翻看我们工作室的掌门直播间。很多免费的公益课程。讲多了怕有广告嫌疑,感谢信任,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方方梦语


在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习惯的养成更重要。

1.学习成绩很重要。孩子到学校里学习,学校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就是教孩子学习,孩子的学习成绩当然很重要。小学阶段,孩子的考试科目有四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只考语文、数学两门功课。每门考试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有的孩子每门考试成绩,都在85分以上,家长还不满意,还抱怨孩子的考试成绩,没什么不在九十分以上,为什么不能门门考满分?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很高的。拿什么衡量孩子优秀不优秀,多数家长都是看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以说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

2.习惯决定一切。孩子在学校里学习,学习成绩当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却是孩子的习惯的养成。孩子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孩子的习惯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习惯有: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边听边记的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踊跃发言的习惯,坚持写日记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如果孩子的习惯能自觉养成,孩子的学习,根本不用家长操心,孩子自己就能做得很好。老师上课也不用操劳,一节课很轻松地上完了。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地上去了,并且还能保持优秀。

3.成绩和习惯是互相联系的。学习习惯决定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学习习惯好,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优秀;孩子的学习习惯差,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一定很差。但是也有个别孩子的学习习惯差,可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很好,那是因为孩子的智商高,绝顶聪明,孩子不怎么认真学习,也能取得好的成绩。可是这种学习成绩不是持续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不稳的是时好时坏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了,也能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孩子学习成绩好了,自然会受到家长的认可,老师的表扬,孩子会愈发努力学习,愈发促使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由此看来,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能促进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张志学689360


我研究家庭教育十几年,一直以好习惯好品质研究为核心,通过对抽样孩子的习惯培养和跟踪情况来看,只要父母能重视家庭教育,能够持续从幼儿期对孩子进行好习惯养成,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好品质、好习惯、好成绩。

我经常都能收到个别家长给我的回馈,说通过对孩子进行生活、学习和情感习惯的培养,孩子生活越来越有规律和节奏,孩子自控力越来越好,孩子独立生活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培养越来越顺利。最让人欣慰的是孩子的成绩始终处于优秀段,并且比较稳定。我就对家长们讲,好习惯决定着好习惯,只要你相信这点,你每天坚持抓养成即可。

因此,对于小学生家长来讲,如果你被老师的课外作业绑架了,你被补课班的作业绑架了孩子,你孩子的好习惯培养几乎没有时间了。慢慢就会陷入疲于应付的沼泽,这对你和孩子来讲,无异于一场灾难。因为孩子没有从最需要的识字兴趣和阅读兴趣入手,仅靠课本所学的那点生字,无法提高学习的理解能力,只能靠父母陪伴,当一个朗读的机器,逼着孩子学习的一个无情的机器。

很多孩子就是在老师逼,父母逼着学的情况下厌学的,而厌恶学习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极度不感兴趣,专注力自然不在其中。只要专注力差,必然会导致思维不活跃,学习缺乏连续性,想拥有好成绩,也根本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