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还会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免疫编辑

免疫系统既可识别和杀伤肿瘤组织,又能推动肿瘤组织的严化程度的增加,这种双重作用被人们认识后,肿瘤"免疫编辑"学说被正式提出。

免疫编辑学说认为:免疫系统既可清除肿瘤细胞,又可能促进免疫无反应性或免疫耐受性的产生。肿瘤细胞在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免疫原性强的肿瘤细胞克隆被清除,免疫原性较弱的肿瘤细胞克隆得以保留,最终成为优势肿瘤细胞群体,在免疫系统无明显缺陷的情况下继续生长。

免疫系统还会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免疫编辑

癌症免疫编辑通过三个阶段进行:消除,平衡和逃避

在消除阶段,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协作识别已经逃脱内在肿瘤抑制的恶变细胞并在肿瘤临床可检测之前消除它们。如果肿瘤细胞的破坏发生,则消除构成免疫编辑过程的总体。

能够在消除阶段存活的肿瘤可以进入平衡期,细胞免疫原性由适应性免疫系统编辑,而将恶性细胞的净增殖维持在稳态。

然后,肿瘤逃避免疫编辑进入无限增殖的阶段。主要是由于免疫抑制和/或免疫侵袭途径的激活。逃逸的肿瘤是临床可检测的可见肿瘤。如果肿瘤免疫治疗不能产生有效的肿瘤应答,或者没有克服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可见的客观反应无法产生,这类病人往往被认为是存在先天耐药。

相比之下,有效的免疫疗法可以将肿瘤推回到消除阶段,即我们看到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或者,如果使用的免疫疗法未能完全克服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则肿瘤可能进入平衡阶段,其特征在于存在部分应答或者 mix response。能够逃避或抑制抗肿瘤免疫力的所选肿瘤细胞克隆的生长可导致二次逃逸,其临床特征为获得性耐药。

免疫系统还会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免疫编辑

Cancer immunoediting and resistance to T cell-based immunotherapy

甚至有人用这样一段罗曼蒂克的语句来描摹:肿瘤和T细胞在一种高雅的舞步中,唇齿相依,移形换影。

穿"迷彩服"的肿瘤细胞

早在2002年,Schreiber和Dunn等首次提出了肿瘤免疫编辑学说,揭示了肿瘤细胞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的机制,这个学说对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指导作用。

专家解释说,健康人体内,每天都有几十万正常细胞变成突变细胞,又有几万个突变细胞变成癌细胞。正是体内免疫细胞功能正常,及时清除了肿瘤细胞,才保持了机体的健康状况。

但是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其体内的免疫细胞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接受肿瘤细胞的免疫编辑作用,体内免疫细胞抗肿瘤作用逐渐降低,直到最后不能发挥作用。

"这好比肿瘤细胞穿上了迷彩服,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同时肿瘤细胞会分泌一些免疫抑制因子,像饲养员一样驯化了免疫细胞,不让它有免疫反应。"天津市肿瘤医院主任医师任秀宝这样形容。

当然,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但对于肿瘤患者而言,结果都一样,那就是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逃逸了免疫细胞的攻击。

免疫系统还会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免疫编辑

过程和输血差不多

免疫细胞移植又称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

免疫细胞之所以可以杀伤体内肿瘤细胞是由于其细胞表面有一种特殊的受体,这种受体可以与癌细胞表面的配体相结合,通过释放特殊的物质、释放细胞因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三种途径发挥靶向抗肿瘤作用。

当然这些免疫细胞不是从供者身上取出来直接移植到体内的。

专家称它和输血过程相似。首先用血细胞分离机提取供者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一群增殖细胞,这样才具有以上所说杀瘤功效。培养后的细胞加入生理盐水中,并混合其他药物,通过静脉输注受者体内,和感冒发烧输液差不多。

那么这种治疗方法应用的效果如何,能完全治疗癌症么?

专家坦言癌症仍是医学界的难题,治疗效果都是以5年存活率来衡量。

"单纯细胞治疗不能完全治愈肿瘤,但免疫细胞可有效杀伤转移的癌细胞及传统疗法(手术、放化疗)后残余的肿瘤细胞。和传统治疗配合使用后,临床可见病灶缩小、肿瘤标志物降低、身体机能状况明显改善。"专家表示说,"它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手术后的病人能起到延缓或阻止肿瘤的复发、转移并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病人的生存时间大大延长。"

"免疫细胞杀瘤谱广,如NKT细胞,即使对一些放化疗不敏感的肿瘤细胞,NKT细胞同样会产生有效的杀伤作用。"专家这样评价,"肿瘤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生物治疗,联合使用,可以明显地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系统还会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免疫编辑

对人体伤害大么?

"由于抽取的是外周血,每次抽取的血量甚至比献血还少,不会对提供细胞的患者产生伤害。和输血过程相比,多了一些分离和培养的过程。"专家这样形容这种移植术的安全性。

但从国外的经验看,这是一个没有明显的毒副反应和风险的疗法。近十年来,日本癌症死亡率下降了15.6%,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日本针对癌症的医疗技术手段在不断拓新,同时日本人对健康尤其重视,因此医疗各项设施都非常完备。从检查到治疗的综合服务水平都能位于世界前列。尤其是日本是世界上唯一将再生医疗立法的国家,被日本厚生劳动省(相当于卫生部)认可,保护及严格的审查。

同时,日本是国际上率先批准使用免疫细胞疗法的国家之一,也研发了很多世界先端的免疫治疗手段,比如各个国家聚焦的iNKT细胞疗法、NKT细胞疗法、NK疗法、DC疗法等免疫细胞疗法,给癌症患者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而且多种免疫细胞疗法,辅助放化疗、质子治疗、射波刀等治疗方式,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命周期和生活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去年1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千叶大学的研究团队计划年内开始临床试验,用人体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制作 NKT细胞的免疫细胞,然后将该细胞注入连接癌症患部的血管。临床试验的对象是3名很难进行手术的再发患者。一开始先注入3000万个免疫细胞,然后一边观察副作用,一边调整细胞个数,共分3次提供。科研人员计划用2年时间调查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NKT细胞不仅可以自己攻击癌细胞,还可以增强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千叶大学在临床研究中,先培养了头颈癌患者自身的NKT细胞,然后再返还给患者,发现提供1次后,癌细胞最多缩小了30%至40%。下一步将转向调查有效性的临床试验。这种治疗方法或许还可以应用到肺癌的治疗中。

日本癌免疫学会理事长、庆应大学教授河上裕表示:"有报告称NKT细胞还能够引导其他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如果既能缩小肿瘤,还能延长生存时间,那或许它能成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国内免疫细胞发展进程

国内的免疫治疗起步晚,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2016年免疫治疗一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很多患者和家属对免疫治疗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国家卫计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的免疫疗法还不成熟,尽管可以使患者总体生存期显着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因还存在着细胞制备质量不齐、特异性不强、个体疗效差异大等问题,还不具备进一步广泛临床应用的条件,但同时卫计委还强调免疫细胞的治疗前景广阔,未来值得期待,造福更多患者。

患者,女性,53岁。

免疫系统还会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免疫编辑

诊治经过

2015年5月 因"腰痛"起病。

2015年7月 腰椎检查发现多发椎体病变,查肿瘤标记物发现CEA、CA19-9、CA125、NSE升高。

行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结节,同时纵膈、锁骨上、肺门多发淋巴结转移,多发椎体转移。确诊为周围型肺癌。

2015年8月11日 行CT引导下肺穿刺取病理活检示腺癌。

2015年8月27日 开始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同时给予唑来膦酸保骨治疗。

2015年10月到2016年2月 复查:疾病稳定(SD)。

2016年3月 头颅MRI检查示:脑右侧额叶转移灶,其余病灶未见进展,继续吉非替尼治疗。

2016年4月 开始联用NKT细胞免疫治疗,方案为一年8个疗程,每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简称4+4方案)。

要注意的是,目前免疫细胞治疗不能够代替标准治疗如手术、化疗和放疗。患者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如果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可在接受过正规的标准治疗后,配合免疫联合疗法辅助治疗,激活免疫系统,延长生存期,预防癌症的复发。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肿瘤免疫学教授,对肿瘤免疫治疗有疑问的,可以点击左下角“了解更多”或后台私信留言,我将尽我所能为您解答。更多癌症科普、病情案例实时分享。

您的关注、留言、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认可!

[1]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

[2] 参考消息

[3] 全球好药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