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和江蘇,誰的產業競爭力更強?

沙漏遺愛


江蘇和浙江同為東部沿海省份,其經濟實力和影響力也是耳聞目睹的。浙江省偏重於輕工業,小商品製造業在全國是首出一指的,大型跨國公司也是很多的,馬雲的互聯網走遍天下,娃哈哈食品一時風靡全球。而江蘇的製造業主要以重工業和輕工同發展,像鋼鐵,化工,電子信息,江蘇省的製造業處在產業鏈的上游,不是直接接觸大眾的終端品牌,比如手機配件、鋼鐵、機械裝備等等。而浙江的汽車、五金、電子、服裝,知名度在全國也是有影響力的。雖說江蘇比浙江的製造業要強,但從結構上看浙江要比江蘇強。以前的浙江很多企業偽劣產品較多,但是現在的浙江已經注重培養品牌,對提高浙江的製造業水平,有著深遠的意義。但從數據顯示,目前江蘇的製造業要強於浙江,江蘇的製造業在全國也是排在前端。江蘇和浙江各有長短,各有弊端。誰是贏家?目前還不好說。


鄉村老農有話說


我東北人,江蘇浙江都各住幾年,浙江人重眼前利益,顧頭不顧尾,城建沒規劃,包括杭州、寧波都脫不了一身的土氣,經濟、產品以快錢為主,產品不太注重質量,給其它地區的人造成了不小的傷害,經濟上虛擬經濟佔比輕大,這是個大窟窿,危機四伏。而江蘇是全產業鏈,門類齊全,基礎雄厚,江蘇人文化底蘊深厚,素質高,為人正直善良大方低調,於國內外的口碑一直很好,人員素質品位上江蘇強很多,江蘇人目光遠大,不趨利,不跟風,凡事有規劃,一切安自己的節奏來,這份沉穩和定力遠非浙江可比,讓人歎為觀止,江蘇民營、國有、外資齊頭並進,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榜樣,江蘇是王者風範。

縱觀歷史,江蘇遠勝浙江。橫看現狀,浙江與江蘇不可同日而語。

不管怎麼看,浙江和江蘇不好相提並論。


用戶6551450886278


江蘇中高端產業規模遠超浙江。浙江雖然更加民富,但是這主要原因是以小微私營企業為主導的產業模式。浙江是全民皆商,但多以低技術含量的加工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線上銷售業等為主。近年來儘管中高端實業以及大型企業快速增加,但這多為投資和融資建廠,在浙江土生土長的大企業規模比江蘇還是少很多。

從產業結構來看,江蘇的產業更加全面。浙江以輕工業為主,而江蘇是重工業、輕工業、化工業、旅遊業、新興產業等產業結構全面性全國居首。產業結構豐富,大中小企業配比更健康,自然而然產業競爭力也更強。


城市發展報告


這問題問的就不對,第一浙江和江蘇不在一個層次,工業江蘇是浙江的倍數,結構江蘇全產業鏈,浙江就能造一些小商品。做一些投機倒把的小買賣。工業來說只有廣東山東可以抗衡江蘇。浙江完全不夠看


風與風林


浙江和江蘇作為我國東部沿海最發達的兩個省份,雖然兩省都偏向於加工製造,但各自有著不同的產業,一個偏向於機械、電子、化工等製造加工業,一個更偏向於服裝、鞋帽、小商品的加工製造。整體上講,當前江蘇的產業競爭力會更強一些,畢竟江蘇所生產的產品,在一個行業之內都屬於上游產品,很多擁有不可替代性。先講一下浙江省,浙江省基本上是一個全行業發展省份,省內不但加工製造業比較發達,第三產業也發展的如火如荼,比如互聯網。但是浙江省的加工製造業更多集中在終端產品領域,比如上面所說的服裝鞋帽,家庭小電器、日常用品等,這類企業多為民營企業,並且有家族性質在其中,更多是靠著關係網絡使產品分佈在全國各地。
再看一下江蘇省,很多人說江蘇省雖然是經濟大省,但是誕生的知名品牌比較少,這主要就是上面所說的產業模式所致。以我們所使用的手機為例,可能我們更多知道的是手機品牌,但是卻不知道手機中元器件的品牌,而江蘇很多產業就是此類,包括一些電路板、顯示板、通信、電纜、新材料等企業,另外江蘇還有化工和重工產業比較多,在國內都處在頂端領域。
當然,如果未來我國也要進行工業革命,全面向服務行業領域進軍,那時或許浙江的產業優勢會超過江蘇,但是我國眾多的人口基數,全力發展服務業不太可能,工業很長一段時間還會是基礎。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看看這次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基本上都是江蘇承建的。不是靠阿里,靠小商品能建設的。不是靠投機取巧,不是靠炒房。這個才是硬實力。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旅行中的小螞蟻


浙江,江蘇是中國長三角支柱城市,也是目前中國排名前五的GDP領跑大省。

觀察員有幸跑過江蘇省,浙江不少地方。這裡說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1、區域GDP對比

(1)GDP總量對比

江蘇:2018年江蘇省GDP達到2018年,江蘇全年實現生產總值925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這是江蘇省首次邁入9萬億元大關

浙江:2018年,全省GDP為56197億元(5萬億),穩居全國第4位,增速比全國高0.5個百分點,全省生產總值(GDP)增長7.1%。

(2)區域GDP對比

江蘇省:江蘇省有3個城市GDP破萬億,其中蘇州,南京,無錫都突破萬億。即使是名不見經傳的南通距離萬億大關也僅有一步之遙。

浙江省:浙江省GDP領跑的省份是杭州,寧波,僅有兩個城市GDP突破萬億。儘管投資與金融都非常著名的溫州,也僅有6000億。(當然作為貿易領域的知名區域,溫州老闆在很多地方都有產業)

我們不想去過分的追究GDP數據本身的大小,以及交叉領域的投資。但從GDP的數據來說,對於地方經濟,政府的稅務收入明顯是掛鉤的,同時基礎建設的投入及規劃發展的投入明顯同GDP總量呈現正比。

2、城市規劃及產業發展,新一輪的基建潮為下一個十年打基礎

江蘇省:江蘇省正在建設和通地鐵的城市為6個。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均已經通車,徐州預計2020年初即將通車,南通預計2022年通車。目前通地鐵的城市通廣東持平(廣東四個城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

浙江:浙江目前在建和通地鐵的城市,僅有三個城市,杭州,寧波,溫州。

在下一輪的競爭中,國家打造中心城市,區域經濟體同樣會圍繞中心城市發展,有更好的基礎設施,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能夠在下一輪的競爭潮中得到發展。江蘇省在佈局上面仍然比較超前。

3、企業百強榜的對比

先來做一個比較:(數據來自江蘇省工商聯,浙江企業聯合會)

一份是江蘇省民營企業的排行榜(注意不包含國有企業),一份是浙江100強企業排行榜(包含國有企業)。

江蘇省:

江蘇民營企業100強入圍門檻161.99億元,營業收入千億元以上企業11家,500億元以上企業21家,200億元以上企業79家。

2019江蘇民營企業製造業100強入圍門檻57.73億元,營業收入千億元以上企業7家,500億元以上企業12家,200億元以上企業52家,100億元以上企業84家。

浙江省:

浙江省企業超過10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千億元,其中3家超過1.5千億元;另有10家超過5百億元以上。“千億俱樂部”相較2017年增加6家。


製造業企業,入圍門檻78億。營收超過百億企業87家。營收超千億企業10家。

具體請見下方附錄:

附圖1:江蘇省民營企業100強。

附圖2:江蘇省製造業民營企業100強。

附錄3:浙江省企業100強。

附錄4:浙江省製造業企業100強。


總結:江蘇在多個領域佈局比較早,而且蘇州作為中國製造業率先接軌國際的城市,有用較多的產業積累。包括光伏,3C,汽車,紡織等等江蘇都是比較成熟的市場。

浙江有得天獨厚的電商,貿易發展優勢,因此兩個大省是優勢互補的典範城市。

畢竟,都在長三角包郵區。


機器人觀察


坦率地說,工業門類強而且非常全的,肯定是江蘇。是在國家工業經濟中是壓倉和穩定器作用。浙江在十年互聯網風口上,做的很好,在互聯網經濟方面,一枝獨秀!值得江蘇學習。未來在智能工業,5G

物聯網技術等方面,目前浙江江蘇都無各自優勢,是雙方競爭的戰場!工業經濟中,不能什麼來錢,做什麼,很多工業門類是附加值沒有那麼高的,但是,沒有這些門類,就會嚴重影響國家穩定和經濟運行!就像醫院一樣,莆田開的醫院都是賺錢的,效益很好。公立醫院只有影像專業,檢驗最賺錢的,有些專科賠錢多了去,比如肝臟移植專業,心臟外科專業,兒科專業等基本上不賺錢,還要賠很多錢。但是,莆田系的醫院無論咋麼再來錢,也不能代表醫學發展方向和醫學的精神和精髓。當然,浙江省的工業發展非常快,寧波大港口,沿海石化企業投資,交通運輸和電子產業鏈很強大。✌✌✌民生工作比江蘇好的多!


泥巴腿


江蘇的GDP有三萬億是外商創造的!有一萬多億是浙商創造的!假如外商、浙商都撤資,你說江蘇還剩多少?


用戶5227123776597


當然是江蘇了,無論是規模、產業門類、綜合實力及競爭力,江蘇都要強於浙江。江蘇是全國工業第一大省,截止2017年,江蘇的工業產值已經高達15.49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一;而浙江工業產值只有6.7萬億,不到江蘇的1/2。

江蘇可謂是一個“全能型”學霸,各行各業都發展的很好,綜合實力強勁。無論是重工業、輕工業還是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江蘇都很強,既能夠造船、造飛機,軍艦母艦、通訊衛星、火箭等,也能生產家電、服裝、飲料等,總之各方面都有很強的競爭力。

而浙江則是一個“偏科生”,輕工業、民營經濟發達,浙江人善於經商是出了名的,浙商是全國最大的商人團體之一。但這是以小微私營企業為主導,主要偏向輕工業。當然,比較大型的民營企業也有,浙江每年上榜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數量都是全國最多的。正因為浙江人善於經商,所以它是全國民富程度最高的省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