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支持和教育孩子将来去学医吗?

依蒙小诗


不会,我算是医院的逃兵,工作辛苦这些都不算什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坏脾气都给了家里人,让仇医人的孩子去学医吧!


糖糖和露露


我是一名医生,一名90后医生。当我刚刚跨进医疗行业这一职业领域的时候,我发现这一行业的就业环境是如此的恶劣,上班时常是如此的煎熬,父母亲情总被我们抛到脑后。所以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不会。


不会的理由。

  • 曾经我以为回到老家工作就可以照顾家里面,直到我发现我从来没有周末休息,没有一个周末可以回家。原来不管我是在远离家乡还是在家乡工作,我都没有办法照顾到家里面,都没有时间陪伴他们。不希望我以后的孩子也是这样的,整日整夜的为工作疲于奔命。


  • 更重要的一点是,现在有很多人不理解医生,他们认为医生就是为了钱,认为到了医院就一定能够治好病,认为到了医院医生就是想尽办法花光他们的钱……一切的一切让矛盾越来越严重,让医生的就业环境越来越恶劣,甚至出现了生命危险。所以我不愿意让我的孩子置身于危险当中。


信念。

  • 不管我愿不愿意,至少目前我是一名医生,我会尽我的所能去救治,至少在我还穿着这一身白大褂的时候,我就得要无怨无悔的去救治,直到有一天我脱下了这一身白大褂,一身轻松,再也没有那些烦恼。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这一个信念,能够坚持下去,能够不畏艰辛,能够经常加班,能够不畏骂、不畏闹、不畏打,那么你就可以支持他。


努力的90后医书


我和妻子都是医生,对儿子说,你努力学习,高考成绩好,能考上985,那你愿意学什么专业就去上。如果成绩不好,那只能去上个三流医学院,再好歹考个研究生,爸爸妈妈在医院干了一辈子,应该在医院找份工作还可以。这就是我们的观点,别喷,当了一辈子医生,真的不想让孩子再受罪了。


大脑袋格式化


不支持,本人临床医学大专学历毕业,15年来未能进入医疗临床工作,一是受学历限制,二是为生活所迫,从事与临床医学不相关职业。部分同学毕业出来也是从乡镇卫生院做起,也有专升本继续深造的,虽然也安居乐业,但是他们都不支持自己孩子学医。但是,我自己还在要考医师资格证,为孩子做个榜样,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


犁小田


看到这个问题,我是比较纠结的。医生是崇高的、伟大的,因为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自古以来就是受人尊重的,其实能够成为医生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但是因为家里有很多亲人都是医生、所以对于医生的不易深有体会!我的父母都是医生,我从小的记忆中年三十晚上都很难一家吃一个团圆饭。以前过年是要放炮的,年三十晚上眼部受伤的人很多有的甚至是小孩子,因为我妈是眼科医生所以几乎每年都会赶到医院紧急做手术。即使不是过年也会随时被叫走,小时候我记忆深刻的就会总有半夜父母被突然叫走,对于那时的我已经习以为常。

后来慢慢长大,也越来越能体会到医生的不容易。家里有在心外科,有在急诊科,也有在ICU的,很多亲人都是医务工作者,在疾病面前他们是我们最应该信任的人,但是因为现在有的医生确实是存在各种问题,而且现在医患关系又紧张、所以有很多对于医生的误会。

另一方面其实是有很多人是理解医生支持医生的,而且每次有疫情疾病肆虐时,医生总是冲在最前线的。这几天新冠状病毒席卷全国,正是有那么一群美丽的逆行者,因为有她们,所以我们才能安心的享受幸福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到就是这样一群白衣天使。

如果孩子自己选择医学我会支持,但是我可能不会主动提出建议。


角端成长记


作为老师,我一直是非常支持孩子学医的,但孩子就算不喜欢,所以也没上医学院校。

学医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好处:

第一:医生是一个永远不会失业的职业。

任何时代,医生都少不了,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而且医生是越老越吃香,年龄越大,职业价值越大。

第二:医生是个积德行善的好职业。

救死扶伤永远值得人称赞,从这个意义上讲,医生都是伟大的务实的神圣的。

所以,医生绝对是积德行善的好职业。

想为后代积德,就做医生。

第三:医生目前薪资还不错。

虽然我国医生待遇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我国,目前待遇绝对在公务员之上,个人认为还不错。

另外医生可以合法在外兼职,开药店,开诊所都是合法的,有机会获得其他收入。

第四:医生可以为全家谋福利。

一个家庭有个人是医生绝对是全家的一件幸事。

小病小灾根本不用去医院,就算有大病,也能获得较好的医疗资源,当医生对家人绝对没任何坏处。

当然,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还比较糟糕,医闹事件还比较多。

但是,这次疫情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医生的伟大,我相信,以后国家一定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医生的权益。

不过,作为家长我也明白,做医生是非常辛苦的。目前的社会环境做医生更是需要牺牲很多。

希望未来的以后,我们的社会会更敬重这些医护人员吧,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我相信,一定会的。


人生如梦LLH


坚决不让学医,第一高危行业。。第二上班辛苦(白班,中班,夜班),医院上班还顾不了家庭,烧不了饭,带不了孩子,中夜班孩子都要家人带。第三,待遇又差 ,比不上公务员待遇,比不上教师待遇。。国家政策不在意医学岗位。。综合来说,以后我不让孩子学医,女儿学医(上中夜班)嫁人都被人嫌弃,儿子以后娶老婆都被嫌弃。。打死都不让学医。。


用户1415436680329


1,兴趣是选择专业的最重要依据,另外美国的从医家庭孩子更多也选择学习医学,自己家庭会对孩子有很大的支持,而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有段子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是因为前些年的医生特别紧缺,导致工作劳累,而房价飙升,学医是典型的大器晚成需要经验积累的发展路径,很多人已经买房买车了,医生还在学校里读博士(学医必须考研,而且读书时间长),很多人羡慕医生的高收入和社会尊重度,又担心心理浮躁或者恐惧(解刨作业)从而半途而废,所以,学医要谨慎,孩子不排斥,价值观有悬壶济世的愿意帮助别人,同时生物,化学等学科成绩不错,动手能力强可以考虑。

2,尊重人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千万别拔苗助长,或者代俎越庖,比如现在是疫情时期,大家看到了钟南山院士国士无双,84岁还在奔波在前线,国家多么需要人才呀,这是个很好的素材,看能不能在孩子心里种下这样的理想种子。

莫君老师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做高考志愿填报培训和学业就业咨询督导,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莫君老师


如果我再重新来选择一次专业的话,我是会选择去考律师,也会去选择考医生。因为这两个专业都是专业性特别比较强的。

就拿国外来说,律师和医生都是高薪工资。首先我们说医生。我们医患关系如此紧张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的医生太少,没有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因为我们现在每个人对于身体都比较看重,所以医生的数量是远远不足的,尤其是乡村医生。比如说在乡村在社区里面可能没有一个全科医生。

所以我国现在一直在大量的培养后备的医生。而且医生以后不愁找不到工作,如果你有好的医术,那么你有一个好的工资待遇水平完全没有问题。

虽然有人可能说医生护士工作太累,而且面对的都是病人,咿咿呀呀环境不好。但是如果你可以做医生可以去选择牙科。

因为牙科医生不仅工资高,而且相对而言比较清闲,更重要的是环境要好一点,不介意你去选择儿童儿科和妇产科。

一般来说儿科责任比较大,因为儿科一旦发生一次医疗事故可能让你倾家荡产。妇产科,工作的环境不是很好。

我上高中的时候尤其报志愿的时候,我嫂子就想让我报医生,但是那时候我觉得我嫂子已经是医生,然后我再去做医生,那么看到他们那么辛苦,我也是退缩了,

但是现在再回过头来想一想,医生还是比较好的,最起码出来不用愁找工作。冷门的专业是很难找到工作的,尤其是难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


公考遴选写作大讲堂


首先作为一名医生,并不是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学医,当然,如果以后他对医学十分感兴趣,那还得尊重他的意愿。

医生是神圣的职业,为什么我不会不支持?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医学是需要长期学习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医学本科比普通本科多一年,5年本科毕业,本科毕业工作不好找,只能去一般县级医院或者卫生院,学医是非常建议考研的,考研再需要3年,如果读博,还需要3年,那就是5+3+3,现在还需要规培,也是规培3年,拿到规培证,然后毕业后才能考主治,还有专业化培训,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如果家庭条件不好,那就比较困难,在你的同年人都经济自由时,你还在靠父母,其实想想也是心塞。还有现在的医疗环境,伤医事件时有发生,也是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也许坚持是胜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