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為什麼?

農人李哥


喜不送傘,做喜事傘當然是不能送的,因為傘與散同音,這樣很容易被人家認為你是想讓人家散夥的!

壽不送煙,一個人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紀,比如六十歲,七十歲才能稱作壽的,煙與咽同音,你要是帶煙去給人家,人家會很不開心的!

喪不後補,喪事不同於喜事,喜事是高興的事情,如果你去後補的話會讓人家傷心的,補喪的行為有祝福他人再辦葬禮的意義!

對於我們來說,多知道一些習俗總比不知道要好,碰上了講究的人,最起碼能避免尷尬誤會!


二姐正能量


這個農村老話流傳了好多年,我小時候就聽說過。

“喪不後補”

有一朋友的父親過世了,我得知消息後,匆匆趕到她家,她父親已出殯下葬了。我不能補禮金,只好在老人家遺像前磕了三個頭。

這是因為葬禮完畢,你還去送禮金(物),這是在詛咒別人家再死人,是缺德行為。



“喜不送傘”

逢人家結婚的大事,不能送傘,因為“傘”諧音“散”,結婚是喜事,我們會祝福一對新人百年好合。婚禮上你去送傘,不是預示新郎新娘要“散”夥,不能白頭偕老嗎?


“壽不送煙”

有人給家中老人做壽,兒孫滿堂,喜氣洋洋,結果你送兩條煙作壽禮,老人家肯定不高興。由於“煙”為“咽”的諧音,你希望老壽星早點嚥氣嗎?而且“煙”代表煙消雲散,也是不吉利的。

當然,為老人祝壽更不能送鍾,送鍾諧音“送終”,更不吉祥。

中國幅員遼闊,文化底蘊豐厚,很早就有“入國問禁,入鄉隨俗”的觀念。這個觀點看來很普通,但是應用到生活中就發現這個觀念很重要,也很實際,說的就是做事做人的一些規矩。


融融118


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我就來補充一下。第一,喜不送傘,過去我這邊女人出嫁就有傘,這叫收傘禮。比如過去女人出嫁男方要備轎子來抬,她要在孃家帶把傘上轎。到了男方家門口就要停轎,然後新娘下轎就要打傘,男方就要給收傘禮,不給收傘禮她不收傘也不進門。第二,壽不送煙,煙和冤咽同音是不吉祥的。做壽本來是件高興的事,送煙是不吉利的反而老人不高興!第三,喪後不補,意思是人過世後不再補禮金,反過來說,你又想要他家死人。在農村來說是最忌諱的,現在還一直保持這種忌諱。


專長古玩


這些老話都不吉利,是不能說的。還有一個不吉利的話叫“送鍾”,“鍾”與“終”音同但意思就差遠了,這一般情況下也是不能亂說的。

在這“送鍾”上我可犯了一次大忌。我記得那是1988年春節臨近,首長們半開玩笑說:“副參座,過年了,有啥表示呀?”我呢,笑而不答。後就琢磨開了,首長們啥也不缺,但屋裡就是少一個掛鐘,覺得這實用,就交待管理科去辦。

很快,管理科就辦好了,給分區首長和司政後領導每人買了一個電子壁鐘。我和管理科長就帶著壁鐘分別給首長們送去了。最要命的還說上一句:“某某首長,年到了,我倆來給首長送鍾了!”這結果,我就不說了,你懂的……


讀走西藏


我國曆來是一個禮儀之邦,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結婚、祝壽、葬禮,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都是比較重要和隆重的事情,忌諱和講究也就頗多,“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就是其中之一。下面,“農策分析”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喜不送傘

意思:參加他人的婚宴、訂婚儀式的時候,是不能傘作為禮物來送的。

原因:結婚對於兩個人來說,是婚姻的開始,是美好生活的開始,人們期望的是永結同心、百年好合、幸福美滿。而“傘”與“散”讀音相近,是諧音字,意味著“散”的意思,當然是不能送的。

除了不能送,在我們當地,即使結婚遇到下雨天氣,東家寧願選擇工序繁瑣、更加笨重的帳篷,也不會在選擇簡單便捷的搭傘方式來避雨,而且,前來參加婚宴的人,一般不會打傘,或者遠遠的就收起傘,放在鄰居家,是不會帶到東家家中的。

如果明知其意,還是一意孤行的拿傘當做禮物來送的話,不是前任就是情敵,而且心之歹毒,不可原諒,畢竟老人們常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姻”!

壽不送煙

意思:當別人為家中老人舉辦壽禮的時候,是不能拿著煙作為禮物來送的。

原因:子孫後代為家中老人賀壽舉辦壽禮,主要是為了祝願老人健康長壽、長命百歲,之所以不能送煙:

一方面,因為“煙”與“咽”同音,有嚥氣的意思,與壽禮舉辦的初衷相悖,也是不吉利的,當然是不被歡迎和接受的。

另一方面,一說起煙,人們容易想到的是煙氣繚繞的景象。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只有老人百年之後祭拜時,才會燒紙上香。所以,送煙也是非常忌諱的。

<strong>喪不後補

意思:如果因為不知情而遺忘,或者路途遙遠而未來得及參加親戚喪禮的話,錯過的隨禮,不能後補。

原因:對於逝者來說,是一種不尊重的表現。對於後人來說,老人逝世本來就是一件極為悲痛傷心的事情,而喪禮之後再補,有詛咒家中他人遭受不幸的意思,是一種及其歹毒和缺德的行為,屬喪禮之大忌,切記!


您對於這句農村老話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歡迎點擊右上方紅色“關注”,“農策分析”為您解答更多此類問題,帶您瞭解更多農村農事,幫您解讀更多涉農政策。


農策分析


農村的風俗習慣,可以說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有許多現在年輕人們確實不懂而且也不講究的事,如果在以往,常常會被人所恥笑的。

就以題主所言的“三不”來說:

第一“喜不送傘”。所謂的喜是指定婚、結婚。由於傘與散同音,所以在這種場合上,農村人是很忌諱送禮送傘的。除非是送禮人故意而為之,直接後果就是被打出門。

第二“壽不送煙”。即主人家為人做壽,也就是過生日。送禮是為了討個彩頭,象徵延年益壽。若是送煙,煙與煙火緊密相聯。除了人死才能煙氣燎繞,又是燒紙又是上香,象徵的是後繼有人,人丁興旺才有的景象。所以說作為壽禮,是很忌諱送煙。

最後一項是“喪不後補"。親友之間,禮尚往來。有人心細,講究的是常來常往,永續親情與友情。但是除了喪事以外,其它任何事情若沒趕上所約定的日子還可補上,單單就是喪事不能後補,原因是所帶禮物不允許。喪事又稱白事,喪禮儀式上人們所帶禮物多為紙錢鞭炮和若干供品。假如主家仍有一位老人健在,其不尷尬又難堪。

所以說,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文化積澱又非常豐富的國家。民俗民規既有其精華,也不乏封建糟粕。人們還是要入鄉隨俗,尊重當地文化。只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送禮才能送到點子上。(2019/12/12)


吉祥如意


我是“軒轅曰三農”,喜歡三農,愛好三農,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精彩!

農村地方很小,鄉里鄉親都離得很近,家家戶戶都熟識,農忙的時候,互相幫忙,農閒的時候,約在一起聊天打牌,哪家家裡有事,也會一起幫到現場幫襯著,送個禮出下人情。所以在農村,因為人多,辦什麼事都很熱鬧。

但是在農村也會有很多忌諱,就像是過年,年三十還有大年初一不可以說一些晦氣的話,否則就會倒黴一整年,這樣說可能會覺得有些迷信,但是在很多地方,就是忌諱,說的不好,就會得罪人。

農村就有這樣一句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俗語講的是在紅白喜事以及祝壽時的一些忌諱,久而久之,農村人都遵循著這句俗語中忌諱,避免出現寓意不好的事情,讓大家心生不快。

“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為什麼呢?

喜不送傘

這裡的“喜”,說的是結婚嫁娶的婚姻大事,這在農村屬於是大喜,如果哪家人嫁女娶妻,肯定都會大辦一場,親朋好友也會到現場送禮祝賀,新人是因為愛情以及是對未來的美好向往結合在一起,自然是希望可以得到“百年好合”、“和和美美”、“早生貴子”等錦上添花的祝賀詞以及帶有以上寓意的禮物。

但是“傘”是不能送的,因為這個字的諧音是“散”,人家新婚夫妻,第一天就讓人家散夥,肯定是讓人不快的,而且農村人對諧音字很注重,對於不好的寓意也相當忌諱,所以就有了“喜不送傘”一說。

壽不送煙

人過生日的時候都是長大了一歲,這一天也會收到很多人的祝福。最常見的祝福語就是長命百歲、萬壽無疆,也是很多人最愛聽的。一般給人祝壽的時候,也會送上禮物表達心意,如果只是一句祝福語,就顯得有些輕飄飄,雖然說起來有點現實,但是事實就是這樣。我們送禮一般會根據當事人的喜好選擇禮物,男人大多數喜歡抽菸喝酒,但是這個時候就不能根據喜好去送煙了,因為“煙”字也是諧音“咽”字,代表“嚥氣”的意思,這很不吉利,尤其是在壽辰當天。所以在別人過壽的時候最好不要送煙,而且吸菸百害無一利,如果不知道送什麼好,可以發個紅包,很實際。

喪不後補

喪不後補的意思是喪事過了以後如果再來弔唁是不能後補的,像其它的婚事,以及生子、過壽,當時沒有到達現場,後續還是可以補上份子錢或者是其它的一份心意,但是在喪事這一塊是不可以的,首先,喪事本來就是一件痛心疾首的事,再去後補就是揭人傷疤;其次喪事的本身是弔唁,過去了就是過去了,人都不在了,後續再去補,顯得有點不太尊重逝者,所以如果自己身邊重要的人逝世,最好及時到場,否則後悔也來不及了。

以上是我關於“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為什麼?”的回答,不知道你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感謝閱讀,喜歡的可以點贊關注呀!

軒轅曰三農


有文化標籤,我來回答。“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話中的“喪不後補”,在我們這裡是一種嚴肅的風俗,誰都不會去犯這個忌諱的,至於說“喜不送傘,壽不送煙”這樣的習俗,在我們這裡遵守的並不嚴格。即然有這樣的說法,那麼肯定在一些地區是很忌諱的。那麼為何會“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呢,為何會形成這樣的習俗呢,這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喜不送傘。在民間由於觀念的問題,做事時很忌諱說一些話或一些字。這裡的“喜”說的是喜事,也就是說農村人常稱的紅事,喜事是人們舉辦婚禮,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在農村有句俗話是“寧拆十座廟,不折一門親”,在人們樸素善良的觀念裡,都希望新郎新娘能白頭到老,生活幸福美滿,因而在婚禮上人們送禮物或說話,都求個吉祥。由於“傘”字音到“散”,如果人家舉辦婚禮,也就是過喜事,給人送的傘,由於“傘”同“散”,人家會認為這不吉利的,當然就不高興了,說不定還會斷了親戚朋友關係。

【二】壽不送煙。這是的“壽”是過生日祝壽的意思,老年人過生日,人們去祝壽,也會送禮物上份子錢,祝壽的希望老人能長命百歲。如果給老人祝壽,送去的是煙,人家會不高興,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煙”通“咽”,過去人們把去世俗稱為“嚥氣”,假設送去的是煙,人家會忌諱地認為,這不是想讓其早早嚥氣嗎;二是過去人們也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人們也希望能戒菸,只是因為生活的重壓,人們為緩解壓力,煙是難以戒掉的,雖如此,希望不吸菸成了人們普通的見識,因為吸菸有害健康呀,人家祝壽是為了長壽,在人家祝壽的日子送去煙,人家會不高興的。

【三】喪不後補。這是的“喪”指的是喪事,也就是農村人說的白事。家裡出了喪事,也就是死了人,這是很悲傷痛苦的事。過白事時,親戚朋友都會去發喪,會去燒張紙送個花圈,也會出份子錢,但這必須是在出喪前。如果已出喪人都埋了,禮錢是不能去後補的,如去後補,會被人家理解為這是祝人家家裡死人呀,這是非常忌諱的,搞不好會斷了親戚朋友關係。

特別是在過去,由於人們普通有些迷信,過事過節忌諱很多,不小心犯了忌諱,是會引起許多麻煩的。

(圖片來自於網絡)


春日之虎


如今在農村和一些老人口中常聽的俗語也是我國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是古人在日常生活對一些生活和為人處事的一些經驗之談,除了一些封建迷信,有很多俗語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一些俗語之中就記載了一些為人處事之道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禮儀習俗,今天筆者要為大家說的一句俗語是“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那這句俗語有什麼講究呢?你知道嗎?第一句“喜不送傘”,結婚是一個人一生中的大喜事,雖然農村的婚禮看起來沒有很隆重,但是有很多講究,筆者個人認為要比城市舉辦婚禮還要繁瑣很多。但是有一個一樣的就是在結婚當天,親朋好友要來參加婚禮,喝喜酒,參加婚禮自然不能空手而來,所有人都會隨禮或者送禮品,但是結婚送禮時不能送“傘”,因為傘的諧音是“散”,無論講究不講究,這種字眼都不好聽。第二句“壽不送煙”,一般只有一些老人才會過壽,在老人過壽的時候也會邀請一些親朋好友來熱鬧熱鬧,但也大多都是一些年輕後輩。這些人在長輩過壽的時候也會帶一些禮物表示心意,但是在買禮物的時候一定不能買菸,一是因為老人本來身體就不如年輕人好了,吸菸有害健康,所以不能送煙。再就是煙的諧音是“咽”,這種寓意也不太好。第三句“喪不後補”,農村不管是哪家人在辦喪事的時候,村裡其他人都會至少出一個人過來幫忙,而什麼事也會隨禮,這種禮錢很多地方也稱為“挽金”,這是表達哀悼和情誼的錢。但是結婚的禮錢可以補,而喪事的禮錢就不能補了,因為這很容易讓人觸景生情,再想起一些傷心事。而且喪事過後再送挽金也是不吉利的一種事情。大家一定要記住這3點,避免鬧出笑話。


讀書是福


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鍾,喪不後補”是為什麼?這句老話是農村千百多年以來形成的封建思想流傳下來的,是唯心的思想意識,並沒有客觀的意義,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事情,但在當今農村裡,受千百年來的封建思想影響,已經根深蒂固了,形成一利刻骨銘心的民俗文化,是農村人目前為止還不能違背的社會現實和民俗風情。因此,農村人目前仍然不約而同地遵循這一傳統文化民俗,否則就會破壞鄉風民俗,對到的是農民的厭煩唾棄甚至是憎恨,製造許多不開心的事情。所以,為了農村的安定和諧,必須遵循這一傳統民俗習慣。~


“喜不送傘”,在農村,鄉親們家裡孩子結婚地辦喜事,送禮物去祝賀時,千萬不要送傘。這裡的“傘”取諧音“散”,意思是說,人家結婚是一件百年大喜之事,鄉里鄉親的都過來喝杯喜酒,祝賀他們白頭皆老,天長地久,永結同心一直到永遠,若是你送的賀禮是“傘”,意思是希望他們婚姻早日分散,即分離,是對這個家庭和新婚大喜的人一種詛咒,是一種非常不吉利的大事。若是有人誤送這一禮物,將是惹上滔天大禍,製造了天大的矛盾,樹立了一對不共戴天的死敵。這種習俗在古代農村,已經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經驗教訓,是農村不穩定不和諧的重要因素之一。~


“壽不送鍾”,農村老人過生日祝壽,鄉親們送壽禮,千萬不能送鍾。這裡的鐘,是取諧音“終”,終點的終,意味著老人生命已經走到頭了,走到了人生的終點。這壽禮的意思是對老人或家庭有詛咒、怨恨、咒罵的嫌疑,因此,會招來主人和親戚朋友們的不滿或反對,將會製造矛盾,造成雙方不和諧,就此雙方將會斷絕一切交往,形成一對難於協調和解的敵人,甚至有時出現極端行為,是農村不穩定不和諧的因素。因此,在農村給老人送壽禮的時候,千萬不要選擇鍾這個不吉祥的禮物。~


“喪不後補”,在農村,村子裡有人家老了人,你由於種種原因沒有送喪禮,前去送亡者最後一程離開這個世界的話,覺得不合情理,當亡者下葬完畢後,千萬不要去補送。人死不能復生,若是再去補送喪禮,在農村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意味著該人家又要發生不幸。若是這樣再次發生不幸,誰都不願意看到的,誰都難於接受的不幸。因此,千萬要記住,亡者下葬後,千萬不要再補送喪禮,是亡者家屬非常忌諱的事情,不要再次惹火燒身,惹人惱羞成怒,自尋沒趣。


總之,農村老俗話:“喜不送傘,壽不送鍾,喪不後補”,雖然是封建思想,毫無意義的事情,但千百年來已經形成了古老的民間文化習俗,已經根深蒂固,在農村是非常難於磨滅的,不可去觸犯。它畢竟形成了一種文化和習俗,是農村社會安定和諧的重要基礎,只能遵循,不可違背。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