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觉不稳,有时自己叫一声,能把自己吓醒,双手不停地动,这是怎么了?

陈瑞珍


这个很正常。这种反射通俗一点讲叫惊吓反射,它其实有一个专有名词叫莫罗反射,是每一个刚出生的宝宝都有一种的原始反射。

也就说这是一种自然反应。

但是如果是太多的这样子的反应,会让孩子情绪比较波动,而且睡觉不安稳,有两个方法可以缓解这种症状

第1种方法,安慰法

新生儿,对于外界非常敏感,只要一点点声音都会把他们吓着,他们缺乏安全感。

如果孩子吓醒了或者吓哭了,我们可以静静的拍着他的肩膀,给他一点情感,知道,把他搂在怀里,嗯,可以让他躺着搂在怀里,这样子有一个大人在身边,他们比较安全会减少哭闹。

第2种,注意环境

孩子出生不久,自己沉醉于还在胎盘中的状况,所以今天房间里面,不要太亮,可以把窗帘拉开,光线相对暗一点。

不要制造声音让他们可以安心的睡觉。


不晓得育儿


睡觉不安稳、自己叫一生,把自己吓醒,双手不停抖动都是这是“惊吓反射”,典型的外在表现形式。婴儿早期与生俱来的原始反射,可帮助婴儿防御外来突袭。惊吓反射在睡眠过程中的典型表现——惊醒,可以避免睡眠过程中受袭危及生命。

一般惊吓反射在不同婴儿的身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宝宝是有脑损伤的早产儿,或足月儿有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等造成的脑损伤,在生后头几个月可表现夜间哭泣、睡眠不安稳,经常伴有抖动或惊跳,这是脑损伤引起的激惹症状,可以通过以下改善:

1.可搂抱安慰宝宝,或让宝宝俯卧在妈妈胸腹部,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2.用棉布包或防惊跳被将宝宝包裹起来,重点把把手臂包裹好,模拟子宫的环境;

3.平时每天都给宝宝做抚触、做操,练习趴卧;

4.可多带宝宝出门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适应环境;

5.每天坚持补充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有利于神经系统稳定发育。

一般来说,新生儿惊吓反射确实是跟周围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家中有噪音、灯光太亮等都会导致宝宝出现惊吓反射。但是将宝宝居住的房间灯光调暗一些,让周围环境安静一些并不能很好解决,因为适当的声音有助于宝宝视觉听觉的发展和惊吓反射的消退,没有必要为了宝宝刻意改变环境。

一般出现惊吓反射在宝宝出生头一个月,然后在2个月会逐渐消退。如果到婴儿4个月时,惊挑和抖动没有改善,要引起重视,应找儿科医生及时就诊。


如意妈妈育儿笔记


尽量宝宝的被褥,衣物都是纯棉的。灯光一定要暗点。希望能帮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26800005f6985483c9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