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義,劉伯承擬計劃呈葉挺閱,葉挺沒說話,周總理一聽卻笑了

1927年7月,劉伯承輾轉來到武漢,臨時下榻於漢口國民黨四川省黨部辦事處。

他的公開身份是武漢政府委任的暫編第十五軍軍長,順瀘起義也是要幫國民黨建立左派軍隊,"與川中反動軍閥奮鬥",自然不會再有人來找他的麻煩。

順瀘起義雖然最終淪於失敗,但畢竟堅守孤城達四十餘天,這極大地提高了劉伯承在軍界的聲望,武漢報紙直截了當地稱他為"川中革命軍事領袖"。他所下榻的辦事處門口整日車水馬龍,訪者絡繹不絕,其中有表示慰問的,也有專程求賢的,有讓他回川與四川諸侯合作的,也有想拉他入夥的蔣、汪門客。

南昌起義,劉伯承擬計劃呈葉挺閱,葉挺沒說話,周總理一聽卻笑了

劉伯承身穿藍布長衫,一一笑臉相迎,不過對於凡是讓他出山的建議,均以久戰之後身心疲憊,急需休養相拒。

劉伯承在隨時待命。這時由汪精衛主持的武漢國民政府也開始"分共",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跟著下達命令,讓在他軍中的葉挺等共產黨員退出軍隊或脫離共產黨。

第二方面軍裡有許多共產黨的秘密組織和左派將領。於是中共中央決定以此為基礎,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並由周恩來負責領導此次起義。

南昌起義,劉伯承擬計劃呈葉挺閱,葉挺沒說話,周總理一聽卻笑了

周恩來受命於危難之際,軍事上急需一個得力的助手。劉伯承既有豐富的作戰指揮經驗,又有發動大規模起義的經驗,在當時的中共黨內尚屬鳳毛麟角,因此被周恩來一眼相中。

儘管蔣、汪都採取了反共立場,但寧漢內部仍然處在對峙之中。繼蔣介石"討伐"武漢政府未果後,汪精衛反戈一擊,發起"東征討蔣"的軍事行動,其中唐生智的第一方面軍沿長江北岸,張發奎的第二方面軍沿長江南岸,分別向南京進擊。預定起義的賀龍、葉挺兩部均屬第二方面軍,他們正好利用這個機會,脫離張發奎的掌握,由武漢、鄂東一帶向南昌集結。

南昌起義,劉伯承擬計劃呈葉挺閱,葉挺沒說話,周總理一聽卻笑了

7月下旬,周恩來、劉伯承到達南昌。劉伯承出任起義軍參謀長,負責協助起義軍代總指揮賀龍擬訂起義計劃。

計劃很快就寫出來了。鑑於葉挺也是南昌起義的組織者之一,周恩來讓劉伯承再去徵求一下葉挺的意見。

葉挺對劉伯承送來的計劃看得很仔細,但是看完之後就立即把計劃書還給了劉伯承,而且自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話。

南昌起義,劉伯承擬計劃呈葉挺閱,葉挺沒說話,周總理一聽卻笑了

此前劉伯承並沒有見過葉挺,只知道對方是打下過武昌城的北伐名將,他對葉挺做事的習慣方式完全不瞭解,當然也不明白葉挺為什麼一言不發——如果對計劃不滿意,可以當面指出來呀。

這是劉伯承第一次擔任幕僚長,又是為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進行策劃,內心不免感到忐忑。想來想去想不明白,他只好去問周恩來。

周恩來一聽就笑了:"噢,你還不熟悉他。他就是這個樣子,要是不說話,就是表示贊成。"劉伯承這才放下了心。


南昌起義,劉伯承擬計劃呈葉挺閱,葉挺沒說話,周總理一聽卻笑了

8月1日,各部按照擬訂的計劃發動起義,在幾個小時之內便完全控制了南昌。起義勝利後,部隊領導層重新進行了調整,葉挺出任前敵總指揮,劉伯承出任參謀長,由劉伯承所領銜的參謀團實際上成為了起義軍的領導中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