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孩子而言,是学习重要还是品德重要?为什么?

酒泉老聂


品德很重要,绝对重于知识,一个没有品德的人,即使掌握很多知识,也对社会无用,甚至危害社会甚于知识少的人。


侯嚼


学习重要,品德更重要!我女儿的同桌是个学习很好的小男生,确总是揪我女儿的辫子!中午午休的时候还用抱枕打她的头!我从他家长群问他家长在吗?打算私聊一下!他的家长连回复都懒得理你!好像我找事儿似的!真是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可可可爱li


对教育孩子而言,是学习重要还是品德重要?为什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日三省吾身” 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出自《论语·学而》

《论语》中,子路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完美的人,孔子回答:“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体现了教师应该廉洁从教。

古代的孔子在品德上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应该说两者都重要,品德更重要。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后滞现象” 后滞就是在未来某个时候或时期发挥作用。这个现象可以用在很多领域,比如化学反应的后滞现象,工业中的后滞现象。人与人心理距离的后滞现象。甲事实与乙事实的后滞现象。品德的后滞现象等等。也就是说品德的好坏对今后一定会产生影响因此说品德的培养十分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方针要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的原因。我们看到“德”放在第一位。“智”放在第二位。其原因就在这里。

结论:问:对教育孩子而言,是学习重要还是品德重要?答:品德与学习都重要,品德放在第一位,学习放在第二位。

为什么:答:我们的教育方针要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小伙伴们,这样的回答满意吗?


任哥论道


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全球人都是一个观点:品德比学习重要。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别林斯基说:“有许多种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德育教育在它们中应该首屈一指”。

可见德育的重要性,德育就是日常大家所说的品德,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灯诸多内容。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听爷爷奶奶说:先做人,先成人再成才,时时提醒我们一定要有良好的品德,爸爸妈妈更是次次告诫:只有有好的品德长大了才会有所作为。

《三字经》:“有余力,则学文”,意思就是说只有有了美好的品德,把这个做好了,还有精力的话,再去学习。由此明显的可以看出:从古至今就说明品德的重要性。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修身以治天下”!修身就是强调一个人的品德与素养。只有身正、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够治理天下。

在我们幼小的时候,经常会唱一首歌曲《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歌曲里教育我们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从小给我们汲取的营养就是高尚的品德。

我国的教育思想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德排在了最前面,可以充分说明品德的重要,品德比学习梗重要。

上一年级时,我看到哥哥姐姐入了少先队员,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我羡慕的不的了,妈妈和老师告诉我:好好努力,你很快就会带上红领巾的。

我们能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入党等都说明是思想先进,参加工作后领导同事都会跟你相处,评先、提干、晋升等都要审核个人品德,可见品德多么重要。

费.桑德斯:“品德决定人生,它比天姿更重要。

罗曼罗兰: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和伟大的行动者。

所以,亲爱的各位家长,在教孩子好好学习前,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只有德才兼备,孩子才能全面发展。

德育是促进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最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约翰.洛克:“优良的品德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德的是良好的教养”。

经常会听到有人家长里短的时候说:这个人有教养,那个人有德行,就说明大家对这类人的评价高,证明这个人品德好。

记得儿子小时候班级里要发小红花,设置有很多奖项:拾金不昧奖、助人为乐奖等等,儿子看到同学们有很多奖了,着急了,就对我说:“妈妈,你给我几块钱吧!我拿去交给老师,就说我是在马路边捡的”。

我说:“孩子,这是说假话,要不得的,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才是最棒的。”

我带着儿子做了一个精美的手画贺卡,来到郊区的一个孤寡老人家,让儿子送上自己的贺卡和购买的糕点,给这个老奶奶捶背,陪她说说话送去温暖。

儿子通过这个活动获得班级的奖项,非常兴奋和幸福,因为这次的活动,孩子一直就喜欢乐于助人,到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他,单位领导和同事都给予高度评价,有教养有素质,这就是从小给他的品德教育带来的好处。

孩子从一出生,就给孩子“塑形“:培养良好的品德,打造一个好“模子“,好“胚子”,引导孩子正正的发展!有了好的品德,学习你就不用愁了!


李华园长


教育孩子上,品德塑造第一,学习能力第二。品德塑造是建立社会责任感和内驱力的关键,正如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的,教育孩子一定要懂得,自己的付出一定要大于自己的索取,才能逐渐树立健全的人格,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学习能力在建立的责任感和内驱力以后,会建立自觉学习和克服困难的积极性,而能力是可以逐渐习得并可以迁移的!


甫仁学易经


这个问题,如从家长的角度讲,就是一个思想方法和教育方式问题。教育,也可以称之为教导,也就是说,在教的同时,它还有一个导向,使受教者会在一种潜意识下依循而行,从而规范自我,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约束,最终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我们常说知识无价,而良好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来讲,也如同一笔无形的资产,而让其终身受益。对此,有位曾带孩子打预防针的母亲的言行表现,就可称是一很好的例证。那个男孩还像是个小学生,打完针后一

脸难受相。母亲开始训导说,瞧你刚才打针表现的那个怯懦样,我都替你害燥的慌,别忘了,你是个男子汉,打个针就这么害怕,将来长大了,能担大事吗?男孩低头不语,却又随手把废纸头

扔到地上,母亲立即斥责他,要他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去,孩子赶忙捡起放进了垃圾桶。笔者对这位年轻母亲的做法可说真的是由衷的赞赏,短短的话语,折射出她一贯的教育方式和其思想品行。孩子拥有这样的母亲,简直就是一种福气,甚至让人断言,这个小男孩今后错不了。这种情形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做父母的

或相关教育者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也或会左右他们的行动。在我们国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说是做父母的一种惯性思想意识,有我们民族的传统,可在如何教育,采取何种教育方式来教育,来引导,这里面却有大学问。因为教育方式的种种差异,也就会带来种种不同的结果。当然,造此情形也有受教育者自身的一些因素,也包括一些外部因素。

就学生而言,接受知识能力不一样,对学习的思想认识也有差异。总之,思想是决定一切的,就如同走路,在于你怎样选择怎样走。在今天涉及

本题时,有朋友认为,该题似有矛盾,因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孤立的存在,教育是全民事业,我们的教育方向一直是明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所以说学习和道德不能割裂而论,爱学习与不爱学习也不能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与不道德的标准。笔者认为这个说法也有道理,因为学习是有内容的,它也包括对道德方面的认识和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各方面逐步提升的过程,这也包括教育者本身,同样也是一个再学习、再提升的过程。道德是所有人的必修课,哪有光习文学字而绕过道德课的道理?故而,学习与道德不能等同而论。关键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对教育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如果一个人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明确的方向,那道德方面其实是无须质疑的。对于教育者而言是这样,因为我们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出一大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建设国家的各项优秀人才,同样,对于受教育者也是如此。而对于家长而言,除了极少数心态失衡或心灵扭曲者外,又有谁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学好而让他学坏呢?总之,教育的目的和学习的本身都是为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若我们对此倘存困惑,那显然,我们也还得学习。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见解。谢谢!


快乐船夫


对教育孩子而言,教养比分数重要,品德比学习重要!

一个孩子是否赢在起跑线上,能都发挥自身的天赋,将来变的有出息,家庭环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我们总其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但每一个父母通过生活积累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行,把这些给孩子吧!他们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

每一个父母给孩子的是人品,人品不同,可能带给孩子不同的人生。真正能使孩子成才的是与他为人处世有关系的人品。

北京大学是人们向往的高等学府,能考上北京大学的孩子个个成绩优秀!

吴谢宇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他在北京大学”优秀”的可以说一点瑕疵都没有,可是他有计划有预谋地sha母,手段异常shen密,实在骇人听闻!

真的是流氓不可怕,怕的是流氓有文化!

他是单亲家庭长大,从中学成绩优秀,在外人眼中是个阳光的大男孩,凭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他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前途无量!他可以和在中学工作退休的妈妈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为什么走上这条不归路?至今是个谜!

吴谢宇在成长过程中他最不缺少的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我们反观他杀死和自己相以为命多年的亲生母亲,他缺少了什么?他缺少了健康的家庭教育!人品的树立来之于榜样的力量,他走上了这条不归路母亲做为孩子的榜样是逃避不了责任的!

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品德比学习重要!要使一个孩子要顺利地走完人生,必须有好的人品做保证!


语文萍


品德是人心,学习是人身;品德是精神和灵魂,学习是体魄和力量。

有才无德要不得

在具备了应该有的品德基础上,当然学习很重要,它是行使品德支配下成长壮大的动力。如果失去基本品德的成长壮大,学习动力再好再强都无意义,就如同中间已腐烂而表面还尚好的苹果,看得吃不得,吃了既害己又害人。

有德有才最重要

相反,如果心再好而无力量去完成心愿,就只是痴人说梦无实际行动,是空头革命派。品德与学习都具备且品德在先,学习稍后,或品德与学习齐头并进,就是常说的德才兼备,这才是最理想和最推崇的。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已在干事业的人或还在社会上混的人,有德有才可贵的。

对孩子教育德在先

对孩子教育而言,先懂得规矩、立下志向,再鼓励好好学习达到为规矩助力添彩、为志向插上翅膀的目的。


东方G819


现实是重学习,特别在是在国内家庭长大的孩子,社会一直鼓励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就催生了社会上的培训班辅导班,有很多家庭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就送到早教班;其实好多家长心里面也不一定希望小孩过早的去培训,但是没办法,身边周围的家庭同学都在学习,不希望自己的小孩成绩落后,那只能牺牲孩子玩的时间。

更重品德教育,因为思想品德是一个人以后的做人准则,就像以前的三字经,国学经典。就是叫小孩以后长大怎么做人,不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孩子成绩再好也没有用,就好比情商跟智商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小孩子的学习成绩重要,思想品德更重要。


开心镜像组


蒙牛公司在录用员工时,他们的用人标准是这样的:

有才有德,优先录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

这里的才当然指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而德是一个人的品德或德行。

很显然,德,在企业录用员工时,是多么的重要。没有品德的人,这样的人,没有企业敢录用。

所以,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家长要把培养德行放在首位,学习不是说不重要,但人是群居动物,生活中会与很多人进行交往,如果你的品德很差,那么在未来的学习或工作中,只会让更多的人对你避而远之。

当然,这种德行的培养,不光只是表面上的,比如让孩子尊重他人,自律,还有心理层面的,如何打开自己的心结真诚地与他人交流等等。

一般礼貌,尊重他人,说明家长对孩子的素质培养还是可以的,而孩子从小就懂得体会家里的不容易,在学习,生活上都很自律,这种情况,表面上看起来孩子很乖,我们似乎也很喜欢这样的听话的孩子,但是必须要考虑孩子的心理层面上的问题。这种自律,是否是我们强迫他的自律?对人礼貌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而不过是一种应付?

因此,我们还要看孩子心理层面的问题。孩子有良好的心理,他应该是乐观、积极,向上的,而不是内心的扭曲。

北大学子弑母案中的吴谢宇,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优秀,各方面都很强,小时候也很乖,但是内心却是充满了积怨。面对母亲,他有点无奈,父母对他的隐性攻击,深深埋藏在他的心里,让他由爱转为狠,最终引发悲剧。

所以,教育孩子,是我们父母一辈子的修行,绝不是赶鸭子上架,速战速决,要慢工出细活,应对各种孩子的情况。而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的。

总的来说,有德的孩子,不管是行为上还是心理上的,两者都很健全的话,这样的孩子在哪都能吃得开,而且能自我调节,即使未来学习或工作压力很大,也能自己很好地处理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