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都出了哪些名人?

dafu2322


領帶大王——曾憲梓

皮革大王——田家炳

萬金油大王——胡文虎

原中央電視臺臺長---楊偉光廣東梅縣客家

前郵電部部長,僑聯主席楊泰芳廣東梅縣客家

李金髮,廣東梅縣客家詩人、雕塑家。

李國豪,梅州市梅江區客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著名橋樑專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王佛松,梅州市興寧客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分子化學家。

丘成桐,祖籍梅州市蕉嶺客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古德生,梅州市梅縣客家,採礦工程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江歡成,梅州市梅江區客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汪懋華,梅州市興寧人客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楚漢,梅州市梅縣客家,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度,祖籍梅州市大埔縣,出生於廣東揭西,自然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鍾世鎮,梅州市五華縣客家,人體解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梁春廣,梅州市梅縣客家,半導體微電子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國平,梅州市豐順縣客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

張如心梅州市興寧客家,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簡,梅州市梅江區客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鍾惠瀾,梅州市梅縣客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我國熱帶病研究的奠基人,著名的內科及熱帶病醫學專家

梁伯強,梅州市梅江區客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病理學家

吳桓興,廣東梅縣客家,著名腫瘤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腫瘤學奠基人之一。

黃子卿,梅州市梅縣客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黎尚豪,梅州市梅江區客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家

張作梅,梅州市興寧客家,金屬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周湘濤,梅州市梅縣客家,醫學家,現為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

2003中國百富榜第10名(廣東第一):朱孟依及其家族廣東豐順客家

中國隊前任主教練曾雪麟,廣東梅縣客家


小何逗你笑


《八佰》原型指揮官是廣東梅州名人,死在自己人手裡

《八佰》原型指揮官謝晉元,生於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小的時候家中並不富裕,但是父母還是創造條件讓謝晉元從小學習,謝晉元小的時候很喜歡讀書和書法,還擅長下棋。他出生的時候是1905年,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逐漸看到了腐朽的清朝是如何被革命黨人所推翻,也漸漸懂得了軍閥割據混戰的中國為何總是被外國列強所欺負,更是非常同情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

“從小看大”,一個人小時候的作為可以推斷他將來的作為,謝晉元從小喜歡的人物是岳飛,岳飛的“精忠報國”更是成了謝晉元一生信奉的信條,立志奉獻於民族與國家。在學校期間,他就主動學習孫中山先生的進步思想,閱讀書籍,學習知識,探索救國救民的道理。深感“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謝晉元,效仿古人班超,毅然投筆從戎,立下以武力報效國家的志向。

1925年謝晉元轉入黃埔四期,這是一個輝煌的時期,周總理任政治部主任,出了很多名將,比如林彪、劉志丹、伍中豪等我軍名將以及胡璉、張靈甫等國軍將領。黃埔第四期在教學質量上也提高了很多,人數也多達兩千六百多人,培養了很多人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的謝晉元,自然也是成績優秀,能力出眾。

北伐戰爭時,提前畢業的謝晉元在東路的北伐軍中擔任排長,與孫傳芳等軍閥進行過血戰。在襲擊永定城的戰鬥中,謝晉元由於作戰勇敢,立下戰功,由排長升任至連長,此後又擔任過營長、團長、旅參謀、師參謀等職。早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中,謝晉元就在蔡廷鍇等愛國將領的帶領下,同進犯上海的日寇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戰鬥,消滅了上萬日軍,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軍為了佔領上海,發動了大規模的淞滬會戰,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試圖三個月滅亡整個中國。中國也在上海投入大量兵力,同日軍展開了殊死搏殺。1937年10月,為了掩護大軍撤退,師長孫元良命令謝晉元帶領一個營的兵力負責掩護阻擊任務。當時的形勢,誰都明白這個是個九死一生的任務,因為謝晉元帶領士兵防守的四行倉庫,已經是一座孤島,這幾百壯士的使命,就是與四行倉庫共存亡。沒有人選擇退出,沒有人選擇放棄,每個人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參加這場註定名垂千古的阻擊戰。

由於倉庫另一邊臨近英國租界,而當時英國和日本並未宣戰,因此日軍不敢動用重武器轟炸倉庫。但是日軍人數非常多,輪番對倉庫發起攻擊,均被謝晉元部士兵擊退。守衛倉庫的是一個營四百多人的兵力,對外說八百壯士是迷惑日軍的策略。這場守衛戰,除了阻擊任務,更激發了民族團結與自豪之情,無數民眾在英租界內給謝晉元部吶喊助威,送去衣物藥品,送去旗幟,每當打死日軍時,群眾便爆發歡呼。

可惜的是,由於英國害怕當時的戰爭傷害英租界的利益,也懼怕日本進入租界,在向當時的政府施壓後,上級命令謝晉元撤退,並在英租界內被英軍繳了槍械。1941年4月24日,謝晉元在孤軍營內被漢奸收買的敗類刺殺犧牲,死後被追贈少將軍銜,而“八百壯士”的大部分人都被日軍押走做苦力,直到日軍投降之後,一些倖存的壯士才得以返回國內。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鄒魯,可以瞭解一下,


八八六十四卦


梅州除了佔極少數的畲族等少數民族和潮汕人外,絕大部分是客家人。在(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二區一市五縣中,除豐順縣外,其它都是客家人口數佔90%以上的“純客住縣”。在梅州,你可看到客家人原汁原味的生活習俗。海外有人將客家人喻為“東方猶太人”,實際上客家人與猶太人相比毫不遜色,同樣出了不少影響世界和中國近現代進程的大人物。日本作家山口縣造在《客家與中國革命》一書中說:“沒有客家便沒有中國革命,換言之,客家精神是中國的革命精神。”甲午中日戰爭、保臺抗倭戰爭、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二萬五千里長徵、抗日戰爭等都湧現出不少赫赫有名的如丁日昌、何子淵、丘逢甲、葉劍英、範漢傑等梅州客家籍將領;旅外成功的客家人更是不勝枚舉,如張裕葡萄酒創始人張弼士、領帶大王曾憲梓、皮革大王田家炳、已故的永芳集團原董事長姚美良等。勤勞儉僕、崇文重教、愛國愛鄉、重義輕利、勇於開拓的傳統特性,在眾多的客家名人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不過在我看來。梅州最大的名人是“客家婦女”。客家婦女堪稱中國勞動婦女的典範,“耕、種、樵、臼、炊、紡織、縫紉之事,皆能一身兼之;事翁姑、教兒女、理家政、井井有條,其聰明才力直勝於男子!”傳統上的梅州客家婦女,胸懷寬廣,在她們的無私奉獻下,客家男子紛紛外出經商、讀書、求官、革命,而操持家庭和教育子女的重擔便落在她們肩上。“名人出客家”現象,實際上正是在千千萬萬客家婦女作堅強後盾的基礎上誕生的。


葫蘆金剛爸爸


實在是太多了,我只列出一部分,就不一一寫出來,具體的可以百度裡面找

十大元帥之一葉劍英

東江紅軍創始人古大存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中將曾國華、肖向榮、鄧逸凡

開國少將楊永松、楊輝圖、曾鑑修、葉松盛、盧達元等,

等等等等等等。。。。。。。。

梅州孕育出545位將軍,30位兩院院士,340位梅州籍大學校長。


寧靜致遠29394071


李文固,羅隱 ,宋湘,三斤狗!這些在民間流傳的才是真正的名人。


灝灝有民


梅州名人有很多。

古直(1885—1959年),字公愚,號層冰,梅縣梅南滂溪村人。自幼聰敏,負笈苦讀,早慧有成。青年時加入中國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和討袁護法等一系列活動。古直是梅縣梅州中學、梅南中學、滂溪小學、龍文公學等學校的創辦人,也曾任封川縣、高要縣縣長,在興辦教育、育苗造林、興修水利等方面做過不少益於民生的事。古直辭官後從事教育和古典文學的研究,被聘為國立廣東大學(即後來的中山大學)文學教授,中文系主任,執教十餘年。古直一生著作良多。已出版的有《轉蓬草》,《新妙集》,《層冰詩存》,《隅樓集》,《層冰堂詩集》等詩集。在學術方面,尤精於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已刊行的有《諸葛武侯年譜》,《曹子建詩箋》,《阮嗣宗詩箋》、《陶靖節年歲考證》、《汪容甫文箋》、《鍾記室詩品箋》等十多種,其《客人對》和《客人三先生詩選》、《客人駢文選》、《客人叢書》等著作,是研究客家的重要文獻,至今仍有極高學術價值。

著名僑領羅芳伯(1738-1795),廣東梅縣人。僑居西婆羅洲(現為加里曼丹),領導華僑和當地民眾,抗擊荷蘭帝國主義入侵,功勳卓著,在當地創建蘭芳大總制,任“大唐總長”。

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1812-1864),廣東花縣人,祖籍嘉應州(今梅縣)。領導金田反清起義,創建太平天國。

近代洋務運動先驅丁日昌(1828-1882),廣東豐順縣人,清末愛國革新政治家,洋務活動家。為近代中國工業、軍事、海防發展作出出貢獻。中國近代四大藏書家之一。

著名外交家黃遵憲(1848-1905),廣東梅縣人,晚清愛國詩人。曾任駐日、英叄贊,駐美國、新加坡總領事,竭力保護華僑權益,首創為華僑頒發護照制度。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1923年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大埔縣。1954年創建新加坡人民行動黨,1959年新加坡獨立,任共和國總理,為新加坡經濟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現為內閣資政。

抗日名將羅卓英(1896-1961),廣東大埔人。叄加過兩次東征和北伐,抗日戰爭時期,叄與保衛大上海戰役,1942年任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

開國元勳葉劍英(1897-1986),廣東梅縣人,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多次在關鍵時刻,挽救革命,尤其在粉碎“四人幫”鬥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1978年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北伐、抗日名將黃琪翔(1898-1970),廣東梅縣人。叄加過東征、北伐。抗日戰爭期間任前敵司令部總司令、抗日遠征軍副司令長官。建國後,歷任國家體委副主任,中國農工民主黨副主席等職。

清代翰林宋湘(1756-1824),廣東梅縣人,著名詩人、書畫家。文采風流,詩書雙絕,世譽嶺南才子。

抗日保臺志士丘逢甲(1864-1912),臺灣苗粟人,祖籍廣東蕉嶺縣。甲午戰爭後,組織義軍抗倭保臺。晚年,支持辛亥革命,被譽為“詩界革命鉅子”。

著名物理化學家黃子卿(1900-1968),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熱力學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是我國現代物理化學學科奠基人之一。

現代著名藝術大師林風眠(1900-1991),廣東梅縣人,原杭州美術學院院長。他的繪畫藝術對現代中國畫界有很大影響,並培養出一大批當代傑出畫家。

中國教育界的楷模王越教授,1903年生,廣東興寧縣人,暨南大學第一任副校長。從教64個春秋,孜孜不倦,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人民教育事業

亞洲球王李惠堂(1905-1979),廣東五華縣人,中國足球運動先驅。17歲即技冠群雄。馳騁球壇25年,在國際性足球比賽中,共獲120多座獎盃和近百枚獎章,榮獲“亞洲球王”稱號,是世界足球運動史上五大球王之一。

著名客家學研究專家羅香林(1906-1978),廣東興寧縣人,著名史學家。編撰《國父家世源流考》、《客家史料匯篇》、《客家研究導論》、《客家源流考》等巨著數十種,對客家史蹟、文獻之闡揚,有獨到之處。

著名數學家李國平(1910-1996),廣東豐順縣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函數論和數學物理研究方面成就卓著,為數學計算機技術運用於現代化建設作出重大貢獻。曾任中科院數學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

著名病理學家楊簡(1911-1981),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實驗腫瘤學主要創始人之一。

著名腫瘤學家吳桓興(1912-1980),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腫瘤學奠基人之一。曾獲國家“重要貢獻獎”,英美兩國放射學院先後授予“榮譽院士”稱號,法國總統密特郎授予“騎士勳章”,比利時國王授予“王冠勳章”。

國際著名撟梁專家李國豪,1913年生,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同濟大學校長,武漢長江大撟、南京長江大撟技術顧問主任等職,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田家炳,1919年生,廣東大埔縣人。香港田氏化工廠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家炳基金會董事會主席田家炳先生,是一位愛國愛鄉、熱心公益的企業家和慈善家。

田先生1919年誕於廣東大埔古野鎮銀灘村書香之家。16歲時不幸父亡,不得已棄學從商,肩負持家重任。18歲遠赴越南推銷瓷土。1939年因汕頭淪陷,瓷土運輸中斷,遂轉往印尼,從事橡膠業,並手創"超倫"、"南洋"兩樹膠廠,業務鼎盛。1958年舉家遷居香港,在屯門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專事生產塑料薄膜和人造革,積極扶植人造革行業,帶動下游加工工業的發展和工人的就業,促進社會繁榮。1992年在廣東省東莞市成立東莞田氏化工廠有限公司,建成現代化、自動化的PVC薄膜及人造革製造廠,無論規模、技術、管理等都居國內前列,並於1997年取得《ISO9002國際標準品質管理證書》,2000年春取得《ISO14001》國際標準環境管理體系證書》。田先生偉績在握,尤念家國,以造福桑梓,報效國家為己任。本著"取諸社會、用於社會"、"留財予子孫不如積德予後代"的中華傳統美德,於1982年決定捐出十餘億元的財產,成立"田家炳基金會",專事捐辦公益事業。田先生在全國各地均有獨資和襄資捐建善業,項目包括教育、醫療、衛生、交通、文娛、社會福利等,以"田家炳"命名的單位和建築物數百項。 田先生履仁崇義,不求聞達,深得海內外政府各級機構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嘉許。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將2886號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1996年,英國女皇授予MBE勳章。美國環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香港大學授予名譽院士榮銜;國內30餘省、市、縣授予榮譽公民、榮譽市民稱號,數十所大學聘為榮譽教授。

曾憲梓,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曾經在香港擔任香港特區籌委會委員、港事顧問、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貿易發展局理事等職,還是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永遠名譽會長、新加坡南洋客家總會永遠榮譽會長、中山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榮譽院長、廣州中山大學名譽博士、美國愛荷華威思利恩大學政治學博士。1997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勳銜制度中的最高榮譽獎章――大紫荊獎章。


歷史逸聞


早期出有農民領袖:洪秀全,現代十大元帥葉劍英,清代詩人丘逢甲,港澳愛國熱心人士曾憲梓博士等具有代表性人物。


三青a123


梅州名人有很多,多的不勝數。  比較突出的知名人士有, 古直(1885—1959年),字公愚,號層冰,梅縣梅南滂溪村人。自幼聰敏,負笈苦讀,早慧有成。青年時加入中國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和討袁護法等一系列活動。古直是梅縣梅州中學、梅南中學、滂溪小學、龍文公學等學校的創辦人,也曾任封川縣、高要縣縣長,在興辦教育、育苗造林、興修水利等方面做過不少益於民生的事。古直辭官後從事教育和古典文學的研究,被聘為國立廣東大學(即後來的中山大學)文學教授,中文系主任,執教十餘年。古直一生著作良多。已出版的有《轉蓬草》,《新妙集》,《層冰詩存》,《隅樓集》,《層冰堂詩集》等詩集。在學術方面,尤精於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已刊行的有《諸葛武侯年譜》,《曹子建詩箋》,《阮嗣宗詩箋》、《陶靖節年歲考證》、《汪容甫文箋》、《鍾記室詩品箋》等十多種,其《客人對》和《客人三先生詩選》、《客人駢文選》、《客人叢書》等著作,是研究客家的重要文獻,至今仍有極高學術價值。\n\n  著名僑領羅芳伯(1738-1795),廣東梅縣人。僑居西婆羅洲(現為加里曼丹),領導華僑和當地民眾,抗擊荷蘭帝國主義入侵,功勳卓著,在當地創建蘭芳大總制,任“大唐總長”。\n\n  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1812-1864),廣東花縣人,祖籍嘉應州(今梅縣)。領導金田反清起義,創建太平天國。\n  近代洋務運動先驅丁日昌(1828-1882),廣東豐順縣人,清末愛國革新政治家,洋務活動家。為近代中國工業、軍事、海防發展作出出貢獻。中國近代四大藏書家之一。\n\n  著名外交家黃遵憲(1848-1905),廣東梅縣人,晚清愛國詩人。曾任駐日、英叄贊,駐美國、新加坡總領事,竭力保護華僑權益,首創為華僑頒發護照制度。\n\n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1923年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大埔縣。1954年創建新加坡人民行動黨,1959年新加坡獨立,任共和國總理,為新加坡經濟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現為內閣資政。\n\n  抗日名將羅卓英(1896-1961),廣東大埔人。叄加過兩次東征和北伐,抗日戰爭時期,叄與保衛大上海戰役,1942年任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n\n  開國元勳葉劍英(1897-1986),廣東梅縣人,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多次在關鍵時刻,挽救革命,尤其在粉碎“四人幫”鬥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1978年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n\n  北伐、抗日名將黃琪翔(1898-1970),廣東梅縣人。叄加過東征、北伐。抗日戰爭期間任前敵司令部總司令、抗日遠征軍副司令長官。建國後,歷任國家體委副主任,中國農工民主黨副主席等職。\n\n  清代翰林宋湘(1756-1824),廣東梅縣人,著名詩人、書畫家。文采風流,詩書雙絕,世譽嶺南才子。\n\n  抗日保臺志士丘逢甲(1864-1912),臺灣苗粟人,祖籍廣東蕉嶺縣。甲午戰爭後,組織義軍抗倭保臺。晚年,支持辛亥革命,被譽為“詩界革命鉅子”。\n\n  著名物理化學家黃子卿(1900-1968),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熱力學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是我國現代物理化學學科奠基人之一。\n\n  現代著名藝術大師林風眠(1900-1991),廣東梅縣人,原杭州美術學院院長。他的繪畫藝術對現代中國畫界有很大影響,並培養出一大批當代傑出畫家。\n\n  中國教育界的楷模王越教授,1903年生,廣東興寧縣人,暨南大學第一任副校長。從教64個春秋,孜孜不倦,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人民教育事業\n\n  亞洲球王李惠堂(1905-1979),廣東五華縣人,中國足球運動先驅。17歲即技冠群雄。馳騁球壇25年,在國際性足球比賽中,共獲120多座獎盃和近百枚獎章,榮獲“亞洲球王”稱號,是世界足球運動史上五大球王之一。\n\n  著名客家學研究專家羅香林(1906-1978),廣東興寧縣人,著名史學家。編撰《國父家世源流考》、《客家史料匯篇》、《客家研究導論》、《客家源流考》等巨著數十種,對客家史蹟、文獻之闡揚,有獨到之處。\n\n  著名數學家李國平(1910-1996),廣東豐順縣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函數論和數學物理研究方面成就卓著,為數學計算機技術運用於現代化建設作出重大貢獻。曾任中科院數學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n\n  著名病理學家楊簡(1911-1981),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實驗腫瘤學主要創始人之一。\n\n  著名腫瘤學家吳桓興(1912-1980),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腫瘤學奠基人之一。曾獲國家“重要貢獻獎”,英美兩國放射學院先後授予“榮譽院士”稱號,法國總統密特郎授予“騎士勳章”,比利時國王授予“王冠勳章”。\n\n  國際著名撟梁專家李國豪,1913年生,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同濟大學校長,武漢長江大撟、南京長江大撟技術顧問主任等職,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n\n  田家炳,1919年生,廣東大埔縣人。香港田氏化工廠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家炳基金會董事會主席田家炳先生,是一位愛國愛鄉、熱心公益的企業家和慈善家。\n\n  田先生1919年誕於廣東大埔古野鎮銀灘村書香之家。16歲時不幸父亡,不得已棄學從商,肩負持家重任。18歲遠赴越南推銷瓷土。1939年因汕頭淪陷,瓷土運輸中斷,遂轉往印尼,從事橡膠業,並手創"超倫"、"南洋"兩樹膠廠,業務鼎盛。1958年舉家遷居香港,在屯門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專事生產塑料薄膜和人造革,積極扶植人造革行業,帶動下游加工工業的發展和工人的就業,促進社會繁榮。1992年在廣東省東莞市成立東莞田氏化工廠有限公司,建成現代化、自動化的PVC薄膜及人造革製造廠,無論規模、技術、管理等都居國內前列,並於1997年取得《ISO9002國際標準品質管理證書》,2000年春取得《ISO14001》國際標準環境管理體系證書》。田先生偉績在握,尤念家國,以造福桑梓,報效國家為己任。本著"取諸社會、用於社會"、"留財予子孫不如積德予後代"的中華傳統美德,於1982年決定捐出十餘億元的財產,成立"田家炳基金會",專事捐辦公益事業。田先生在全國各地均有獨資和襄資捐建善業,項目包括教育、醫療、衛生、交通、文娛、社會福利等,以"田家炳"命名的單位和建築物數百項。 田先生履仁崇義,不求聞達,深得海內外政府各級機構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嘉許。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將2886號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1996年,英國女皇授予MBE勳章。美國環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香港大學授予名譽院士榮銜;國內30餘省、市、縣授予榮譽公民、榮譽市民稱號,數十所大學聘為榮譽教授。\n\n  曾憲梓,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曾經在香港擔任香港特區籌委會委員、港事顧問、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貿易發展局理事等職,還是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永遠名譽會長、新加坡南洋客家總會永遠榮譽會長、中山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榮譽院長、廣州中山大學名譽博士、美國愛荷華威思利恩大學政治學博士。1997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勳銜制度中的最高榮譽獎章――大紫荊獎章。


佛山開心彼得


最有名是豐順黃花村博仕村,幾百人口出了38位博仕和一各李國平院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