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微服私訪記》後宮妃子那麼多,為什麼每次出宮只帶宜妃?

《康熙微服私訪記》是一部經典電視劇,給每個人的童年都帶來美好的回憶,電視劇裡印象最深的就是威嚴霸氣的康熙皇帝和美麗又聰慧的宜妃。

《康熙微服私訪記》後宮妃子那麼多,為什麼每次出宮只帶宜妃?

《康熙微服私訪記》講的是康熙皇帝出宮體察民情,整治各地貪官汙吏的故事,劇情有一大半是在民間展開的,但每次康熙出宮微服私訪,都會帶著宜妃。後宮裡的嬪妃很多,為什麼康熙要選擇宜妃呢?

在歷史上,宜妃其人真實存在,且形象與電視劇裡重合。

宜妃其人

宜妃姓郭絡羅氏,出身滿洲鑲黃旗,家族十分得康熙的信任。宜妃的父親是正三品的官員,職務直接隸屬於皇宮管轄,身上還領著盛京的內務府關防。盛京是清朝開國之前的龍興之地,位置十分重要,側面印證了康熙帝對他的信重。宜妃進入康熙的後宮,是家族榮耀與皇帝恩榮的顯現。

《康熙微服私訪記》後宮妃子那麼多,為什麼每次出宮只帶宜妃?

康熙是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但在後宮他卻並不是一個專一長情的好“丈夫”,據史料記載,康熙的後宮中,有封號的嬪妃就多達六七十人,沒有名分的女人更是不計其數。宜妃能在康熙龐大的後宮中脫穎而出,靠的是自己的聰慧。

宜妃13歲時就入宮陪伴康熙,兩人年少結髮,算是青梅竹馬。宜妃的性格活潑大氣,很有旗人女子的颯爽英氣,兼之聰明伶俐,很得康熙皇帝的喜歡,僅入宮四年就被封妃。

康熙最寵愛的妃子

宜妃是史書裡唯一明確寫到受康熙皇帝寵愛的妃子。她在四妃之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惠妃,一生為康熙生了三位阿哥。翊坤宮是輔佐皇后治理六宮的妃子所居,宜妃在翊坤宮中住了有半個世紀之久,是歷朝妃子中入住翊坤宮時間最長的一位,地位非常穩定。

《康熙微服私訪記》後宮妃子那麼多,為什麼每次出宮只帶宜妃?

《康熙微服私訪記》裡康熙帶宜妃去民間微服私訪,是後人演繹的故事,但歷史上,康熙即使在外出徵時,會命人給宜妃帶信報平安,在後宮擁有如此待遇的僅宜妃一人,足見宜妃在康熙心裡的位置。《永憲錄》中就有記載,眾妃之中,康熙對宜妃“眷顧最深”。

《康熙微服私訪記》後宮妃子那麼多,為什麼每次出宮只帶宜妃?

北京海淀區永豐屯香巖寺還留著宜妃和康熙皇帝所留下的歷史印記。

寺內的殘碑記載和村中老人的口述中,宜妃有失眠症,夜間不能聽到打擊樂器,為此,康熙帝發下諭旨,禁止京城內八剎、外八剎一週內吹打樂器,但幾天後,宜妃仍然聽到聲響,康熙派宮人查到永豐屯,才徹底停止夜間打擊樂器。後來,宜妃出宮面見香巖寺的老方丈,看見寺廟破敗就賜下一百畝地,還將自己數萬輛香粉錢贈與修廟,故香巖寺也稱“香粉寺”。

《康熙微服私訪記》後宮妃子那麼多,為什麼每次出宮只帶宜妃?

康熙並不是一個長情的人,八阿哥生母良妃生子20年後才被封妃,與宜妃一起進宮的妹妹小郭絡羅氏更是在歷史上沒有留下什麼痕跡,後宮裡伺候康熙無名無姓的庶妃更是不計其數。但康熙在位份上從未委屈過宜妃,不僅額外賜予宜妃多份獨一無二的尊榮,還推恩於宜妃的父親。康熙在出巡時,曾兩次下榻於宜妃父親住宅,這在後妃中是絕無僅有的,宜妃的父親去世後,康熙還讓狀元為他立碑。

晚年淒涼

宜妃最驕傲的就是康熙的寵愛和自己的兒子,但康熙去世後,宜妃的晚年卻很淒涼。

康熙多年來的尊榮讓宜妃有了很高的地位和驕傲的性格,康熙去世後,宜妃因為在病中無法行走,就讓人抬著軟塌去奔喪,因此被雍正皇帝斥責。康熙葬禮過後16天,雍正就公開指責宜妃,說她走在皇太后前面,是不尊重皇太后,也是不尊重自己。

《康熙微服私訪記》後宮妃子那麼多,為什麼每次出宮只帶宜妃?

雍正的發作不是沒有緣由,在政治上,宜妃的兒子九阿哥胤禟一直都站在與雍正敵對的陣營。八阿哥胤禩得勢時他擁戴胤禩,胤禩失勢後,他又選擇支持雍正皇帝的親弟弟胤褆,兩次選擇都與雍正為敵,自然被雍正看作眼中釘肉中刺。

因為兒子站錯隊的緣故,宜妃的後半生過的不是很順心,雍正年間他分封各位先帝妃嬪時,唯獨漏下宜妃。後來還將宜妃送出宮讓宜妃長子五阿哥供養。五阿哥病死的第二年,宜妃也去世了,乾隆二年才被葬入景陵妃園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