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颈匠人,“陶”尽风沙

龙颈陶器很出名,很多龙颈人都是用着龙颈陶器长大的。如今,龙颈陶器制作工艺已经入选清远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曾志亮是龙颈陶器厂现任厂长,他手中拿着的陶器器具正是清新人熟知的擂茶盆。他说,擂茶盆的挑选标准:一要看成色,外表火色均匀;二要听响声,敲击起来声音清亮。

非遗·新说 | 龙颈匠人,“陶”尽风沙

清新区龙颈镇,位于清新区中部偏西地区。由于镇上陶瓷土资源丰富,清代、民国时期,龙颈的陶瓷业已有一定规模的发展。

据1995年版《清远县志》卷八《工业》记载,“民国15年以后,在石坎、南冲等地陆续开办的陶瓷碗窑达120多家”。

非遗·新说 | 龙颈匠人,“陶”尽风沙

而由于时代变迁,龙颈陶瓷业的盛况不再。如今的龙颈陶器厂,虽然仍保留着可观的占地规模,但是残破的厂房已经显得相当落寞。

非遗·新说 | 龙颈匠人,“陶”尽风沙

曾志亮说,原来,龙颈有十几家陶器厂,基本上都倒闭了,现在只剩两家左右。目前,陶器厂仍保留生产水缸、茶缸、陶钵、擂茶盆等十多种产品,但是需求量少,每月出货量也只是勉强装满一条窑。

非遗·新说 | 龙颈匠人,“陶”尽风沙

龙颈陶器厂厂长 曾志亮

“总之是每一窑都比较难一点,因为现在需求量少了。以前每个月都四五个窑的出货量。以前如果八几年的时候,销量真的很大,听说五六个窑七八个窑都有过,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用车用船过来装。”

非遗·新说 | 龙颈匠人,“陶”尽风沙

邓老板在太平开设日杂铺,今天一早开车过来装货。他说自己和曾志亮的岳父,陶器厂前任厂长时期就已经开始合作,到现在有三四十年时间了,这里出品的陶器一如既往保持着优良品质。

非遗·新说 | 龙颈匠人,“陶”尽风沙

“技术的话可以说是一流的,不可否认的,不然的话我也不会跟他拿货。如果是他们的饭煲,事实上是很耐用的,现在也有顾客找以前的货。”

热稳定性好,传热慢,便于保温;化学性质稳定,经久耐用,不生锈老化;单价较低,性价比高,这些都是陶器的优点。但是陶制器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缺点也相当明显,手工粗糙,容易破损,并且过于厚重。

因此,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竞争力相对较弱。陶制器具逐渐被塑料及不锈钢制品所取代,使用的人越来越少。

非遗·新说 | 龙颈匠人,“陶”尽风沙

一方面市场萎缩,另一方面年轻劳动力也不愿意投入到这个古老的行业中。

曾志亮说,寻找合适的劳动力是个很大的问题,“年轻的不愿意做,比较老的都已经要回家照顾家庭。比如说50来岁的,要回去带孙子了。”

从一捧瓷土到一个成型陶器,需要经过制陶泥、压模成型、接驳、自然风干、上釉、入窑烧制、冷却、出窑分拣等十几个工序近半个月的打造,其中要经过风吹晾干,烈火炼制。实际上,不仅陶器的制成需要打磨,陶器人的成长同样需要锻炼。

非遗·新说 | 龙颈匠人,“陶”尽风沙

龙颈陶器厂厂长 曾志亮

“如果要培养一个员工,基本上都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可以做到一些比较好的手工产品。如果要成为一个看火的师傅,起码也要有四五年经验才行。”

龙颈陶器厂如今仍然保持着柴窑烧制的传统,两条50多米长的龙窑,一条建于民国期间,另外一条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过去,工人会赤脚进入带有余温的窑洞,将烧制好的陶器搬出,现在在龙颈陶器厂,仍保留着人工搬运的传统生产模式。

非遗·新说 | 龙颈匠人,“陶”尽风沙

非遗·新说 | 龙颈匠人,“陶”尽风沙

谈到转型升级,曾志亮表示存在困难,一条窑升级的费用需要七八十万的资金。如果不改造,原有的柴窑又难以烧制价值较高的例如茶杯、茶具等精美的产品。

非遗·新说 | 龙颈匠人,“陶”尽风沙

如今,他和妻子黎红梅过着以厂为中心,家庭和工厂两点一线的生活。他认为,传统工艺虽然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始终要有人懂得欣赏,才能称之为艺术。

“艺术方面,也要有心人才可以欣赏。传统就是用柴火烧制,比如说是擂擂茶,现在的人用打浆机打擂茶,但是很多人都认为没有用擂茶盆手工擂制那么好喝。”

非遗·新说 | 龙颈匠人,“陶”尽风沙

“陶”尽风沙

快速发展的同时

我们或者可以稍作停留 多作思考

为文化 为民俗 为传统

我们能多做些什么呢?

记者:成镓滨 江绮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