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天格教育董事长江剑平对井冈山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怀,他将此总结为井冈山的三个情怀——红色情怀、教育情怀、农村情怀。

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红色情怀

在家乡的打谷场上,乡亲们堆坐在一起,翘首观看抗战电影的情形,成了江剑平最难忘的童年记忆。

井冈山便是在那个时候进入了江剑平的视线。

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井冈山的坝上红军村是一个具有浓厚红色传统的山村,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这里是毛主席等共产党人的"安家之地",这里也是两名重要人物——袁文才、李筱甫的故乡,流传着"聂槐妆送盐""李筱甫送马"的革命故事。坝上村红色研学基地周边3公里范围内散落着八角楼毛主席旧居、茅坪乡革命烈士纪念碑、象山庵、红四军军部旧址、步云山红军练兵场、红军小道等红色遗迹;距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仅1小时车程。红色文化极度浓郁,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集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生态体验为一体的宝地。

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八角楼毛主席旧居更是见证了革命的胜利。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井冈山斗争时期,毛主席经常在八角楼居住和办公。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八角楼的灯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现楼内陈列着毛主席当年用过的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

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象山庵曾是红军的重要活动场所。如红四军后方留守所、红四军机炮连、湘赣边界特委机关印刷厂均设在此,永新、宁冈、莲花三县党的组织联席会议和湘赣边界第一期党团训练班,均是在此举办。尤其是毛主席和贺子珍同志的婚礼就是在此简朴的庵内举办的。

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红四军军部旧址见证了红军会师。红四军,是朱德、毛主席两军会师后,于1928年5月在井冈山成立的红四军。1931年10月上旬,红四军第十、十一、十二师奉命从宁都、瑞金分三路进军石城,军部即设于此。

教育情怀

天格教育致力于通过研学教育让青少年熟悉红色历史、学习红色文化、参观红色遗址、传承红色精神。

天格教育井冈山坝上村红色研学基地位于井冈山茅坪乡坝上红军村,成立于2018年5月,由坝上小学改造而成,是一所以传统村落为依托,集红色研学、红色旅游、生态观光、采风写生、果蔬采摘、篝火晚会、名宿体验、穿红军装、走红军路,吃红军餐等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研学拓展基地。

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坝上村红色研学基地由当地政府提供场地和资源,由天格教育集团、江西赣抚商会等机构负责项目运营,是坝上村首个政企文化教育产业合作单位,主要职能是开发井冈山茅坪乡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富有特色的红色研学产品,面向全国推动井冈山红色研学教育,以文化促发展,带动本地的经济增长。

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井冈山坝上村红色研学基地由原坝上小学改建而成,具备基础的教学、餐饮、住宿设施。和一般的封闭式基地不同,井冈山坝上村红色研学基地以坝上小学旧址为依托,将整个坝上村融为一体,是一个开放式的红古绿三色(红色、古色、绿色)生态研学基地。

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天格教育的冬夏令营研学内容包括基本军事素养训练、穿红军装、走红军路、游览井冈山风光、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参观八角楼毛泽东旧居\\象山庵\\红四军军部旧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体验生态农耕、展示个人才艺等。通过"寻根红色文化之源,探秘绿色生态宝库",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对大自然的认识与热爱。

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农村情怀

井冈山不仅是红色基地,更是绿色新农村。优美的生态环境可以放飞人的天性,新鲜的空气、清澈的流水、绿色的蔬菜……构成了绿色井冈。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弘扬企业文化,深入井冈山,深刻领悟毛主席智慧商战运用,沿着毛主席走过的道路;全国优秀企业家宣讲团将组织"重走初心之路——井冈山"的活动。

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在活动中,企业家们重走红军路,从茅坪八角楼出发,到象山庵、神山村,再到黄洋界、上井、茨坪镇。重温"朱毛会师"、"三湾改编",共同挥师井冈,继承和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和红军长征精神。

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江剑平:我的初心在井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