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梗越来越年轻化,90后也会发生心肌梗死吗?

心血管王医生


小毛今年23岁,明年大学毕业,最近正在复习考研。

晚上十二点,做完习题后,突然觉得胸闷喘不过气来,伸伸腰,伸伸腿,并没有减轻;深呼吸也没有减轻,反而逐渐加重。


赶紧叫醒室友,一看小毛浑身大汗,说赶紧去医务室吧,可是小毛特别难受,根本走不了。这时候室友觉得坏了,赶紧打120吧。

120把小毛抬上车测量血压100/60,做了一个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就问小毛多大了。小毛说23岁1996年的,90后心梗,会不会是别的问题?

120医生也不敢懈怠,还是按照急性心肌梗死处理,启动绿色通道,开启导管室,可是这时候小毛的家人并不在,没有人签字,做好还是老师通过电话和父母沟通后代父母签字后手术。

造影做完一看,果然是一个血管完全闭塞,开通血管后,依然可以看到病变处有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么年轻,放支架对于孩子心理压力很大,最后经过多名专家商量,先用药物球囊扩张,然后加强药物治疗,随后密切观察,暂时不放支架,如果还是有症状,或病情有变化,随后再说。


在我们想象中心梗都是中老年疾病,为啥心梗越来越年轻化,就连90后,也难逃一劫。

当然目前大部分心梗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但年轻人发病比例较前越来越高。年轻人心梗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我们简单想一想,多年前我们的吃什么、喝什么、出门靠什么、工作做什么、玩的什么。基本上都是粗茶淡饭,温饱问题,出门步行加自行车,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玩的也是以体力活动为主。

可是现在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各种高油高盐高糖食物,喝的各种饮料,出门打车私家车,工作以脑力劳动为主,玩以电子游戏为主,长期久坐不运动,肥胖的人更是与日俱增。

这些生活方式都会加重血管垃圾,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就可能发生斑块加破裂形成血栓,形成心梗。

小毛从小也过着这样的生活,加之最近熬夜考研,为了不瞌睡抽烟喝咖啡,可能压力也不小。在平时生活不健康的基础上,加之最近熬夜抽烟等等活动,导致了心肌梗死。

一个大学还没毕业的孩子,现在就得了心梗,这对一个人一生来说影响太大了,小毛的父母连夜出发,早晨赶到,一直守候在监护室外面,默默的流着泪……

如果我们不想成为小毛的父母,不愿看到那个躺在监护室的孩子,是我们的孩子,那么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低盐低糖低油饮食的习惯,多吃粗粮杂粮蔬菜水果,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远离烟酒,规律作息,减少熬夜,开开心心,只有这样才能远离三高,远离心脑血管疾病,远离心肌梗死!


心血管王医生


为什么心梗越来越年轻化,90后也会发生心肌梗死吗?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且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过度疲劳和连续紧张的劳累、情绪激动、突然寒冷刺激、便秘等,都可使心脏的负担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造成心肌短时间内缺血、缺氧,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而近年来年轻人的心梗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这主要与现代年轻人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健康、运动量下降有关。

年轻人发生心梗可能有哪些危险因素?

1. 性别

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男性,这与年轻男性雄性激素分泌较多、吸烟、饮酒量大、脂肪、热量摄入较多、体力活动减少有关。女性少见,特别是月经期正常的青年女性基本上还未发现急性心肌梗死,这与年轻女性雌激素分泌水平较高有关,雌激素是心血管的一种保护性激素,能舒张血管、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LDLC、提高HDL-C和减少氧化等保护作用有关。而且,研究表明,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

2. 运动

缺乏运动,能使血管的顺应性下降,静止状态使血流黏稠度相对增加;适度的运动能使血管保持良好的弹性和张力,能促进血液的良好循环,并能提高心脏的储备能力,使心脏的应急能力增高。

3. 吸烟

吸烟发生冠心病危险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影响:①烟草的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尼古丁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使其兴奋,促进血管收缩,并降低血红蛋白携带氧能力;②吸烟影响脂质及TC代谢,使HDL-C降低,LDL-C升高,前列环素水平降低,而前列环素是一种扩张血管的激素,吸烟降低了这种保护功能;③吸烟还可直接引起血管收缩,使纤维蛋白原升高,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黏稠度;④烟草还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使内皮细胞受损,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4. 睡眠

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有一定规律,而无规律的睡眠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的分泌活动,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而冠状动脉痉挛是年轻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基本基础。

年轻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应积极控制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戒烟酒,防止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如年轻人出现突发剧烈胸痛、气短等症状,要想到心梗发作的可能,及时描记心电图和检测心肌酶谱,尽可能行冠脉造影以便早期诊断,并积极采取静脉溶栓或PTCA治疗,减少病残率和病死率。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关于心梗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现在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以前只在老年人看到的疾病都出现在了年轻人的身上,心梗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而现在的年轻人特别喜欢吃油炸的东西,海鲜也是他们的最爱,导致高脂血症,进展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起心肌梗死。还有现在的静坐生活方式也有很大问题,很多人宅在家或者长期做着办公,整个身体血流动力学都异常了,也容易引起心肌梗死。所以现在年轻人应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还有经常体检,不要因为年轻就忽略这些。


一个小医生


不仅仅是心梗,现在很多“老年病”逐渐开始年轻化了,这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我们以前总说心梗的易患人群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血管会自然而然的老化,逐渐失去弹性,导致冠脉斑块的形成,可说到底,这只是心梗的诱发因素之一,如果说以前还能算为主要诱因的话,现在其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了。

现在心梗年轻化的原因!

“宁为盛世狗、不为乱世人”,这句话大家已经都不陌生,相比几十、上百年前,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太好了,吃穿不愁、娱乐丰富,生存已经不再是迫在眉睫的威胁,我们每日大鱼大肉、熬夜酗酒、不爱运动、低头看剧,这些不良习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想没有人会否认吧。

尤其是年轻群体更容易出现这些不良习惯,所以相比于单一的高龄因素,这四种因素的作用更为重要,一方面加速斑块的形成导致冠脉狭窄、一方面影响交感神经导致冠脉痉挛,二者的相互作用下,极大的缩短了常人与心梗的距离。

90后也会发生心肌梗死吗?

年纪最大的90后已经30岁了,从我们医院的临床数据来看,30岁心梗患者并不是最小的,如果下次见到一个00后心梗患者,我也不会感到稀奇。

一名年轻的互联网程序员:

为了能在上海买下属于自己的房子,向深爱的她表白,我努力工作,每天工作到10点,18年办的健身卡才去过三次,点外卖是每天最轻松幸福的时刻,在一个安静的夜晚,胸又开始疼了,“这已经不知道是今年第几次了”,我熟练的服下硝酸甘油这样想着,这次更疼了,也许未来某天就会这么消无声息的死亡吧,为什么还没有恢复?难道我挺不过这次了吗?我还能见到她吗...........


这就是很多年轻人,现在需要面对的现实,为了实现这样或那样的梦想,他们需要透支自己的身体,起点越低就越需要努力,而起点低的普通人永远是多数,这也造成了年轻心梗患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常见的临床现实。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罗民教授


不只心梗年轻化,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病都年轻化了。因为现在大家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非常不好,而且工作压力,各方面的压力导致身体提前透支,等到真正意识到的时候,其实身体机能已经受到损伤。所以希望大家在奋斗的道路上,偶尔也要停下来修养一下,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