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襄汾方言中表示“撫養小孩”意思的詞語“敧梜”

引言:襄汾人把撫養(小孩)說成是“jǐ-jiā”、或“計假

(音如此)”。比如要表達“小張老婆把她家的孩子撫養得特別好”時就說成“小張老婆把她屋的那娃jǐ-jiā得特別好”。那麼這個“jǐ-jiā”的本字是哪兩呢?其實就是“敧梜”。下面分別析說敧、梜、敧梜。

一、關於“敧(通攲,下同)”

現代漢語詞典中未收錄“敧”字,辭海中有“攲”,釋意為“用箸夾取”。其實,敧、攲相通。

【康熙字典】中有:“(敧:)居宜切,音羈。以箸取物。或作槣。 又《集韻》去倚切,音綺。敧,不齊貌。◎按與支部攲字不同。”

《廣韻》:“敧,居宜切,音羈,支韻。以箸取物也”。《說文》:“箸,飯敧也。”

當地方言中稱吃飯用筷子夾取食物的動作或過程為jì。也有音“敧”為jia、jian者,當為語音偏離。偏離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靠口耳相傳交流信息的人們並不知道“ji”為何字,不受“敧”字的“ji”音約束,聽啥傳啥,難免跑偏。現在大家都知道ji就是敧了,就會慢慢地把ji、jia、jian等音統一到“ji”音上來。文字文獻中很少見到“敧”字,它只是存在於方言口語中,單用表示夾取飯食,也存在方言詞語“敧梜”中。

二、關於“梜”

【康熙字典】有:“(梜:)古協切,音頰。【說文】檢柙也。【廣韻】與筴同。猶箸也。【禮·曲禮上】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註】今人謂箸為梜提。

現代漢語詞典中:筴(梜),音jia 古代指箸;筷子。而筷子在中國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急救篇》說:“箸,一名梜,所以夾食也”;《札記•曲禮上》說:“羹之有菜者用祛,其無菜者不用梜”;《廣雅•釋器》說:“莢謂之箸。(東漢鄭玄注:夾猶箸也,今人或為箸為夾提)”。說明梜(筴)與箸在古代是用來夾取羹湯中的菜食的。

“筷子”就是古代的箸和梜(或筴)。北方筷子為木製,故為梜;南方筷子為竹製,為“筴”。梜(筴)字基本上已被淘汰,“箸”在當地方言中仍有保留,如火箸,是對用於通漏、勾撥爐膛炭火(煤灰)的鐵製通條或勾撥工具的稱謂;亦有稱火筷子的,即指用於夾取爐膛、灶窩內炭塊、柴木的鐵製筷子狀工具。“梜”和“筴”都已成為非常用字了,可以說是隻存在方言詞語“敧梜”中。

三、敧梜

綜上,敧,乃是以“箸”或“梜”夾取飯食的動作或過程;“梜”通“筴”,乃是夾取飯食的工具,名詞動用,亦夾取飯食之意。幼兒、孩童不會自主使用“梜”去敧食的,必得成人敧食餵養、或梜食喂之方可活命。敧與梜的組合詞“敧梜”的語音古已有之,或比文字還早,其意為“餵養、撫育幼兒,使長大成人”。其究竟產生於何時不得而知,因為文字、文獻資料中未見有顯身,但它卻是頑強的存在於襄汾當地及晉南多地的方言土語中。

四、“敧梜(音jǐ-jiā)”一詞在襄汾方言中的使用句例:

這小媳婦子不會敧梜娃,你看她屋那娃瘦弱成啥啦。

你屋這娃敧梜得好,白胖白胖的。

先那候,婆夫兩口子敧梜四個娃,真真是個不容易!

那候窮,生了娃又養活不了,只好送人,叫別人家敧梜去。

小趙母親過世早,是她姑姑把她敧梜大的。

他屋那小兩口子常年在外頭打工掙錢。他屋那兩娃娃子還不是家裡老人給敧梜的唵?

五、結束語:

“敧梜”一詞看著很生疏,或是因為字典、詞典、康典中都未收錄、所有的文獻資料中也未見有出現的原因吧。其實“敧梜”一詞一直存在於襄汾當地、山西晉南不少地方(如新絳、鄉寧、稷山)的方言口語中,有些地方(如山西萬榮縣)則發音成“qǐ-qiā”或其它音,表示“撫養(小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