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沪宁高铁,四个中年妇女大声聊天,一车厢都能听到笑声,对此你们怎么看?

洋小样KJ


公共车厢、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嬉笑、喧哗,是一种不文明行为,可惜目前国人这种情况是常见现象。值得通过教育、宣传改进这种不文明行为。公共场合,朋友之间交谈,在能听清楚的情况下,应尽量低声讲话,以免影响、干扰他人。


北竹cyc


记得早在2003年,我在新加坡,一次在电梯里,有一个男子手机响了,不是声音,是震动。那男子一只手拿着手机,一只手捂着嘴巴压着很低的声音,脸还紧贴着电梯墙说:等一下打给你…就挂电话了。到了地面出电梯了,那个男子马上就打电话,听到他在解释刚才在电梯里。在当时我才刚去,不是很理解,就站在那里没走,等他电话打完了,我故意跟他打听去牛车水坐哪趟地铁可到,也顺便问了他为什么不直接在电梯里接电话,他说,那时公共场所,又是人多的时候,不是你私人地方,没有人有权利因自己的事情影响别人。这是我第一次真的受教了。目前不管是电梯里还是公交车上地铁里,随处可见视频,语音,还有听歌的,理所当然的,如果有人异议还会招来谩骂甚至是殴打。现在人钱是有了,别的都缺失了…


yezi86587788


四个中年妇女大声聊天,整个车箱的人都能听到这未免有些过了。动车是一个公共的交通工具,一个车箱好几十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聊天那无可厚非。但是几个人毫无顾忌,大声喧哗那就影响到了整个车箱的人,试想一下,整个车箱的人都听你几个人在说话,这样太没道德了。这和霸座的行为一样让人憎恶。



记得前一段时间有个同样的事情,也是在动车上有两家人一起上车后,就开始打扑克,一路上有说有笑好不热闹,但是说话的声音特别大,旁边有个中年男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过去给他们说请说话小声些,不要影响到车箱的其它人。没想到这下可惹恼了说话的两家人,两个男子过来对这名中年男子大打出手,把男子的眼镜打破后划伤了眼睛,导致男子眼睛出血。后来才知道被打的中年男子大有来头,是位知名企业的总裁。等待这两家人的肯定是高额的赔偿和严厉的制裁。


远山的呼唤


不信你看,如果你要是跟团旅游,或者坐在大巴车上,火车上总有三个四个女同志特别显眼,穿的花花绿绿,耳朵丁丁当当,脖子手腕手指金光闪闪,咋咋呼呼,哈哈嘻嘻,不拘小节,她们的话题就是吃穿玩,拍照,不顾及身边任何人。

去年去黄山旅游,有六个人他们说是都是亲戚,男的下车给这些美女拍照,上车打牌,吃喝,三个女同志高兴劲儿就不能提了,中间下车休息一会儿,没想到这六个人竟跳起舞来了,吃饭的时候,规定的是十个人一桌,他们非要六个人一桌,到了黄山导游招呼大家合影,他们六个人非要站在前排中间。导游有时候组织大家搞娱乐活动,唱歌他们也很内行,还挺好听,导游出题让大家回答,历史知识呀,地理知识,各方面的问题,他们不显摆了,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了。

旅游就是放松心情,高高兴兴,不要太过,不是小孩子不懂事,都是中老年人,一个旅游团四五十个人,能在一起十来天,这都是缘分,大家好好珍惜,都给对方留个好印象。



悠着点到97


我有一次坐飞机深圳到沈阳,我跟我弟一刚坐下,邻坐的哥们就把鞋脱了,之后把袜子也脱了。更气愤的是把脚举到前排座椅背上,我去!我想理论,但直觉告诉我,这个人没救了。于是我跟弟到后面找了空座。我是女人,很小资情调女人,那又怎样,忍吧。因为跟他理论不值得。


2019今生今世


我从杭州坐开往吉林的卧铺,有姐弟俩从上车就大声讨论买卖的事情,几个小时一句不停,说的是江西话,咱也听不懂,反正就是算账。我真没见过这么爱说话的男人。从第一天的下午到第二天中午,我实在忍无可忍,跟那个男人说:停!,咱们歇一会儿,进了包厢就不许说话了。然后他就一睡不醒了,他也着实的累了。直到我们在天津下车,20个小时。


岸芷汀蘭锦鳞游泳


客观的说,现在高铁上大声喧哗和聊天吵闹的事情少了很多,沪宁高铁上这四位大姐可能并不是有意打扰别人,如果有人上前劝阻,估计她们应该会注意的。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素质都很高,我就亲眼见过不讲理的。

一次从北京到沈阳,旁边座上有两位二十五六岁打扮时尚的女子一直大声聊天,她们不只聊天,还吹牛*,旁边的人都纷纷扭头躲着。

我好心说了一句姑娘小点声,结果直接被怼,“干哈啊!我掏钱了!坐这趟车是免费的?你要说免费的,我立马闭嘴!”,一时我无言以对。

记得去年英国前著名汽车节目主持人杰里米在中国乘坐高铁也遇到了类似的事,一名中国男子打电话手舞足蹈,声音大的隔壁车厢乘客都能听到,杰大爷忍了2小时后直接打开手机把男子的行为录了下来,他在镜头前皱着眉头一边用唇语反复配音 “shut up(闭嘴)”,以表示自己的不满。

这条视频迅速走红,男子不仅丢了自己的脸,连国家的脸都丢了,估计他现在打电话一定会注意了。

我认为列车乘务人员不能只负责卫生和治安了,对于那些吵闹喧哗的人也应该主动制止。

如果不听劝,应该把他列入个人信用信息记录并且限制以后购票乘车。


民间那些事儿


大声聊天还算好了,本人在上月底坐成都到南宁K144列车买的硬卧铺票,这个车厢基本上都是贵阳方向的老人旅游团,早上天刚亮一群大妈就开始在过道走模特猫步了脖子上挂的音响伴随着一步一扭的步伐真让人感到不存在年龄概念了,无奈了国人也就这样了。


洞藏老窖


有次我们外出旅游,同行一江苏ZJ港人在大巴车上总是巨大嗓门说话,车上空间本就不大,她的嗓门震得我耳朵嗡嗡响,满车就她一人吵架一般的说着,开始不好意思说她,最后实在受不了了,也感觉跟这种人在一起挺掉价,于是小声说让她小点声音,这人居然很吃惊的样子:“啊?我的声音大吗?”,竟一点不知把别人烦的够呛!以后坚决不与此人坐同一座了!


拂晓黎明时的炫彩


正常,国人的毛病,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不顾及他人感受的太多了,太普遍了。我前不久坐火车去旅游,一个男的,穿着鞋子爬上爬下,睡在床上,也不脱鞋子,把白色的床单搞的脏兮兮的,还能说啥,素质问题呗。

旁边一个大妈,嗑瓜子就朝地上扔,根本就不用塑料袋、垃圾袋装起来,这已经不是习惯的问题,而是国民的素质问题。

2018年初,回家过年的返程中,从老家市里坐飞机到兰州倒飞机,坐在旁边一个男的,才20多岁,把鞋子脱了,翘起二郎腿,脚臭的不行,我4岁的儿子说,好臭啊(童言无忌),人家没当一回事,最后是空姐看不下去了,让他穿上,他才不情愿穿上,不得不说,国民的素质普遍不高,个人素质、公德心和修养太低,这要改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大妈高铁上大声喧哗、影响全车人休息,也如此,只能说,大妈们的素质确实非常低,在低素质国民里,她们具有代表性,很多人说,特殊年代造就的,不能责备和怪罪于她们,因为在她们的那个年代(60、70年),吃不饱穿不暖,没法上学,导致素质低,我想说,这只是一个借口,在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多的去了,为何就单单只有她们如此,为何同时代出生的人,大多数人都讲公德、有素质,她们就不行?

说白了,还是个人修养、家教和自身约束力、公德心的问题,只能说,这些人,天性如此,再加上父母没有给她们教育好,才出现了如此遭人厌烦的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