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制造供应链:海尔COMMOPLAT平台+智慧物流

2012年12月,海尔集团宣布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发展阶段,并提出从2013年至2019年从传统的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致力于成为互联网企业,连通资源打造共创共赢的新平台。

在此阶段,海尔把“人单合一”的双赢管理模式变革进一步深入探索,把员工变为一个个直面市场和用户的小微企业,通过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圈来实现“自发现市场需求,自演进达到目标”。


触点为王:物联网时代海尔的商业主张

传统经济时代,商界均信奉流通为王;互联网经济时代,大家则信奉流量为王;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海尔提出了触点为王。因为区别于互联网时代用户在海量产品中自选,物联网时代用户追求的是情景感知的个性化体验迭代,企业要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离用户足够近。

因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物与物的交换,更是人与人的情感交流。承担起这种交互职责的就是“触点”。每个“触点”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与用户的交互都必须是有温度的交互。

能够与用户交互的人或者店面才是海尔认为的触点,走街串巷,进街入户,在与用户交流中感知用户需求和痛点;用户在社区在家里,触点不能停留在网点,交互必须是人与人,这样才有温度,而不能停留在收集来的冷冰冰的大数据上。

温情的触点,感知的不仅仅是用户的需求和痛点,还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青睐。这种有温度的模式,是海尔很早就开始布局在终端用户身边的触点网络,通过终端的一个个小管家、驿站主、门店直销员、专卖店店主等,建设起了一个个有温度的触点网络。

触点网络就是一个完善的交通网,将企业与用户连接在了一起;而触点,就是一个个“交通枢纽”,提供的是服务,是体验,是创造的用户价值,而不是产品。

人单合一:物联网时代海尔的商业模式

在海尔看来,“人”即员工,“单”即订单及其背后的用户资源,包括用户需求和用户价值,“人单合一”即把员工和其应该创造的价值、面对的用户资源匹配与结合在一起。“人单合一”的组织机制及基于自主经营的核算机制,期望把每个员工都变成海尔这个开放型平台型组织上的“自主经营体”。

在触点网络的背后,是“人单合一”模式的支撑。简单讲,人就是员工,单就是用户需求,把员工和用户需求连接到一起。触点的核心就是“人单合一”,以用户交互为前提。因为当下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随时变化,所以企业必须根据用户的需求改变自己,而不是让用户跟着企业改变。

时代是新商业模式的催化剂,海尔认为物联网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最重大的经济活动,它最核心的是实现社群经济,即根据每一个人的需求提供对应的场景化服务。不同于工业革命时代以大规模制造为核心的商业模式,也不同于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电商平台上选购商品的购物,在物联网时代,企业可以根据用户情景化的感知来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以不断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

举例来说,海尔冰箱在售出时带着一个屏,这个屏幕上面连接了四百家有机食品商,对于海尔来说并不仅是卖出一台冰箱,而是卖给出一个安全食品的解决方案:用户使用冰箱,海尔又可以根据用户的数据不断优化服务。在此过程中,海尔积累起用户个性化的小数据,比如有多少人患糖尿病,再针对这些糖尿病病人送上低糖食品,通过冰箱这个载体,还可以提供给顾客其他需要的服务。


互联网时代是“从1到N”,而物联网时代一定是“从n到1”。这个大“N”(是)电商平台,上面有无数的商品,这个“1”是每一个顾客,顾客可以在电商上挑选自己需要的产品。而物联网是一个小写的“n”,n是社群交互的平台,“1”是用户;在这上面,知道用户到底想要什么,然后平台来满足。

海尔“人单合一”的商业模式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体验经济,根据用户的体验来提供服务;第二部分是社群经济,作为线上和线下连通的触点网络,比如海尔的几十万家微店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到每一个社区;第三部分是创客经济,即社会化创业平台,并为每一个自主的小微经营者提供资源支持,如海尔旗下的海创汇和FirstBuild,它的主要作用是寻求新的商机和业务增长点。

海尔探索的物联网模式,或者物联网生态圈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电商平台或社交平台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海尔内部称之为换道超车,就是要从传统产品经济的模式和互联网电商模式的“道”换到物联网生态圈模式的“道”。其本质不同体现为海尔物联网生态圈模式具有传统电商所不具备的三个生态特质:

第一个生态特质,是生态圈的共创共赢。物联网的本质和互联网一样是与用户零距离,但传统电商只有流量顾客,没有用户,自然也就谈不上零距离。海尔则是把传统的组织以人单合一模式颠覆成攸关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共创共赢的生态圈,用户也是生态圈中共创共赢的重要一方。

第二个生态特质,是社群生态的触点网络。物联网的另一大特点和互联网一样是分布式,海尔搭建的触点网络包括10万个城市社区的乐家驿站、10万个农村水站、10万个车小微,每一个触点网络都有海尔小管家和大家有温度的交互,持续迭代出用户最佳体验。

第三个生态特质,是生态收入的即时价值。海尔物联网生态圈能够实现用户即时需求瞬间变成满足个性化最佳体验的即时价值,作为硬件的电器变成网器连接用户,给用户提供的不再仅仅是产品价值,而是通过网器传递的服务方案,服务方案带来的价值是生态收入,硬件的价格是有限的固定的,但生态收入是源源不断的。

COSMOPlat: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平台

物联网时代,传感器、RFID技术、人工智能、通讯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共享和处理实时数据已变得更容易,行业间的物理边界正在消失,单纯地销售硬件产品在物联网时代已不足吸引用户。因此,企业即将从产品品牌竞争、平台品牌竞争转移到生态品牌竞争。

物联网时代,海尔的品牌战略升级为生态品牌战略,建成U+、COSMOPlat、大顺逛等全球平台,推出全场景定制化智慧成套方案,创物联网时代的第一生态品牌,率先实现智慧家庭领域的“换道超车”。

COSMO的单词与含义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宇宙。在这里可衍生为生态,作为在和德国、美国、日本企业竞争中胜出的海尔COSMOPlat平台,其差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二是开放的多边交互共创。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是指由原来的为库存生产,转向为用户创造,用户可以全流程从交互,设计到生产服务全流程参与体验。比如海尔全空间保鲜冰箱大规模定制,就有510万用户参与社群交互,全球4000多家供应商资源提供解决方案,整个方案迭代了56次。

在这一过程当中采购、生产、物流、服务、全流程、全要素资源都在平台上面和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颠覆了原来产品六个月才上市的开发体系,最快45天就可上市。

开放的多边交互共创共享平台,则意味着它不仅适用于工业,还适用于农业,健康,教育等行业,各个行业均可以在这一个平台上提升全流程竞争力。目前平台上面已经聚集了3.3亿用户,390万家供应商资源,连接2600万台的智能终端,可为4.2万家企业提供数据和增值服务。用户,企业和资源均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面零距离交互,共同创造用户价值,并且分享增值。这样的节点具有使用户停留的魅力,在这里,产品研发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每一链条都与用户存在交互。


表:COSMOPlat平台基本信息


目前,COSMOPlat已经成功赋能农业、房车、建陶、机械等15个行业物联生态,复制到11个区域和20个国家,为它们提供大规模定制社会化服务,助推当地企业转型升级。在打造“双跨”工业互联网新生态方面,COSMOPlat作为开放的、多边共创共享平台,积极践行“双跨”平台建设,已经实现了衣、食、住、行、教育等跨行业、跨领域的全面复制。

海尔定制化生产的内部实践:模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

海尔的智能互联工厂强调的是模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整个工厂的工艺布局以模块化为基础。以沈阳海尔冰箱工厂生产的匀冷冰箱为例,该产品共有500多个零部件,一共整合为23个模块,又分为通用模块和个性模块,其中个性模块是指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可选的模块,这就让生产线可以生产出专为某一个用户生产的个性化冰箱。

在互联工厂中,整个冰箱生产线被分为门体模组,箱体模组,箱体发泡,总装,抽空灌注、红外检测和成品包装共五大部分。其中门体模组包括门壳成型、门衬成型等模块生产环节,箱体模组包括蒸发器模块、底钢后背模块和U壳成型模块等模块生产环节。在生产模块化之后,一方面为整个生产线柔性化打下基础,使在一条线上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变为可以,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为基础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整个海尔冰箱沈阳工厂内共设有三块大屏幕,可以实时显示整个工厂的制造实况,包括哪个工位是在正常生产,哪个工位处于空闲状态,哪个工位出现故障等信息。除三块大屏幕外,每道生产工序上都有相对较小的屏幕,用来显示本工序的实时信息。

以内胆生产单元为例,海尔冰箱沈阳工厂采用了自动缠胆生产工艺,整个生产过程全自动无人化运行,并采用可编程序设计,以适应未来多种型号扩展。而在U壳生产线,海尔冰箱沈阳工厂实现了机器人全自动配送,8种不同型号的U壳可以混流生产,并与内胆模块智能匹配。

用户可根据用户名和密码在线远程视频实时监控自己所订产品的生产场景,从原先只参与产品购买环节转变为参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等全过程中。海尔冰箱沈阳工厂通过搭建信息智能化交互平台,来实现用户、工厂以及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互联。

据介绍,与用户互联后,用户可通过线上平台下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冰箱的颜色、款式、性能等,这些信息可以直接传送到生产线工位,输入个性定制需求。

除了与用户互联,海尔互联工厂与供应商互联后,供应商可以无障碍参与到产品与方案的前端设计,交互出一流的模块,一流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实现产品迭代引领目标。在门体装配生产环节,屏幕上还可以显示出本工位上正在装配的冰箱的定单号、冰箱的型号、用户所在区域以及用户姓名。

目前海尔已有沈阳冰箱、佛山滚筒洗衣机、郑州空调、青岛模具、青岛热水器、FPA电机、胶州空调、中央空调八家互联工厂,以八大互联工厂为样板,海尔正把互联工厂的模式复制到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大规模生产”模式向“大规模定制”模式转变。

目前,COSMOPlat平台已经联结1.5亿用户,聚合设计资源280万个、微店116万个、模块资源2万家、车小微9万辆、在线服务兵10万个,提供从用户交互、虚实营销、开放创新、智能生产、智慧物流、智联服务的全流程服务。未来,海尔将支持COSMOPlat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制定智能制造的国家标准,希望成为智能制造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海尔的智慧物流实践,请参考下篇文章:《海尔日日顺物流平台生态分析》

来源:链仓研究院——【链仓】找仓库,仓储服务,首选的全球供应链共享仓储服务信息云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