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保长做什么的?有工资吗?

刘华银mark


民国时期,保长做什么的?有工资吗?

保甲制度源自于一千年宋代王安石 变法以后实行,保甲制以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五百家为一都保,分别由村民推举保长、大保长、都保长;另以三十税户为一甲,设甲长一人,负责发放青苗法的放贷与收税。

这种保甲制度以各户相保,什伍连坐为基本组织原则一直沿用至元、明、清时代,行使着管理户口,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徭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等职能,进行有效统治了上千年。

  

民国时期,这种保甲制度仍然在农村实行,保长由各保甲户推荐比较有名望的人担任,没有工资也没有福利,纯属义务“官”。讲白一句;保长就是民间社区有威信的人物参与地方管理,而又不属于国家正式官员编制。


文学历史领域创作者


我的曾祖父,是村里望族,家中七兄弟,祖父三兄弟,老大做生意,老三教书,祖父是兄弟中的老二,在家管理田地山场,当时民国政府规定,家有三兄弟的抽一个当兵,曾祖父就说让我祖父去参军了,38年去当兵,46年春回家,刚好打了八年日本鬼子,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有一点文化,当了一个书记官,参加了长沙保卫战,祖父说:“保卫战胜利开庆祝大会,上司对祖父说,明天有长官来训话,你去转发一下通知,当时祖父很累,明天早一点再去传达算了,再一想,开庆祝会是大事,就过不得劳累,连夜通知了下去,祖父说还好连夜传达下去,不然死定了,谁知第二天,来训话的长官竞是蒋委员长”。抗战胜利后,上司也想留我祖父参加内战,祖父说既然鬼子投降了,中国人打中国人没意义,再说曾祖父写信叫他回家,三兄弟要分家,回家了,

回家后,乡里,村里举存祖父当保长,当抓壮丁之时,首先,早上叫人去通知其人,叫他躲避他乡,再晚上带人搞大声势的去抓人,结果可想而知,跑了,再加上青黄不接之时,救剂村民,很多是有借无回,解放后,还做了一年新中国的保长,把自家的粮食无偿捐给解放军和村里民众,无民愤,就是陪斗了几次,结局尚可。


华歌186285821


我姥爷就是当初的保长。听我姥姥说就是现在的大队书记,谁家有事就去帮忙办事,鸡毛蒜皮的事都管。上面下通知就是先告诉我姥爷,然后我姥爷一家一户通知,手里也没有手下什么的,我姥爷不是坏人,最起码没有人举报过,没挨批斗。当保长的时候我姥爷也有枪,后来支援前线都捐出去了。也带过几十号同乡推独轮车给刘邓大军送过粮草,姥姥也很模糊,不知道是哪个战役,但是确定是给刘邓部队。如果姥爷还在世的话应该一百岁了。


细阳战士


我外公在抗日时期做过保长,好像管的地不止100户,主要任务是抓壮丁和排解纠纷。管的地域跟合并后的村差不多。好像沒什么工资,我外公有十几亩田,还租了地主的田来种,家境尚可。外公帮人调解,可以吃一歺饭。我外公有个规矩,双方不接受调解,从不吃饭。外公头痛的是抓壮丁,有的家里很穷,抓了壮丁,一家人就活不下去。我外公总叫大舅去通风报信,让壮丁藏起来,拖一下再带兵去抓,抓个空。我外公沒有一点李保田演的保长威风,随便抓人打人,敲诈钱财,像是黑社会老大,外公就是一个和事佬。


朵朵佬爷


觧放前,我们家那里有保长。老百姓都很恨他。都把他当坏人。

那時国民政府在地方上设县,县里设区,区里设乡,乡里设保,保下设甲。

一县设三区,区设三甲,一甲多数为二十户人家。多数甲 是以自然村为单位,小的村庄由几个邻近的村子为一甲。乡和保还有乡丁和保丁協助郷长和保长办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保长带人荷枪抓壮丁,半亱三更入村,闹得鳮犬不宁。被抓走的家人大哭大叫。

平时保长经常带保丁下村收各种名目苛捐杂税。只要他们到村里,很多村民都躱起來,放狗咬他。保长身边除带保丁,手里还拿文明棍打狗。

在老百姓眼里保长是大恶人,他还常常调戏良家妇女。

保长一般都有当地地主做后台。文化不高。主要收入靠榨取百姓血汗钱。如卖壮丁,收各种明目杂税。甲长是从百姓那里每月收点钱。

保长并不为百姓作事,村民的事是由族人和村里有点名望的人处理,村里还有鄊规民约作为处理民事的依据。

老百姓最恨保长。


云宵仙翁


我曾祖父就是保长,而且是当地很有名望的大夫,在附近口碑特别好。在给国军当保长的同时也暗地里帮助共产党,时不时地就有一段时间人就不见了,别人问起来就说是去外地采购药品了,实际上是去山里给八路军看病疗伤去了,听村里人说最有意思的是当时我家在一个亲戚无儿无女,国共双方的人都欺负他,最后在我曾祖父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求我曾祖父帮帮他,不然活不下去了,然后有次曾祖父带了一队国军官兵到亲戚家村里,找到亲戚说了几句话,村里人一看原来有国军背景的亲戚,国民党的人就没在欺负他,又过了段时间曾祖父又带了队解放军官兵到亲戚村里,村里人一看原来他家国共双方都有背景,从此就再也没挨过欺负,只是曾祖父去世的早,即将解放的时候去世了,解放后定成分的时候本来我家可以定上中农,因为曾祖父和共产党的关系还有我爷爷的二哥参加解放军成了烈士,给我们家定的下中农


飘44076691


今天看到这个 关于 保长的 话题。 我就讲一讲 我们家的 老事。 我们家是 东北的 清初 移民。在抚顺居住十一代了。就是现在大伙房水库一带,(现在三慧侍) 清朝结束以后我们家一直 是这一带的大户,(赵) 我爷 就是 保长,当时 共产党领导的 抗日联军 也在这一带活动,日本投降以后 ,就是 张树 (建国以后当过抚顺市委书记)领导的 游击队(基干三团)。解放前的一天 国民党207师的 侦查 小队 来到 村里,保长就得安排 吃饭。我爷 就在村东头我姑奶家杀鸡备酒。国民党侦查员 就问 我爷,附近有 共产党吗? 我爷就说 没有。我们这地方非常太平。其实 村西头 基干三团侦查员 已经 喝半天了。我爷就是两头跑。最后 是 平平安安把这件事对付过去了。


星星1522955261154


保长就等同于现在的村主任,保长下面是甲长,等于生产队队长,我的爷爷那时候是甲长,但保长在那时负责催租的地方责任人,所以有身边会带一两名家丁(帮凶),这样名气就很臭了,那时的保长没有工资的,但长级乡长会给保长一点辛苦费的。


卓清德1


上面楼主好象还有些准确,我父是解放前一任最后的伟甲长,辖地足我们现在的村还有邻村 一个生产组所以说并不是十个户,保长相当一个 乡镇,在土改时保长属专政对象大部份被判刑入獄因他们有些背了血债,而甲长没权的负责给当局催粮收税等杂务,民亊的纠纷由族权调解,所以甲长只加了伪叫伪甲长,六四年我高小毕业一直被老师们认为的拔尖生就被这个伪甲长断送升初中的机会,因伪字惹的祸我的同学因苗子红现退休的三,四千元 一月,我一年一仟元呀丨


山斗石翁


民国时期的保长、甲长,是乡长之下的最低的地方官,有职无薪,一般是家境较好的人做,管一管民事,做做调解工作,安定工作,维持秩序。三个自然村设一个乡,乡政府有办公地点,有工资领。而保长甲长,没有办公场所,人家有事,直接到他家里去。一个自然村一个保长,一两个甲长。保甲长,要有一定民望。特别是广东,村民都很老实,只有个别难搞的人。他闹事,大家骂他几句,他也不敢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