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的教育情況怎麼樣?

上官瑩珠


1、中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如果江蘇分為蘇北和蘇南,可以明確說,蘇北教育很好。譬如一個海門中學2017年就考了37個南大。

2、如果江蘇分為蘇南,蘇中,蘇北,蘇北在全國來說,也是不錯的,全國一張卷的時候蘇北雖然不能和南通比試,但是和外省其他地方比較,還是較為靠前的。



3、談談連雲港吧,連雲港的教育應該說一年不如一年,一是學生課餘時間補課太頻繁,據說老師上課講一半課外輔導一半,二是教育部門不敢擔當,看看省內其他市,學生中午都在學校吃飯,他市老師在校忙教育,港城老師校外忙掙錢,三是教育資源過於集中,成為推高房價的主導因素。有人思考這些想象長久會引導什麼嗎?一是地區人力資源被迫減少(接送孩子),二是孩子所處於的學習環境引發的身心健康,三是房價高昂教育質量性價比不高,新海中學不如海門中學,不如海安中學,不如如皋中學,海安的房價才6000多,南通經濟快突破萬億,另外無錫房價8000,如果你房價比不過,教育比不過,經濟比不過,對於現在流動性非常高的人力資源,特別是30-45歲高端人才,連雲港,你的底蘊何在?這樣的惡性循環如何打破?

地區的核心競爭力必須是生態鏈的,港口經濟,一體兩翼,橋頭堡喊了多少年被曾經的小弟弟日照超越了,港城大道一年一小修,三年重新修所折射的是什麼?

不醒人事可不行,寧願還要華強哥


碳時代


我家住在蘇北小城,孩子小的時侯,我和孩子他媽都沒有正式工作·,我下崗在家靠蹬三輪度日,孩子他媽在縫紉廠上班,每天六點上班晚上九點回來,只有過年有幾天休息,其他風雨無阻,基本全年無休,儘管日子過得很苦,但我們絲毫不敢放鬆對下一代的培養,我們深知只有讓孩子念好書,將來才會有出息,為此孩子念小學時不惜花費8000塊錢送孩子到雙語班,為的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好孩子也爭氣,一直都是三好生,考高中時以全縣第七名上了市裡最好的學校,孩子他媽本打算就近讀縣城的高中,這樣離家近也好有個照應,而到了市裡他也只能住校了,而幾乎所有的考上市裡學校的孩子們的家長都選擇了陪讀,就是放棄工作,在市裡靠學校附近租房子(房租大約二三萬每年)照應孩子生活起居,這樣的條件我們家顯然不能具備,但我們能做到的是最後幾個月租了個小房子,讓外婆去照應,因為江蘇的考生,競爭實在太激烈,孩子高一暑假,自己在網上做了北京的高考數學卷,最後做完了對了一下答案,驚奇地告訴我他居然考了個滿分,而在江蘇鹽中他的成績在班裡卻是35名左右,也就是倒數,但我知道孩子已經盡力了,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晚上十一點半睡覺,辛苦程度遠遠超過孩子他媽,而他還未滿十六週歲,今年高考差一分沒有上心儀的天津大學!



玫瑰花茶1


首先要界定的是蘇北範圍。

蘇北一般是指徐州、宿遷、鹽城、淮安、連雲港五市。

俗話說“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啟東”。所以大江蘇的教育應該是蘇中領跑。蘇南、蘇北各有千秋。

蘇南比較富裕,特別講究教育均衡。不起眼的鄉鎮中學都有很強的軟硬件條件。蘇南還特別講究規範辦學,不補課!雙休不補課,寒暑假也不補課。這就嚴重影響教育教學成績。

而蘇北不一樣,教育資源相對集中,各市區縣都會有一到兩所“航母型”學校,人數甚至能達到2萬人。鄉鎮中學幾乎“空心化”。有一次,筆者到蘇北宿遷市沭陽縣胡集鄉中學援教。全校初中三個年級總共還有72個學生,而編制內教師卻有82人。

蘇北的這種奇特的現象也造就了不一樣的結果。蘇北學校的硬件不差,以江蘇最小的地級市宿遷為例。宿遷市的GDP為2610億,在全國排名第90位。經濟實力也非常強悍。蘇北的老師非常能吃苦,踏實肯幹。所以軟件也不錯。加之,蘇北特別重視教育,雙休補課,寒暑假補課。平時還要實行軍事化管理。所以蘇北的教育質量普遍不錯。宿遷市沭陽縣今年光清華北大就考了17人。這個成績是驚人的!對比江蘇第一經濟強市蘇州,小宿遷居然超過了大蘇州。這確實是個奇蹟!

另外一個不得不說的教育現象是,由於經濟待遇的差距,蘇北的人才往往外流到蘇南。蘇北的特級教師絕大部分都跑到蘇南來了。蘇北的成績是在人才外流嚴重的情況下取得的,從這點看,蘇北的教育更值得尊重!


姑蘇講堂


不知道你指的蘇北是什麼範圍。江蘇分三塊的話,以高考成績來看蘇中>蘇南>蘇北。整個江蘇都很重視教育,尤其江蘇中南部的沿江八市,家家戶戶對小孩十分重視,很多媽媽陪太子讀書,學校外面租個房子照顧孩子起居餐飲!素有中國高考看江蘇,江蘇高考看南通。南通地處江蘇東南部,長江北岸,屬蘇中。南通的模擬考試一般跟泰州揚州一起考,所以揚泰通的高考成績相對接近。蘇南經濟發達更為偏重素質教育,但高考成績也不錯,學生的文科成績,綜合素質要略勝一籌,蘇南蘇州無錫考得較好。江蘇高考狀元近幾年多在南通泰州無錫蘇州出現。蘇北五市以鹽城最突出,鹽城中學,東臺中學都不錯。其實江蘇實行縣中模式,各縣都有一個省重點高中,江蘇省開頭,很牛逼,這也就是我為什麼江蘇缺乏黃岡中學,雅禮中學這樣的全國名校,因為江蘇很均勻。扯遠了。說到蘇北特色一樣是江蘇特色,縣中模式,牛逼的除了上面提到的還有江蘇省淮陰中學、江蘇省宿遷中學。由於蘇北經濟較蘇南蘇中差距較大,人們的思想沒有蘇中蘇南那麼重視教育,且學校軟條件如師資力量可能差的較多,但硬件不差,所以蘇北高考成績在江蘇最弱。跟經濟發達程度有關,但又不盡然。蘇南最發達,學生綜合素質高,應試不及蘇中,尤其南京可能江蘇墊底。蘇北經濟最落後,對應的高考也最弱。蘇中經濟出中檔,高考最強,綜合素質也處中游。


裡下河窪地


首先,江蘇發展相對滯後,潛力最大的地方叫宿遷,2017年GDP2610億,全國地級市排90名,這個水平在其他省也許是前兩三名的存在,所以,蘇北只是相對蘇南窮,這是個相對概念。全國省區裡面真正比蘇北富的地方可能也只有長三角和珠三角。(下面談一下高中教育,因為義務階段不覺得會有太大差距。)

所以,蘇北城市有實力辦幾所名校,但是到了縣區明顯感覺不行了。以我老家徐州為例,最好的學校叫徐州一中,每年十幾個清華北大的水平,這在江蘇算是不錯的,但是我們市似乎只有這一所不錯的學校。其他縣區沒聽說過,我父母從事教育行業,聽他們講,縣區如果有人評上特級教師,基本上會被蘇南學校挖走,人家有錢。

蘇北學校還有一個特點,準軍事化管理。好老師被挖走了,就靠管理。以銅山地區鄭集中學,侯集中學最為有名。整個一天都有人看著你,早上5:50到校,早飯20分鐘,午飯半小時,晚飯半小時,晚上10點下課,10點20宿舍熄燈。班主任一直陪著。這種方式,能保證本科率,但很少有超高分。

其實江蘇教育比較好的地方在無錫,南通,常州這些地方。南京是比較差的,比不上蘇北,因為南京管理較松,不補課,不加班。除了那兩三所名校,其他就不行了。

以上就是我眼裡的蘇北教育,市區有那麼一兩所實力學校,縣區比較缺好老師,靠軍事化管理,偶爾倒可以出個別好成績,但是往往曇花一現,不能持續。


英語雜貨鋪


這個問題應該分成兩個層面來看,蘇北的教育包含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兩個方面,高等教育很明顯是相對比較弱的,而基礎教育則是非常領先的。

首先來談一下蘇北的高度教育,雖然蘇北每一個地級市都有高等學府,但是在整個當今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中,所佔的分量還是比較輕的,整個蘇北有揚州、泰州、南通、鹽城、徐州、淮安、連雲港、宿遷等八個地級市,但是隻有徐州有211工程大學,即中國礦業大學,其他城市比如揚州的揚州大學,南通的南通大學等都不是重點大學,而宿遷和泰州只有宿遷學院和泰州學院,鹽城和淮安則分別各有師範學院和工學院,因此,單純從現行主流高校評價指標來看,蘇北的高校絕對是處於劣勢的,所謂的211工程大學和985工程大學雖然不能完全說明一個學校的好與差,但是一旦成為211或者985工程大學後,學校所獲得的資源和支持是遠遠要高於一般學校的,同時從錄取的分數來看,蘇北的高校的錄取分數線遠遠低於蘇南,有時候甚至會出現蘇南的學校的三本都會比蘇北學校的二本要高出很多。而蘇北的許多高中生根本不願意留在蘇北接受高等教育,紛紛往江南一帶的學校扎堆。

其次,蘇北的基礎教育與蘇北的高度教育則完全是兩個極端,蘇北的基礎教育水平要遠遠高於蘇南。蘇北的經濟條件要落後於蘇南,但是形成反差的是蘇北的基礎教育水平則要高於蘇南,實際上這是現在中國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經濟越落後的地區,有時候基礎教育水平反而越好。蘇北的許多縣級中學在高考錄取率以及頂尖學生培養方面都遠遠超過蘇南的學校,以小編老家的寶應縣中學為例,每年都會有四到六名高中生被清華北大錄取,這是蘇南許多名校都做不到的。

蘇北長期以來經濟,交通都落後於蘇南,因而也是導致蘇北的高度教育水平落後於蘇南的原因之一,因此,欲振興蘇北的教育水平,應該首先振興蘇北的高度教育,欲振興蘇北高等教育,則必先振興蘇北的交通和經濟。


青年史學家


蘇北教育水平與蘇南的差距在拉大。一是教育理念的差異。與蘇南比,蘇北教育理念落後,教育教學方式方法落後。蘇北高中抓得很緊,和蘇南沒差異,但教學內容落後,教師拼命講,拼命做題,但無用功多,鑽研不夠,所講內容與《考試說明》不對路。二是經濟原因,師資水平差,現在蘇北地區小學教師代課太多,沒有教師資格證,初中畢業也能當。省錢!只有鎮中心小學,縣城小學師資還可以,就是縣城小學也有許多代課教師,一個月1000多元工資。現在師資缺編,只招勞務派遣老師,無編制,一個月2000多元工資,水平太差!


無奈125387125


江蘇師大,中國礦大坐落在徐州,地級市中徐州的大學數量在全國也是非常考前的。鹽城工學院,淮陰師大等都是很不錯的本科。因為蘇北教育資源不算差。


維維讀城


基礎教育是決定一個國家大事,單談高升明校,不看總體。例’如中升高,沒有能考取,一部人,流向社會

教他們能幹啥?15歲左右,工廠進不去,後果是什麼?就拿浙江一地方來說,打群架,傷了多少父母心,全國有千千萬這樣例子。如果 政策能好方面發展,能把握這些孩孑,多學三年那是一個什麼概念呢?為什麼?不提倡十二制,犯法們一部份人就自然變少嗎?基礎不好,地動山搖,希望高層次官員能重視,這方面問題!


福魚玉翡翠


蘇北的教育資源相對來說是不差的,但是不知你們瞭解不,老師上課不講主題,重點只在給學生補課時講,這是什麼原因,師貪比什麼都很,說多了都是淚,也就象有人問學生長大了幹什麼?他們怎麼回答的,都是說當演員歌星滿腦子銅臭,這和老師的教育及日常交談有很大原因,望有關部門祥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