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确诊全球首例最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生仅三十小时

武汉近日确诊一例罹患新型冠状病毒的新生儿,该新生儿母亲是新冠病毒肺炎的感染者,由于孕母妊娠存在高风险因素,院方组织相关专家会诊后考虑施行剖宫产。新生儿平安娩出后三十小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提示新生儿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遂转至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儿定点救治医院——武汉儿童医院进行诊治。

武汉确诊全球首例最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生仅三十小时

对于特殊类型传染性疾病的转诊需要特殊的运载工具,上图为新生儿暖箱

转运过程医务人员严格遵循国家卫健委规定的流程进行:全程做好隔离防护,新生儿科医务人员全面防护(佩戴帽子、护目镜、防护服、手套、鞋套和 N95口罩),由于此例新生儿为目前确诊年龄最小患儿,基于2019-nCoV(2019 novel coronavirus,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可能与SARS(SARS coronavirus,导致非典型性肺炎)和MERS(MERS coronavirus, 导致中东呼吸综合征)有相似之处,而 SARS 等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母婴传播的个案报道,因此,不排除此患儿系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垂直传播导致感染可能。

武汉确诊全球首例最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生仅三十小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新生儿症状不典型

目前,该新生儿收治在新冠病毒感染确诊及疑似病例新生儿专用病区,生命体征稳定,尚无发热、咳嗽症状,但存在呼吸急促,胸片有肺部感染表现。血检提示肝功能稍有异常。而根据临床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型来看,新生儿感染后临床表现可能会和成人表现相似,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轻症感染和重症感染三种情况。新生儿尤其早产儿的症状表现可能更为隐匿,不具有特异性,需要仔细观察与甄别 。

武汉确诊全球首例最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生仅三十小时

新冠感染新生儿确诊需要通过标本检测新冠核酸

此例患儿在娩出30小时后标本检测阳性。按照围产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预案工作组的意见认为,在可疑患者的上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或者下呼吸道标本(痰、肺泡灌洗液、气管插管吸取分泌物)标本中检测出 2019-nCoV(2019 novel coronavirus,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或者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 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 高度同源即为确诊病例。此病例显然满足诊断标准。

武汉确诊全球首例最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生仅三十小时

如何治疗新冠肺炎感染的新生儿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

由于目前尚未研制成功有效的抗冠状病毒药物,有关专家建议临床治疗上尽量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可酌情使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所有疑似或确诊新生儿病例应尽早收入新生儿病房隔离病区进行监护与治疗,实施有效的单间安置和执行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在进行易产生气溶胶操作时执行空气隔离措施。临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尽量维持内环境平衡,适当减少不必要的气道内操作。对于新生儿重症病例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同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对于以“白肺”为表现的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大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一氧化氮(NO)吸 入, 高 频 振 荡 通 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HFOV) 可能具有疗效。特别危重的病例必要时需要实施持续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与体外膜肺(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治疗。截至今晨,总治愈患者数已达1143例,相信随着治愈病患的增多,我们治疗经验更加充足。

武汉确诊全球首例最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生仅三十小时

疫情高发期,建议宝宝们注意做好自我保护

易感人员(包括婴幼儿及孕产妇)尽量在疫情高发时期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餐,少外出,不吃野味,不接触野生动物,避免与陌生人接触。相信大家一定能够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打赢这场新冠病毒的狙击战。


1、新生儿科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专家建议

2、围产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预案(第一版)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产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预案工作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