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伊朗打击美军事基地后美国认怂,美伊谁胜了?

紫气东来八千里


不是美军认怂,是给个台阶下,

我杀你一个将军,你炸我一个基地,

如果继续升级矛盾的话

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后果不是美帝能控制的


大连张大帅丶


伊朗是地区性军事强国,2018年全球火力指数伊朗排名第13位,超过排名第16的以色列。伊朗是拥有两支现役国防力量,分别是国防军与革命卫队,而且都编有海陆空军,在世界上较为少见,总兵力达到60万人。此外,还有30万的警察部队,战时可动员1130万民兵预备役参战,不可谓一直强大的武装力量。

但美国的军力不知道超过伊朗多少倍,中东地区还有那么多跟班,伊朗在想取得胜利太难了。不过,伊朗还是有能够直接威胁到美军的武器,也不是完全没有重创美军的机会的。美国媒体还一度列出了5种让美国忌惮的武器,看来美国对打击伊朗也不是有100%的信心。

伊朗拥有5个“流星-3”导弹营,射程覆盖中东地区全部美军基地,会给美军造成一定压力。伊朗还有射程超过2500公里的“泥石”系列导弹弹道,可以打到东南欧洲、土耳其与地中海的美英军事基地。

反舰导弹是伊朗重要的反制利器。“努尔”、“雷鸣”、“考萨尔”三大系列反舰导弹有上千枚。其中“努尔”反舰导弹仿制于C802反舰导弹,曾经有击沉过原属美国海军的先锋级”远征快速运输舰。

试射“卡德尔”岸基反舰导弹

伊朗展示了射程超过300公里的“卡德尔”岸基反舰导弹,这款导弹是C802反舰导弹的增程改进型。据传,伊朗还研发了“波斯湾”与“霍尔木兹”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达350公里,误差控制在10米以内,末端攻击速度达到3至4马赫。伊朗成为世界上极个别拥有反舰弹道导弹的国家,如果该型导弹形成战力,美军舰将很难全身而退。

伊朗反舰导弹库

伊朗海军主要作战目的就是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武器装备建设也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除了反舰导弹,伊朗海军还有230艘小型快艇组成的海上突击力量,战斗力比较强的有“沪东”级与“卡门”级导弹快艇,能发射“努尔”反舰导弹。如果导弹艇采取“海上狼群战术”,干掉一两艘美国军舰还是有可能的。

伊朗海军还有3艘俄制基洛级潜艇以及20艘卡迪尔级微型潜艇,能发射鱼雷,还能大规模布雷。静默在伊朗附近海域,难免有漏网之鱼,最终可对美国水面舰艇构成威胁。

伊朗有两套S-300防空导弹系统与数量不详的“道尔”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美军战机一旦被锁定,将无法逃逸,先进的防空系统一定会给骄纵的美国空军带来麻烦。

不要怀疑伊朗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心,8200万人口的伊朗,极限条件下可动员3900万人上战场。即使美国取得初期战争的胜利,但伊朗的战争潜力会持久释放,更多的人投入到这场绞肉战中,谁是最后的胜利者还真的很难说


梅姐爱说说


这个问题正是大家关注度较高的问题。

伊朗打击美军基地后美国认怂,这一论断我是这样看的:首先,从整体和事件发生前后联系来说,还是是美国赢了,没得法,这是美国的实力。毕竟伊朗损失了军队大将,难得培养的军队实力人才,由此也必定给伊朗的士气是沉重的一击。

其次,伊朗在很长一段时间会高度紧张,美国进一步的行动打算,这是对伊朗造成的第二击。

然后,从美国方面来说,美国国内分歧,国际谴责,也给美国造成了巨大压力,国际形象一定程度上受损。就美国长期利益来说,特朗普实际也是在为美国国家狠心办事。虽然杀敌三千自损一百,但也是实实在在赢了一局的。

只是伊朗一定形式上进行了报复,给伊朗人民一个交代,树立了自己民族的不屈服,为国家尊严敢于与世界顶尖霸主挑战,这是值得肯定的,不得不承认这是伊朗胜利的一方面。

所以,从各个方面来说,伊朗打击美军基地后,综合长远评估,美国算是赢了一筹。

以上愚见望海涵。


畅享自然


第一、美国没有认怂,只是不用武力来直接攻打伊朗,是符合世界发展主流的,也是符合绝大部分民意的;但是换一种方式来制裁,至于怎样做,其实有很多可能性,不是认怂。

第二、伊朗轰炸美军基地,但是并没有炸到大的目标,有的炸弹只是炸到了无关紧要的地方;这可能是一种可能,也是一种默契;伊朗方面既要维护国家利益,又要顾及民众情绪,还要顾及长远发展和稳定的最佳选择。

第三、美伊谁胜利了,目前认为是美国胜利了。因为美国毕竟炸死了伊朗一名重要的军事将领,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最后,零和游戏不会有胜利者,互相伤害不会有好的结果。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尽管大哥一直在不间断的敲打个小弟,但是小弟们终究有一天会长大;大哥也不用害怕,因为野蛮人的时代已经过去,顺势而为,创造更好的生活,更高级的科技,更好的生态,美丽星球才是最终的目标。


香坊大呲花ll


美国赢了,伊朗输了。

美国并没有在军事基地受到打击后认怂,也没有对伊朗做出任何妥协。相反的是,伊朗军方,政府和革命卫队却为复仇发生了分裂,最终宣布停止复仇活动,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伊朗袭击阿萨德空军基地)

伊朗在美军袭杀苏莱曼尼将军后宣称要进行报复。胡塞武装,伊拉克民兵,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也宣称要对美国进行复仇,但他们却很少用实际行动说话。

直到1月8日伊朗才对埃尔比勒空军基地和阿萨德军事基地发起了导弹袭击,这两处被袭击的导弹基地中,数阿萨德军事基地遇袭知名度最高。伊朗宣称对该基地发射了22枚导弹,炸死了80多名美军官兵,取得了胜利。随后,他们又对萨拉赫丁省的一处美军基地发起了袭击便宣布结束报复活动。仅凭谁先放手谁认怂的观点的话,是伊朗认怂在先,又何时轮到美国了。
(阿萨德军事基地)


更何况,“炸死美军80人”的说法很难被接受,伊朗并没有给出有力证据,而美国也否认了这种说法。按照白宫的观点,伊朗的袭击仅仅造成了轻微的损失,并没有造成任何一名士兵死亡,美国又何必因为基地遇袭认怂?

伊朗,伊拉克民兵,哈马斯和胡塞武装总是喜欢喊一些听起来很吓人的口号彰显气势,实际上却无所事事。美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他们怎么可能被这种虚无缥缈的嘴炮吓跑?

之所以会出现伊朗“赢了”的错觉,还不是因为民众的个人喜欢所致。这就是“美国怂了”,“美国大输家”之类的消息漫天泛滥的原因。
(伊朗总统鲁哈尼)




如今,伊朗又面临击落乌克兰客机的尴尬局面,伊朗的国际信用受到了质疑,这也让美国将伊朗归类为支恐国家的言论进一步实锤。伊朗在这场危机中死了大将,袭击不成又臭了名声,由何来美国认怂,伊朗全赢?


朱兴子


美国认“怂”?那是你的看法,本人反倒认为美国得了便宜还卖乖——美伊这起冲突事件美国大胜,伊朗大输。

大家可以掰个指头算一算,前前后后,美国损失了什么?就几个帐篷搭建的机库、有限的几段跑到,美国总统说没有军人死亡,有人说,美国可能撒谎,估计是死伤人数可以忍受,所以不愿让大家知道,以防众议院抓住把柄,或者引起民众对六军统帅的反感。本人认为,即使美国死几个人,也算不了什么,看看在肯尼亚,“青年党”袭击了军事基地,三人死亡,美国也没表示什么,为什么?美国树敌太多,死几个军人是常事,不值得大惊小怪,按照六军统帅的做事风格,他不是以所谓的“尊严”论对错(专家说伊朗导弹打击了美军事基地不还击,尊严受损。面子皆无),而是以“亏不亏本”论输赢,所以,六军统帅认为他是完胜,当然就要放下身段,息事宁人了。

伊朗首先损失了一员大将。这员大将美国认为是情报专家等等,以据大家分析,苏莱曼尼一直布局、深耕伊朗在中东的战略大格局,比如也门、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阿富汗等,而且已初见成效。美国的暗杀,无形中阻止或者迟滞了伊朗的步子。其次,乌克兰客机的失事。虽然客机被伊朗击落并不在美国的预料之内,但它是因为暗杀苏莱马尼将军而引起,最后导致伊朗的形象受损,还要额外支付一大笔资金,作为被美国制裁经济每况愈下的伊朗,如何不必要的支出都是“剜肉”一般。再次,逼迫伊朗向退核迈出一大步。美国退核,其他5个国家死撑,如今伊朗作为报复的一部分,宣布不受离心机、浓缩铀限制,虽然有威逼伊核签字国的意思,但是不是离美国的愿望又近了一步?第四,美国今天又宣布要对伊朗8个人和一些实体制裁,美国有了更多的理由和借口,报道说,美国的无人机在叙利亚边境袭击了“人民动员组织”,6人死亡。

美国大胜,六军统帅把那些“面子”“尊严”等等虚无的东西放在旁边,实实在在的让伊朗挖肉剜肝的“疼痛”,再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软话”,就好比他把对方牙齿打掉后,赶紧说对不起,低头哈腰道歉一样,你说谁赢了?


见肿消世界


第一、美国没有认怂,只是不用武力来直接攻打伊朗,是符合世界发展主流的,也是符合绝大部分民意的;但是换一种方式来制裁,至于怎样做,其实有很多可能性,不是认怂。

第二、伊朗轰炸美军基地,但是并没有炸到大的目标,有的炸弹只是炸到了无关紧要的地方;这可能是一种可能,也是一种默契;伊朗方面既要维护国家利益,又要顾及民众情绪,还要顾及长远发展和稳定的最佳选择。

第三、美伊谁胜利了,目前认为是美国胜利了。因为美国毕竟炸死了伊朗一名重要的军事将领,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最后,零和游戏不会有胜利者,互相伤害不会有好的结果。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尽管大哥一直在不间断的敲打个小弟,但是小弟们终究有一天会长大;大哥也不用害怕,因为野蛮人的时代已经过去,顺势而为,创造更好的生活,更高级的科技,更好的生态,美丽星球才是最终的目标。


Jkelod


我认为,美国没有认怂,伊朗也不算上胜利。这次事件是美国暗杀一名硬朗高官开始,伊朗炸了美国的军事基地,美国没有用武力解决。后来飞机失事,176名乘客遇难,其中大部分是伊朗人。

总之,这不是谁的胜利,双方都很克制,谁也不希望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那只会造成全世界人民的恐慌,大家都向往着世界和平。所以任何一家如果想挑起事端,都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谴责,现在事态平和,大家都松了口气。战争面前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


小事大情连连看


美国并没有认怂,不论是美国还是伊朗,双方后来的选择都是明智的,否则第三次海湾战争已经爆发。


为何说美伊两国后来的选择是明智的呢?首先从伊朗的弹道导弹袭击美军基地开始说起,伊朗刻意让十几枚弹道导弹不造成美军伤亡,只是炸坏了几处机库等目标。伊朗只是想出口气,完成有限的报复行动,给国民一个交代,同时又不至于引发美伊战争。

而美国面对伊朗有限度的弹道导弹袭击,也没有进行武力回应,这就避免了美伊战争的爆发。可以说毫无疑问,一旦美军对伊朗的导弹袭击做出回应,那么双方必然会爆发全面战争,到时候对谁都不利,即使美国几乎百分百会获胜,但是代价会是巨大的。



不过这次美伊危机,总体上来说,伊朗付出的代价太大了。首先伊朗的军方二号人物卡西姆·苏莱曼尼被美军无人机定点清除,伊朗失去了一名对美军具有强烈威慑的将军。后来在他的葬礼上,又发生踩踏事故,造成35名伊朗人身亡,数百人受伤。


而1月8号,伊朗导弹袭击美军基地的同一天清晨,伊朗防空导弹部队由于人为失误,发射了“道尔M1”防空导弹击落了乌克兰波音737客机,导致机上176人全部遇难,其中大部分还是伊朗人。

所以从人员伤亡来看,伊朗败了,美国赢了,伊朗身亡100多人,而美军却是0伤亡。但是如果从气势或者长远角度来看,伊朗赢了。

伊朗表达出了敢于和美国进行军事对抗的决心,并且是实际行动。因为二战结束后,还没有哪个国家敢于主动攻击美国,伊朗一次就发射了十几枚弹道导弹,这几乎等于宣战行为。



所以伊朗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尊重,毕竟美国挑衅在先,堂堂一国现役的少将,美国说清除就清除,在道理上说不过去,而且美国的指责也是单方面的,并没有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资讯所长


谁胜了?没人胜了!美国怂了?美国也没怂!

对于从1月3日到1月8日,再到今天,美伊之间的所有发生的剧情似乎更像是两个因为玩具吵起来的小孩,更多的是闹剧,而这场闹剧中美伊双方没有一个是胜者,反而是那架被击落的乌克兰客机成为了这场冲突的牺牲品,也可怜了那176名无辜百姓。

有很多人认为在1月8日袭击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发言是认怂了,但实际上呢?美军在这期间一直在向中东地区集结兵力,短短几天内已经增兵了三千多人,同时像F-35这类战机美军也纷纷调集到伊朗的周边。从表态上来看,美国是有些态度缓和了,但实际上在背地里却也从来没有停止任何对伊朗的威胁。同时不要忘了,在这场冲突中美国已经获得了最为重要的信息,而这也就足够了。

就那1月3日的空袭来说,美军成功的解决了在伊朗军队中集军事、外交、情报等大权于一身的卡西姆·苏莱曼尼。这是一场冒险的行动,美军无法完全肯定之后的结局,但他们赌对了,因为即便是这么没有底线的行动,如此挑战一个国家权威的行动,其最终换回来的不就是伊朗的不断谴责以及发射的那几十枚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导弹吗?

这场行动美国清楚的发现了伊朗的底线实在是有些太低了,而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伊朗与美国之前更多的叫嚣,实际上伊朗并没有真正的勇气与美国开战(美国也差不多心态),更多的也只是叫嚣。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很有可能美国会加大对伊朗的制裁,甚至会不断刺激伊朗,因为美国发现伊朗并不会真的动手,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未来的日子恐怕并不好过。当然美国也不要忘了中国的俗语“狗急跳墙”,还是要掌握好分寸。

最后再来说说伊朗,实际上对于伊朗这一段时间的表现以及一系列的动作来说,真的与自己的中东大国身份有些不太匹配。所谓的对美国报复,基本上只是给国内百姓一个交代,安抚一下大家的情绪。而自己本来处于一个弱者身份,结果自己反手击落了一架客机,相信这时候的伊朗高层早已有些崩溃,当然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伊朗还算是躲过了一场战争,不然一旦开打,恐怕外强中干的伊朗就并不一定像之前想象中那样强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