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隔离观察点是怎样一种体验,记者实地探访

2月7日凌晨,城区某处的宾馆房间内,榆阳区工业商贸局的工作人员吴泽霖站在落地窗前,静静的看着街对面的一处3层楼高的小酒店,像一个盯哨的士兵一样聚精会神。

1月26日,也就是正月初二,接到榆阳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通知,要求吴泽霖所在的工业商贸局迅速落实一家酒店,以备随时隔离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1月30日,榆林市首例确诊病例公布后,其有关的密切接触者隔离工作也紧锣密鼓的展开。当天,30名密切接触者被带到这家酒店进行医学隔离。

“酒店隔离会否发生交叉感染?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如何开展工作?这些密切接触者在里面过得怎么样?”在酒店启用一周后的2月7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实地走访了这个隔离观察点......

酒店隔离会否发生交叉感染?

——“全流程的无缝对接,才能最大限度阻断疫情的传播”

当天早晨9点钟,记者在隔离密切接触者的酒店门口看到,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带着护目镜、N95口罩和医用手套正在对路面进行消毒。

榆阳区工业商贸局副局长、隔离观察点工作小组负责人樊树君告诉记者:“酒店周边交通便利,离主要医院也相对较近。在隔离人员入住之前,我们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对这里进行了专业消杀和改造。”

在隔离观察点是怎样一种体验,记者实地探访

在隔离观察点是怎样一种体验,记者实地探访

据樊树君介绍,改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拆除了宾馆原有的毛地毯,方便对宾馆地面、走廊进行消毒工作。二是将原有门锁更换为只能外开的电子门锁,并把二楼房间窗户全部安装防盗窗,防止被隔离人员私自外出。三是在宾馆背面焊接铁制楼梯作为医护人员专用通道,保证医患住行分离。“被隔离人员入住后,榆阳区中医院的医务人员每天还会定时对大厅、走道、房间进行两次消毒。”樊树君说。

“注意消毒,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我们还为隔离人员房间配备消毒洗手液、消毒泡腾片。解除隔离的房间也会进行彻底消杀。”被抽调到酒店的榆阳区中医院医护人员朱娜说。她和医院的同事们24小时轮岗,每天中午11点30分换岗。

在隔离观察点是怎样一种体验,记者实地探访

据了解,隔离酒店的工作人员分别来自榆阳区工业商贸局、公安榆阳分局和榆阳区中医院,共计10人。其中工业商贸局的工作人员和公安榆阳分局的民警住在隔离酒店对面,榆阳区中医院的医护人员住在隔离酒店内。

在这个临时隔离观察点的职责分工上,工贸局综合协调兼后勤保障,公安负责安保和突发事件处理,医护人员负责酒店内部消毒、观察隔离人员身体症状等具体事务。不同是的职责,相同是的辛苦。1月30日启用隔离酒店起,医护人员一直没回过家。

朱娜告诉记者,密切接触者在这里过了14天潜伏期后,会由相关部门经过严格程序解除医学观察,再由家人接回家中。“如果出现疑似症状,我们会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再由他们派专人专车运送到指定医院。”朱娜说,“全流程的无缝对接,才能最大限度阻断疫情的传播。”

据悉,截至目前,30个密切接触者中已有16人解除隔离。

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如何开展工作?

——“如果里面的一个都没有,那么我们就是最安全的。”

“第一步消毒、测量体温,核对信息、发放体温计和房卡,扫码进入微信群,进入自己提前分配好的单独房间。”朱娜说,这些密切接触者在酒店里几乎都是单人单房,只有一个特殊情况——一名小孩需要大人陪同,是两人一间。

在隔离观察点是怎样一种体验,记者实地探访

工业商贸局的工作人员屈鹏飞告诉记者,据他所知,这些被隔离的密切接触者测量体温的方式还和别人略有不同:“他们先要用普通体温计测自己体温,同时医护人员拿红外线在额头上测,如果两者数据相差在一定范围内的,就予以记录。如果偏差比较大的,就必须持续测量体温,一直测到准确为止,确保发生症状及时救治。”

“因为房间的门只能从外面开,被隔离人员时是没法串门的。”朱娜说,密切接触者住2—3楼,2楼有一个她们的办公室,住宿的地方在酒店后院的一个小房子里。除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消毒、测量体温和收集垃圾外,医护人员从不和他们主动接触。被隔离人员如果有需求,可以在微信里面反馈,这样也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水果、毛巾、拖鞋、牛奶、矿泉水......”被隔离人员向医护人员说出需要的东西后,医护人员转达给在外的的工作人员,由他们负责统一购买。屈鹏飞说,只要是合理要求,他们基本都会满足。为此,他们必须要24小时有人值守,随时为酒店内的医护人员和密切接触者提供服务。

在隔离观察点是怎样一种体验,记者实地探访

吴泽霖是隔离工作组里唯一的单身青年,今天前,他已经连续值了4个夜班。昨天晚上,组里的老同志顶替他后,才美美的睡了一个回笼觉。

吴泽霖告诉记者,值班期间必须24小时开机,因为它害怕随时有状况发生。“有一个密切接触者是轻度抑郁症患者,前几天药吃完了,医护人员打电话通知我们出去买;有时候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白天忙碌一天,没吃上饭我们晚上还会送去方便面;小酒店供暖不好,里面的人晚上冷得睡不着,我们就去吧单位的电暖气拿来给他们用......”说起值班时候的点点滴滴,吴泽霖娓娓道来。

屈 鹏飞说:“轮班后回到家中,妻子都会从上到下对她喷酒精,外套脱掉还要喷秋裤,鞋底子都要喷。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这样。”

樊树君说:“我们时常想的是,如果里面的一个都没有,那么我们就是最安全的。”

密切接触者在里面过得怎么样?

——“真没想到在这里我还能过这个生日,非常感谢你们”

鼠年的正月对于刘雨(化名)来说,就像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梦。正月初六(1月30日),榆林市公布首位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后,刘雨作为密切接触者被安置到了酒店进行医学隔离。

一个人空荡荡的房间,每天只能和家人通过视频的方式“见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雨的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更重要的是,2月5日是她的生日,难道就要这样度过这个难忘的日子么?

生日当天,刘雨低落的情绪引起了帮她测量体温的医务人员的注意,经过沟通谈心后,才得知今天是她生日。医务人员立即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樊树君,他当即表示:“我们一定要做点什么,让她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配合医务人员开展工作。”和工作的几人商量后,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给刘雨购买生日蛋糕,表达一份祝福。

在隔离观察点是怎样一种体验,记者实地探访

由于当前正值疫情防控期间,各蛋糕店均已关门,经几名工作人员多方联系,终于在下午四点委托医务人员将蛋糕送到了刘雨手中。看到生日蛋糕这份充满爱心的礼物,她激动说:“真没想到在这里我还能过这个生日,非常感谢你们。”

和刘雨一样,赵文(化名)因为和首例确诊患者曾在统一诊所治疗也被确定为密切接触者。不同的是,他的隔离生活要过的充实一些。

2月7日当天,记者电话联系赵文之前,他正在和家人视频,家人勉励他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隔离观察,他则希望家人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赵文告诉记者,来到这里已经一周左右了,平时除了玩手机之外,还会看看电影和书。“我来之前就带了几本书,想着能打发时间。”赵文说,等着这次疫情过去了,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和朋友们一起去踢足球。

中午12时,从指定饭店订购的30余份盒饭送到了樊树君所住的酒店。向往常一样,他带着其他3名工作人员,从隔离酒店后面的专用通道沿梯而上,把盒饭送到了门口。待他们离去后,医护人员再过来把用小推车盒饭依次送到每一个密切接触者手中。

记者看到,今天的盒饭每一份都有烧茄子、土豆炖鸡肉和一碗小米粥。“这里的一日三餐都是对外订外卖。在条件容许的范围内,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调剂饮食。”樊树君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榆阳区共有7家酒店作为临时医学观察点,分别由相关部门派驻工作人员成立工作组24小时值守,负责各方人员的日常保障工作。

榆林日报记者陈静仁

转自榆林日报~~~~~~为他们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