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秦侩陷害岳飞,欧阳修陷害狄青致死,为什么感觉少有人提呢?

秋天的红叶882


自古以来,文臣武将之间矛盾很难调和。一方面文臣看不惯武将粗枝大叶,不拘细节的作风;另一方面武将不满文臣利用自己的刀笔小技迎合上意,毫无提刀上阵杀敌之力。

宋朝自太祖皇帝开国建邦以来,一直采取“文治”的国策,厚养士人伴随着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社会地位不断地提高,相对应的武将在朝廷的地位日益下降。整个两宋历史上文武之间的斗争,最出名的是秦桧岳飞和欧阳修狄青。虽然都是文臣迫害武将,秦桧却遗臭万年,欧阳修仍不失被后人敬仰。究其原因有三点:

政治时局不同

宋仁宗是北宋开国以来第四位皇帝,经过太祖、太宗、真宗三朝艰苦创业,等到宋仁宗一朝,天下虽然没有完成大一统,但整个政治时局是非常稳定的。再加上宋仁宗起用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使得仁宗一朝出现“庆历嘉祐之治”。整体上来说,北宋仁宗时期社会趋于稳定,没有大规模的边塞战乱,欧阳修和狄青之间的斗争是政见之争。

南宋高宗由宋徽宗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建立。此时,南宋政权如襁褓中的婴儿,非常脆弱,大有摇摇欲坠之势。靖康之变后,宋朝完全失去对北方的控制,只能偏安南方一隅。此时此刻,秦桧不顾国家安慰大搞特搞朝廷斗争,于南宋政权非常不利,秦桧害死岳飞就等于失去对南宋北部的防御,也等于弃江山社稷、黎民生死于不顾。

秦桧与欧阳修的履历不能比

欧阳修是根正苗红的宋朝赵氏家臣,即使与狄青政见不同,但目的都是出于维护北宋政权的稳定。虽然欧阳修的政治远略不及其文学书法造诣的十分之一,但欧阳修能够做到为人刚正不阿,处事不偏不依。深得当时同僚,和后世学者的尊敬。

秦桧不用多说,压根不值一提。早些年效忠北宋朝廷,靖康之变发生后,跟随徽宗皇帝被金人俘虏北国。秦桧面对金国人的穷凶极恶,丝毫没有屈服,破口大骂金国野蛮之邦。后来被完颜昌赏识,招为幕僚。偶然得到机会逃回南宋。从此以后的秦桧性情大变,由主战变成求和,而且极力打压朝廷的中的武将。

历史界推测,秦桧携家带口不可能完成南逃。非常有可能是完颜昌故意放秦桧回去,两人在敌国相互有接应。后来完颜昌政治斗争失败打算投靠南宋被抓很有力地验证这条推测。

岳飞与狄青不同

岳飞在南宋时期是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是保护中原汉文明的四梁八柱。而且岳飞主战是正确的,宋金之间必须以开战的方式才能保存中原文明的火种。

狄青则不同。虽然狄青是对抗西夏的名将,但是西夏这个国家本身就没有任何政治远略,之所以发动战争就是想讹一点钱。如果倾国家之力攻打西夏是一份赔本的买卖,倒不如给西夏一些钱财,打发他走。金国就不同了,先是灭掉辽国,对于宋朝也是怀着征服的心态。

所以,秦桧是宋朝时期中原汉文明的汉奸,岳飞是力挽狂澜、匡扶社稷的四梁八柱,二人是关于一场民族存亡的斗争;欧阳修和狄青之间则是政治主张的不同,所以历史名气没有前者大。


邓海春


历史真相有时全靠一张嘴,你说是黑就是黑,你说是白也可以。秦桧是个大奸臣,是有历史定论的,说他害死了岳飞,大家也没有意见,就算有人说他是替宋高宗背黑锅,那也没有办法,继续背吧!秦桧翻盘的可能性很小。

在北宋仁宗时期有个将领叫狄青,虽说他的名气比岳飞差点,但他立下的战功一点都不比岳飞小,官职也不比岳飞低。狄青从一个少年犯,到后来成为了枢密使,在重文轻武的宋代,枢密使一般都是由文官出任,狄青一介武夫竟然能坐到这个位置,这与宋仁宗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宋仁宗是个明君。



狄青军事才能不可否认,但让他才能能够充分发挥的,还是得益于他的两个恩人:范仲淹和韩琦。这两个人不但给了他平台,而且还给了他足够的发挥空间。范仲淹是个圣人,文治武功都相当了得。

狄青做了枢密使以后,反对声此起彼伏。就连他的恩人韩琦也加入了反对的队伍。在反对的队伍中,我们后人惊奇的发现还有大学问家欧阳修,这怎么着都让后人不可理解。可也有不少人为欧阳修辩护,说他是为了狄青好,狄青的被贬和愤懑离世与欧阳修没有任何关系。真相到底怎样?我们一起来看看欧阳修的作为。



清朝有个叫昭梿的人,他是努尔哈赤7世孙,他写了一本叫《啸亭杂录》的书,在书中详细的记录了欧阳修弹劾狄青的细节,诋毁狄青有异心,要谋反。当然我们很难判断,欧阳修到底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昭梿只是一面之词。

不过我觉得欧阳修、文彦博、韩琦等等文官肯定有过这样的行为,在宋仁宗面前弹劾过狄青。在这里我主要跟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欧阳修等人的做法到底是陷害还是保护狄青。



清人昭梿是痛批欧阳修,说欧阳修如此诋毁狄青,哪里是为国爱惜人才呢?狄青在欧阳修等人的陷害下,被贬后忧愤而死,让国家失去栋梁之才,其做法比秦桧诬陷岳飞有过之而无不及。并说秦桧后来就是效仿了欧阳修。

但在《宋史》里,却是另一番情景,《宋史》称赞欧阳修非但没有陷害狄青,而是尽心保护狄青,就连 《续资治通鉴》也是极力维护欧阳修,在里面有一段话:‘’欧阳修乞求皇上罢免狄青的枢密使之职,贬到陈州任州判,既是想保全狄青,也是为国家消除未萌之患‘’。



如果《宋史》和《续资治通鉴》说的是真相,那清人昭梿真是冤枉了欧阳修。欧阳修对狄青真是用心良苦。真相果真如此吗?

狄青是一名武将,靠自己的战功一步步升迁,做点小官可能也没有人在意,但他却被宋仁宗任命为枢密使一职,这可了不得,在“重文轻武”的北宋前无古人。因此这一任命得到了文官集团的反对。



欧阳修有文化,于是借古论今,重新温习了一下朱温、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郭威等人的事迹后,接二连三的上了《论狄青札子》、《论水灾疏》、《论水灾疏灾之二》等奏章,矛头直指狄青,大有不把狄青拉下台不罢休的势头。在这些奏疏里,欧阳修文采斐然,言辞犀利。通篇都是污蔑陷害之词,主题直指狄青有篡位野心。每个字都直戳心脏,置狄青于死地。宋仁宗看后也是毛骨悚然,毫不犹豫的罢免了狄青枢密使一职,贬到陈州,狄青因此郁闷而死。



欧阳修的做法,被他的门生和后人偷梁换柱,这些道貌岸然的人,想靠他们手中的笔,来欲盖弥彰,为欧阳修漂白,其实真的永远假不了。欧阳修就是陷害狄青,回过头来,还来些大义之说,可笑可叹,欧阳修是个十足的伪君子。后来明朝的东林党人跟欧阳修这帮小人很相似,北宋的灭亡与欧阳修这样的小人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本夏


狄青之死与岳飞之死是有相同之处,却也并非奸人陷害那么简单,秦桧背后的赵构与欧阳修身后的宋仁宗亦有不同,岳飞是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而狄青是以“朝廷疑尔”的名义被贬,两者死亡的直接诱发原因也不同。欧阳修虽然三次上疏贬青,但真正能够代表士大夫集团的倒青领袖是文彦博,而这背后是宋仁宗的破格提拔动了文人集团的奶酪,岳飞案的背后则是赵构军政改革架空家军将领,一个是恩宠过甚导致文臣排挤,一个是削权过急上演的君臣双簧。相比较岳飞的民族大义流芳百世,狄青之死显得更为憋屈。


圈粉宋仁宗、成为全国“偶像”

都说时势造英雄,狄青就是一位时代造就的偶像人物,这一切都是源于西夏李元昊反宋。狄青家境贫寒,贫寒到父母姓甚名谁都没有留下一丝记载,还在十六岁那年替相依为命的哥哥抵罪而刺配入军,如果没有西夏的反叛,他也可能就一辈子呆在禁军大营里,做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当李元昊反宋以后,宋朝由于澶渊之盟以后常年休战,军队战斗力急剧下滑,三次大战皆败于西夏,据说损兵折将50余万。狄青就是随着大宋禁军开赴边疆,开始了他的传奇军事生涯。


狄青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由小军官带队杀敌,一路连战连捷,成为宋军整个战争中零星的亮点,四年的时间大小二十五战无一败绩。在朝内的宋仁宗长期得到的军报都是宋军大败,惟独这个狄青偶有捷报传回,这就使宋仁宗产生了好感与好奇,于是就想招见狄青。可正当招见的旨意到达前线,西夏又开始进犯渭州,狄青此时已经是前线宋军的精神依托,故而脱身不得,宋仁宗失落之余,令画师到前线给狄青画了一副肖像图,之后带回京城,将画像挂在皇宫之内以示嘉奖。此事很快在前线和整个宋朝传言开来,这可能也是宋仁宗鼓舞士气的一种方式,狄青就这样被宋仁宗推上神坛。且在宋夏战争结束以后,狄青由一个前线指挥官升级为大宋军队的高级将领。


宋夏战争虽然结束,但西夏对于北宋造成的威胁和心理阴影尚在,当广西地方将领侬智高受到交趾攻击后,请求北宋援助,并希望带领壮族部落内附北宋,而北宋朝廷的政策是“保北弃南”,故而直接导致了侬智高的叛乱。这个侬智高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他研究的三人作战小队使前来镇压的宋军毫无办法,这个三人作战小队也被后来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效仿,可以看做是“鸳鸯阵”的前身。正当其他将领拿侬智高没办法时,又是狄青出兵才平叛了侬智高势力。宋仁宗之前派出一波文臣都平不了侬智高,狄青一到便平息叛乱,因此宋仁宗决定将狄青提拔为全国军事最高长官枢密使,狄青的命运就由此发生了变化。

特定政治环境下的“如坐针毡”

“臣伏见兵兴以来,所得边将,惟狄青、种世衡二人,其忠勇材武,不可与张亢、滕宗谅一例待之。”——欧阳修

北宋是一个重文抑武的朝代,如果未涉及核心权利圈,武将在外打仗卖力都会受到文臣赞扬褒奖,欧阳修也是如此,狄青在西夏打仗时没少受欧阳修夸奖。但宋仁宗将枢密院长官的位置赏给狄青,这就损害了文人士大夫集团的利益,因开国以来,从未有武将担任枢密院正职长官的,权重者也只是加枢密院副使之职。所以宋仁宗的这个人事提拔,对于狄青来说并非好事。有宋一朝讲究“学而优则仕”,狄青只不过是从普通士兵走上来的将领,而在北宋的各大边关,往往也是朝廷派文臣任正职,武将任副职。


(欧阳修剧照)


文武之间的地位差距还不仅仅表现在职位上,例如狄青担任定州总管时,其上司是进士出生的韩琦,当狄青的老战友焦用带兵路过狄青防区时,狄青就留他逗留一日叙旧。逗留期间,焦用手下士兵向韩琦举报他克扣粮饷,韩琦也不管焦用属于哪个地区管辖,二话不说将其扣押,问罪审查期间,狄青竟然不敢进韩琦的房间,只是在门外大喊“焦用有军功,好儿”,韩琦破口大骂到“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由此看出,在韩琦眼里,根本没有给狄青留面子,并从心眼里看不起武人,随后还“立青而面诛之”,即当着狄青的面杀了他的老战友。



狄青被任命枢密使后,由于军务耽误了上任时间,枢密院里的同僚白等了几日,便不顾上下级关系,破口大骂“迎一赤老,屡日不至”,而后朝中其他同僚便将枢密院称为“赤枢”,这个赤就是讽刺狄青脸上刺字留下的疤痕。而这里并不是针对他年少为兄抵罪时的刺字,在北宋军制中规定,只要是军人,就要在脸上刺上番号,这与犯罪刺配虽有不同,但北宋军人在士大夫眼里与罪犯无异。就连歌妓在一次宴会中向狄青敬酒,也调侃到“敬斑儿一盏”,可见士兵出身的狄青多么不受待见。



由上述可见,宋仁宗提拔狄青做枢密使,这是文人集团最不愿意接受的地方,他们不容改变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权格局,因而劝贬之声至始至终都未停过。欧阳修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核心人物,劝阻宋仁宗属情理之中,不光是欧阳修,素有铁面正直的包拯也同样劝阻仁宗的任命,但终究未使仁宗动摇。在狄青担任枢密使的四年里,文臣集团多加排挤,亦利用小事情抨击狄青有谋逆之心。有一次狄青在半夜祭奠先人,按照开封城的规定,夜过三更是不允许使用明火的,但宋人祭奠先人往往又是半夜进行,所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报备制度。而狄青此次并未上报,夜间开封城里的望火台发现狄青家中有明火,于是赶紧走程序前往狄青家灭火,结果发现狄青只是祭奠烧纸。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有过一次,那就是朱温起兵之前,家中祭奠先人并未报备,所以这让文人士大夫抓住了把柄,抨击狄青有朱温之志,带头的便是欧阳修、刘敞等人。


(文彦博剧照)

“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才有陈桥之变。”——《野老纪闻》

此事在宋仁宗眼里并未当回事,但狄青却是一位低调的偶像派,他在战西夏的时候就被宋仁宗推上神坛,老百姓对其崇拜至深。狄青在军中虽法令严明,但也非常体恤士兵,获得的封赏往往都分给部下,因此军中口碑极佳。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狄青是一位大帅哥,宋哲宗时期为公主选驸马,规定的颜值标准就是狄青之子狄咏,这是狄青帅气的一个侧面证据。由于狄青对西夏作战时尝尝带着铜面具,因此民间也传言狄青太过帅气,在战场上没有震慑力,故而才戴上面具,颇有兰陵王的风范。这样一位集颜值、能力、品格于一身的偶像,怎能不得民心,不得军情呢?但这也是他最危险的一个方面,宰相文彦博正是抓住此事,以陈桥兵变为典故,劝说仁宗免了狄青之职。


(宋太祖剧照)

就政治环境而言,太祖为立国正名,大肆封赏柴氏后人,又是丹书铁券,又是拜将封侯,为了树立“禅让”之名。所以文彦博以陈桥兵变为劝说的理由,我觉得并非真实,朝臣对此事应当闭口不谈方为明智。但狄青得民心,得军情是现实情况,宋仁宗也不会视而不见,文臣集团由此入手也恰到好处。狄青被免职之后到文彦博处讨说法,文彦博只言六字——“无他,朝廷疑尔。”此话一出,《宋史》记载狄青的反应是两眼呆滞,吓退数步。随后被贬陈州,朝廷每月派使臣“抚慰”两次,这种抚慰无疑是监视狄青的举动,说明仁宗确实担心狄青的群众基础和军中口碑。狄青赴任陈州半年后死去,按照史料记载,他是因“疽发于髭”而死,也就是长了毒疮,但就前后事件联系来看,狄青应该是被朝廷的免职与抚慰活活吓死的。


(赵构、秦桧剧照)

综上,岳飞之死死在民族危亡之际,并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得到宣传,甚至带有不能兴复疆土的遗憾。赵构在淮西兵变之后力图削弱各路家军实力,又有金人以归还生母为议和条件,岳飞坚持抗金事业与赵构心中战略背道而驰,恰巧秦桧是主和派官员,所以秦桧与赵构的君臣双簧直接害死了岳飞。反观狄青,北宋军国大事已定,政治环境偏向于内部治理,并无开疆扩土或抗击外侵的大事,只因文武之间的利益划分,狄青被排挤出核心权力圈,受到猜忌与监视后,心中竭虑,又因患病在生,故而郁郁而终。与岳飞的轰轰烈烈死于莫须有相比,狄青更加憋屈,且岳飞死后不久得到昭雪,狄青有冤无处喊,一代名将陨落的毫无声息。

参考资料:《宋史》、《三朝北盟会编》、《江邻几杂志》


棍哥观史


岳飞蒙冤可谓老幼皆知,但狄青之死却知之甚少。先简单介绍一下狄青。

狄青算得上是两宋军事史上屈指可数的军事奇才之一。他既是骁勇善战的猛将,也是运筹帷幄的统帅。一生戎马,战功卓著,尽显名将风范。


一、皇帝做推手,一夜成国民网红

狄青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因勇猛善战、战功卓著而大放异彩。四年间大小二十五战,每战必冲锋在前,打得西夏军望风披靡。他以一人之力,提振了宋军畏敌如虎的萎靡士气。期间又经范仲淹调教,通晓秦汉以来兵法,故屡战屡胜。

“知古今,善兵法,兼文韬武略”,威震西夏,名动朝野。名气之大,连宋仁宗都恨不得马上看到他的模样。后因战事紧张,只好命人“图形以进”。由此“天下始慕畏之”。

宋夏和谈时,狄青已成知名大将。后经仁宗一路擢拔,升任枢密副使,跻身执政大臣之列。


二、皇帝坐等任命,钦点最高武官

仁宗皇祐年间,侬智高率叛军三次打败前来围剿的宋军,横扫两广,连下十四州。关键时刻,狄青主动请缨,领兵出征。南下之后,整顿军纪,指挥若定,率兵巧取昆仑关,大败侬智高于归仁铺,一举平定广南战乱,北宋南疆就此化险为夷。

返朝后,仁宗“嘉其忠勇”,想提升为最高武官枢密使。宰相庞籍坚决反对,“争之累日”,仁宗被迫暂时搁置。时隔不久,仁宗突然提出前次狄青“平南之功,赏赐太薄”,仍要任命为枢密使,且“声色俱历”。当庞籍要 “退中书商议”,上曰:“勿往中书,只在殿门议之,朕坐于此以俟!”狄青最终升迁大宋最高军事长官。


三、文官群起攻之,一代将星冤死

首先要更正一点,欧阳修陷害狄青是真,但陷害狄青致死的却另有他人。

狄青被陷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宋专有的抑制武将国策;其次,当时仁宗年事已高,且无子嗣。狄青不仅深得军心,平民也很仰慕。朝野形势与赵匡胤兵变陈桥颇有类似。

有宋一朝,文官集体蔑视武将。尽管狄青已高居枢密使,但因出身行伍,经常被文官同僚蔑称为赤老、赤枢。

当时的汴梁流言四起,异象频现。为消除潜在的兵变,精通历史的他连上三道奏折弹劾。但奏折中多为道听途说、子虚乌有,可谓极尽污蔑之能事。

不过想整倒狄青他的能量还不够。狄青真正的靠山是宋仁宗,皇帝亲自为他遮风挡雨,顶住了整个文官集团的攻击。

文彦博和仁宗的终极PK。

仁宗发出最无奈最悲壮的呐喊:“朕知狄青是忠臣”!

文彦博对曰:“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

仁宗默然,不再替狄青说话。

这段对话可以看出文官集团在宋代所受之礼遇,换个朝代,敢如此顶撞皇帝、议论开国皇帝,不死也得扒几层皮。

狄青找文彦博喊冤,文彦博怒斥,没有原因,就是朝廷怀疑你了!惊得狄青连退好几步!

大宋的最高军事长官,就此以“莫须有”获罪,被外放地方。

政治迫害并没有结束,而是变本加厉。为彻底解决狄青,文彦博祭出软刀子,“每月两遣中使抚问”,监视其行。狄青每闻中使来,“惊惧终日”,最后精神崩溃,忧郁而亡。

北宋最耀眼的将星就此陨落!


结论:两位名将死后知名度的差异

由上可见,狄青和岳飞都是著名将领;同在抗击外族侵略时功勋卓著;精忠报国,最后却均遭人诬陷;罪名一样是“莫须有”。这是相同之处。

不同的是,岳飞是被朝廷冤杀,死于抗击金军入侵之时,死于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之际,忠烈千古!

另外,宋孝宗平反岳飞冤狱,给予崇高的礼遇。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官方褒奖行为加上民间传颂,无分老幼人尽皆知其冤皆知其忠。这也是岳飞死后之所扬名天下主要原因。

反观狄青则是死于软刀子,死的真冤。手段可谓阴损至极!

诛心之论,即可获罪!欧阳修及文彦博的做法给秦桧开了个好头!

文官集团是始作俑者,自然不会主动掀盖子,自己打自己脸。历史的真相就这样被心照不宣地隐藏起来。

狄青国之柱石,忠心耿耿,满朝大臣心知肚明;但落井下石、无中生有,大家却配合默契、三缄其口。

然而,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狄青之死是整个文官集团的耻辱,也是北宋王朝之耻!

可叹狄青,戎马一生,北征南讨,战功卓著,抵御外辱,忠勇卫国,最后却以“莫须有“获罪,死在诽谤猜忌之下,岂不痛乎?!何其悲哉 ?!

各位读者,不知道你怎么看?期待拍砖!


不惑斋


我国历史上被钉在耻辱柱上的秦桧,对抗金名将岳飞残忍迫害,完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置其生死于不顾,一个至衷,一个至佞,两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人却说请秦桧所做的这一切,是为了给皇帝赵构背锅,我认为历史的真相可并非如此,当时身为丞相的秦桧,对于岳飞的死也是先斩后奏,并未及时告诉皇帝得到首肯。

关于岳飞和秦桧的故事,我们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岳飞的英勇事迹,同时又对秦桧的所作所为感到厌恶和恶心,至于欧阳修陷害狄青,综合对比其中的细节,自然就能明白此中缘由。

欧阳修涉嫌故意陷害狄青,虽然与秦桧谋杀岳飞,有着相似的性质,但具体的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

狄青的这一生相对来说也比较坎坷,首先就是他在第1次触犯了军法,当时也由于年轻气盛,最终由范雍给他出面兜底,后来狄青又牵连到了公使钱案、水洛城案以及最终致死的谣传谋反案。除了第1次没欧阳修之外,后来的三次都有欧阳修参与,欧阳修与狄青的矛盾,与当时的大环境“重文轻武”有着极大的关系。

狄青少年有为声名鹊起

自幼出生于西河县的狄青,受当时环境的影响,习得了一身好武艺,狄青武艺出众不说,还成功借着他的哥哥狄素火了一把,狄素由于失手将人打入河中淹个半死,对方家庭要求及偿命。

当时才刚刚16岁的狄青,却主动站出来愿意为哥哥承担责任,而且就在众人要将他扭送官府的时候,他把掉入那水中的那个小伙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一举动可是赢得了当时周边所有人的赞赏,自此声名鹊起一发不可收拾。

年少无知惹是生非成为阶下囚

也可能受此事的影响,曾经那个懂事的狄青却似乎是出名后飘了,越来越显得蛮横无理,就喜欢和人打架斗殴,因为这事儿没少和官府打交道,后来直到他被征召参军,这一现象才得以好转,当时也因为看上狄青的武力强悍,有人就打算让他在军队将功补过。

狄青也或许是他的武力终于得到了施展的地方,最终还在军队当了一个小官儿,由于当时北宋军队普遍乏力,狄青的勇猛善战,也让宋朝的管理者看到了机会,最终狄青这块儿金子,被范仲淹和韩琦赏识。

范仲淹当时让狄青文武双修,也可能就是看中了他此后的发展潜力,果真后来的狄青一路青云直上,离当时的最高武将仅有一步之遥。

将功补过一路青云直上位逼权臣

曾经的阶下囚现如今却成为重要的朝廷命官,自恃清高的文官自然受不了,在那个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狄青反而成了异类,就连曾经提携他的韩琦,也对狄青嗤之以鼻,甚至当众羞辱他。

幸亏宋仁宗还能明辨是非,无论文官如何弹劾举报,宋仁宗都不为所动,后来直到宋仁宗病重,当时朝中文官更是尔虞我诈,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彼此之间看谁都不顺眼,尤其对于脸上刻字的狄青,对他以前的黑历史更是耿耿于怀。

最终文官们就将气都撒给了狄青,欧阳修当时作为文官的一员,也并没有陷害狄青那么不堪,顶多就是顺应大势做了一些不利于狄青的行为。

大环境造就欧阳修与狄青的恩怨

当时欧阳修是反对狄青做枢密使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毕竟狄青此前争强好斗的性格,也让欧阳修此刻的担心显得不无道理,他只是不想让武官掌权罢了。

再加上欧阳修对于历史研究颇有建树,更加坚定了狄青不应该干涉朝政的想法,就想说服宋仁宗罢黜狄青,当时狄青听到这一消息也是慌乱不已,最终乱了阵脚,反而让自己的境况进一步恶化。

心灰意冷丧失斗志无疾而终

狄青出任陈州长官的那段时间,惶惶不可终日,宋仁宗对此并不放心,专门派人去监视他,没过多久狄青就无疾而终,前后不过半年而已,狄青和岳飞同样都以莫须有的罪名,一个被贬官怀疑,另一个则直接丢了性命。

狄青的死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他自己的年轻气盛犯的错,也有他心理素质不佳,没有权势之争的经验,同样也离不开当时制度的压迫,诸多文官的轮番围攻,他的死也可以说是必然的。

但是对于岳飞,却完全是由于秦桧一己之私所为,秦桧先斩后奏,如此仓促的处理这件事,就是想让岳飞死,两者尽管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二者并不可相提并论,岳飞民族英雄的称号,也并不是草率得来的,狄青之死有自己的原因,但岳飞的死,完全是被奸人所害!


历史红尘


如果题主去问欧阳修,他肯定会很惊讶:“我明明是为了狄青好,怎么到你嘴里就成立陷害呢?”



嘉祐元年(1056年),京师发大水,狄青避水将家搬到相国寺,在佛殿上居住。狄青毕竟是个武人,不知道相国寺的地位,这是皇家寺庙,狄青却在大雄宝殿上活动,“行止殿上”,被认为很不恭敬,便遭到很多文官诬告,说他有谋反之心。

《续资治通鉴》记载了欧阳修的态度:“臣观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枢密。三四年间虽未见过失,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欲乞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于是朝廷便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这是离任丞相的待遇),离京出判陈州(今河南淮阳)。

欧阳修是一个老实人,他说出了为什么那么多文官要弹劾狄青的三大原因:一是狄青为行伍出身却掌握枢密大权。也就是说,行伍出身的狄青不能当枢密使(国防部长)。二是狄青太了解军情和太得人心,尽管他任职三四年且都没出现过什么差错。三是武臣掌管军事,这对国家来说是最大的危险。

欧阳修

是的,这就是北宋士大夫的普世观:武将不能有权,有权就会造反,到时候不是改朝换代就是失败身死,所以为了赵家,为了武将,还是让偶们文人来掌权吧,文人是不会造反滴!

西夏人的手下败将韩琦,因为自己是进士,是文官,就可以无视西夏克星狄青,公然叫嚣: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为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以细故杀狄青旧部焦用。



很强大的逻辑是不是,但是不管现代人信不信,赵家和士大夫是信的,于是狄青就成了“莫须有”的第一个著名受害者。你有可能造反,那么你就去凉快地方呆着去吧。结果第二年狄青就在愤懑、忧郁中离世。

所以,欧阳修请贬狄青事件,实际上是北宋的政治正确导致的,谁让赵家自己就是武夫篡国,得国不正呢?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从后周大将摇身一变北宋开国皇帝



因此,赵匡胤一上台就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手段,以高官厚禄为条件,削去藩镇重将的兵权,派文官指挥军队。还加紧完善确立选官制度即科举制,使宋朝形成文官治国的政治体制。这一“重文轻武”的政策,虽然有效地削除了武人专权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却形成了鄙视、猜忌武人的风气。狄青被攻击,也正是这一国策所造成的。



和岳飞冤案不同,狄青受到了士大夫普遍的攻击。狄青在皇祐四年(1052)被提升为枢密副使时,便遭到了御史中丞王举正、左司谏贾黯及御史韩贽等人的强烈反对,谏官多次对狄青发难,称其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就差没说他就是下一个赵匡胤了。及至狄青平定广南,将被升任枢密使,遭到宰相庞籍等人的坚决反对和蔑视,被呼为“赤枢”。在文彦博请罢狄青时,宋仁宗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立即反驳“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宋仁宗任命狄青为一向由文官担任的枢密使,实际上也体现了其政治上不够成熟的一面,白白葬送一代名将

而不得不说的是,欧阳修在狄青没当枢密使之前,是坚定的挺狄派,多次为狄青说话。狄青有点什么过失,都有欧阳修为其转寰的影子。

例如庆历三年公使钱案,范仲淹带头力保,欧阳修帮忙说情:“臣伏见国家兵兴以来五六年,所得边将,惟狄青、种世衡二人而已……臣料青本武人,不知法律,纵有使过公用钱,必非故意偷谩,不过失于检点,致误侵使而已……况如青者无三两人,可惜因些小公用钱,于此要人之际,自将青等为贼拘囚,使贼闻之,以为得计……其狄青纵有干连,仍乞特与免勘。”


庆历四年水洛城案,欧阳修依然为狄青说情:“近闻狄青与刘沪等争水洛城事,枷送沪等德顺军。窃以边将不和,用兵大患。况狄青、刘沪等皆是可惜之人,事体须要两全,利害最难处置……国家近年,边兵屡败,常患大将无权。今若沮狄青而释刘沪,则不惟於青之意不足,兼缘边诸将皆挫其威。”

直到至和三年狄青被诬陷谋反,欧阳修依然试图保全他,建议外放狄青,以避开流言中心,“若青之忠孝出处如一,事权既去,流议渐消,则其诚节可明,可以永保终始。”

可以说欧阳修和其他攻击狄青的士大夫还是不同的,他对有用的武将还是持保护态度,只是狄青当枢密使,突破了士大夫的底线,众议汹汹,有可能性命难保,欧阳修才提出将其外贬,所谓两权相害取其轻耳。所以,欧阳修与秦桧有本质的区别。


要说害死狄青的凶手,实际上不是欧阳修,而是文彦博

至于狄青病死,则既不是欧阳修本意,也不是欧阳修能够预料的,他应该是想着等风头过去还可以让狄青起复(陈州离开封不远)。但其他人不这么想,势要斩草除根。狄青被罢后,朝中“每月两遣中使抚问”,实则仍是一种不信任的表现,狄青“惊疑终日”,不到半年便死去了,史书记载“此文彦博之谋”,可见用心实在狠毒。


海军史研究会员


秦侩陷害岳飞致死那是实打实的情况,没啥可辩解的。而題主所说欧阳修陷害狄青致死则是有待商榷的。这其中本质上是宋朝重文轻武导致的,狄青坐在枢密使的这个位置上市文臣集团所不愿看到的,在整个宋朝的历史上也非常少能看到有武将出任枢密使。当年韩琦以一句“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儿”充分反应了宋朝文官集团对武将的态度。

从史书看欧阳修对狄青的态度

《宋史·欧阳修传》记载:“狄青为枢密使,有威名。帝不豫,讹言籍籍。修请出之于外,以保其终。遂罢知陈州。”
《续资治通鉴》记载:“臣观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枢密。三四年间虽未见过失,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欲乞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之,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从这两段史料中可以看出的是,欧阳修对狄青出任枢密使,是不赞同的。他认为狄青以武将的身份出任枢密使,掌握着国家的军情大事,对国家而言是不利的。在这一点上,与宋朝以文御武的国策和文臣集团对武将的态度是所吻合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欧阳修所请,是罢免狄青枢密使的职务,让其出任一州长官。其中体现了很强的保护意思。毕竟在当时,可谓群情汹涌,文臣集团对于狄青的攻击就没有停止过。而当时狄青是武将中的领袖,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以此方法来保全狄青,既可以让朝堂恢复平静,也可以保住狄青这位名将。

狄青之死

宋仁宗的这个仁字可不是平白的来的,他对臣子的宽容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如果说有人要害死狄青,宋仁宗这一关就过不去,何况狄青并没有任何对不起国家的地方。在嘉祐元年免去狄青枢密使职务,出判陈州后,狄青在第二年嘴生毒疮,第二月便死了。这其中反应的是狄青的郁闷,好好的枢密使干着,从未出错,结果却被降职出判,换谁都受不了。所以说狄青之死在于自己的心结,其实和欧阳修并没有什么关系。

这和秦桧夺取岳飞兵权之后,还反复捏造各种罪名想要致死岳飞是完全不同的。欧阳修让狄青下台即有文官们的死心,也有对于国家的一份公心,所以说,欧阳修害死狄青并不成立。


文史侃大山


狄青跟岳飞比起来,本来就没得说。

大概是看宋代名将太少,后人开始追捧狄青,实际上狄青在当时的影响力并不大,只不过赶上了好时候,以被发配的罪犯之身,最后竟然能够做到枢密副使,从这方面来说,宋代对狄青算不薄了。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狄青的事迹。

狄青出身贫寒,因为其兄与乡人打架,狄青代兄受过,随即被发配当兵,当时正好西夏李元昊崛起不断对宋廷发起挑衅,宋与西夏的战事爆发,狄青也在这场战争中逐渐崛起,因为军功而被提拔。

实际上当时官位都不大,从大环境上来说,宋朝对西夏的战争也是败多胜少,没有多少可以吹嘘的地方,狄青当时最高不过是一个将领。

但是狄青通过韩琦、范仲淹等人的推荐,扶摇直上,积功升任西上阁门副使,后又晋升为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当时狄青对朝廷还是很感激,文人士大夫也普遍看好狄青,比如欧阳修就上奏:臣伏见兵兴以来,所得边将,惟狄青、种世衡二人,其忠勇材武,不可与张亢、滕宗谅一例待之。

因为狄青曾经被发配过,脸上都有刺字,宋朝标榜仁义道德,尤其宋仁宗更是如此,在朝堂之上有狄青这样一个面部刺有字的武将,估计仁宗都有点看不下去,仁宗曾劝狄青敷药除掉黑疤,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根据功劳提拔臣,而没过问臣的出身门户;臣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好鼓励军队,不敢奉行您的命令。"

最终狄青以军功而担任枢密副使的职务,宋代是以文御武,尽管权力中枢中宰相掌管朝政,枢密院掌管军事,但是枢密院的长官都由文官来担任,武将能够当的最大的官其实就是太尉,太尉为武官之首,居于枢密使之下。

可以说,狄青无论是在地位、战功、影响力等各方面都和岳飞没得比,但是狄青要比岳飞幸运的多,至少他被信任过,最后被贬出京,并没有被赐死,更没有岳飞惨。

其实以宋代的政治生态来说,枢密副使这样的官员被贬出京是很正常的事情。

北宋名臣王安石、欧阳修、文彦博、范仲淹、寇准等人都经常被贬出京,而且隔一段时间还会把你调回来,咱也不知道宋朝统治者打的是什么主意,反正三起三落是一个官员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也就是说,狄青被贬是很正常,不被贬过宋代高官不是好高官,比如蔡京讨得宋徽宗的欢心,一直在相位上几十年,最后结果也看到了。

狄青担任枢密使四年之后,言官指责狄青"狗生角,且数有光怪",请求将他调出京师以便保全其声誉,仁宗没有答应。

但是真正让狄青贬黜京师的,是因为狄青当时犯了一件事,嘉佑元年的时候,京师发大水,狄青将家搬到相国寺,居住在佛殿上。

其实不管在哪个朝代,朝廷大员领着家人居住到正儿八经的寺庙都是要遭到非议的,狄青当时又身居高位,政敌抓住这个把柄开始实名举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北宋的政治生态,没有被实名举报的官员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员。

面对舆情汹涌之势,朝廷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务,但是还给加上了中书门下平章事,虽然是虚衔,但是也算是留有后手。

只不过狄青出京第二年就嘴生毒疮,抑郁而终了,狄青死后,仁宗在禁苑中为他举哀,追赠中书令,赐谥"武襄"。

可见在宋仁宗一朝对狄青还是礼遇有加的,至于说欧阳修陷害狄青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欧阳修不过是文人士大夫的一个代表,并没有出于私心而诬陷狄青,狄青也不是因欧阳修而死。

把狄青和欧阳修的关系,跟岳飞和秦桧放到一起讨论,实际上是对欧阳修的最大侮辱。

其实,说起来狄青还是不适应宋代的官场生态,没有一颗坚强的心,想要在宋代官场立稳脚跟是很困难的。

至于秦桧害死岳飞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桩历史大案,首先岳飞的影响力很大,狄青参军的时候北宋战事不多,而岳飞从军的时候,正是王朝更迭,面对金国政权的冲击之时,岳飞的出现不同于传统的政权框架内的将领,更多的凸显了乱世下个人的影响力。

然而这样一个大英雄最后却被自己人下令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当真也是一种悲哀。

而欧阳修与狄青的矛盾,顶多能上升到统治者内部的文武不合,这还要找证据,相对而言,秦桧不止是陷害岳飞,更是卖国。

另外,让岳飞和秦桧的事情流传千古,更多的还是民间的文学作品的流传,使得岳飞一直被人所熟知。


史论纵横


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是法家的特长和专利。

汉武帝指使法家酷吏张汤、杜周,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群臣屠戮殆尽。

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江充,以巫蛊之祸诬陷皇族。把皇族屠戮殆尽。

武则天重用法家酷吏周兴、来俊臣。罗织罪名,制造冤狱。大肆屠戮群臣和皇族。


欧阳修是儒家大师,断不会罗织罪名,制造冤狱。陷害宋代名将狄青。


狄青是北宋时期一员骁将。因犯罪,而被黥面。之后被发配戍边。因赫赫战功被具体升职。

狄青虽然出生贫贱,还有犯罪前科。范仲淹并未嫌弃他。还送给狄青《春秋左氏传》。起初狄青得到范仲淹等文臣提携。之后狄青却投靠范仲淹的政敌韩琦。

范仲淹重用刘沪实行新政改革。狄青了讨好替韩琦,居然欲对刘沪杀人灭口。

后来狄青在韩琦的力保下得免。


之后狄青又为自己一位贪污军饷故交,找韩琦求情,被韩琦当场驳回。

此后,群臣文臣认清了狄青的为人:心胸狭窄、公私不分、心肠恶毒。众臣认为,狄青只能做军队的先锋冲锋陷阵。不能做三军统帅。更不能做枢密使。

枢密使是最高军事官员,权力相当于丞相。

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有犯罪前科者,禁止做国家公务员,禁止当兵。

对待有犯罪前科的狄青。不但一路升迁。还官至枢密渡使。掌管军政大权。大宋待狄青不薄。

狄青任枢密副使后,遭到了御史中丞王举正、左司谏贾黯及御史韩贽等人的强烈反对。狄青平定广南,升任枢密使后。遭到宰相庞籍、文彦博罢免提议。

欧阳修在众多文臣中,对狄青颇为照顾:

庆历三年公使钱案,范仲淹、欧阳修帮忙说情。认为狄青是无心之失,希望从轻处罚。

庆历四年水洛城案,狄青欲杀人灭口。欧阳修以边兵屡败,常患无良将。为狄青求情。

一方面是欧阳修等人的力保。一方面是朝臣的指责。而狄青不知收敛,公私不分,刚愎自用,还殴打歌妓。

在此情形下,欧阳修认为,若想保护狄青,只有让他贬出朝廷。去地方任职——事权既去,流议渐消,则其诚节可明,可以永保终始。

狄青之后被降职。去陈州任职。

而岳飞则被奸相秦桧诬陷杀害。两者有者本质的区别。


杨朱学派


这个问题要得到正确答案,首先要弄清几个关键点:一是秦桧害岳飞是刻意的、真正的“害”,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而欧阳修对狄青是“弹劾”,只是不想让狄青当国家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的长官“枢密使”;二是看狄青的死因,到底是被欧阳修“害”死还是因别的原因而死?三是看当时朝野上下、特别是在当时人和后人对狄青之死的反响,人们是象岳飞死后一样痛心疾首,一定要为他雪冤,还是仅仅把欧阳修弹劾狄青、狄青之死作为一件“义之所在”的事?

现在回答:

首先,狄青是怎样一位武将?

据《宋史》及其他史料记载,狄青“生而风骨奇伟,善骑射”,少年时就闻名于乡里,很多任侠少年也就是“以侠义自任,好意气行事”的年轻人都慕名投奔他。但这样的年轻人聚在一起,难免做出一些违法之事,几年后,狄青“因罪”受“黥面”之刑,即在面额上刺字,以墨染黑,刺配参军。

然而,“五步之内,必有芳草”,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需要适合的环境,把长处变成功绩。狄青在社会上不受待见,在军队中却如鱼得水、如龙入渊。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西北地区的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叛宋,发起战乱,第一次宋夏战争爆发。狄青随军出征。在战斗中,狄青总是长头戴铜面具、披散头发冲入敌阵,所向披靡,无人能挡,威风凛凛,让敌人不寒而栗。在与西夏军交战的四年里,狄青先后参加大小二十五战,身负八处箭伤,战功显赫。

宋夏战争期间,参与指挥作战的“陕西经略判官”尹洙和狄青有过几面之缘,每每与狄青聊起军事,都不禁赞叹狄青的才华。后来,尹洙将狄青引荐给自己的朋友、宋朝对西夏作战的最高指挥官经略使韩琦和经略副使范仲淹。

范仲淹认识狄青后,也是钟爱有加,指导狄青读《左氏春秋》,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按着范仲淹的指教发奋读书,逐渐“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成为军中难得的文化人。

之后在边疆十余年,狄青战功卓著,历任部队的指挥使、地方的知州等职务,后升职衔为“枢密副使”。枢密副使是宋朝的最高军事行政机关枢密院的副长官,与参知政事(副宰相)同级的“执政”,狄青至此进有了“国家领导人”的行列。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广源州(治今越南北端高平省广渊县)少数族首领侬智高起兵造反,岭南一带动荡不安。起初朝廷派兵征讨,却遭惨败,只得将狄青从西北调往南方,担任主帅,帅兵征讨侬智高。狄青到任后,很快讨平侬智高。在昆仑关之战,部下发现一具身穿龙袍的无名尸体,以为是叛军首领侬智高。狄青却说,无凭无据,自己宁愿相信侬智高已经逃跑,也不愿意以此邀功请赏。

但是,由于受到“重文抑武”和枢密院长官不用武将而用文臣的“祖宗家法”影响,自狄青由地方调任中央,朝中文臣就一直有不同意见。

侬智高造反时,朝廷最初派出孙沔等文官为带兵讨伐遭到失败,宋仁宗想让身在中央的狄青挂帅出征,总督诸将,独掌大局,谏官韩绛即以“武人不宜专任为由”表示反对。大臣庞籍则认为以狄青为主将为宜,否则“号令不专,不如不遣”。宋仁宗听从了庞籍的建议,派狄青统制南征战事。

狄青一去,果然捷报连连,宋仁宗可高兴了,对庞籍说:“这都是卿的功劳啊。等狄青回来,让他当枢密使,同平章事(宰相职衔)。”庞籍一听,急忙反对,认为枢密使用武将,于国家不利,随后接连几天一直在宋仁宗面前坚持自己的意见,此事就此作罢。

但几天后,宋仁宗突然很严肃地对庞籍说:“狄青平南有功,之前赏赐得不够,朕还是想封他为枢密使。”庞籍提出在宰相的办公地点“政事堂”由宰相、副宰相等开会商议。宋仁宗说:“没必要去政事堂,你们就到殿门口商议,朕在这里等着!”最终狄青出任枢密使。两宋武将出任枢密使,只有号称“宋朝良将第一”的曹彬等寥寥数人,宋仁宗对狄青的赏识可见一斑。

但在朝臣看来,狄青任枢密使,既违反了“枢密使用文臣”的“祖宗家法”,又给国家带来极大危害:一旦掌握了最高军权的狄青造反怎么办?即使狄青不反,此例一开,谁又能保证以后担任枢密使的武将不反?五代十国时期的“殷鉴”不远,这就是宋太祖规定“枢密使用文臣”、朝中大臣反对狄青出任枢密使的深意所在啊!

宋人王楙《野客丛书》记载,狄青任枢密使时,文彦博一直跟宋仁宗进言,请求将狄青调离中央,并削弱其权力。宋仁宗不乐意,说,狄青是忠臣啊!文彦博冷冷答道:“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文彦博的话,可谓字字诛心。

接着,本问题中的主角欧阳修出马。嘉祐元年(1056),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连续三次上疏宋仁宗,请求罢免狄青枢密使之职。欧阳修提出,狄青作为一个武将担任枢密使,掌握着军事机密,不利于国家安定,不如调其出京,这样既可以保全他性命,又可以消除隐患;又认为,狄青出自行伍,训练有方,深得士兵爱戴,假如有小人想要拥其谋反,狄青自己不知进退,后果不堪设想。欧阳修并举唐代朱泚为例。唐德宗年间,泾原兵变,武将出身的太尉朱泚就是因为有点儿名望,被叛军拥立为帝,他本来没有谋反之心,却莫名其妙地跟着反了。

而这一年,恰逢水灾严重,欧阳修便搬出董仲舒那套老掉牙的天人感应说,皇上您看,天灾频频发生,咱们也该静思己过,修人事以塞天变。欧阳修认为,“水者,阴也,兵亦阴也,武臣亦阴也”,武将在中枢机关当职,上天也在示警。

欧阳修上疏的不久,饱受攻击的狄青被免去枢密使之职,离开京城,前往陈州(治今河南淮阳)任职。

第二年,也就是在被贬之后的嘉祐二年(1057)二月,狄青因“疽发髭”即嘴边生毒疮,不治去世,年仅49岁。

而狄青的死,并没有在当朝引起什么反响,因为他的被贬,离开枢密使之位,是宋朝“枢密使不用武臣”的“祖宗家法”应有之义,在当朝之人看来,是维护国家政权、社会稳定的必然措施,也是大家所乐见,甚至他的死,还让大家一直因他而悬着的心落下,终于免去了一份重重的担忧。也许只有宋仁宗,会感到一点悲哀。

也或许因此,后人对狄青的被贬、去世,没有象岳飞被害死一样有更多的不平、更多的议论,对欧阳修弹劾狄青,也没有过多的负面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