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有错误,注定了刘备最后的覆亡?

曹政情


导读:刘备在穷困潦倒的时候遇到了卧龙先生诸葛亮。通过三顾茅庐以诚心和尊重打动了大贤卧龙先生,这才有了二人密谈的隆中对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后世格局。那么隆中对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这个战略规划执行失败,最后导致了蜀汉亡国了呢?


隆中对的内容和诞生的背景分析

根据陈寿《三国志》记述核心观点有三个:1、曹操兵锋正盛,不可力抵;孙权承父兄基业据守江东,人心团结稳定。可以作为联盟对象。2、图荆州、西川:荆州随富庶,但是四战之地站不住脚,必须拿下西川作为大后方。西川富庶且地势易守难攻。注意这一点,一定要有荆州。3、稳定两地后两路出击:一路北出秦川,走汉高祖刘邦的老路进关中图天下;另外一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通过这三点,刘备的兴复汉室的霸业就可以成功了。

可以说这个战略构想前期还是没有问题的,三分天下也有理有据。顺利占据了西川且保留了荆州的一部;击败张鲁据有汉中,迫使曹操承认三分天下的事实。所以隆中对的前两点可以说是完美呈现。


隆中对前两点完成实现后为最后一点埋下了隐患

其实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迅速占据荆州,借助刘璋邀请入蜀的前提条件。在征伐张鲁后鸠占鹊巢夺取了刘璋之基业。然后挟大胜之威展开了与曹操争夺汉中的苦战。汉中之战持续了两年。刘备为实现隆中对的第三点中的出秦川定天下的战略目的必须拿下汉中这个支点。双方都是能人辈出,将星云集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 经过两年的苦战,刘备惨胜获得了汉中的统治权奠定了北出秦川的战略支点。

接下来就是刘备自封汉中王,声势一时无两。在奠定三分天下的局面的同时,也让曹、孙两家看清了刘备之前低调隐忍或者说隐藏的野心和实力,由此产生了足够的警惕。在打着暂借荆州的就不行了,被迫把荆州的几个郡划给东吴。由于之前暂借荆州到后来反反复复的就是不给到最后仅仅给了几个郡,作为盟友的东吴早就气的牙根痒痒。一旦有机会必然吞荆州。

隆中对的失败导致了最后蜀汉的亡国

诸葛亮小看了天下英雄:虽然实现了隆中对的前两点,但是付出代价不可谓不大。不但因荆州的问题和孙权产生了间隙,而且原形毕露的枭雄之姿也让曹操把大耳贼刘备的危险等级提升到了生死大敌的程度。


以前我们分析过由于四川独特的地理环境,所以易守难攻。如下图说示。


西川富庶的四川盆地,周边都是大山。只在关键的东边和北方的汉中有可行出川的通道(这里指的是大规模用兵的通道,不是小路)。所以荆州的位置就太关键了。如果要实现第三点一定要休养生息,等蜀汉国富民强的时机做出周密的部署从东、北两线攻伐曹操。同时外交方面必须和东吴做好协调工作许以重利诱惑东吴北伐合肥,这就相当于三路大军。这种情况下还真有可能干倒曹操。至少不要让东吴捣乱偷袭荆州吧。这都是一个详细周密的长期策划的庞大战略计划。如下图红色箭头的攻伐方向。

关于隆中对第三点孙权的态度

但是刚刚定下汉中还没来得及休养生息和指定详细的计划。关羽居然从荆州起兵北伐曹操。我们不否认关二爷的勇猛和谋略,但是此时的北伐可造成了太大的隐患。早就恨的牙根痒痒的孙权趁机夺取了荆州,让刘备失去了隆中对第三点从荆州出兵的战略支点。

那么可能有人说了,孙权就这么短视吗?不会配合关羽共同攻伐曹操吗?其实这不仅不是短视,更是高瞻远瞩的谋略。同样是诸葛亮小看了天下英雄。看隆中对第三点的最终目的是兴复汉室,那么及时北伐成功后会裂土封王给孙权一块地方做诸侯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与其在最后被消灭还不如现在奋起一搏。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根据四川地形分析如果蜀汉要一统天下,必然的两条路。一条是出汉中,走秦川和汉高祖刘邦一样一统天下的路。另外一条就是前无古人的路,东出三峡顺江而下统一江南之地后再凭借长江天险隔江与曹魏对峙。然后对曹魏徐徐图之。这对东吴来说意味着灭顶之灾。所以东吴不是没有高人看破这一点,所以在亡国的威胁下,必须冒险哪怕和蜀国翻脸也得夺取荆州。夺取荆州后就彻底关闭了蜀汉东出的大门,东吴就安全了。

所以东吴夺取荆州后。刘备统全国之兵征伐东吴,就是为打通东出的通道。结果夷陵之战中一败涂地,蜀汉的右翼已经被折断。隆中对的第三点的一个方向已经无法进行。


曹操方面

荆州丢失后,如果要按照隆中对第三点的兴复汉室只剩下一条路就是出祁山、伐中原。但是 富庶的关中,八百里秦川物阜民丰可谓帝王起家之地对于曹操来时至关重要。所以在汉中边界布置重兵。这让蜀汉在后期的北伐之路异常的坎坷。虽然计谋比不上诸葛亮,但是聪明人也有笨方法,司马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是不和你决战。凭借雄厚的国力慢慢的和你诸葛丞相慢慢耗。最后把蜀汉消耗的国弱民贫。


小结:

所以说当蜀汉因北伐被消耗的越来越弱时,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已经破产。此消彼长之下,蜀汉的灭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隆中对》真的有致命的错误,其致命错误主要有四点,请大家拍砖斧正!

其一,《隆中对》中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也就是说要“联吴抗曹”,但是《隆中对》又要刘备“跨有荆、益”。那么如何保证既占据荆州,又能和东吴修好?这算不算最后关羽失荆州的政治因素?

其二,《隆中对》中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荆州和秦川相距千里,而兵分其二,况且还要分一部分兵力驻守老家。这是不是关羽失荆州后败走麦城,以致战死的战略原因?

其三,《隆中对》中说“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主张出祁山北伐的战略主攻方向。请问如何保证整个北伐军的后勤供应问题?虽然小说中虚构了什么木牛流马,但是木牛流马一直到今天也实现不了。这是不是益州从《隆中对》中“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变成《出师表》中“益州疲弊”的主要原因?

其四,《隆中对》中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实际上汉高祖从被封为汉王入川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川,前前后后也就几个月时间。说“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算不算历史没学好?整个战略将刘备集团困在这样一个不胜之地,算不算一个大的失误?待中原的曹操集团和东吴的孙权集团一旦稳定下来,刘备集团的覆亡是不是早晚的事?诸葛亮晚年不停的北伐是不是也察觉到了“时间拖的越久,蜀汉越危险”?毕竟时间是留给中原和江南的,而不是留给四川盆地的!


南柯


答丨super

并不能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有致命的错误,只能说这份战略规划太过于理想化,实现的难度非常之大,简单分析几点吧。

隆中对

其一,“跨有荆益”和“外结孙权”之间存在着严重矛盾。

这两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的话,那就意味着孙权窝着江东六郡之地享福,这可能吗?显然不可能!孙权也是一个有抱负的君主,他也想夺取天下,他多次北征合肥等地,可惜未能成功。

其实孙权一方也早就把荆州视为囊中之物了,公元215年,和刘备协议白拿到了二个郡,公元219年,偷袭关羽,夺取荆州三郡。

故要想和孙权真正交好,荆州就得给他们,要想占有荆州,就不可能拥有孙权这一真正盟友。

孙权

其二,“待天下有变”是一个很悬乎的条件。

这里的“天下有变”是什么意思?指的是曹魏内部出现大的变动,但是这个绝不是短时间内会发生的。当然也确实发生过,比如曹丕篡汉自立,比如曹丕去世曹睿继位,比如高平陵之变等等大事变。

然而曹丕篡汉自立后,刘备去攻打东吴了,曹丕去世曹睿继位时,诸葛亮一路北伐没能成功,高平陵之变时诸葛亮早已经过世了。

曹丕

其三,“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那么问题来了,真到了那时候上将还在吗?

关羽在攻打襄阳、樊城的时候被孙权偷袭杀死了,张飞也在公元221年被暗杀,黄忠也早已经去世,一些重要的将领就算还在,也都年纪大了,还能撑多久呢?

另外,这份战略规划并没有考虑到寿命的因素,刘备早晚要死,怎么抓紧时间实现这些目标是很重要的。

张飞

不过,刘备集团按着这个战略一步步发展壮大,终于占据益州,建立国家,已经很不容易了。


小刀文史


首先必须指出,题主所问十分不妥!!!为什么呢?很简单,如果没有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果不实施这一政策,刘备能有三分天下而成鼎足之势吗?众人的回答是:根本不能!这就证明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提出的路线方针基本是正确的!西蜀的灭亡在诸葛亮死后多少年,主要是后主无道,听宦官黄皓之言,不理正事造成的,与诸葛亮隆中对定的方针没有半毛钱的关系!〇〇虽然,诸葛亮的隆中对方针路线,对得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是正确的,但若论统一天下,隆中对提出的方针是有瑕疵的,存在着关键性的不足!具体是①,隆中对时亮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这个方针对统一天下,是有缺欠的!理由是把荊州这个重要的夺取天下的战略要地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却把(运粮艰难)出兵秦川放在了主要位置!由于这种指导思想,致使荆州兵微将寡,加上关羽与东吴失和,加上刘备命关羽先出兵取樊城,造成吴魏联合,腹背受敌,又犯了骄兵之错丢了荊州。后来出兵秦川,大都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返。假如把荆州做为夺取天下的大本营,增兵添将,诸葛亮亲统大兵北伐,而把出兵秦川放在次要位置,我想局面会大有改观!②,诸葛亮并没有作实地考察,只是主观地认为,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从秦川,汉中出兵打败项羽而得天下的,因而机械地效仿,也可能因当时交通不好,通讯不畅,诸葛亮对实情了解的少,产生了误判!刘邦与项羽的主战场并不在秦川,而是在成皋!现在的河南省荥阳县西北,最终拿下成皋。也因另一路韩信统兵?已破魏,破赵,攻下三齐。占领了楚的东方和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对项羽的包围。在这种形势下才最后夺取了天下。③在实施隆中对方针时,诸葛亮过分地自信,没全面分析敌强我弱形势,犯了急躁病,违背了当初定的战略方针。以致收获甚微!当初的方针是:待天下有变!!!!!可诸葛亮并没有借力而行,并没有待天下(敌国)有变,而是主观认为凭自己的文韬武略能统一天下?可司马氏做到了这一点!为什么魏代蜀,蜀很快灭亡?因晋主了解到姜维屯田实属避祸,了解到后主听黄皓之言不务正业,君臣不和,因此才发兵伐蜀。晋主出兵伐吴,是了解到吴主孙皓,残暴不仁,乱杀无辜,朝纲不振,君臣失和,因而才出兵。晋伐蜀伐吴,都是待两国有变才出兵的!因此收获巨大!!而诸葛亮并没有待天下有变就出兵,因而造成出兵未捷身先死的结局。〇结论:刘备能得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这是实施隆中对方针政策的结果。对于夺取天下而言,隆中对以出兵秦川主,以出兵荊州为次的战略方针,是关键性的失务。诸葛亮未待敌国有变而出兵讨伐,是实施隆中对方针中的不智之举!但并非是造成蜀国灭亡的原因!


张永科38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诸葛亮的隆中对在历史上可以称得上是很完美的计划,而正是因为它太完美,所以才难实现。

而隆中对的先天不足,注定蜀汉不能成功。那就是荆州。

隆中对的计划方案要点是:曹操先在北方的势力比较大,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现在不能惹他,也惹不起;

孙权在江东经过三代的发展,民心归顺,人才很多也不能得罪,只能先合作。

那么问题来了,这也惹不得,那也得罪不起,该怎么办呢?

向自己人先下手。

荆州的刘表和益州的刘璋,这二人是头脑简单,四肢也不发达的昏庸无能之人,这两个人可以动。

而且凭借你刘备的智商完全可以骗的他们团团转,在说你刘备和他们是同宗同族,有亲戚关系,这就更好操作了。

然后有了根据地,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先慢慢发展。

“一旦天下有变”,便兵分两路,进取中原,“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刘备则“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平定天下。

从赤壁之战以后刘备看是崛起,尽收荆州,益州与囊中,完全在诸葛亮的计划之内。

但是你要联合孙权的计划就泡汤了,因为荆州这个地方是关系东吴的命脉所在,孙权是不会让你刘备得到的。

那么现在荆州在你刘备手里了,这就好像在孙权的心头扎了根刺,明面上在合作,其实已经貌合神离了。

孙权一直在图谋怎样拿回荆州。

在刘备与曹操交战之时,孙权让刘备后院起火,派人夺取了荆州,还杀了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

诸葛亮的隆中对计划到这就失败一半了。

本来就算丢了荆州,刘备依然可以复兴汉室。

但是关羽死了,刘备不听诸葛亮劝阻,急于报仇,调动大部分的兵力攻打东吴,还不带诸葛亮。

夷陵之战大败之后,一蹶不振,只能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计划失败。

他没能阻止刘备报仇,他也阻止不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周祥完美的计划,等到你去实施的时候,可能事情和你做的计划已经不一样了。有了新的变化,你必须改变你原来的计划随机应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计划赶不上变化,也许诸葛亮就输在了变化上。


江水趣谈


隆中对,在历史上非常的有名,很多人将其封为经典战略,是成就刘备帝业的基石,有道是,『未出草庐,已定三分天下。』



然而也有不少人诟病,毛主席就曾批评《隆中对》的战略,认为这是刘备失败的根源,原因就是因为诸葛亮的战略是让刘备横跨荆州和益州,下面做好小马扎,听我一一道来。

《隆中对》的策略:横跨荆州益州、连吴抗曹。

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步——占领荆州,联合孙权。

第二步——以荆州为根本,占领益州

第三步——待天下有变,从荆州益州同时出击,一路攻打宛洛的中原腹心之地,一路攻打长安,如此则大事可成。



两个核心焦点:一是要刘备掌握荆州和益州;二是要连吴抗曹。

连吴抗曹,这个显然是正确的;问题的焦点是横跨荆州益州可不可行。

荆州益州难相连 蜀汉一分为二

毛泽东评价《隆中对》时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也认为,诸葛亮只以关羽守荆州而以主力到西蜀建立根据地,很难实现两头兼顾的目的。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认为呢,因为荆州和益州之间相距千里,更有『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阻隔,很难连成一片,二者相互联系就成了问题,两路兵力很难相互呼应,协同作战。于是形成了,关羽在荆州,诸葛在后方的二分兵力。这对于实力不济的蜀汉来说,已然是吃不消的。



正所谓,一个拳头打敌人,本就不强大的蜀国,如何应对分兵的局面?以后的关羽失荆州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是因为如此,才有人认为《隆中对》是一个战略失误。


小马扎上听历史


诸葛亮还未出山时在南阳卧龙岗给刘备制定了夺取天下大业的战略——隆中对。

而隆中对的内容也成为了刘备的战略目标一只按着步骤再走,可以说刘备的成功崛起跟“隆中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隆中对也被称为经典。但是隆中对也并不是完美的,既是诸葛亮对于天下的判断还是有四处失误之处,所以这也在开始就注定了刘备最终覆灭的结局。

第一处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这一点是诸葛亮针对曹操的行为作出的判断,他认为此时此刻的曹操兵力强盛,朝中权力至上不能与他斗争这一点是对的,但是他却忽略了曹操政权发展的动向与他自己集团内部危机的认识。当时曹操自己的目标是统一天下,所以天下的所有人都是自己必须要争锋的对象。在关中地区的西凉军则对于曹操来说就是一个大患,当时的西凉军屯兵在关拢地区,实力十分的强大,但是刘备在后来发展中竟没有想到与之联合来制衡曹操,导致最终他们归属了曹操,这便是诸葛亮的一大失误处。

第二处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缓而不可图也。”这里诸葛亮对江东的东吴进行了一个分析,认为东吴只能是作为盟友而不可以去攻占他,但是紧接着诸葛亮就提出需要占领荆州地区,而荆州这个地方东吴早在孙坚时就开始有想法了,因为东吴需要荆州来自北方的入侵,因此荆州对于东吴来说十分的重要,从后面刘备从孙权手中借走荆州后,东吴几次催人前来归还就可以看出来,荆州对于他们来说的重要性。那么这也为后来关羽败走麦城埋下了伏笔,这便是诸葛亮的第二大失误。

第三处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是诸葛亮根据刘邦的经验得出必须要在蜀地益州建立起自己的立足之地。但是诸葛亮却忽视刘邦真正的立足之点并不是在益州,益州不过是他当初修整军队地方罢了,而诸葛亮却要把这里作为立足点以此来效仿汉高祖刘邦,可见这便是第三大失误。

第四处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是诸葛亮在隆中对最后的战略对策,如果在完成了前面的内容那么来看最后的谋划看起来还是挺对的,但是如果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却是难以实施起来的。首先就是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反向出发,首先要面对就是在黄淮平原上曹操精锐的骑兵的攻击;另一方从蜀地出发的军队则会面临道路艰险,路途中粮草难以供给的问题,同样存在很大的风险。这边是第四大失误。


综上所述的来看,隆中对的内容存在很大的失误,而其内容也是过于理想化,所以这也就注定了最后刘备集团的失败。

<strong>


谈谈历史中的那些事


隆中对的的确确为迷茫的刘备指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而未出茅庐的诸葛亮能够有如此宏伟蓝图也的的确确值得后人敬仰。

但是仔细来说,隆中对有很大缺陷尤其是对后期作战来说更是如此。

第一,主观性太强了。隆中对过于强调结交东吴,北伐依靠天下形势,待天下有变。但是这些都是外在原因。如果和孙权关系不好,如果天下无变又该怎么办。

后来孙权与曹操合谋偷袭荆州,杀死关羽。就是最好的写照。

第二,就是两路进军主次不分。益州的经济注定只能自保。荆州沃野千里却是四面受敌,怎么可能全力北伐呢亲。

后来关羽北伐就是有去无回。而诸葛亮北伐也是因为山川阻隔难以运粮而被迫撤兵。

第三,就是得荆州和外结孙权有矛盾。东吴依靠水兵来保家卫国。所以占据长江上游对东吴特别重要。孙权北伐合肥不力,更是对荆州朝思暮想,以至于吴蜀翻脸。

后来孙权看见刘备得二川,关羽水淹七军而畏惧。怕西蜀强大,所以偷袭荆州抢夺长江流域。

综上所述,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指名方向,但是无奈形势瞬息万变。不可能尽善尽美。所以蜀汉虽然成就大业,却也注定了难以统一。诸葛亮北伐也只不过苟延残喘罢了。


乱神虎


历史上有三位智者指出诸葛最得意的《隆中对》大错。他们的时代差不多都相隔800年,其中一位是诸葛同事且齐名者,一位是宋代大文豪,一位是当代伟人-集政治、战略、军事之大成者,更有卓见,直指《隆中对》要害:致蜀汉败亡!



读三国演义,从头至尾感觉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帮刘备定下了隆中对的战略,辅佐刘备夺取了荆州、益州和汉中,其中占据荆州是诸葛亮的联吴抗曹计谋下的产物,汉中则是法正奇谋的胜利成果,一步步帮助刘备壮大了自己的地盘,建立了蜀国,跟魏国、吴国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由此,诸葛亮成为未卜先知、足智多谋的大战略家,被世人津津乐道。

《隆中对》是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向其提出的兴复汉室、谋取天下的战略策划书,在历史上备受赞扬,认为是决定三国鼎立的最佳之策。而刘备正是根据诸葛亮的这一战略构想,占荆州、夺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足格局。

历来史家大都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思路赞誉有加,但是有三位智者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其中最大败笔在于占荆州。刘备因占荆州而与孙权交恶,最终失去荆州,一败涂地,走向衰落。所谓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



第一位看出《隆中对》之错的是庞统。庞统是诸葛同时代的人物,在诸葛没有出山辅佐刘备之前,被称为水镜先生的名士司马徽列为“南州名士之首”,其早期的名气甚至超过了孔明。水镜先生还有一句话:“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庞统才智了得。庞统成为刘备手下的谋士后,用连环计火烧赤壁而打败曹操,奠定了联吴抗魏的格局。袭取益州是《隆中对》战略的关键,是庞统提出了“逆取顺守”的思路,才帮助刘备坚定了攻打刘璋的决心,夺取了益州。而且,庞统辅佐刘备很快打下西川北部大片领土,直逼成都的咽喉雒城。可惜,庞统英年早逝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借用“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华容道”等故事情节,将诸葛亮描绘成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而实际上,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应该非庞统、周瑜莫属。

就是这位与诸葛齐名的凤雏,指出了《隆中对》中的错误。当时,庞统在给刘备分析局势时劝其放弃荆州而入川,夺取益州。据九州春秋中记载,庞统对刘备说,荆州久经战火摧残几近荒废,经济破坏的很严重,人口也都向外流失,而且这个地方战略位置很尴尬,北有曹操、南有孙权,时刻面临着两面夹击的威胁,想要在此地图谋大事实属不易,所以才屡次劝说刘备拿下益州来取代荆州作为大本营。

历史的年轮证实了庞统的这一判断非常有先见之明,其战略眼光高过诸葛。诸葛《隆中对》过于看重荆州,将荆州作为三分天下的一个关键策略。按照诸葛的策划,就是先占据荆州,以荆州为根据地,向外发展,将荆州作为了重要的战略要地。但是诸葛犯了两个错误:一者,荆州是刘(备)孙(权)结盟协议下的东吴地盘,刘备如果想要和东吴结盟,共抗曹操,就不能去占领盟友的地盘。诸葛犯了战略之大忌!忽视了孙权对于此地的重视和夺回荆州的决心。诸葛亮计划的联吴抗曹,却去占领本属于东吴的荆州,既要孙权给熊掌,又要从孙权手里夺鱼,且不笑话!刘备占荆州是从孙权嘴里“夺鱼”,对于孙权来说是奇耻大辱,且有不报复、不回击之理?!事情的结果也证实了诸葛的确有点儿异想天开。

二者,荆州处于四战之地,易攻难守。且夹在孙权与曹操之间,受到两面夹攻之威胁。刘备的实力本就不是很强,再用重大兵力守卫此处实不可取。事实也是这样,最后孙吴突袭荆州,关公走麦城,夷陵之败,张飞被杀,刘备病死。至此,蜀吴连盟崩塌,蜀汉衰败之像显现,最终诸葛不得不走上北伐的道路。



第二个看出《隆中对》错误的是苏洵。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父子并称为三苏,都是著名的大文豪。苏洵军事研究颇有成就,他的《六国论》就是一篇传世之作。《六国论》一开篇就直奔主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切中六国灭亡的要害。即六国不是因为他们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犹如抱薪救火,致使事态更加严重,结果导致灭亡。而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就是这位苏洵《权书·项籍》中评说诸葛亮也是一阵见血:“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苏洵认为,诸葛亮只以关羽守荆州而以主力到西蜀建立根据地,很难实现两头兼顾的目的。孔明以为有高山险隘相阻,就可以免于灭亡,而实际上西蜀之险,守不可出,出不可继,保证安然偏于一隅都很困难,以此为根据地图取中原就更不可能了。苏洵还形象地举了一个例子:要成为富人,必须占据四通五达之都,收取天下之利。而赚到一点小利,就藏在家里,天天守着,是求不失,不是求富,要是来了大盗,又怎么知道真的不会失去呢?(《古文辞类纂》收录的苏洵的《权书·项籍》)

苏洵清楚地看出诸葛“千里分兵”的错误。蜀地“守不可出,出不可继“,蜀汉主力屯集西蜀,只以关公少量兵力守荆州,千里之遥分兵两处,”高山险隘相阻“却成为致命弱点,两头难以兼顾。诸葛聪明一世,却在如此事关全局的大事上则糊涂了。



第三位指出《隆中对》犯战略性错误的是大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毛泽东。

毛泽东是赞成《隆中对》确定“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的,认为抓住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正是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通过赤壁之战等多次战役,刘备成就了一番政绩,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但是,毛泽东认为蜀汉的败笔在于不能始终抓住主要矛盾。毛泽东1941年针对皖南事变评论《隆中对》,借用刘备伐吴战败身亡的典故教育全党。他说:三国时期,蜀汉所据荆州失守,蜀军进攻东吴,被东吴将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大败,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没有区分和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确定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操”。曹刘是主要矛盾,孙刘是次要矛盾。孙刘的矛盾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

问题还是出在占荆州这一战略方针的错误。占荆州是放弃主要矛盾而着眼于次要矛盾,结果激化了刘孙之间的矛盾,导致两家反目为仇,“东联孙吴“成纸上谈兵。由于不能始终抓住主要矛盾,且用人不当、感情用事,铸成大错。刘备派关羽镇守荆州,但关羽刚愎自用,与东吴交恶,结果败走麦城,身首异处,成为蜀国衰败的导火索;之后,刘备不听劝谏,感情用事,出兵伐吴,颠倒了矛盾的主次,破坏了孙刘联盟,结果兵败彝陵。

毛泽东以刘备兵败东吴为例,就是告诫全党要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统一认识,避免因皖南事变“导致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从而避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分裂。

毛泽东更指出《隆中对》中“一分为二”、“一分为三”分兵把守的战略错误,最终酿成蜀国灭亡。

毛泽东在读苏洵《权书·项籍》中有关评说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一条时,写下了精彩的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泽东的评价更直指要害。毛泽东之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是不然!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

毛泽东所说“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是指按照《隆中对》的部署,刘备“跨有荆、益”之后,将面临这样的形势:既要派兵守卫荆州门户,又要费力经营川蜀;“一旦天下有变”,还要兵分两路,进取中原,“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刘备则“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更为不利的是,荆、益两州相距千里,更有“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相隔,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两路兵力很难相互呼应,协同作战。本不是兵强马壮的蜀汉,由于分兵而受南北两面牵制:北方与曹魏久久处于胶着状态,大部分兵力被困于与曹魏的对峙与拉锯战中;南方虽结盟于孙吴,但孙吴对蜀国虎视眈眈,加上有个“借荆州”的梁子,兵力上受孙吴牵制。最终也是孙吴夜袭荆州,关公走麦城,导致蜀国衰败。“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不败则乖!

毛泽东所说“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蜀汉“二分兵力”发展到后来,关羽镇守荆州,守卫门户;孔明留守成都,巩固后方;刘备驻守白帝城,以应东、西之变,更是“三分兵力”矣。倘若实力足够强大,客观条件对自己足够有利,则二分、三分兵力或当无妨。但实际上,从当时实力对比看,蜀国力量最为薄弱(汉末十三州,魏占其九,吴、蜀各占其二)。本就力量单薄而客观条件又不允许,却二分以至三分兵力。

诸葛亮《隆中对》犯了分兵作战之大忌。这“三分兵力”依次展开,前两次分兵都失败得很惨,导致蜀汉元气大伤,而诸葛亮的北伐本钱也便所剩无几。所以,毛泽东叹道: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从历史上看,多头分兵是诸葛亮一再犯的错误。两次分兵惨败后,蜀汉的总体实力弱于曹魏、甚至东吴,诸葛亮本应更加集中兵力。但是,他在北伐时再犯“三分兵力“错误,错过战略良机。《资治通鉴·卷七十一·魏纪三》记载:时因刘备去世,魏边关多年无犯,关中及陇右地区兵力空虚,守备废弛。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诸葛亮本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率大军直取长安一举平定关中。但是,诸葛亮没有采纳大将魏延集中兵力攻取关中的建议,而是以赵云、邓芝为一部攻打箕谷,以马谡、王平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军驻足祁山,不能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攻取,把本已相对强势的蜀汉兵力进行分散,变强势为弱势,致使马谡兵败街亭。张合围困马谡之时,诸葛亮当北进街亭,策应马谡,与张合展开决战,战胜张合。

毛泽东读此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街亭之战诸葛亮应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又在《魏纪四》就诸葛亮出师木门道杀张郃事,作了眉批:失街亭后,每出,亮必在军。他认为,这是诸葛亮接受了教训,所以街亭之败,诸葛亮也是要负重要责任的。

毛泽东深谙中国古代兵法,从《隆中对》的战略失误中汲取教训,坚定地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确定为重大的军事原则,经常强调“一个拳头打人”。兵法曰:“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而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说的是都是“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方”的兵法。特别是己方处于劣势时,更应该相对集中己方兵力,主动调动敌方致使敌方兵力相对分散,而后各个击破,歼灭分散之敌。

在解放战争初期,面对数倍于解放军的敌人,毛泽东指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提出在战役的部署方面,当着敌人分几路向我军前进的时候,我军必须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于适当时机,首先围歼击敌军的一部,而且是敌军诸旅中较弱的,或者是较少援助,或者是其驻地的地形和民情对我最为有利而对敌不利的。

毛泽东的这一军事思想领导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导演了多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经典战例。毛泽东对于《隆中对》在战略上的失误,当在深谙之中。


新华裔


"隆中对"的主要错误就是只分析了局势与地理,最大的缺失就是聚集人材方面的策略,三国中蜀国的治国人才是最单薄的,一个诸葛亮即使能耐再大怎么能面面俱到,曹操手下战将千员,谋士如云,孙权手下也是人才济济,唯有刘备的手下人才曲指可数,文是诸葛的一言堂,武是关张的刚愎自用,又怎能不败呢?

在所有的对三国的评论中,人们对诸葛亮象神一样的崇拜,对刘关張也是称颂有加,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菅造的人气小圈子,并不是一个治国安邦的精英团队,关张之后无强将,诸葛之后无谋臣,蜀中无大将 廖化作先锋。

隆中对实际上是诸葛亮的人生蓝图,别人都是被他利用的人,不过他也终究未能如愿完成自己的克己服礼,兴灭国、继绝世的伟大梦想,真是可悲可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