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愛吃涼皮麼?古人吃貨盤點——子瞻,你的豬蹄子收一下

蘇軾

無竹令人俗,無肉令人瘦。若要不俗與不瘦,除非天天筍燒肉。

洗淨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這是蘇軾關於豬肉的詩句。“東坡肉”即以蘇東坡的號命名。早晨起來吃兩碗,一天就美美地了。蘇軾是宋朝人,宋朝人富貴人家不肯吃,窮人“不解煮”。豬肉價錢便宜,也情有可原。不過也有一種可能,蘇東坡自幼出生在官宦世家,也就是富人家的孩子,可能消費價值觀跟我們窮人不同。我們認為比較貴的,他也許認為便宜。就跟王思聰消費一頓XX萬的大餐一樣,對他而言不值一提,對我們卻是奢望。

古人愛吃涼皮麼?古人吃貨盤點——子瞻,你的豬蹄子收一下

東坡肉


吃貨的直覺向來很準。我們俗人一看到美景,大多數人應該就是:啊,好美啊!但優秀的蘇東坡同學不同: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看到長江水環繞城池,就知道這裡的魚肯定美味;看到這山中漫山遍野的竹子,就知道這裡到處的竹筍肯定好吃!魚、豬和竹筍:我們當時害怕極了……

古人愛吃涼皮麼?古人吃貨盤點——子瞻,你的豬蹄子收一下

竹筍炒肉


吃完葷的,再來點素的: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這是蘇大文豪寫月餅的詩句,但當時還不叫月餅,詩句出自《留別廉守》。

陸游

同是宋朝人,同是大文豪。陸游的美食情節似乎不亞於前輩蘇東坡:

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餘;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

古人愛吃涼皮麼?古人吃貨盤點——子瞻,你的豬蹄子收一下

韭黃炒肉


陸游也是很愛吃豬肉的,蘇軾愛吃筍燒肉,而陸游可能更愛吃韭黃炒肉吧。其最出名的一句應為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古人愛吃涼皮麼?古人吃貨盤點——子瞻,你的豬蹄子收一下

美味蒸雞


詩詞境界雖比不上蘇東坡,但顯示出了足足的“真意”。

鄭板橋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鄭板橋是揚州人。淮揚菜在鄭板橋的詩文中有不少的體現:

稻蟹乘秋熟,豚蹄佐酒渾。

古人愛吃涼皮麼?古人吃貨盤點——子瞻,你的豬蹄子收一下

蒸蟹


秋天大閘蟹正是肥美時候,來個豬蹄,配個小酒,我們的鄭大詩人可真是會享受生活喲。

買得鱸魚四片鰓,蓴羹點豉一尊開。

整條魚,再整點蓴菜,豆腐,一鍋燉開,想必也是極其鮮美。


古人愛吃涼皮麼?古人吃貨盤點——子瞻,你的豬蹄子收一下

清燉魚


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纖手炙魚頭。

大晚上的不睡覺,我們的鄭大詩人在江邊等“美人”做魚頭吃。“美人”不一定就是女人,古人有時候把男人也稱作“美人”,表示是這個人是君子……別扯了,開車吧!食色性也,鄭大詩人也是人。一男一女晚上不睡覺吃魚頭,這魚頭想必也是很美味。


古人愛吃涼皮麼?古人吃貨盤點——子瞻,你的豬蹄子收一下

魚頭湯


揚州的烹飪當以水生動植物為主,包括各種“蝦兵蟹將”及魚類、蓴菜等等,講究鮮活,注重時令。淮揚菜也因此風味清新,無肥膩之弊,吃起來鮮醇爽適。就像淮揚“美人”一樣。



當然了,還有杜甫“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間”、“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等。其一生坎坷多磨,顛沛流離,能吃得好一點,已非不易。如此詩句,顯出的是別樣的溫馨。

古人愛吃涼皮麼?古人吃貨盤點——子瞻,你的豬蹄子收一下

杜甫草堂


民以食為天,古代生產力不發達,吃的食物可能沒有今人那麼豐富。但這絲毫不影響一顆吃貨愛吃的心。這裡以我心中的第一偶像吃貨——蘇軾之文作為結尾,與各位吃貨共勉:

餘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膾。餘欲聽之,而口不可,曰:我與子為口,彼與子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廢我食,不可。

(翻譯:我眼睛生病了,醫生告訴我不能吃肉了。我想聽來著,可是我的嘴巴不同意。憑什麼眼睛就比嘴重要,我就是要吃!)


古人愛吃涼皮麼?古人吃貨盤點——子瞻,你的豬蹄子收一下

就是愛吃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