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堯古國的陶寺文化為什麼會消失?

柴創6


位於山西臨汾市裹汾縣的陶寺遺址,是堯的都城,從發掘出來的各式各樣的陶器來看,它代表了四千多年前的文化和先民的生活狀況。夏朝的興起,也代表先進文明的產生,相對落後的陶寺文化逐漸被淘汰,而退出歷史舞臺,從此陶寺文化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陶然亭vlog


所謂唐堯古國,就是上古三代時堯帝的故國,據《正義》記載:“唐,今晉州平陽,堯都也。”唐就是唐堯,說明晉州平陽是堯帝的故都。堯禪位於舜,舜就是舜帝,有虞氏部落首領,活動範圍也大致在晉南一帶。這也證明了陶寺遺址就在唐堯古國附近。

陶寺遺址有規模巨大的古城遺址和文字,還出土的銅鈴、銅環、玉(石)器、彩繪木器、彩繪陶器,都證明禮樂制度的形成;倉儲區以及“倉形器”和耒耜的出現,間接提示了農業的發展情況;祭祀、觀象遺址的發現,象徵著國家權力的存在;“金字塔”形組成的墓葬格局,反映了當時已經有了“王者”和臣僚,體現了國家管理的職能。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曾說: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沒有哪一個遺址能像陶寺遺址這樣全面地擁有所有的文明要素和標誌。

陶寺遺址發現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因為國外一直都不承認夏朝的存在,陶寺遺址證明了在夏朝之前,就已經有了具備國家形態的中華文明,更不要說到夏朝時了。

由於當時唐堯部與新興的虞舜部及周邊先夏部經常發生衝突,長期的戰爭消耗使其逐漸衰落。後來,又受到西北方向的狄、戎等部族的不斷侵擾,很快就消亡了。

唐堯部雖然消亡,但古唐堯留下的陶寺文化並沒有消失,而是為後來的夏、商、周王國文明所繼承和發展,最終成為了中華文明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了。


醉眼朦朧看天下


3900年前左右,石峁古城突然衰落,石峁部族的去留難以考證。不過與此同時,石峁部族南方300多公里的臨汾盆地,古唐人的陶寺文化也突然衰落。

侯楊方先生的考古研究顯示,陶寺文化最晚期,臨汾盆地有70%的人口是外來人口(鍶同位素測定),而且陶器的風格也與晉中光社文化、晉陝北部的石峁遺址有類似的器型。

此外,陶寺最晚期,綿羊養殖業迅速發展,而且綿羊的死亡年齡偏大,推測這個時期的綿羊多用來產奶和產毛,而不是食用。這與之前陶寺文化中山羊居多而且多用來食用,紡織也多用麻類的植物纖維等情況大不一樣。

多種證據可以判定,4000年前左右,古唐國王族後人帶領國人暴動,報復並驅逐了古虞國貴族,殺其族人,毀壞其王墓之後,回到了古唐人自治的時代。但百年不到的時間,陝北石峁部族因為某些原因遷離故土。3900年前左右,一部分石峁部落經過晉中呂梁山和太原盆地,混合了一部分「光社文化」下的部落,南侵臨汾盆地,征服了那裡的古唐人。

這個時段,恰好是先夏國末代君主「夏後相」與東夷人中的古寒國激戰,並被古寒國攻破都城的時段。在中原地區霸權混亂的情況下,沒有力量能援助古唐國抵擋外敵的入侵,求援無門的古唐國,只能獨自對抗戎狄,並最終亡國。

隨後的歷史,就是少康輾轉回到洛陽盆地,聯絡西方的盟友,成功復興夏國。在這段時期內,古東夷族群是夏王國最大的威脅,因而夏王國無暇西顧,主要把精力放在東方。

所以之後他的陶寺文化就開始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