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兩個同事,按揭買房花30年才還完,等還完自己都60多歲了。那還有必要買房嗎?

楊焱15


買房的目的是馬上有房可住。

買房的目的有兩個。

①居住。

一般的,都是買現房,得到房子,即可裝修,通風晾曬半年,即可入住,裝修完立即入住,很容易引發白血病。

情況特殊的,可以直接住毛坯房。例如一家人到外地,兒子讀大學,或大學畢業有意在此發展,結婚是不久的事。現在裝修,可能不符合未來兒媳婦的意,只能虛席以待,將來朋友談成了,即將結婚了,再裝修,一步到位。

②留給兒孫。

題者說還貸完畢已經六十多了。

這個說法值得澄清。

不是要等到還貸完結,才能得到房子,才能入住。那樣的理解幾乎等同攢錢買房了。

還貸完畢,買房人六十多,並不以為著生命的終結,好日子還在後頭,還要帶孫子呢。

買房人三十多歲,還年輕,沒有兒女或兒女出生不久,不是花錢的時候,這個空隙買了房,心安理得的養兒育女。等還貸完畢,兒女輩也三十來歲了,房子就作為兒子的婚房,非常合適,頂多外觀略加裝修一下即可。

如果兒子年輕有為,收入頗豐,兒子及兒媳都不屑此房,籌款另外買房,也是可以的,此房仍然父母居住。父母去世,則留為遺產,贈與兒孫。若害怕遺產糾紛,父母在世時即可賣掉,租房子住,或到兒子家住。怎麼說,都是一筆投資,即可解決自己年輕時的住房,今後也可出租,買房,總之不會蝕本的,有什麼想不通的呢?

如果不買房,隨著城市化進程,隨著經濟的發展,地價飆升,房價步步高昇,日後更難以承受。

不買房,只能租房。你以為租金便宜嗎?而且許多房東年年漲價,門面和住戶都叫苦不迭,悔不當初錯過了買房。

如果租金都承受不起,只能搬家,逐漸往郊區,鄉村靠近。住地從一環搬到二環,三環,四環,五環,乃至n環。上班,上學,路途遙遠,必須起個大早,每天疲憊不堪,孩子經常遲到,只好靠牆壁罰站,大人遲到,公司扣發獎金,從來都是毫不留情,多次遲到,老闆還以為你對其心懷不滿呢。所以,不買房,能有幾個好的?


青山不掩


以我的經歷,我覺得按揭買房是划算的。

2009年,我擬在長沙河西買一套80平米的房子,但當時我看中的樓盤這種面積戶型沒有挑選的餘地了,因為太喜歡這個樓盤了,於是咬牙買了套121平米的。我們夫婦當時的退休工資加起來3000來元,但每月的按揭卻要2400多,還貸期是20年。

雖然當時倆人開了間小店,但收入大概也就是倆人工資之和而已。當時的想法是,一旦家庭收入還不了按揭,就將原來的住房出租或售賣,一家三代住在一起。沒想到10年過去了,不僅我倆的工資翻了三番,還按揭完全不成問題;而且兒子的收入也比我們夫婦的總和還多,並且他的住房公積金也足夠還房貸了。

所以說,一般情況下,按揭買房不但不會有太大壓力,反而會將買房時的壓力分散到今後的20年—30年。


涓深漾溪


我本人有50多萬,本想付首付的,但一想付完首付後就沒錢了,每月在要還房貸幾千元,一年就要還幾萬元。30年房貸的利息比買房的本金都差不多。想想壓力很大,就沒買!所以現在上班沒什麼壓力,存在銀行的利息每月兩千多,一年兩萬多。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用戶898682666


大概十幾年前吧,我同事買了一套房子我記得16萬,我們這是五線城市房價也不高,但是我們收入也不高啊,那時候大概每月不到一千塊錢工資不,我們私下議論我同事腦袋進水了,買這麼貴的房子,看她這輩子還的清吧,然後工資蹭蹭漲,比如現在我的工資每月8千,我同事早都買第二套第三套房子了。還有一個同事,也是那個時候買房,買的時候緊衣縮食買了個車庫,我們這些八卦婆也是私下議論她,車都沒有,這輩子都不可能有買車庫有啥用,現在的情況不用說了,有一次和這個同事聊天,我還說起來她車庫的事,她說那時候好多人笑話她沒車買什麼車庫,現在羨慕她都來不及,我估計那時候她這一個車庫頂多一兩萬塊錢


M鑰匙鏈鏈M


貸款30年,並不一定非要30年才還完的啊,也不說說非要等到60歲,如果過幾年了,你掙錢了,手裡有閒錢了,可以提前還款的,以我自己買房為例,我們代的是15年,但是這兩年,我們除了上班了,還搞了點副業,掙了點錢,原本要還15年的房子,我們5年就提前還完了,房子也升值了,價格比原來翻了一倍。


行麻麻


所謂的安居樂業,就是有個安穩的住所,才能快樂的創業。我49歲按揭買房,銀行貸款15年,每月還上1千1百元不到,沒有壓力,現在已經入住7年了,夫妻倆退休金還也沒問題。還要還7年,等還清房貸,也才有64歲,每月的退休金過生活足足有餘,房子也住的舒舒服服,以房養老也能高枕無憂的,孩子們都有自己的房子。






風風雨雨3051


我買的房子🏠,2015年買的,20年,公積金貸款買的,首付30萬,總價75萬,月還款2550,剛開始壓力大些,現在公積金漲到每個月到賬2400,自己只要還款150,毫無壓力,房價還從當初的6400,漲到1萬2以上,不買我還在租房子住,每個月交租金給房東


專業捧場30年


還貸30年很正常,要是有40年就更好,貸款時間越長,每月還貸的壓力就越小,所以房貸期限越長越好!十年前,我的工資只有1300多元,當時每月還貸1300多元,兩個人的工資拿了一個去還貸,壓力是有點大。但現在工資漲到了5000多,這還貸就不值一提了。真正有壓力的也就是貸款後的幾年,只要挺住了,後面就沒什麼事兒了。現在我們那點房貸基本對生活沒什麼影響,而房子也就是住得心安理得了。這樣子不比租房好?


數碼點點


按揭30年 不代表一定會30年

我身邊目前已經還清貸款的朋友

全都是30年貸款

可事實上

貸款還了最長的那個 也只還了10年就還清了

我那會兒買房前 也是各種計算顧慮

覺得大半輩子就這麼要憋屈死

現在照樣毫無壓力

但只要你的貸款在你目前的能力範圍內

以後就是輕輕鬆鬆


吸血鬼獵神族


謝謝您的提問,小編專注於給各位分享各種職場經驗,每日更新,跪求大家關注和點贊,下面說一下我的觀點吧。

我有兩個同事,按揭買房花30年才還完,等還完自己都60多歲了。那還有必要買房嗎?怎麼說呢,小編覺得,房子肯定是有必要買的,而您說的也是事實,按揭得花30年才還完,還完之後雖然是60歲了,但這並不影響您居住,而且給您帶來了很多好處。

試想想,您從30歲開始就有房子住了,而且可能因為這個房子,您成功的娶到了媳婦(別說他們拜金,這是社會現實,別憤青,接受就好了),成了一家人家,生活開始上了軌道,每月工作開始有了盼頭,真心活成了一個大人。

相反,如果您一直是租房子住的,權當您娶到了媳婦,但內心的安全感估計一直是個欠缺,畢竟哪天房東要漲房租,又或者要把房子賣掉,您是沒有任何權益可以被保護的,你們一家子可能得常常找地方搬。

上面兩種生活,看您能接受哪一種,而大概率人們都希望選擇前者,只是沒有辦法,暫時處於後者而已,按揭雖說要30年左右,但一般情況下,房貸的壓力,從單一個體而言,一般是慢慢降低的,因為通脹的影響,也因為個人收入隨著資歷慢慢增加的影響,所以,個人感覺,用30年的房貸,換一家人和和美美,感覺還是划算的。

說句題外話,10月8日房貸新政出臺後,可能就沒這麼樂觀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樣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