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在1個月內下跌約15%,創下近30年來最大單月跌幅。你怎麼看?

野馬和尚


國際油價在1個月的時間內跌去了15%,創下了近30年來的最大跌幅。導致國際油價大跌的原因有三個:首先,過去美國是全球原油的最大進口國,由於特朗普上臺後,美國的頁岩油開採技術越來越成熟,成本越來越下降,美國開始由原來的進口國,變成了石油的出口國。為了進一步搶佔國際市場,美國頁岩油產量增長比較明顯,這給予全球油價較大下行壓力。

再者,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家,現在由於特殊原因,中國一季度經濟將會出現較大調整,中國進口原油需求少了。而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增長引擎之一,中國經濟下行對世界經濟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市場調低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國際油價短期內跌幅創下30年最大跌幅,也不難理解。

最後,本來面對國際油價下跌,以沙特為代表的OPEC與俄羅斯達成了減產保價協議,以穩定國際油價。但是這種減產保價協議,俄羅斯陽奉陰違,減產力度有限,而伊拉克因為害怕經濟衰退,也不願意減產。由於大家都不願意履行自己減產的數量,沙特也不願意承擔起更多的減產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各大石油生產國的減產協議早已名存實亡。

國際原油價格目前主要受到美國頁岩油產量、OPEC+的減產數量與中國需求三大方面影響,目前的價格回落對於國內原油戰略儲備是好時機,隨著國內風險週期的逐步回落,預期在未來幾個月內原油價格也會出現一定的反彈。而國內企業可以趁此原油的低價週期適當增加原油庫存與持有期貨多頭頭寸將利於企業降低成本,併為後期的生產經營創造優良的條件。


不執著財經


國際油價在近一個月內下跌約15%,創下近30年來的最大單月跌幅。這其實是意料之中的,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目前我國的原油進口量和需求量都有明顯的下降,而這恰恰是目前國際油價下跌的主要因素之一。對此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已經考慮進一步減產的可能。

目前為止,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我國每年的石油需求量自2018年以來就已經超過6億噸以上,隨著對石油需求量的不斷上升,而國內自產的原油根本難以滿足自身的需求,所以我國需要進口的石油產量是越來越多。

從海關總署之前公佈的數據來看,近兩年我國進口的原油量都在6.3億噸以上,如果把石油、石油產品及有關原料都計算在內,則花在進口的金額上就達到了1.35萬億元(僅僅是進口石油每年至少要花費1萬億元)。

根據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的最新預測,受衛生事件的影響,可能使2020年石油需求量減少多至每天40萬桶。道達爾公司首席執行官Patrick Pouyanne週四(2月6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說,衛生事件將影響全球經濟增長,並可能導致今年的石油需求量減少30萬桶/日至40萬桶/日。另外,石油需求增長可能放緩至100萬桶/日或更低。

總之,當前的特殊情況下出現這種下跌的現象不足為奇。除了以上因素之外,美國對伊朗的最新制裁之下,也加劇了該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


東震木


這個月下跌,主要是在需求端出了問題。

一是中國受國內病毒影響較大,春節假期後復工延遲。並且在上一個月,國際市場普遍認為中國的病毒傳播將會較大幅度影響工業生產,對石油的需求將會下降。因為一直沒有出現拐點。所以原油市場率先做出反應,國際投機資金出於避險需求,要拋售原油,石油價格就大跌了。

二是受到波音停產的影響。波音在此前宣佈將於2020年1月停產737max生產線,這會大大拖累,美國的造業PMI。所以市場預期美國對石油的需求在一月份也會下降。所以原油市場也相應的下跌。

在供給端方面。美國和伊朗摩擦後沒有起火,阿拉伯地區相對平靜,沒有影響石油產能的事情發生,也沒有大的可能未來影響是由生產的,突發性事件出現。

當前價格也是美國頁岩氣的成本線左右,還沒有讓頁岩氣發生大量的停產,美國方向的供給沒有減少。

所以綜合來看。供給沒有減少,而需求減少了,原油價格會下降。但是下降這麼多,是不正常的。下降這麼多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國際資本對原油市場的一個避險操作,擔心中國病毒傳播嚴峻,需求會大幅下降。


莫水宏觀經濟


國際油價在近期受到了重創,短短一個月時間內,下跌的幅度達到了驚人的15%,創下了30年以來最大的單月下跌幅度。

看到這裡,大家難免會有疑問,為什麼國際油價會在近期發生較大幅度的下行呢?

其實,原因也不難理解。因為我們中國由於近期的公共衛生事件導致原油的需求量銳減,進口數量萎靡不振,由於需求的不足導致了價格預期的下行。

要知道,這兩年我們國家每年進口的石油高達6億噸,我們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石油進口大國!最近大家都窩在家裡不出門,高速封閉、公交停運,當然石油的需求量直線下滑,需求不振,價格必然將下行。

歐派克已經在協商對於石油的產能做進一步的控制,以維穩石油的價格,近期原油價格應該會有一個小幅度的維穩反彈行情。

在浮雲君看來,國際原油價格的下滑或許也是一件好事情。

1.國內油價會出現下行

因為我國石油大部分依賴於進口,價格比較容易受到國際油價的影響,進口原材料成本低了,當然價格也會出現下行。

對於廣大車友而言也是一個好消息,開車出行的成本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2.對於投資者而言是一個不錯的抄底機會

現在布倫特原油連續價格在55美金,已經處於箱體震盪的底部區域,原油已經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

在最近2年,國際原油的價格一度在50-70美金的區間做箱體震盪,現在逢低買入,獲得20%的盈利還是綽綽有餘的。

等到此次事件過去,經濟復甦,貿易重新開始熱火朝天,那麼石油的價格必定會上行。

對於投資者而言,下跌才是機會,是逢低買入,獲得較大回報的難得好時機。


浮雲財經觀


我從汽車方面分析一下,近期特斯拉很熱,股票暴漲,世界範圍的使用新能源汽車的趨勢不可阻擋。新能源汽車既環保又節省成本,比如冬天用新能源汽車就很方便,不需要預熱,而且沒有很濃的汽油味。隨著國家充電設施的完善,以及廢舊電池的解決方案和換電方案的研究執行。新能源汽車將受到更多的追捧,大量油田的開採也會影響石油的供求關係。


車與原產地


早在數年前,我們就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和消費國,我們對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變化會大幅度直接影響全球石油價格。



而且,在美國特朗普政府上臺後,適應了開放美國本土石油開採和頁岩氣方面的技術突破,美國也從一個能源進口大國轉變成一個能源出口國,美國的能源供應身份的轉變,直接加大了我們在國際石油貿易上的份額。



進入一月,我們因大家都清楚的原因,對能源的需求大幅度降低,降幅保守估計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我們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品生產,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和消費國家。這種石油突然間需求下降在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油價大幅度降低是必然的!



不過油價的下跌只是暫時的,我們在疫情過後,還是會恢復石油消費需求的,相應的國際油價也會恢復,決策層應該清楚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趁機加大石油進口並增加國家戰略儲備,若能通過合同的方式圈定更多石油最好,保守估計本輪石油下跌,會為我們的能源進口支出降低一千億美金左右。但願我是後知後覺!決策層已經開始操作!


涇水書生


國際油價目前受到全球供求關係的影響,表現比較低迷,但是當前的國際原油價格也跌至可支撐水平,油價進一步下跌的空間也有限。

國際原油價格跌至50美元/桶左右時,美國頁岩油生產會逐步面臨壓力,由於頁岩油開採成本偏高,所以國際原油繼續下跌對美國也不利,因此當前國際原油價格暫時會維持一個平衡局面,然後視中國的主要需求情況而進一步確定未來趨勢。

因特殊情況影響,國內一季度的經濟增長預期將會下滑,由於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原油進口國,中國經濟的下滑必然會影響全球原油價格走軟,而中國經濟又是全球經濟的重要引擎之一,中國經濟降速對全球經濟增速影響較為明顯,因此原油價格近一個多月來出現了大跌局面。再加上美國頁岩油的產量增長比較明顯,這給予全球油價以中期壓力。

美國公佈的數據顯示,在頁岩油產量增加的推動下,1月美國石油淨出口創歷史新高,而巴西和圭亞那今年日產量也將增加逾40萬桶,這將進一步削弱OPEC+的減產效果。因此在全球原油供大於求的市場關係面前,國際原油價格上行遇到了一些困難,表現疲弱。

國際原油價格目前主要受到美國頁岩油產量、OPEC+的減產數量與中國需求三大方面影響,目前的價格回落對於國內原油戰略儲備是好時機,未來隨著國內風險週期的回落,預期原油也會出現一定的反彈,因此在原油的低價週期國內企業適當增加原油庫存與持有期貨多頭頭寸將利於企業降低成本,併為後期的生產經營創造有利條件。


馨月說財經


實際上不在最近一個月內,國際油價也一直表現低迷。這是因為最近國際油價受到了兩方面的壓力,第一方面是由於技術的不斷突破,美國頁岩油和凝析油的產量一直保持提高,並且讓歐佩克的減產努力付之東流,從供應上來說處於增加的趨勢,第二方面是由於全球經濟正在進入下行週期,遠期的需求減緩的預期讓國際油價承壓,所以即便是不在最近一月,國際油價也一直處於較為低迷的狀態。

那麼現在無疑是油價更低的一個時段了,其實讓油價出現這樣的下跌幅度有很多的原因,比如說美國經濟在前段時間的數據比較糟糕,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由於中國境內的病毒傳播讓經濟復甦的勢頭被打壓了,未來經濟預期明顯悲觀,從這個角度來說會影響全世界的產業鏈發展,抑制製造業整體的復甦趨勢,所以油價遠期需求進一步遭受了打擊,油價也出現了明顯的下跌。

短期來看這樣的油價不會持續太久,一方面中國國內的事情早晚會解決,復甦的勢頭還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目前50美元左右的油價對於頁岩油產能來說是一個打壓,因為頁岩油平均出井價是在50美元左右,因此現在的油價會壓制頁岩油產能,從供給上給予油價支撐。

但是長期來看,油價上漲的空間也相對比較少,一方面來說國際經濟環境仍然處於下行週期,即便是中國經濟強勢復甦,也不會帶給全球經濟更強的增長動力,所以需求的減弱是長期趨勢。第2點,等到油價脫離50美元波動的區間,逐漸上漲之後,頁岩油的產能就會得到再次釋放,這會重新對油價進行打壓,所以油價保持在55美元到60美元之間的波動,可能是一個長期的主要趨勢。


諮詢師天生


商品的價格取決於供給量與銷售量之比,市場的供需平衡決定著油價的漲跌,當前,我國舉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壓力山大,大街上家家關門,店店閉戶,昔日風馳電掣的高速路上,除了有公務急需歸單位的匆匆行駛,還有多少商務往來的車輛遊動?人閉門,車熄火,石油因需求量降低導致石油的銷售量降低是當前運輸業的現實。而國際石油的供應量不會單單因為中國抗擊病毒減少出行消耗而減少。這對於全球的石油供求市場而言,就是嚴重的供過於求,這種趨勢持續的時間越長,石油銷售價格因得不到市場購買力的支撐,油價的下跌壓力就越大,由此產生油價的下跌盡在情理之中。

疫情是行情,但疫情表現的是短期趨勢,相信中國不會被這點疫情拖垮,因此這種行情屬於曇花一現,等到疫情末期,瞅準機會,吃進石油執行貯藏,可以節約後續的行車成本,關鍵是要把握好進油的時機,進的早了有虧損的風險,進的晚了就怕油價跳升。

過剩的後果就是降價,這就是經濟規律,任何商品生產都難逃這一規律的制約,違背經濟規律行事,帶來的後果就是虧損。因此,我國一些已經過剩了的產能,遲早有虧損前的陣痛。房地產、汽車製造、電子產品等都不能逃脫這一命運。不信你就走著瞧!


我為大王來巡山


囯際油價的下跌,主要由二個原因組成1是囯際社會對美國和伊朗目前關係緩和並且通過美國定點清除伊朗軍方實際控制人後,伊朗對美駐伊拉克軍事基地報復併發射導彈,未遭到美國回擊,並且美國會通過了限制總統對外發動戰爭權,導致特朗普對伊發動戰爭幾率會大大降低,造成油價下跌。2是我國的新冠疫情爆發,造成民眾社會活動減少,根據統計石油日減少300萬桐以上。以上兩點是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