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登基天下,是在河南荥阳还是山东菏泽?

因为汉朝,有了汉族之说,以至于有了男子汉、汉字、汉子等影响我们几千年的称呼和文化。

所以,学习汉朝的一些起源知识和分清争议,很有意义。关于大汉王朝的开启,有一些争议。有说在山东菏泽的定陶氾水(原来的定陶县,现在为菏泽的定陶区),有说在河南郑州荥阳的汜水(虎牢关所在地)。

尝试整理与分析,给大家分享一下观点思路。小编是河南郑州人,当然希望这些影响 “汉民族的大事”的文化事件在河南,但是文史学习和传播,要尊重客观,写文章和研究文化,不能因个体利益而变化,在有争议的文史上,应该尊重 “相对可能更确切” 的地方遗存。

刘邦登基天下,是在河南荥阳还是山东菏泽?

菏泽定陶

首先搞明白刘邦是哪里人?什么时候的人?

刘邦是徐州人,当时属楚国,不要认为刘邦是秦国(或秦朝)人,刘邦出生的时候东周的周王还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周赧王59年(在位时间真是挺长的啊,周朝在位最长的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债台高筑这个成语从他而来,谥号是赧,羞愧的意思,大概是断送了周朝800年,不好意思见先烈先祖),刘邦出生。这个时候秦国还没统一全国。所以,从出生角度来说,刘邦应该是东周人,刘邦登基做皇帝时已经50多岁。刘邦出生东周末年的楚国,乱世之中,成长在秦朝(区别于秦国),当过秦朝的亭长(十里为一亭,还没乡长大)。

了解了刘邦的出生环境,有利于理解下面会分享到的为什么会定都洛阳、为什么会登基在山东。


刘邦登基的的争议是什么?
争议的核心就是汜(si)水与氾(fan)水的区别。很多史料说刘邦登基在氾水之阳,也有说在汜水之阳。 汜水河发源于郑州的新密与荥阳交界处,向北在荥阳的汜水镇流入黄河。汜水关(虎牢关)就在汜水镇上,是冷兵器时代的地理咽喉,是关中向东的主要出入口,有黄河、汜水、大伾群山、嵩山、太行山等周边百里内的地理围拱,山地、丘陵向平原过渡的险要之地。鸿门宴的故事和楚汉鸿沟对峙都在这附近不远。楚汉平分天下的鸿沟就在荥阳(虎牢关东北)。



刘邦登基天下,是在河南荥阳还是山东菏泽?

氾水是一条古河流,是当年的济水在山东曹县分出来的支水,流到定陶附近入大泽(古菏泽),现在多数叫泛水,已经基本消失,只有一点痕迹。

菏泽的荷,是指荷水,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挖掘的人工运河,连同古济水和古黄河以及周边的大泽。现在荷水、济水、氾水都消失。

因为汜(si)与氾(fan)字形超级接近,不要说今天的人,古人都经常写错。毕竟不管竹木简刻字,还是毛笔写字,很容易在字形上封口和不封口混淆,尤其在刻印、誊写、传抄等实际应用中。古代不同的史书和典籍中对汜水和氾水的使用就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比较靠谱的《水经注》就曾经点过这个问题。

刘邦登基在氾水之阳,和刘邦登基在汜水之阳是多么的相近,尤其在实际故事中,定陶的氾水和荥阳的汜水都是楚汉战争中的战场发生地和活动地。

对于说刘邦登基在荥阳汜水的,也很多引用一些古人书记或县志,而老县志(多明清时候)又多参考一些誊抄的史书。举例典籍争论这个水名字的汉字不是我们今天的主旨,也没实际意义,我们从其他几个侧面来证明刘邦登基创立大汉最可能在定陶的氾水。


刘邦登基天下,是在河南荥阳还是山东菏泽?

1、刘姓的始祖是刘累,尧的后代,传说夏朝给夏王养龙的。现在河南的鲁山(尧山)附近有遗迹,也是尧山(刘累祭祀尧庙)名字的来历。 定陶为古陶国,是尧氏族的老家,尧的氏族以制陶见长故称陶唐。也有人用甲骨文的“尧”字象形一个人顶举陶坯、且尧与窑同音来解释帝尧号陶唐。《说文》里说“尧居于陶丘,后为唐侯,故曰陶唐氏”;《史记集解》臣瓒注“尧初居唐后居陶,故称陶唐”。 刘邦在当年尧的老地方登基,也符合政治包装需要。在祖先之地,在圣王之地,提高出身和光环,符合刘邦这个非当时贵族出身的精神需要和政治需要。


当时的定陶也比较富庶、交通便捷。《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在当时全国的103个郡之中,以定陶为中心的济阴郡,人口为138万,位居各郡之首。前面讲到的古荷水、古济水、古黄河、古氾水等,水运发达。定陶与刘邦老家沛县也很近。


刘邦登基天下,是在河南荥阳还是山东菏泽?


2、登基是战后分配的局势需要。刘邦本来和项羽在荥阳划鸿沟分天下,后听从谋士建议,“背信弃义”追击项羽(从此主战场就远离荥阳),带领一干诸侯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现在区域 群殴 掉了项羽,群殴打完架了要分地盘和确立地位,群殴掉 项羽,两极变一极,要么一个新老大(刘邦),要么大家再群殴只剩下一个,比如汉王刘邦、楚王韩信, 梁王彭越为,赵王张敖等再群殴(这时候有各种封王,刘邦是势力最大的一个)。确定战后秩序,不可能大家从上一个群殴战场再跑回荥阳开战后会议。就地或就近整顿是最靠谱的。

刘邦登基天下,是在河南荥阳还是山东菏泽?


3、项羽死于垓下之战,垓(gai)下,现在的安徽宿州灵璧县附近,这里是灭项羽的前线。垓下之战,刘邦派灌婴追击,说明刘邦“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自己没有在一线冲杀。对于充分利用手下和诸侯王和项羽拼,也符合刘邦此时的需要。没必要自己在阵前亲力亲为。项羽死后,还有诸侯在其他地方打扫剩余,刘邦退回到定陶开会大会诸侯也符合机动相聚的现实。至少不可能在郑州西的荥阳汜水了。


4、尚古心理。前面说到,刘邦是周朝末年人,为什么曾想定都洛阳(成周之地),就是想表达自己的功绩比肩周王,天下一统(汉初这时候还是分封制,很多异姓诸侯王,国中之国,和周朝差不多)。后来在谋士的劝说中才建都在长安。这样心态的刘邦符合历史环境,思想沿承周制,包括剪除异姓诸侯也是称帝后才逐渐开始的。所以,登基在定陶氾水,也符合前面说的“尧都”的尚古心理和交通运兵的地理需要。


5、余威征服。项羽虽然死了(刚死),还是有一些追随者的。项羽曾被楚怀王封为鲁公,鲁地人对他有一定支持。菏泽是古鲁国之地,刘邦在这里举行一个简单的登基仪式,也有利于让更多项羽追随者相信项羽真的死了,换了新天地。


刘邦登基天下,是在河南荥阳还是山东菏泽?

6、熟悉的地盘。刘邦不是第一次来定陶。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徐州)被项羽打败,败退到定陶,当时他的老爹和媳妇(吕后)都被项羽抓走了。在定陶,刘邦遇到了史书上说的戚夫人(后来被吕后残害)。刘邦生前还曾想让这个定陶的戚夫人儿子赵王如意当太子。战后刘邦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爱妃的老家 定陶开会定天下也是符合常理的。


7、荥阳汜水有玄武灵台(土山) ,现在只有痕迹,号称是刘邦登基所用(定陶的古氾水也有官堌堆遗存,说是刘邦登基痕迹)。 郑州荥阳的玄武台只是传说,因为登基要各诸侯来朝拜,各诸侯的位置也不对(至少不在荥阳周边),登基也不会在这么险要的地方。一些荥阳县志说后来汜水修建城墙中挖出“皇王万岁”砖,疑似可旁证刘邦登基在荥阳。荥阳毕竟是咽喉之地,各朝代都有重要活动在这里,很多皇帝经过或战斗过,李世民在这里打败窦建德。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唐玄宗乃至明清各种祭祀,都有痕迹,这个县志上的皇王砖,可能是后人纪念刘邦,也可能是唐宋明清一些他人痕迹。甚至,皇王(而不是皇帝)这个称呼都值得存疑。目前主流文史应用都是使用定陶氾水登基之说。


8、定陶的省级遗址与传说。定陶的古氾水附近,也有一个台子,被称为刘邦登基台。当地叫官堌堆遗址。据说是刘邦灭项羽后,回师定陶,召开八大诸侯王会议的地方。当年台子较大,历代被取土或毁坏,目前只能看个大概。清朝还有汉高祖登基处的石碑,现只存登基字样的残碑,在不少朋友的文章中提到。小编只见其文,未见到残碑。


刘邦登基天下,是在河南荥阳还是山东菏泽?

来自网友的官堌堆刘邦登基台


刘邦登基天下,是在河南荥阳还是山东菏泽?

山东省级文保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随着汜水、氾水的接近和一些史籍笔误甚至是作者的个人因素,刘邦在哪登基有很多争议,小编作为河南人,不偏不倚,相对客观的分析分享,综合以上因素,认为刘邦登基在山东定陶。



刘邦登基天下,是在河南荥阳还是山东菏泽?

喷空,河南方言(聊天、分享、交流的意思)。,山水人文公众号,山水河流、文化典故、城市历史、文旅文创等的浅尝辄止,来源于一群跨度60后到90后的小伙伴,文化遗产爱好者、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者、文旅民宿、地产从业者等的山水野游、文化拾遗、文创文化传播、乡村文明生态与文旅调研的涉猎分享。目前有4万公里走马观花,我们的视野、经历和认知都很有限,仅供参考。三人喷必有我师,关注一起喷空。万卷书万里路,学习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