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那株玉米杆:《搖風斗雪蔚然立》畫評

我們都是那株玉米杆:《搖風斗雪蔚然立》畫評

近日,西北畫院李鵬博先生新作《搖風斗雪蔚然立》起拍,畫家意欲以拍得畫款捐於抗疫前線。那麼,這是一幅怎麼的畫作呢?畫家有著怎樣的藝術表達,就讓我們走進這幅畫,感受其藝術魅力和精神力量。


我們都是那株玉米杆:《搖風斗雪蔚然立》畫評

《搖風斗雪蔚然立》 李鵬博 作


《搖風斗雪蔚然立》整幅畫高七尺,水墨設色。這幅圖畫中,一株玉米杆在寒風中傲然挺立,取材極其普通,作者卻用高超的技藝,將這一不起眼的素材描繪出了一種磅礴之氣,足見其畫功深厚,立意高遠。


玉米,亦稱“苞谷”、“玉蜀黍”等,甘谷也稱“銜麥”。原產於中南美洲,十六世紀後傳到世界各地,明隆慶年間(1567—1572)傳入中國。玉米以營養價值高,易於種植的特性四百餘年以來,在我國廣泛種植,遍佈南北。


我們都是那株玉米杆:《搖風斗雪蔚然立》畫評

《場·玉米》 王金真 攝影


《搖》描繪了甘谷黃土地上一塊普通的玉米田的圖景。這樣的選題,在甘谷乃至北方農村是司空見慣了的,畫家沒有選擇其他高大上的素材,為什麼用這樣一種平常的不起眼的事物作為藝術表達?畫家有著特殊用意。首先,玉米杆是家鄉最常見的事物,以此為題,寄託著畫家對家鄉的情感,包含了對家鄉人民戰勝疫情的祈願。其次,玉米杆藝術表現力是畫家選擇它的重要原因。玉米地裡被砍的精光的玉米茬兒被雪掩蓋的景象,不正是病魔侵害人間的寫照嗎?畫家用這一意象,恰當地傳遞了疫情的危害和形勢的嚴峻。而挺立的玉米杆,卻是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存在,它又代表了頑強的生命與堅強的鬥爭。

畫面以玉米杆為中心,描繪了白雪茫茫的大地,雪地裡凸起的玉米茬兒,白雪覆蓋的遠山。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白雪覆蓋的大地和被砍過的玉米茬,代表了大地母親和玉米的根,當大片的秸稈都被砍過之後,構成了緊張的氣氛和嚴峻的形勢。第二層次,就是遠山和朝霞,玉米杆被山堵住了,這座山就是襯托出了它的高大,代表了玉米杆的志向。另外,山上的朝霞,代表了新的希望與力量。第三層次,是在風雪中挺立的玉米杆。疾風知勁草,玉米杆在北風中搖曳,卻毅然挺立,終於迎來了朝霞。


整幅圖景三種色調,黑白二元色依舊是國畫的主色調,畫家用濃墨點染構成了玉米地荒涼的景象,一種透視感極強的畫面,營造出了疫情蔓延的緊張氣氛。畫家用淡墨勾勒和赭石暈染出了玉米杆的形象,這也是整幅畫最為細緻的描繪,筆直的玉米杆挺立著,任憑寒風勁吹,枯葉飄蕩,它蔚然不動。在經典二元色之外,畫家用了土黃色表現出了朝霞的景象,預示著這場災難即將過去,一輪紅日上山頭,而這輪紅日不正是我們的領路人嗎?可見,畫家用三種色彩將病魔、人民的頑強鬥爭、人民心中的紅日都表現了出來,也將畫家內心的情懷渲染的淋漓盡致。

現實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優秀的藝術品是社會生活的鏡子。


我們都是那株玉米杆:《搖風斗雪蔚然立》畫評

《黃昏·玉米》 王金真 攝影


2020年初,一場新冠疫情如猛獸般來勢洶洶,中華民族又一次面臨嚴峻考驗。在此危難之時,醫護人員挺身而出,奮戰在戰“疫”最前線,全國人民眾志成城,築起了抗“疫”堅固防線,發起了一場全民抗“疫”阻擊戰。在這場嚴峻的鬥爭中,全國人民實行“自隔離”,以此阻斷疫情蔓延。畫家鵬博也不例外,他回到家鄉,自覺待在家中。面對疫情,畫家的內心充滿憂慮,但更多是戰勝病魔的堅毅。可是,他又不能站在抗“疫”最前線。自古男兒多奇志,在國難面前,畫家毅然拿起了自己的武器,用筆墨抒發內心的情感,喚起人們的鬥志。於是,他奮筆疾書,創作完成了這幅國畫作品。


畫作創造於抗疫時期,所以玉米杆被賦予特定的內涵。畫家藉此表達一種抗“疫”必勝的信念,以及對家鄉對祖國對民族最為深摯的祝福。


玉米是具有國際性的植物,這一特性賦予畫作更為廣泛的內涵,它將世界聯繫起來,超越了國界,成為人類命運的象徵,這場鬥爭關乎人類命運,中國的抗爭也是對世界的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根玉米杆昭示著中國的抗“疫”鬥爭,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玉米杆是一位戰士,我們都是玉米杆。

我們都是那株玉米杆:《搖風斗雪蔚然立》畫評


鵬博先生此時將此畫拍賣,準備捐資抗疫,我想更多的是要向社會傳遞一種精神,那就是頑強抗疫。





畫作 李鵬博

畫評 冀城晨光

攝影 王金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